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嚼龙

作者:屠龙氏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262章 桓王旧宫、同病相怜

书名:嚼龙 作者:屠龙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说话间,齐敬之和骊山广野已经来到了稷门那宽阔的城门洞前。

原本城门前的官道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然而这两个少年的坐骑实在非凡,齐敬之腰间更悬着一块极为显眼的金牌,无论车马行人都很是自觉地避道让行,尤其进城之人纷纷主动减速,跟在缓缓前行的两个少年身后亦步亦趋,就连守门的甲士们也没有半点要上前盘问的意思,以至于二人身前竟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于是,当他们进入到宽敞深邃的城门洞内,一个本应淹没在人群中的侏儒神奇地冒了出来,在第一时间吸引了齐敬之的目光。

这侏儒是个年岁挺大的老头,白胡子生了一大把,几乎垂到了地上,身上麻衣的样式很有几分朴拙古意,肩膀上还趴着一只赤红色的肥大耗子。

侏儒老头的腿脚倒是很利索、性情也有些跳脱,竟是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斑奴跟前,抬头仔细瞧了瞧齐敬之腰间的钩陈院金牌,旋即神情恭敬地躬身拜倒。

齐敬之见状不由讶然,只因此刻出城去的行人还有不少,却都对这个侏儒老头视而不见。

侏儒老头现身后的片刻功夫,已经有好些个脚丫子、驴蹄子、车轮子毫无阻碍地从它的身躯中穿过。

“嗯?不是说诸神退避、百无禁忌么?”

齐敬之转头看了骊山广野一眼,不成想这厮竟也瞪着两只圆眼,满脸的惊奇之色。

“小弟从前只是听闻,不想今日托了世兄的福,终是亲眼得见!”

骊山广野从骊驹背上凑过身来,朝侏儒老头努了努嘴,压低声音道:“古门之精,其名曰野,状如侏儒,见人则拜,以名呼之,宜饮食。”

齐敬之闻言微怔:“类似蒲善、蒲喜那种,只要呼唤名字就能让它供咱们吃喝?”

骊山广野没想到少年竟会关注这个,险些一口气没喘上来,一边咳嗽一边摇头:“所谓宜饮食,意思是呼唤它名字的人会变得胃口好。世兄你想啊,这稷门之精可是能吞夺稷山野性的狠角色,那胃口能差得了吗?”

“让它供咱俩吃喝?嘿嘿,它不把咱俩当成下酒菜吃了就不错了!”

齐敬之闻言,顿觉此言甚是有理。

只是若非骊山广野说得这般肯定,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眼前这个伏在尘埃里的侏儒老头竟然就是兽吻大张、吞食稷山的稷门之精。

骊山广野又示意齐敬之看老头肩膀上的大耗子:“古城墙之精,其名曰【車員】,状如鼠而赤。”

齐敬之却是没想到,那只赤红色的肥大耗子同样来头不小,既然有了这个佐证,骊山广野的话就变得极为可信了。

他再无怀疑,朝侏儒老头抱拳一礼:“野老丈快快请起!你在此拦住我二人,不知所为何事?”

侏儒老头站起身来,左右看了看,又抬手朝身后指了指,旋即蹦蹦跳跳地往城内的方向去了。

它虽然没有开口,但想要表达的意思很是明显:“请二位借一步说话,莫要在此处阻碍行人。”

齐敬之与骊山广野对视一眼,接着便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

两人跟着野和【車員】出了城门洞,又顺着城墙根走了片刻,寻到了一个僻静无人处。

侏儒老头回过身来,再次躬身一拜:“小老儿稷野见过营尉,方才斗胆拦在营尉马前,却是有一件公事要传达,又有一件私事厚颜相求。”

齐敬之不动声色地点点头:“那咱们就先公后私吧。”

见他这样爽快,侏儒老头也不再废话,径直说道:“一个多月前,小老儿和其余十二城门的同僚接到上命,说是钩陈院的官衙和营盘已经选定,若是见到佩戴钩陈院腰牌入城之人,我等须得为其指引路径。”

闻听此言,骊山广野立刻来了兴趣,连忙好奇问道:“钩陈院的官衙定在了何处?”

谁知稷野恍若未闻,竟然看也没看这厮一眼,只是神情恭敬地望着齐敬之。

骊山广野登时气了个半死,嘟囔道:“狗屁的古门之精、见人则拜,原来也是看人下菜碟,还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直到钩陈院的少年营尉也开口问了一句,稷野才答道:“钩陈院的官衙选在了桓王台。”

“桓王台?”骊山广野忍不住惊呼出声。

不等齐敬之发问,他便开口为便宜世兄解惑:“那是位于宫城西北角的一处高台,乃是桓王时所建,极为高耸宽大,台上甚至有一座名为寿宫的大殿,用以怡神祈寿,时人赞之曰: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还真别说,骊山广野对桓王的事迹当真是如数家珍。

就听他继续道:“只可惜桓王祈寿不成,反而崩逝于寿宫之中,于是桓王台连同周边的那片宫室都被弃置不用,如今早已是破败不堪,于是今人有诗曰:台上寿宫闭日月,台下荒草横古今……嗯,唯一的好处就是地方够大,足可建衙屯兵。”

齐敬之点点头,又向侏儒老头稷野问道:“那私事呢?先说好,我未必会答应。”

“这是自然,小老儿绝不敢让营尉为难。”

稷野连忙又是伏身一拜,而且这回连它肩头的大耗子也跳到了地上,举着爪子连连作揖。

侏儒老头直起身,指着大耗子道:“这件私事其实是它想要恳求营尉,只可惜口不能言,只好由小老儿代为呈禀。”

“原本稷门附近孕育的城墙之精共有两只,大郎是兄长,下头还有个二弟。当年朝廷开拓北边时,它那个才开了灵智、却不曾化形的二弟被横野侯带走,放在禁水关北瓮城门楼的后檐台上,做了那禁水关的定城砖。”

“后来横野侯兵败身死、禁水关随之失陷,兵荒马乱之中,却是无人顾得上二郎。如今十几年过去,那小可怜依旧是杳无音信、生死不知,偏偏我和大郎都无法离城而走,只能岁岁叹息忧心……”

齐敬之闻言怔住,再看地上那只大耗子时,竟是颇有些同病相怜。

稷野一直在小心观察少年的神色,见状精神一振:“小老儿私下打听,朝廷似有再次北征之意,而钩陈院新立,正是建功逞威之时,据说大司马也有意拣选麾下虎贲,前往禁水关荡除尸气、诛灭妖邪,故而……故而……”

听到这里,齐敬之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即看向大耗子:“故而若是我有机会前往禁水关,就帮忙寻找你家二郎的下落?”

大耗子立刻人立而起,吱吱吱地叫了几声,明显很是激动。

侏儒老头连忙摸了摸它的脑袋以作安抚,旋即恭声应道:“不敢拿什么‘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话来为难校尉,只是万一叨天之幸,能得一个准信儿,我等感激不尽!”

齐敬之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这件事我应下了!”

两个精怪闻言大喜,赤红色的大耗子立刻张开嘴,吐出了一只黄色的小雀。

这只黄雀竟然还是活的,口中啾啾叫着,被大耗子的爪子紧紧扣住,恭敬举在头顶。

依旧是侏儒老头替大耗子开口:“我等没什么好东西可以答谢,这是今夏八月从东南方吹来的一道长风,被大郎镇压在城头,化成了黄雀之形,勉强算是风中的精华,万望营尉莫要嫌弃。”

“黄雀风?”

骊山广野登时看直了眼:“《风土记》曰:六月,东南长风,俗名黄雀风,时海鱼化为黄雀,因为名也。《临海异物志》亦云:黄雀鱼,常以八月化为黄雀,到十月入海为鱼。”

这个即将辞官的灵台郎明显是见猎心喜了:“这只黄雀能从大齐东南大海中一路化风飞到王都,绝非俗品啊!”

闻听此言,侏儒老头又是得意,又是担心齐敬之以为此物珍贵,反而不肯收下,连忙摆手道:“这是几乎年年都有的东西,实在算不得什么!”

齐敬之原本还想说无功不受禄,只是听说了这只黄雀的根脚,却忽而想起了放鹤碑对韦应典的评语:“大风卷水、白刃凝霜,一鹤高飞、钻破罡风。”

“韦兄修成的心骨、选定的道途明显与大风、水、霜有关,师尊命我接引韦兄入门,而且非得他有第四境之资才肯收徒,这只出自大海、长风所化的黄雀或许能有些助益,来得可谓正当及时!”

念及于此,少年便伸手将黄雀接了过来:“却之不恭、受之有愧,齐敬之必定竭尽所能、忠人之事!”

话音才落,般般便从他的怀里钻了出来,喜滋滋地用小爪子抓过黄雀,放在掌中好奇把玩。

也不知是山神本就有镇风之能,还是岁星瑞兽天然吸引精怪,这只东南长风所化的黄雀竟是任凭般般揉捏,丝毫没有反抗和逃跑的意思。

侏儒老头再拜而谢,接着便抓起兀自不停作揖的大耗子,钻进一旁的城墙里消失不见了。

见状,骊山广野摇了摇头,兀自有些难以置信:“桓王旧宫、乔木苍苔,寒鸦栖于中庭、麋鹿游于台下……想不到国主竟会将废弃已久的桓王台划拨给钩陈院,这其中的深意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齐敬之对于朝政和国史并不熟悉,也就不费这个脑筋:“前往桓王台的路,贤弟应当知道怎么走吧?”

“这是自然!”

骊山广野回过神来:“小弟便是都中土著,自然知晓桓王台的所在。那片宫室虽说位于宫城西北角,但其实早就隐隐被分割出来,另有门户进出,倒是不必先行入宫、接受重重盘查那么麻烦。”

说着,他抬起手才要指引方向,忽地想起什么,又改为指向齐敬之腰间的金牌:“好教世兄知晓,以你如今的身份,若是不熟悉城中道路,大可以召唤一个向导来带路。”

齐敬之低头看看令牌,不免联想起方才两个精怪的恭敬态度,心里便有一个念头生出:“你的意思是,我可以用这个令牌驱使城中的精怪?”

骊山广野点点头:“正是如此,尤其是类似稷野这样有官面身份的,肯定都能认出这面令牌的气息,从而俯首效命、任凭驱策。嘿嘿,这王都之中道路纵横,最不缺的就是能指路的道精路怪!”

见他一副门清儿的样子,齐敬之终于知晓当初这厮为何能跟道城隍混到一处去了。

心念转动之间,齐敬之拿起腰间金牌:“要怎么召唤?”

骊山广野呵呵一笑:“若是在自己熟悉的街道,已经知晓了该处道精路怪的姓名,直接将其喊出来就是了,若是不知晓姓名,那就报出自己的官职,喝令本地道精前来参见即可。”

齐敬之斜睨了骊山广野一眼,总觉得这厮没憋好屁。

他稍作酝酿,按下心头的古怪荒诞之感,继而举起手中令牌,低喝一声:“本官乃大齐钩陈院驺吾军都督府营尉齐敬之,此地道精何在?”

少年营尉的话音才落,地上就刷的冒出了一道身影,紧接着又是第二道、第三道……

短短两三个呼吸之内,竟有足足四只精怪出现在了齐敬之面前。

看着他脸上的惊讶之色,骊山广野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世兄果然威严深重,号令一出、莫敢不从!”

这厮一边笑,一边指着四个精怪中最为显眼的魁梧汉子说道:“道之精,名作器,状如丈夫,善眩人,以其名呼之则去。”

“一达谓之道路,世兄别看这家伙长得膀大腰圆,其实是这四个精怪里头年纪最小、道行最浅的,平时也最是顽皮,喜欢把行人弄得晕头转向、不知南北。”

名为“作器”的汉子早就看清了齐敬之的令牌,闻言神色陡变,忙不迭地深深弯下腰去,赔笑道:“上差莫要消遣小的,俺可是有好些年不曾捉弄良人了,只在抓贼时才敢施展那点儿微末手段。”

骊山广野却没搭理他,又指着站在汉子脚边的童子,介绍道:“衢之精,名翘,状如孺子,呼之则去。”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