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嚼龙

作者:屠龙氏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248章 随世更易、应时而变

书名:嚼龙 作者:屠龙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大魔国北虹一脉?”

齐敬之闻言颇感讶然,委实想不到在这等乡野之地竟能见到所谓的大魔国血裔,至于煞气飞遁、祸乱人间云云,有天地玄鉴在,却是不值一哂了。

当初在仙羽山时,他就曾见过打着大魔国仙羽都护府旗号的几只精怪,还与镜甲天蜈一族的死剩种斗了几招。

从玄都观主的只言片语中可知,那镜甲天蜈一族曾经造过大魔国滕家的反,结果事败族灭,几株老树护着一颗未曾孵化的卵侥幸逃出,被仙羽山收留才得以活命。

只可惜两家未能善始善终,几株老树尽数身陨,硕果仅存的镜甲天蜈则被玄都观主当做灵材,炼入了鹤履之中,至此因果两消、恩仇俱泯。

因为涉及鹤履,齐敬之自不免心生好奇,有心向自家师尊详细请教大魔国之事,奈何忽而修为突破、心相显化,当即回了濯龙苑静修以巩固境界,紧接着就被送下了山,竟是忘记了这茬。

他不知大魔国究竟,更没听说过什么北虹一脉,此刻也就无从辨别金瓶孩儿所言的真假。

念及于此,齐敬之忍不住瞥了骊山广野一眼,心中暗忖道:“依着这位灵台郎的说法,虹与蜈这两个字都是虫子旁,其形体样貌皆与螭、蛇之属相类……”

“再者,彩虹经天而现,镜甲天蜈亦有爬云御空之能,这两族倒是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若说是出身一国,似乎也说得过去?”

“以此而论,说不得是我当日想差了,大魔国主事的其实不是滕家,而是藤家?藤乃乙木,依附参天甲木而生,镜甲天蜈亦是在树精桓无患的体内孵化……倘若果真如此,那大魔国中的景象便可想见一二了。”

骊山广野感受到齐敬之的目光,却是会错了意,连忙开口解释道:“这大魔国神秘得紧,我大齐史书之中虽有几次记载,却是语焉不详。若是小弟记得不差,大齐开国之时,大魔国主曾经亲至,赠给先王十种宝药以作庆贺。”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金瓶孩儿,同样很是惊奇:“浑天司秘档亦曾有载,大魔国主的座驾乃是一座大殿,廊腰缦回、艳若虹霓,殿柱合抱、明灿如镜,整座大殿非但光华绚烂、极尽壮丽,更能不翼而飞、遮蔽天日。”

闻言,齐敬之登时想起当日镜甲天蜈存身的无患木排空而上的奇景,不由暗暗点头。如果大魔国主座殿中的支柱皆如此类,怕是当真能浮空蔽日。

反而金瓶孩儿听了目露茫然之色,倒像是头一次听闻此事。

它乃是半人半妖,又被亲长以金瓶封印,放于山野之间,整日与精怪们厮混,多半并不受北虹一脉的待见。

见它神情有异,齐敬之当即嗤笑一声:“区区煞气罢了,你金瓶孩儿若是妄想以此威胁本营尉,未免想瞎了心!管你是什么南虹北虹、大魔国小魔国,今夜须逃不出我的掌心,祸乱天下云云更是想都不要想!”

话音未落,他便将一只右掌朝着天地玄鉴一伸。

那轮高悬着的明镜立刻飞到近前,吐出一支颀长羽箭。

与先前在高天丈人手里时不同,这支羽箭不但有一枚白如霜雪、寒光灿灿的四棱箭头,还多出了完整的箭身,末梢的黑色箭羽尤为显眼。

见到这只卖相奇特的羽箭,不止是金瓶孩儿面色大变,便是道城隍也露出满脸惊容,只因那黑色的尾羽竟是由高天丈人的将军煞气凝聚而成。

原本在它们看来,那面所谓的照妖鉴罪宝镜能一举吞吃水褂鬼和高天丈人的身躯,已经堪称凶残,没想到竟然连精怪体内的煞气也能一并炼化,简直是匪夷所思、可怖之极!

齐敬之似是想起了什么,忽地轻笑一声,将箭头对准了金瓶孩儿头顶的双眼:“金瓶孩儿,我唤你一声,你敢答应吗?”

金瓶孩儿骇然变色,赶忙紧闭双眼,只可惜为时已晚,口中发出一声凄厉怪叫,紧接着就一头从凳子上栽了下来。

它所存身的金瓶落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旋即骨碌碌就地翻滚了几圈,恰好滚到了辐大的身前。

这个车辐童子立刻一挥手,带着两个兄弟跳下木凳,合力把金瓶扶了起来,又极有默契地齐齐伸手,按头的按头、拧胳膊的拧胳膊,更将那双弹指可杀人的手掌死死攥住。

齐敬之不过是一时起了玩心,见状也有些吃惊。

原本在他想来,金瓶孩儿能与高天丈人为伍,即便修为本事比不得对方,应也相差不远才是,没想到面对将军煞羽箭竟会如此不堪。

“难不成这金瓶孩儿属于人族的那一半,其实也是个需要过关解煞的孩童?又或者是这支将军煞羽箭被天地玄鉴炼化过一遍,愈发精纯神异,威能更胜从前,金瓶孩儿方才仓促之间失了防备,这才着了道?”

眼见金瓶孩儿兀自双眼发直、神智浑噩,仿佛失了魂一般,齐敬之心头一动,当即开口问道:“我且问你,从前可曾杀过无辜之人?”

他一连问了三遍,金瓶孩儿方才有所回应,断断续续地答道:“不……曾,阿母不许……我……随意……害人。”

齐敬之点点头,接着问道:“你方才说自己是大魔国北虹一脉,可是真话?”

眼见金瓶孩儿迷迷糊糊地点头,他立刻又追问了一句:“大魔国在何处?”

这回金瓶孩儿却是摇头,说话时也流畅了许多,似是快要恢复神智了:“阿父不肯说,也不肯带我去。它还不许我自称北虹氏,只能用陈金瓶这个名字行世,还让我好好侍奉阿母和阿爹。”

说着说着,金瓶孩儿竟是小嘴一瘪,显出一副极懊恼极委屈的模样。

“嗯?”齐敬之微微一怔。

他转了个念头才反应过来,金瓶孩儿口中的阿父和阿爹分明不是同一个,阿父是北虹氏,阿爹则是陈氏,这还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齐敬之略一沉吟,知道多半问不出大魔国内情,更无心打听旁人家中阴私,便将目光转向了道城隍,连带着将军煞羽箭的箭头也指了过去。

有了这支能令人失魂厌伏的奇特羽箭在手,他此刻倒是当真可以明辨妖邪、鉴察罪业了。

道城隍被箭头一指,身躯陡然僵住,神情也是一连数变,愤懑惊怒、忧惧颓丧自不必提。

数息之后,它终究还是叹息一声,垂首道:“不敢劳营尉大人动问,我虽不曾亲手害过无辜人命,但麾下的这些道精路怪囿于天性,或多或少都做过把人引入歧途之事……”

“然而道精路怪是善是恶,委实身不由己。所谓天性,说到底不过是依着世道人心,随世更易、应时而变罢了。营尉大人明镜高悬、目光如炬,还望多多体察下情、高抬贵手!”

听到“囿于天性”“身不由己”云云,齐敬之忍不住冷笑一声:“不见得吧?你口口声声说什么天性,我且问你,将行旅之人引入歧途,这究竟是道精路怪的天性,还是路煞邪祟的天性?”

不等道城隍回应,他又是开口念诵道:“迷途之忧、歧路之苦,徘徊于道、为人指引,善恶参半、生死殊途!”

这是天地玄鉴的判词,须是做不得假。所谓的黑白路神看似是挡箭碑化生的精怪,其实早就被道路煞气和旅人忧苦彻底侵染变质了。

听见齐敬之这几句话尤其是“路煞邪祟”四字,两对一直默不作声的黑白路神连同四个狗头人登时群情耸动,其中那个长着白猫脸的女婢更是发出了一声意味难明的猫叫。

齐敬之环顾一圈,将这些家伙的反应尽数看在眼里,摇头道:“再说说这身不由己,或许世道人心确实有不小的流毒,可若说尔等全然不能自主,我却是不信的。”

“挡箭碑本是此地百姓为了挡煞而设,年深日久之下化生精怪,也应是庇护人族的精怪,这才会被百姓冠以黑白路神之名,只要恪尽职守,他日未必不能得个正经出身……”

“让本营尉猜一猜,尔等生出了灵智,却也因此有了私心贪欲,渐渐沉迷于戏弄乃至戕害行旅之人,食其忧苦以自肥,终至于失了本心,化为了路煞邪祟之流!”

“道城隍,尔等害了无辜性命,说句身不由己就妄想脱罪,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美事?”

听到这里,满堂道精路怪的神情都变得微妙起来,于畏惧之中多了几分阴狠怨毒之意。

金瓶孩儿不知何时已经醒过神来,此刻竟还有心情拍掌而笑:“道城隍,你虽不曾害人,但难逃纵容包庇之罪,此时再不清理门户,怕就再无机会了!”

齐敬之瞥了一眼这个其实颇有些可怜之处的山灵,淡然说道:“本营尉一路行来,接连遇上三对黑白路神,布袋涧和牛头崖的两对皆欲出手加害,已被本营尉的宝镜吞噬,至于尚且心怀善念的,我便以蕴藏山韵的压胜钱相酬……”

他一面说一面看向那对形如长杆的黑白路神:“我原以为自己还算是善恶分明、赏罚无差,谁知不过是想当然罢了,其实已经谬以千里!尔等有功有过,一时间难以尽述,然而既已成煞作祟、造下杀孽,当知律法昭昭、罪业难逃!”

闻言,骊山广野忽地插言道:“世兄,若当真以此论罪,这些家伙怕是要被一扫而空了!如此一来,这条道路仓促间失了屏障,左近百姓的死伤反而要多于从前。”

齐敬之扭头看向他:“这话不对,等我将剩下的三件亡人衣也一并料理了,这附近作恶的山灵先就要被一扫而空,到时候还要这些名为路神、实为路煞的祸害何用?”

“即便道路和群山无主,他日又有路怪和山灵得野性滋养而化生,也应由镇魔院和郡县阴司依律处置,绝不该如从前那般放任自流。若是彼辈好逸恶劳、尸位素餐,自然有我钩陈院代劳!”

说这话时,齐敬之心里想的是洵江底下的斩蛟镇煞碑。

自从洵江中的水蛟被斩、蛟煞被镇,后续由江水野性孕育的水君再如何桀骜不驯,也总归是大不如前了,乃至一代代都在朝着人族的形貌偏移,这便是极好的榜样和例证。

梅州北部的道路和山脉比之洵江多有不如,料理起来还要容易许多,再留着这些半黑不白、动辄夺人性命的路煞,美其名曰屏障、缓冲,其实殊无必要。

齐敬之此刻想的是降服野性、扫荡妖氛,还此地百姓和行旅之人一片朗朗乾坤,并没有跟镇魔院和阴司别苗头的意思。

骊山广野闻言却是露出恍然之色,只道这位世兄是要落一落那两家的面子,以此彰显钩陈院的勤勉和威风。

他已经决心投靠钩陈院,自然是毫不犹豫地摆正了立场,当即板起脸向道城隍道:“我今夜蒙你带来饮宴,彼此间算是薄有情面,然而律法无情,绝不敢因私废公。”

骊山广野顿了顿,忽又话锋一转:“只不过若是我没看错,你的本体要么是捕醉仙,要么是不倒翁,本就不是道精路怪之流,实在犯不着跟这些害人性命的路煞邪祟同死。”

他一边说还一边将目光落在齐敬之的灵官面甲上,见瞧不出丝毫异样,这才放下心来,继续朝道城隍说道:“若是你自愿废置淫祀、捐弃伪职,奉纳百姓香火于我钩陈院以为赎罪……营尉大人体察下情,也不是不能饶你一命!”

齐敬之闻言哑然,总觉得骊山广野的嘴脸与当日索贿时的陈二颇有几分神似,看这厮一副轻车熟路、理所当然的模样,难不成镇魔院向来便是这般办案的?

只不过与曾经那个无辜被勒索的猎户少年相比,道城隍作为一众路煞的首领,一个纵容失察的罪名是逃不了的,本身又是邪神淫祀,依律合该剿灭,仅仅是打落神位、罚没香火便能逃得一条性命,已经是念及前功、从轻处置了。

想到这里,齐敬之忍不住没好气地瞪了骊山广野一眼。

原本是光明正大的依律行罚,配上骊山广野这厮的嘴脸,倒像是他齐敬之徇私枉法、公然索贿似的。

“捕醉仙……不倒翁……”

道城隍喃喃半晌,忽地呵呵一笑:“本官以道城隍之名立身行事,至今已历数十年矣,如何算不得道精路怪?”

骊山广野摇摇头:“捕醉仙者,酒具也。饮席刻木为人,而锐其下,置于盘中,左右攲侧,僛僛然如舞状,久之力劲乃静,视其传筹所至,酬之以杯。”

道城隍的神情郑重起来,目中更显出追忆之色,轻轻颔首道:“真要细论起来,这还是一二百年前时兴的旧俗,如今倒是不大常见了。”

“那时候,众人围桌而坐,将捕醉仙放于盘中、置于桌上,由最年长者开始用手捻转,当它停下来时,手指向谁谁就饮酒,复由饮酒者接着捻转,如此往复,直到尽兴为止。”

“再后来,文人雅士嫌弃此法太过粗鄙不文,粗鄙不文之人亦觉这样喝酒不够爽快、难以尽兴,捕醉仙也就渐渐不见于酒桌,却又被有心人稍加改动,成了孩童手中的玩物。这就又不得不提到‘随世更易、应时而变’这八个字了。”

骊山广野登时恍然:“怪不得你能坐上这道城隍之位!不倒翁既是孩童玩物,自然寄托了父母爱子之心,天生就与令小儿夭亡的将军煞不对付……”

道城隍点点头:“高天丈人这一族生有四面八目,窍如孔洞、声如风啸,向来有四方煞起、八面风来之称。我虽没有营尉大人翻掌除魔的手段,总算能勉强抵住八方风雨而不倒,不至于任其横行。”

“奈何近些年来,世人对不倒翁的观感又有变化,以至于我的修为不进反退,抵挡山中煞气侵袭时越来越吃力,甚至无力庇护和约束手下精怪,眼睁睁看着它们为煞气所染,渐渐失了本心。”

说到这里,道城隍的面容变得愈发复杂,语气里更显出愤恨之意:“这世上偏有些吃饱了没事干的所谓才子,只因不倒翁常被制成官员模样,便要拿来作筏子,玩什么借物讽人的把戏,说什么‘头锐能钻、腹空能受,冠带尊严、面和心垢,状似易倒、实立不扑’!”

“这真真是屁话,不倒翁不过是孩童玩物而已,哪里受得起这般污名?”

“两位将这场歇马栈夜宴搅得天翻地覆,我也只是如泥雕木塑一般坐视不理,非是甘心忍辱含垢,实在是既受了百姓香火,便要被世道人心所制,毫无翻转挣扎之力!”

齐敬之听得心中一动,世上淫祀所出大多都是邪神,想来这便是根由之一了。

哪怕面前这个不倒翁所领受的其实是道城隍的祭祀香火,奈何人心易变、香火驳杂,它依旧被世人心中对不倒翁的念想波及,渐渐成了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坐视麾下化为路煞而无计可施,只能在高天丈人这些山灵面前佯作镇定、勉力维持。

一旁的骊山广野饶是见多识广,此时也不免一呆。

这位灵台郎脸上露出啼笑皆非的神情,良久才叹息一声,竟是张口吟了一首诗出来:“乌纱玉带俨然官,此翁原来泥半团。忽然将你来打碎,通身上下无心肝!”

话音才落,堂中便有咔嚓咔嚓的碎裂声响起。

端坐凳上的道城隍周身涌现出密密麻麻的裂纹,旋即哗啦一声,于众目睽睽之下化成了满地的碎片。

这个八字眉、老鼠眼,满脸涂着厚厚的白腻子,两颊抹着腮红的滑稽精怪于一瞬间消失不见,竟是直接步了成掌柜的后尘。

齐敬之目光所及,只见一顶黑色纱冠和一件绯红官袍翩然而落。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