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嚼龙

作者:屠龙氏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191章 神幡择主

书名:嚼龙 作者:屠龙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虎君道人自然听出了琅琊君话语里的杀意,脸色当即一沉:「弱肉强食、胜王败寇,此理自古皆然!尊驾修为高绝,想要取贫道的性命,只管动手便是!又何必脱了裤子放屁,玩这等定罪诛心的把戏?」

「哦?」

郑仙嘴角含笑,不疾不徐地道:「此地乃是齐国之土,郑某乃是圣姜之后,更受封为大齐琅琊君,一言一行自当尊圣道、依国法。」

「若是连郑某这样的人都不将人道法理当回事,如你一般恃强逞凶、恣意杀戮,这姜齐之土岂不成了妖国鬼蜮?」

听到「琅琊君」三字时,虎君道人的瞳孔就是一缩,此刻更是冷笑道:「真是奇了,贫道可从未听说齐国的封君里有一位琅琊君!」

「至于尊驾口中的姜齐之土……就更是个笑话!正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王,这姜齐之土还不是从东夷的手里抢来的?」

闻听此言,琅琊君郑仙轻笑一声,竟是丝毫不以为忤:「郑某方从海外归来,已有近五百年不履东岳泰州之土,更遑论为齐国治地牧民了,你没听过倒也寻常。嗯,如此论起来,郑某也确实不好再以齐国封君自居。」

「然而姜齐乃至诸姜之所以能够占据东夷故地,乃是因为姜祖炎皇有大功于人族,帝鸿氏这才酬庸锡爵、以彰圣德。这份祖业来得堂堂正正,何来抢夺之说?」

他顿了顿,忽又哑然失笑:「是了,真要论起来,现如今诸姜所占据的太岳祖州、东岳泰州、西岳华州以及尚未立岳的南、北二州,此前虽然皆是东夷诸部的地盘,然而更早之前却是上古天庭中日母的封地,号称羲和之国。」

「在你们天衣教这等上古天庭遗族的眼中,无论圣姜诸国还是东夷各部,只怕都是窃土篡国、死不足惜的乱臣贼子吧?」

虎君道人闻言,脸上的神情陡然复杂起来,不屑与愤恨之中却又带着几许茫然,想来上古天庭距今委实太过久远,就连他这个所谓的遗族心里其实也没有什么念想了。

他晃了晃脑袋,冷哼道:「正是此说!不过是逆贼篡逆贼、贼偷窃贼偷罢了!大家都是明白人,尊驾大可不必东拉西扯,硬往姜族脸上涂脂抹粉!」

「在贫道看来,所谓的圣姜人道最是虚伪不过,比起东夷还不如!姜齐自立国以来,对天庭遗族、东夷残种的打压残虐从无止歇,这也就罢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已。」

「然而无论官府、世家,对姜齐自家的子民又何尝有过真正的仁慈怜悯?嘿嘿,尊驾岂不闻苛政猛于虎?」

这个生就一副虎相的道人略作停顿,忽地张口长吟:「樵夫山下日将暮,忽逢饥虎在中路。目光如炬齿如霜,举头为城腹为墓。」

「偷生无计就死难,再拜祈哀号且诉。我贫且老孤无儿,瘦骨几何君勿误。」

「垂头兀坐欲有问,歘尔翻身入云雾。君不见悍吏捉人吮甘膏,千拜万拜不可逃!」

虎君道人似乎是打定了主意,要在死前落一落这位大齐琅琊君的面皮,又或者是存了拿言语挤兑住对方、谋求一线生机的念头,声量竟是愈发大了起来。

「一百余年前,我天衣教金蟾法王原本于南疆五指山潜心修行、与世无争,只因眼见山下百姓被贪官污吏欺压得走投无路,这才一时心慈、出手相帮,反而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嘿嘿,杀人死、救人亦死!这便是尊驾口中的圣姜人道,内里无非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一套罢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世上除了那些辛辛苦苦种植、渔猎、采集、织造的草民,其余哪个不是食血肉、吮甘膏之辈?如今贫道力不如人,自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尊驾若要以此降罪,贫道绝不肯服!」

琅琊君郑仙默

默听完,当即肃容说道:「你所言不错,郑某当年任官封爵,所食所用者名为君王之禄,实为民脂民膏。」

「天下世家和朝廷官吏亦然,无论是擅作威福、暴虐残民,抑或渎职枉法、尸位素餐,皆是自绝于圣道人心,鸣鼓而击之可也!」

说着,琅琊君伸手朝正在金鼎中浮沉的三足金蟾一指:「想来这便是那位金蟾法王所留,待得郑某查明当年之事,若他果真是个为民请命的豪杰,郑某自当上书国主,为其洗刷冤屈,此物亦可归还给天衣教金蟾一脉。」

闻言,安丰侯丁承渊忽地插言提醒道:「君上,切不可听信此人一面之词,那天衣教的金蟾法王蛊惑百姓、据地称王,实属大逆不道的邪教一流,绝非这道人口中说得那般良善!」

「一切等我探查清楚再说。」

琅琊君朝丁承渊摆了摆手:「只不过我瞧这金蟾黄蛤之皮确实内蕴几分丰饶之意,又能驾驭秽水,实在是一门奇正相合、正邪互补的玄妙神通,连同方才那只天狗在内,瞧着便与寻常邪教迥然有异。」

他顿了顿,忽而转向齐敬之问道:「你方才说自己出身山野,如今齐国的世家和官吏当真暴虐至此,以至于民不聊生、不得不反吗?」

齐敬之一怔,心中却是想起了肆无忌惮勒索钱财的陈二、为一己之私耽误剿虎的典史侯长岐、渎职枉法的刑名师爷沈如海、为了开湖大计而无视曲阿镇渔民死活的洵阳郡官员。

他合上手里的玉盒,认真想了想,终究还是摇头道:「便如前辈所说,郡县官吏擅作威福、暴虐残民者有之,渎职枉法、尸位素餐有之,但还到不了民不聊生、***的地步,起码晚辈确实不曾见过听过,反倒是水族与妖魔邪祟为祸更烈!」

「其实晚辈一路行来,有些地方还被治理得颇为富庶平靖。譬如均州洵阳郡,因为上任郡守与洵江水神相商,开辟了一座曲阿后湖,对当地有防洪、灌溉之利,百姓安居、农田受益,更催生出了名传一州的酿酒生意。」

「除此之外,据晚辈行路所见,各地的城隍阴司和镇魔院都颇为勤勉,尤其是镇魔院一系,在郡县两级的人手颇为不足,镇魔都尉麾下因为要四处巡查、平息妖祸,往往一座官署之中空空荡荡,只余一两人坐镇而已。」

「至于世家,晚辈身份所限、了解不多……」

说这话时,少年的目光从安丰侯丁承渊的身上扫过,又落在了依旧被封在金枣中的大黑明神身上,神情倏地冷峻起来。

郑仙见状,当即了然点头,轻笑道:「听你方才所言,似乎对水族和妖祟之祸更为在意?」

「郑某此次归齐,也曾听国主提起,说是近些年齐国各地皆有异动、邪祟妖患频出……国主言语之中对镇魔院尤其是五云司颇有不满,甚至有意将钩陈院的牌子重新挂起来,编选一支得用的荡魔亲军。」

「如无意外,这件事将由郑某主持,齐小友可愿来钩陈院襄助一二?」

此言一出,非但齐敬之心头巨震,便是安丰侯丁承渊和虎君道人亦是脸色遽变,唯独不明就里的魏豹与哥舒大石没有太大反应,只是觉得齐敬之受了赏识,心里颇为他感到高兴。

齐敬之有此反应,是因为蓦地听到了钩陈院之名,想起了洵江底下那座不知矗立多少岁月的斩蛟镇煞碑。

丁承渊则是预见到了将有一场大变局波及朝堂乃至整个大齐,而九真郡动乱便是这场变局之始,自家两兄弟说不得已被当做了大齐钩陈院立威崛起的垫脚石!

至于虎君道人,他眼见琅琊君谈及齐国机密,却丝毫不避开他这个天衣教中人,便知自己怕是在劫难逃了。

果然,只见郑仙紧接着就转向他道:「至于你么,既然深明义理,心中又毫

无悔意,那郑某为了枉死之人杀你,须也算不得不教而诛!」

闻听此言,虎君道人立时怒吼一声,眼中闪动金光,身上更腾起黄黑炎火,作势就欲搏命反扑。

他所扑向的并非琅琊君郑仙,而是身旁不远处的金灶神釜。

在虎君道人看来,场中诸人于琅琊君而言俱为蝼蚁,唯独那尊金鼎非比寻常,所图的就是让对方投鼠忌器。

「呵!」郑仙轻笑一声,扬起白鸾尾朝虎君道人一扇。

霎时间,这个身躯魁梧、生就虎相的道人便如一片鸿毛般被扇飞了起来。

他的一双虎睛倏然亮起,望之宛若金灯,当空拧身探出胳膊一捞,就将大黑明神所在的那颗金枣揽到了身前。

虎君道人身上的黄黑炎火与笼罩金枣的五彩金焰一碰,登时焰光大炽、弥漫当空。

只见这道人身上腾起阵阵焦臭黑烟,却是不管不顾地以黄黑炎火烧灼金枣,更双手扣如虎爪,按住枣皮奋力撕扯。

然而几度尝试之后,他就已经知道自己须臾间根本无法破开枣皮,眼中立刻闪过一道凶光,毫不犹豫地将怀里的金枣一抛,飞起一脚将其踹向琅琊君的方向,自己则顺势向后飞掠。

就在此时,虎君道人脸色一变,周身穴窍之中竟是陡然冒出了五彩金焰,不过瞬息之间就自内而外烧成了一个火人。

与此同时,大黑明神所在的金枣被白鸾尾扇停在半空,枣皮倏地融化开来,形如鹴鹔神鸟的玄金劫火才一自发护主,居中那个被落日熔金剑钉住的狞恶头颅就砰然炸裂,更有绚烂金焰从腔子里涌出。

五彩金焰内外交攻,将大黑明神并鹴鹔劫火裹在当中,灼烧得滋滋作响。

一时间,山君哀嚎、神鸟悲鸣,虎君道人与大黑明神在半空中翻来滚去、状极凄惨,因为口鼻中同样有火焰冒出,除了嘶吼,竟连半句求饶的话也说不出来。

渐渐的,他们身上的五彩金焰就与原本笼罩金鼎金枣的那些连成了一片,显得煊赫而热烈。

金鼎里的金气云烟愈发汹涌激荡,云蛇雾虎与三足金蟾在其中浮沉翻滚,看上去极为欢悦。

眼见两个第四境的大修士就这样做了烧鼎的薪柴,安丰侯丁承渊的脸上惨白一片,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却连开口为庶弟求情的胆气也无。

过不多时,原本就受了重伤的虎君道人先一步化为了劫灰。

随着劫灰飘散、金焰渐熄,忽有一面旗幡从中显露出身形,才一出现就腾空而起,想要飞遁而去。

众人抬头望去,就见这面旗幡散发着柔和的清光,整体不过三尺长,黄色幡面上绘着一头黑纹白虎,身披五彩、尾长于身,赫然是一头驺吾。

「伴生器灵?」

琅琊君面露讶然之色,连忙一挥白鸾尾,一股五彩金焰汹涌而上,将小幡笼罩其中。

小幡周身的清光陡然一亮,只是除此之外并无旁的举动,竟是老老实实地被五彩金焰圈在了半空。

琅琊君仰头端详了片刻,方才摇头道:「若是郑某猜得不错,这是上古天庭之中威严最重的驺吾幡,或用以传旨,或用以解兵,盖因驺吾乃是不杀之仁兽,见此幡者如闻帝命,必须止戈罢斗。据说连那些被叛臣裹挟的无知乱兵见到此幡,亦会丢弃兵杖、作鸟兽散。」

「这驺吾幡就连郑某也只是在古籍中读到过,还是头一次见着实物!那个虎蟜道人沉迷于山君食人御鬼之道,以至于灵性蒙尘,连自身血脉之中深藏着一面驺吾幡都不自知,更是修到第四境了都无法得到器灵认可,实在是可悲可叹!」

说话间,琅琊君从驺吾幡器灵身上收回目光,看向三个年轻人道:「这等伴生器灵向来是自行择主,便是郑

某亦只能强留片刻。尔等三人之中可有从未杀过生的?尤其是从未杀过有情生灵的?」.z.br>

齐敬之等人互相看看,旋即俱是摇头。

琅琊君也摇了摇头,再次问道:「那有没有不曾杀过人的?」

这一次,三个年轻人明显都有些犹豫,然而各自沉默片刻,竟是无一例外地再度摇头。

见状,琅琊君虽然并不如何意外,但依旧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他略作沉吟,虽然已经不抱希望,但还是出言问道:「那有没有杀人之时心不染尘,不曾存有杀心杀念的?」

这个问题就更加匪夷所思,三个年轻人立刻极为干脆地摇起了头。

琅琊君无奈一笑,颇为遗憾地举扇一挥,散去了驺吾幡器灵周遭的金焰。

只见这面清光湛然的小幡当空飘起,旋即忽地化作一道流光,径直冲向了白云宫后园方向。

众人俱是寻踪望去,忽听那个方向传来一声极为怪异的兽吼,初时惊惶恼怒如虎啸,紧接着就化为了一声意气飞扬、畅快至极的骏马嘶鸣。

三个年轻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心头俱是啼笑皆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