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嚼龙

作者:屠龙氏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205章 律吕调阳

书名:嚼龙 作者:屠龙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齐敬之先行看过门前楹联,方才打量起玄都观的正门。

这是一座庑殿式顶的白石牌坊,崇高雄伟、翘角飞檐,饰以琉璃瓦当,望之金碧辉煌、鲜丽夺目。

坊壁正中竖书「玄都观」三个金色大字,两旁各耸立着一面装饰华丽、嵌有云鹤浮雕的照壁。

照壁底下立着一对玉鹤,皆由青玉雕成,通体青气缭绕,眼珠子则是红宝石之类,隐隐透出赤光。

瞧见这两只玉鹤,齐敬之咧了咧嘴,心道果然是一代观主一代鹤,自己先前的念头非但不是欺师灭祖,反倒是有其师必有其徒了。

他抿起嘴唇,嘴角却是不由自主地向上翘起,强忍住不去瞅凤紫虚,以防心绪流露,被这位小心眼的师尊察觉,那可就大大的不妙。

随着凤紫虚和齐敬之走近,观门无风自开。

师徒两个走入其中,迎面就是这座宫观的前殿,名曰灵官殿。

跟着凤紫虚穿殿而过时,齐敬之的目光被殿中供奉的神像吸引。

只见此神生得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额上火眼金睛,三目怒视,左执金印,右举金鞭,脚踏风火双轮,极是威武勇猛。

神像前的牌位上写着此神尊号:「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

见自家徒儿目露赞叹之意,凤紫虚就解释道:「所谓灵官,便是道门的护法镇山神将,总有五百之数。」

「这一位乃是都天大灵官,位居五百灵官之首,是雷神、火神,也是降魔之神,司掌纠察天地、收瘟摄毒之职,号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齐敬之闻言点点头,心里却是记起了曾在焦婆龙母寿宴上见过的升卿。

那条性情谦和的青蟒连大齐的山神都不肯做,却为了偿还昔日恩情,跑去一个小道观做了护法神,也不知走的是不是类似五百灵官的路数。

师徒二人穿过灵官殿,眼前便是一座更为宏伟的大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一座。

「大道无极殿?」

这应是玄都观的主殿了,齐敬之轻声念出殿名,心中登时想到了无极之野。

他抬眼从敞开的殿门朝里望去,却见殿内颇显空旷,似乎并没有供奉神像。

整座大殿古朴厚重、全无雕饰,甚至殿前柱上连楹联都没有,齐敬之见了,心里就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只听凤紫虚道:「大道无极殿是礼敬道祖之所。道祖的境界不可揣度,更无法形容,故而殿中不立神像,只供奉「玉京元始」四字。」

齐敬之作为齐国人,从小听得最多的便是天帝庙三帝、三皇、三圣王以及武成圣王敕封的八主之神,对道门神灵并不熟悉。

他此前就从没听过五百镇山护法灵官的说法,对眼前这座不立神像的大道无极殿就更是闻所未闻,也不知道是天下道观皆如此布置,还是只有玄都观一家特立独行。

他不由得心生好奇,转头看向东侧的配殿,想要瞧一瞧其中供奉的又是哪位自己从没听说过的道门神灵。

「那处是东华殿,内里供奉的是东华紫府帝君、元阳东王公。传说这位先天大神乃是元阳之精化生,掌东华至真青阳之气,为阳和之主,统御东方万灵。」

凤紫虚倒是不厌其烦,给自家徒儿细细解释道:「这位阳公既然是精气化生的先天大神,自然也不该以泥雕木塑亵渎神形,故而这殿里同样没有神像,只供奉「紫府元阳」四字。」

这位玄都观主顿了顿,又不咸不淡地补了一句:「对了……天台山碧海仙宗便自称是这位大神的道统。」

齐敬之不由点头,方才听到「东华至真青阳之气」时,他就联想到了天台山的《青华

金丹要旨》以及青华少阳之气。

凤紫虚便又看向西面,继续道:「西边那座是西灵殿,内里供奉的是西灵瑶池大圣、太阴西王母。此神传说乃是太阴之精化生,掌西灵至妙始阴之气,为阴灵之主,统御西方诸圣。」

「这位阴母倒是颇有几种神形流传于世,只不过咱们玄都观一视同仁,同样不设神像,只供奉「瑶池太阴」四字。」

「道祖、阳公和阴母皆是先天之神,不需凡俗香火,你只在心中礼敬便可,不必跪拜祝祷、焚香祭祀。」

听到此处,齐敬之已经基本可以断定,像是眼前这样只立殿宇不设神像的做法,即便不是玄都观一脉所独有,在天下道门之中应该也不多见。

「真的是因为恭敬么?说不得就是仙羽山的这些闲云野鹤们懒散惯了的缘故……」

少年正在腹诽的时候,凤紫虚的目光却是落在了长刀煎人寿身上。

接着就听这位玄都观主意有所指道:「传说阴母曾经斩杀过一条烛龙,将其残灵镇压在昆仑之墟的钟山之下,而后封其为钟山之神,赐名烛九阴,命其口衔丁火之精,照亮山下的幽冥无日之国。」

闻听此言,齐敬之立刻心头一动,颇有些后知后觉。

先前自家这位师尊生怕琅琊君在若木刀灵身上做什么手脚,还特意仔细查看过煎人寿,事后虽没有多说什么,但在传授《却谷食气篇》时就曾提了一次烛龙,此刻已是第二次,明显是早就看穿了这柄长刀的来历。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齐敬之轻声念诵一遍,继续说道:「琅琊君曾经勉励徒儿,要我手持此若木之刀,斩龙足、嚼龙肉,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虞泉而招西归之日……」

少年脸上满是惊叹,语气也带了振奋,喜悦道:「没想到这等壮举早已经有人做过了!」qs

见状,凤紫虚当即嗤笑一声:「你这欢喜赞叹的模样好没来由!阴母能斩杀烛龙,并不意味着别人也能做到,跟你这小鹤儿就更没什么相干!」

齐敬之听了嘿嘿一笑,嘴里却是并不应声,没有反驳,也没有口出狂言。

接下来,凤紫虚果真没进大道无极殿,而是带着自家徒儿从旁绕过。

殿后又有一殿,名为祖师殿,比前头的主殿小了许多,少了几分宏伟庄严,多了几分雅致闲适,两侧亦没有配殿,而是两处楼阁,一曰东剑阁,一曰西笛楼。

齐敬之注意到,这座祖师殿与前头三殿的朴拙风格不同,门前柱上又出现了仙羽山门人最为喜爱的楹联,而且字数是他所见过的楹联之中最多的。

「剑倚青天笛倚楼,云影悠悠、鹤影悠悠。好同携手上瀛洲,身在阎浮、业在阎浮。」

「一段红云绿树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夕阳西去水东流,富又何求、贵又何求。」

齐敬之读了一遍,心里依旧没有太深的感触,唯独被第一句吸引,已是明白了东剑阁、西笛楼名字的由来。

他的目光在凤紫虚腰间的玉柄绿鞘长剑上转了转,随即看向东剑阁,只见阁外亦有楹联一幅。

上联:「白虹坐上飞,青蛇匣中吼。」

下联:「霆电满室光,蛟龙绕身走。」

眼见自家徒儿东张西望、眸光乱转,凤紫虚不由笑道:「祖师殿顾名思义,乃是供奉祖师之用,只不过内里无论是神像、画像,还是神主牌位,那是一概没有,同样只需心诚即可。」

「这座后殿同时也是观主居所,只是为师不大喜欢,仍旧住在更后头的紫虚馆。」

说罢,这位玄都观主又抬手指着东剑阁道:「剑光从匣秘,鹤性与云

高。」

「这座东剑阁便是本门藏剑之用,只可惜你不肯学洪炉丁火剑意,终是与阁中神剑无缘了。」

凤紫虚的语气听着颇有几分怅然,然而眸子里满是狡黠,嘴角更噙着幸灾乐祸的笑意。

听见自家师尊又提起此事,齐敬之不免有些头大,却又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当即开口问道:「师尊,咱们仙羽山都有哪几柄神剑?」

闻言,凤紫虚倒也不卖关子,很是干脆地答道:「这楹联上提及的白虹、青蛇、霆光、盘蛟四剑,如今就只剩下为师手里这柄青蛇了!」

「包括其余三剑在内的阁中藏剑,或损毁或遗失或流落在外,又或者已经跟随剑主彻底离开俗世、长居无极之野,多半再无归来之日。」

「长居无极之野?」齐敬之不由愕然。

这听上去虽然也是入野不归,但与丁令威那种迷失于野的似乎并不是一回事。

与此同时,这也勾起了齐敬之心中的一个疑问。

于是,他径直开口问道:「师尊,徒儿乃是你门下首徒,没有同辈师兄弟也就罢了,可我瞧着这仙羽玄都洞天之内空空荡荡,难不成我连个师伯师叔都没有么?」

「琅琊君亦曾对徒儿言及仙羽山凤氏,说是自上古天庭的历正凤鸟氏延续而来,怎么洞天之内亦不曾见到凤氏族人?」

听见自家徒儿的问题,凤紫虚嘴角的弧线悄然隐去,语气淡淡地道:「有些事情还没到你该知晓的时候,你就当如今玄都观一脉只有咱们师徒两个便是!」

「等到你有资格成为仙羽山的天下行走,乃至玄都观的少观主的时候,为师自会将一切告诉你。」

「至于这座东剑阁,空了也就空了,以后咱们师徒两个或搜罗、或炼制,早晚能恢复昔日剑气冲霄的盛况。」

难得见到自家师尊这般模样,齐敬之自然识趣闭嘴,转而看向了另一头的西笛楼。

「借得丹炉煮石泉,楼居一日近神仙。」

「偶然吹笛下山去,又过人间五百年。」

比之东剑阁楹联的剑意纵横,西笛楼这一副就明显多了几分仙气。

凤紫虚取出那根须臾不曾离身的朱漆错金长笛,在齐敬之面前一晃,脸上又有了笑容:「虽说东剑阁里已经没了剑,但西笛楼里的笛子却多的是!」

她说着就转身朝西笛楼的方向走去:「小鹤儿快跟上来,为师带你挑根笛子去。」

齐敬之立刻拔腿跟了过去,只是这脸上就带了纠结:「师尊,拜入仙羽山之后竟还要学吹笛子吗?」

说起来,他虽然机缘巧合得了《飞龙唤霖谱》《万壑松风》这两曲的神韵,更因此获益良多,但本身其实并不通音律,心里也并不是很感兴趣。

「那是自然!仙羽山门人不但要学吹笛,还要学制作笛子。」

凤紫虚却是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末了还补充道:「你就知足吧,好歹这学音律乃是风雅之事,回溯千年之前,仙羽山门人还得学编草鞋呢!」

「编草鞋?」

齐敬之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知道自家师尊说的应该就是鹤履了,嘴里便小声嘟囔道:「其实比起学吹笛子,徒儿更愿意学编草鞋……」

他声量虽小,但玄都观主是何等高人,凤目之中立刻就带了不善,反手就是一笛子劈过来,不轻不重地敲在了齐敬之的头上。

「哎呦!」

少年顺势配合着痛哼了一声,接着就觉出了不对,疑惑问道:「师尊,您这笛子是什么做的?怎么感觉轻飘飘的,不像是金铁玉石,质地却又颇为紧实,也不大像木头竹子之类。」

说话间,师徒两个已经进了西笛楼。

楼中靠墙的位置摆了一溜置物架,上头摆满了大小长短不一的笛子,有的已经如凤紫虚那根长笛一般描金画彩,更多的则少了最后这道工序,依旧保持着原本材质的颜色,而且无一例外都是齐敬之极为熟悉的骨白色。

齐敬之走到近前,拿起一根原色的笛子仔细看了看,待得确认无误,忍不住讶然道:「这些笛子竟都是骨头做的?」

他一边说一边放眼望去,见墙边的架子上都是这种白色骨笛,只是白的程度有不小差异,就比如他手里拿着的这根,被制作出来的年头应当不短,早就已经发黄泛棕。

凤紫虚轻轻颔首:「这些笛子都是就地取材,以栖鹤谷中寿尽之鹤的翅骨所制。」

接下来,这位玄都观主毫不停顿,竟是直接传授起了鹤翅骨笛的制作之法。

「制笛之时,首先要将仙鹤翅骨上的皮肉剔除干净,再锯掉两端的骨节,磨平上下管口,再除去内里的骨髓,使翅骨中空。」

「接着就要细致打磨,使得鹤翅骨的两端管口呈椭圆之形,上口大而下口小。」

「再之后便是钻孔了,根据翅骨长短不同,可钻出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尤以七孔笛最为常见。这道工序对技艺的要求最高,打孔的位置、间距对音色的影响也最大……」

齐敬之听着听着就有了些兴趣,觉得似乎与给猎物剥皮差相仿佛,竟有种做回了老本行的错觉,再看向自家师尊时,也莫名地多了几分亲切。

凤紫虚自然发现了自家徒儿的变化,只是一时间想不到缘由,眸子里便透出狐疑来,口中则是继续说道:「因为一鹤有双翅,通常可制成两根骨笛,恰好是一对雌雄笛。」

「雄笛稍粗、其音略高,雌笛略细、其音稍低,正合乐律之中的阴阳律。」

「说起这阴阳律,古之圣贤所制乐律有十二,又称六律六吕,奇数为阳称六律,偶数为阴称六吕。」

「正所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咱们仙羽山的律吕调阳之术,乃是上古天庭历正凤鸟氏的秘传,可协调阴阳、修正历法、测算节气、化育万物。」

「至于具体修行法门,自然便是制作雌雄骨笛、研习阴阳律吕,可谓上应天道、下合人理,与咱们玄都观的修行一脉相承……」

凤紫虚明明前一刻还在讲授制笛和乐律,下一刻就又拐回到天道人理上来了。

她说着说着,猛然记起齐敬之并没有选择洪炉丁火剑意,登时止住话头,恶狠狠地瞪着自家徒儿。

见状,齐敬之立刻一缩脖子,表现得低眉垂目,极是乖巧恭顺。

他一边偷眼观察着自家师尊的脸色,一边暗忖道:「先前我不学洪炉丁火剑意,师尊虽然看上去不甚在意,这心里说不得就憋了火气……」

「嗐!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她老人家心里时刻烧着一座大火炉,剑意犀利、杀伐无双,这脾气能好才怪!」

「今后我还是要乖巧一些,这制笛吹笛、律吕调阳之术也必须得好好学,千万莫要给她发作的由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