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嚼龙

作者:屠龙氏 | 分类:仙侠 | 字数:0

第16章 炼骨壮命(上)

书名:嚼龙 作者:屠龙氏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1:03

齐敬之告别了孟夫子,到街上买了些盐巴就一路小跑着出城而去。

他今日增长了不少见闻,对修行的渴望愈发炽烈,一心想着早点赶回去,再入路云子的残念中找寻功法。

经过村外山口时,他心头一动,登上那座埋葬了陈二的矮坡向下望去,见埋尸的地方一如昨日,若不仔细探查,几乎瞧不出异样。

齐敬之又四下看了看,见左近僻静无人,便到坡下寻了一处厚实草甸躺了进去,这才从怀里摸出了灵魄面具。

他盯着这张五官轮廓与自己有些相似的淡青色面具看了一会儿,尤其那两道交叉贯穿的漆黑刀痕,仿佛在提醒着他昨夜的凶险。

“这两道刀痕丑是丑了点儿,但有它们在,倒是不怕轻易被人认出来了。”

齐敬之心里泛起这个念头,缓缓将面具戴上,只觉脸皮一紧,二者无一处不贴合。若不是那略显冰凉的触感,他几乎察觉不到面具的存在,昨夜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更是再未出现。

“生前……修行……功法……”

趁着眼前光影还在变幻,齐敬之抢先默念起早就想好的几个词语。

也不知其中哪个词儿起了作用,远比昨夜漫长的等待之后,齐敬之眼前终于一亮,一个极为模糊的高大身影出现在他的面前。

许是时间相隔太过久远的缘故,路云子似乎已经记不得对方的模样,只剩下一个大致的轮廓。

这道身影明显是在说话,却没有声音传出,反倒是路云子的心声随之响起:“哈哈!师父终于肯将《仙羽经》传给我了!哪怕只是残篇,也足以让我横行江湖!这种法门从来是口传心授、不立文字,我一定要死死记住,半个字也错漏不得……”

路云子这样想着,身躯已经朝着对面的人影恭敬拜倒:“师父大恩,弟子虽死不忘!”

它直起身来,又仔细听那道模糊人影说了片刻,心中的喜悦之意愈发浓烈:“原来真正的修行经文与武道不同,把第一个大境界叫做炼骨壮命!师父所得,正是《仙羽经》的壮命卷,可以助我接续武道、奠定道基!”

“壮命境又细分为外炼和内炼两步?外炼就是外熬筋骨,首先就是吃肉?嗯,这一步倒是与武道类似,正所谓穷文富武,想要习武,一副好身板是根本,这就必须吃饱吃好,肉食自然必不可少……”

在听师父传授经文的过程中,路云子心里的念头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无论哪一个对齐敬之而言都有极大价值。

“内炼是内养心骨?心骨又是什么?”

“物不平则鸣?这心骨,原来就是武夫的胸中意气?也可以是豪气、志气、骨气、恶气?哈!管它是什么气,年轻人哪有不气盛的?是了,师父得到这部经书时年纪已经不小,怪不得没练出什么大名堂!”

……

良久之后,齐敬之抬手摘下灵魄面具,欣喜之余,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路云子死时该有二十来岁,算是英年早逝,反倒是作为灵魄又活了一二百年。如此漫长岁月过去,它连授业恩师的容貌都淡忘了,却还记得那部残卷,实在是……”

想到这里,齐敬之隐隐有些感悟,却不知该如何形容。

他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对这样的事情属实难以理解,哪怕附身路云子的残念,仍旧做不到感同身受。

细细想来,路云子淡忘的又何止是授业恩师?它甚至将自己的容貌乃至曾经拥有的人性都一并抛弃了,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个以人为食的无面妖邪。

想到这里,少年的心里就有些烦躁,脚步略显沉重地走回了自家小院。

他推开院门,抬眼就见齐老汉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身前石桌上摆了两碗白米饭和四个菜,一碟韭菜炒鸡蛋、一碟蒜苗炒腊肉、一碟油炸小杂鱼、一盆野蘑炖山鸡。

这些饭菜看上去才出锅不久,兀自冒着热气,香味四溢、惹人垂涎。

齐敬之一怔,旋即脸上绽放出笑容,语气轻快地问道:“阿爷,今儿是什么好日子,怎么这样丰盛?还好我回来得不晚,若是放凉了,那可就是作孽了。”

他的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蹿到桌边一屁股坐下,探手抓向碗筷,嘴里还不忘说起今天进城时的见闻。

“阿爷,我今天可是开了眼了!卢家布行的二少东家卢敖你肯定见过,他头上竟长了一对牛角出来,被都城镇魔院五云巡检司的缙云使者给接走了,日后多半也是个能捉妖拿怪的高人了。”

“那个缙云使者长得跟一座铁塔似的,两眼赤红,像是要喷出火来,吓得一街的人都不敢出声哩。”

齐老汉并没有如少年所想的那样露出感兴趣的神情,反而哼了一声,闷声问道:“镇魔院五云巡检司?既然那个什么使者如此了得,想来能把南岗的虎精给除了?”

齐敬之不疑有他,点了点头,语气肯定地说道:“孟夫子说,五云巡检司就是专门对付妖邪的,缙云使者既然来了咱们县,就不会坐视虎精害人。对了,孟夫子听说了阿爷的事,前几天就已经拜会过典史,把咱家打虎的差役给免了。”

“这回恩情可欠得大了!”

齐老汉听了这话,语气里满是感慨:“孟夫子本事大,这事儿对他也许算不得什么,可咱们爷孙却不能不知道轻重。哪怕他用不着咱们,也时刻不能忘恩。以后你进城,记得多送些野味过去,也算是山里人家的一片心意。”

“阿爷放心,孙儿记住了!”

齐敬之郑重答应,然后话锋一转道:“阿爷,孟夫子知道我不愿意读书做官,就为我寻了一门武功,说是可以强身健体,在山里遇到了猛兽也能多几分活命的机会。”

这是少年在回家路上就想好的说辞,灵魄面具和青铜小镜太过惊世骇俗,实在没必要说出来让阿爷揪心。

“孟夫子真是心善!你这娃子也当真好命!武道功法可是稀罕玩意儿,比阿爷教你的庄稼把式强了不知多少。当年戍边时,军中也有功法传承,那是要豁出性命、立下大功才可能学到的。”

齐老汉立刻有些激动,与免去差役相比,孙儿能学到安身立命的本事更能让他感到喜悦。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腊肉放到了孙儿碗里,嘱咐道:“练武的人都是大肚汉,你可得多吃些。”

齐敬之笑着应了,等齐老汉开始吃饭,自己也端着碗,闷头大口扒饭。

他边吃边嘟囔道:“孟夫子也说练武得多吃肉,咱家倒是时常能吃上,可也不多。以后我进山时走远一些,多挖几个陷坑出来,要是回来晚了,阿爷就自己先吃,不用等我。”

闻言,齐老汉抬头看了一眼自家孙儿,目光里有些忧虑。

只是他见少年正吃得香甜,也就没说话,只是鼻子里嗯了一声,又夹起一只鸡腿放进了孙儿的碗里。

齐敬之抬起头,嘴里兀自塞满了饭,朝齐老汉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

他同样夹了一只鸡腿,放到了对方的碗里,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阿爷,你也吃!”

齐老汉含笑点头。

对于相依为命、山里挣食的爷孙俩来说,能吃便是福,实在不必奢求更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