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救世秦皇

作者:尘心追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11章 离间

书名:救世秦皇 作者:尘心追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华阳宫的一处侧室中,燕丹从怀中拿出那块玉佩,递到对面的宫娥面前。

这宫娥大惊失色,压低了声音问道:“这玉佩可是樊老之物?”

燕丹点了点头,说了一下樊於期近来的状况。

这宫娥名叫锦霞,正是樊於期提起的,当初救下之后安排进宫里的,也就是他所说的眼线。

当年樊於期出逃,宫里清除了一些与他有关的人员,但因为这个锦霞是以别人的名义举荐进宫的,所以并未被波及,之前两人平日的沟通也极为隐秘,从未被人发现。

这几年里,锦霞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所以一直被华阳夫人留在了华阳宫,负责宫里的一度饮食。

燕丹看着锦霞,沉声道:“如今我与樊老有一个计划,而这个计划,其关键就在于你肯不肯为樊老豁出命去。”

锦霞的目光极为坚定,回应道:“樊老之恩,如同再世父母,怎可有违背之意,殿下不妨明说,需要我怎么做。”

“好。”燕丹小心地从怀中拿出一个油布袋,递给她说道,“别的你不用做,只需将这药剂每次放入华阳夫人的用药里一些,就算大功告成了。”

锦霞疑惑道:“就这么简单?”

华阳夫人的药每天都是她亲手煎制,想在其中掺些作料,那简直是太容易不过了。

“就这么简单。”燕丹道,“如果王宫出现乱子,你千万不要说咱们见过,更不要招供,明白吗?”

说罢,燕丹从怀中拿出一锭金子?给了锦霞。

锦霞很郑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开了门,先出去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这才让燕丹走出门来。

赵佗将南苏送回宫后,也没再进去,径直回了司马府,向司马杰复命。

“等等,你是说燕丹去了王宫?”司马杰说道。

“对啊,我陪着南苏王妃去燕国使馆接了他们。”赵佗见他面色有异,于是问道,“莫非有什么问题?”

司马杰有些担心地说道:“这燕丹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他温和的外表之下,可是藏着一颗狡猾的心。眼下他名义上是来做质子,但在咸阳却是不曾闲着,一直在结交各处的权贵,如今又去了王宫,我怕……”

“你是怕他藏着什么祸心,有意而为之?”赵佗问道。

司马杰点了点头:“防人之心不可无啊,本身他趁王上不在的时候来到咸阳,就透着些许诡异,而且身边还带着一个高渐离,利用其琴技光交人脉。”

赵佗恍然大悟道:“这么一说,还真是这样,那我找些人盯紧他。”

司马杰摇摇头:“别人可不行,容易引起他的怀疑,你进出王宫方便,还是你亲自盯着吧。”

“好,那我就暗中盯着燕国的那几个人。”赵佗道,“对了,王上那边,真的要派大军过去吗?”

“是啊,我跟李相邦已经商议过了。”司马杰说道,“嘉峪关一战,守军的数量锐减,必须加以补充,并且王上的身边又没多少兵力,多过去些人手也能帮帮他们快点迁徙过来。”

“要不要通知陇西那边,让他们先行一步?”

“已经知会过了。”司马杰道,“义渠公回信说,羌瘣和索林已经上路了,想必此时已经快到嘉峪关了。”

“这就好。”

在司马府与索林和羌瘣相处久了,赵佗自然遇事先想到他们。

——————

高渐离凭借着高超的曲乐造诣,成功获得了咸阳王宫的一致夸赞,被赏赐了不少珠宝不说,还被留下与华阳夫人一同进膳。

酒足饭饱之后,燕丹与高渐离才在禁军的护送下回了使馆。

直到禁军走的远了,高渐离才压低了声音悄悄问道:“事情办的怎么样?”

燕丹道:“都安排妥当了,那锦霞应该靠的住。”

“下一步怎么办?”

燕丹眯着眼,冷冷地说道:“添上一把柴。”

他换了一身普通百姓的衣装,从后门出了使馆,独自步行穿过几条巷子,来到一处府邸的后门。

那门里的管家见来的是燕国的太子,便引他进了内宅。

而这处宅子,正是昌平君的弟弟昌文君的府邸。

昌文君比昌平君要稍显清瘦一些,在昌平君出任左相的时候,他被嬴政任命为协侍,如今李斯出任了相邦,他则接替了李斯原来的廷尉一职。

“殿下微服前来,所为何事?”昌文君疑惑道。

穿着百姓的服饰,走的又是后门,要说燕丹没什么背人的事情,想必谁都不会信。

燕丹喝了一口茶,然后笑着说道:“今天特为咱们两个的前途而来。”

“咱们两个的前途?”昌文君更是不解道,“殿下将来继承燕国的大统,成为一国之君,乃是前途无量,莫非殿下想在日后招揽我去楚国?”

燕丹叹了口气说道:“我父王眼下还算康健,想来我要继位的话,还得等个二三十年,可到时候燕国还存在与否尚且未知,要是燕国亡了,我还哪有王位可以继承。”

“燕国会亡?”昌文君道,“殿下未免过于忧虑了吧,莫非齐国有什么动作?”

众所周知,齐国与燕国乃是世仇,虽然近年来两国之间没什么大的冲突,但边境也是小摩擦不断。

燕丹摇了摇头说道:“齐国虽然富庶,但却不足为虑。”

昌文君又问道:“那莫不是匈奴或者东胡有了什么动静?”

“也不是,”燕丹摇头道,“匈奴自从阴山之战败了之后,果然后退数百里,再没进犯过燕国的边境,至于东胡,却是忙着与匈奴纠缠,根本没空南下。”

昌文君一头雾水道:“那殿下所说的危险又在何处?”

燕丹向下指了指,意思是脚下的这片土地。

“秦国?”昌文君颇为惊讶。

要说赵、魏两国有危机感还算说的过去,燕国离这里几千里之遥,怎么也轮不到你吧。

又是一声慨叹,燕丹皱着眉头说道:“秦王在西域的战报,想必阁下已然知晓,想来年前大秦说要攻赵,并不是空穴来风,秦王很明显是在巩固后方,待西域稳定之时,则必然会挥师东进。”

“而以大秦现在的军力和财力来看,赵国这次很难抵御,至于魏国,似乎还不如赵国。一旦三晋皆灭的话,那剩下的楚、燕、齐三国,想来也都没有好日子过。”

昌文君并非等闲,岂会不清楚现在的局势,只不过他在秦廷为官,不太方便胡乱猜测秦王的决断,其实燕丹所说的,他都心知肚明。

昌文君笑了笑,说道:“即便如此,在下身为秦廷官员,也只是有益而无害,若是殿下想要使楚、燕两家联合,该找的人可不该是我。”

“先生此言差矣。”燕丹道,“今日我进了王宫,带着高渐离为华阳夫人奏乐献曲,但见她面容憔悴,目光无神,想来是时日无多了。”

“先生想想,楚系势力之所以能在咸阳立足,难道不是因为有华阳夫人在?可一旦华阳夫人西去,秦王又想要起兵攻楚,那么到时候咸阳的楚系势力,又会是什么下场?”

昌文君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是啊,眼下楚系势力之所以安定,全是因为有华阳夫人在,可一旦华阳夫人不在了,而秦王又要攻打楚国的话,那如今咸阳城的楚系势力都会变成最直接的清洗对象。

只听燕丹继续说道:“贵兄长昌平君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明明这左相的位置坐的好好的,却无缘无故被调去了郢城,难道这还不能说明秦王的心思?”

“要是没猜错的话,昌平君还会因某些事情再次被贬,不然秦王怎会将韩安派去了郢城,难道非要等到那个时候,先生才能有所触动?”

燕丹的一番话,有如醍醐灌顶一般,也终于打开了昌文君心里的那最后一道防线。

“如此说来,我的处境却是要比殿下还要危险。”昌文君眯着眼说道,“依殿下看,眼下我楚系该怎么选择?”

燕丹喝了一口茶叶说道:“如果是我的话,会在暗中将财物以及家室先转移到郢城去,若是华阳夫人真的有一天不幸先故,那你就应该带着所有楚系势力撤离咸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前途与性命哪个重要,相信只要是有点理智的都会选择后者。

犹豫了几息之后,昌文君缓缓点头道:“殿下说的在理,看来真到了那个时候,放弃这官位而保全性命,才是万全之策。”

燕丹笑道:“保全性命当然重要,但放弃官位到是未必。”

昌文君疑惑地看着他,心中颇为不解。

“为官者,无非要的是前途和俸禄,可这官,却不一定只能在大秦做。”燕丹诚挚地看向昌文君道,“如果先生愿意,我可以举荐你入燕廷,一旦我继承王位,就直接任命先生为相,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昌文君明知道他是在挖墙角,但却很难抑制自己的心动。

“殿下此言当真?”

“自然当真。”燕丹道,“只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我可以安全的回到燕国。”

昌文君拍着胸脯说道:“我手下还有些私兵,眼下咸阳城中并无太大的阻碍,我保证让殿下无恙就是。”

“这还不够。”燕丹道,“要是只将我送出城去,而你却被秦廷抓住,治了一个叛国之罪,那可不好办。”

“那该如何是好?”昌文君问道。

燕丹故意琢磨了一会儿,随即眉头一动,像是突然想到了主意:“不如这样,你想办法带着南苏公主和扶苏,以回楚国省亲的名义,将她们带回楚国,然后以扶苏作为质子,使得秦国不敢轻易攻打楚国。”

“这个主意不错。”昌文君点头道,“要说那扶苏公子本就有我楚国半数血脉,还是秦王的长子,想必未来的太子之位也非他莫属,要是将他带去楚国的话,对楚王来说也是大功一件!”

“就是嘛。”燕丹道,“有了这个护身符,定保我和先生安全撤离咸阳。”

“那咱们就说定了,撤出咸阳后,先去郢城找我兄长,然后再作打算。”昌文君道。

燕丹却是摇了摇头:“昌平君并不知道此事,咱们还是别节外生枝了,绕道而行吧。”

昌文君心想也对,于是又跟燕丹商量了一下细节,等天色黑了,才将他送出门去。

看救世秦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