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救世秦皇

作者:尘心追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91章 再赴精绝

书名:救世秦皇 作者:尘心追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自从将义渠部族安置到陇西之后,陇西的郡守的作用就弱了下来,在前年的时候,便被嬴政派去了金城,与总兵徐万共治河西走廊。

如今的陇西,更像是一个藩属国,由义渠部族高度自治。

曾经的余图带着义渠人游离于匈奴,月氏,西羌三者之间,可谓寄人篱下,毫无归属感可言。

如今的义渠部族,不但衣食无忧,还不用缴纳多少税赋,更有着最强帝国的庇护,日子过得极为舒坦。

一路上,嬴政依旧跟着姬发勘察地形地势,闲暇的时候,便与余图以及其他长老谈论天下形势。

这一日,终于回到了狄道。

义渠公府内,余图带着列位长老摆开了宴席,款待秦王及一众近臣。

这种场合姬发一般不怎么掺和,独自在一处书房吃了些东西,然后开始整理这些天所绘制的路线图。

嬴政这边则是颇为热闹,老一辈的围着他畅谈,年纪轻的更是打成一片。

“义渠公,我自从把你救过来之后,就总惦记你的身体,这几年真的没再复发吗?”嬴政关切地问道。

余图哈哈一笑:“当时我得的是急病,按照李斯大人的说法是气血攻心,封堵了心脉,既然当时通开了,又怎会复发。”

一旁的三长老打趣道:“不但没有复发过,这几年他还越发矍铄了,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渐感衰老,只有族长像是越活越年轻一样。”

“可不是怎的。”四长老在旁帮腔道,“给他根长枪,他肯定还能上阵杀敌。我说你也别派索林去了,就让族长去帮你打列国算了。”

余图又是哈哈一笑:“你们这群老家伙,就知道拿我开心。唉,骑马作战是够呛了,不过做个督军,运送个粮草什么的,应该还是没问题。”

嬴政道:“要是真让您去上阵,那可真要被列国笑我大秦无人了,还让那些后辈怎么抬起头来。您老就安心守在狄道,给索林他们做好军备吧。”

“好,好,都听王上的。”余图点头应下,转而问道,“对了,之前王上曾说,要将长城的..设立在狄道,可是真的?”

嬴政点点头:“师尊说龙脉的尾巴是在这里,沿着龙脉往前建造,先把咱们秦境的烽火台建好了,然后再连接起来。”

“龙脉的尾巴?”三长老疑问道,“那龙脉的龙头又在哪?”

“是在燕国境内,临近渤海的一个叫老龙口的地方。”嬴政答道,“不过现在还不能过去,怎么也得打下了燕国才行。”

余图道:“看来这造长城的计划,还任重道远啊。”

“所以才要抓紧时间。”嬴政道,“之前拇指传来书信,说大概明日就可到达这里,等他到了,我们即刻上路。”

“也不用这么急吧。”余图道,“不妨再多住几日。”

嬴政摇了摇头,说道:“眼下已是深秋,我要在落雪之前赶到精绝,要是天太冷的话,就不好赶路了。”

余图见没法再留,就多劝了几杯酒。

次日,拇指带着一队人马赶到了狄道。

这队伍带着冬季换洗的衣物,为战马御寒的披挂,粮草,还有在西域十分畅销的丝绸,陶器,茶叶等等。

两面的队伍开始重新整顿,拇指却将嬴政拉到了一边,交给他一封书信道:“李相邦让我带给王上一封信,说燕国太子燕丹已经到了咸阳,是以质子的身份前来表明燕国的态度,问王上是否回去一趟。”

嬴政快速看了一下来信的内容,然后说道:“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回去的话,没太大必要,我写封信回去,让李斯将其安顿好。”

随即,秦王拿出传国玉玺,给李斯写了封信,盖上了大印,交给传令兵,飞速送回咸阳。

午后,所有换上了商人服饰的队伍整装待发,在嬴政的带领下,再(本章未完!)

第391章 再赴精绝

次踏上西进之路。

姬发则领着拇指带来的一组鬼手,开始寻觅火眼,利用岩浆制造密石,以狄道为暂时的核心,为建造长城的..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余图带着义渠的族众,一直将秦王的队伍送到黄河沿岸。

狄道正北方的黄河岸边,原本是一个不小的渡口,后来嬴政去了西域之后,就决定在这里新建一座城池,取名“金城”,意思是多金多财之地。

(金城,后来更名兰州)

几年过去,这里果然像期望中一样,往来的各国各地人员极为密集,商业高度通达,赚了钱的商人或长期,或间歇地停留于此,自然出手阔绰,也更带动了经济。

“真想不到啊,这金城面积虽然不大,但却如此繁华。”嬴政看着崭新的城池感叹道。

“都是托王上的鸿福。”余图笑道,“过了黄河,就是河西走廊,也是中原与西域的连接,所以这金城,就成了河西走廊的枢纽。”

四长老在旁说道:“没错,几乎所有的商队都是在这里整顿了之后,才向西域出发,一些不愿亲自去西域的商贾,也是在这里将自己的货物转交给其他的商队。”

三长老补充道:“并且,西域那边过来的商队,大多也是在这里完成交易,并不深入腹地就回去了,所以在这里卖了自家的货品,再住上几天等着接货的商贾也大有人在。”

自古以来,有贸易就有利润,有利润的地方,发展的肯定不会慢。

这一点,从每年陇西郡上涨的赋税便看的出来。

陇西郡守沈俊,在将狄道府邸让给余图之后,就来到了金城,开始重点建设城防和码头,并且将郡守府也建在了金城之中。

早就得知秦王率众来此,沈俊这几日已经备好了船只,准备摆渡前往西域的队伍。

带着州官见了王驾之后,沈俊肃立在旁,将此行给嬴政备用的货品粮草都报了一遍。

“沈郡守有劳了。”面对着这个前朝的元老,嬴政显得颇为恭敬,虽然平时沟通的不多,但他明显对陇西郡极为看重。

沈俊拱手道:“敢问王上,还有什么需要,微臣马上准备。”

嬴政笑着摆了摆手:“这都已经够多了,我们是走陆地,又不是走水路,没用的物件就不带了。不过,寡人的确没想到,这金城竟然建的这么好。”

“微臣日盼夜盼,终于盼来了王上。”沈俊道,“还望王上多住几日,看看城中的不足之处,微臣也好改进。”

“住上几日可不行,不如现在就带寡人看看吧。”

随即,沈俊带着秦王和一众臣子把整个的金城逛了个遍,沿途遇到小吃摊铺、饭馆,也吃了个遍。

沿街的商贩心里都还奇怪,这是哪里的商户来了这么大一支队伍,竟要郡守大人亲自陪着,而且还毕恭毕敬的。

嬴政也怕暴露了身份,早就将队伍打散了,让虎贲军去摊铺吃什么都照常给钱。

逛了一大圈之后,秦王极为满意,大大夸赞了沈俊以及陇西的州官一番。“寡人将徐万将军派去嘉峪关的时候,曾经给河西走廊取了个名字,叫做凉州。”嬴政对沈俊道,“那里建设的如何,这次也能看到,不过,凉州地域虽大,人口却极少,不如就将其正式并入陇西,成为陇西郡的一个州,你看如何?”

秦王的意思,是将整个的河西走廊都交给沈俊来管控。

沈俊微微一惊,随即躬身道:“若是王上不弃,微臣定然不负王上厚望。”

“哈哈哈,那就这么定了。”嬴政笑道,“等寡人一路西进,就都告诉他们一声。”

就这样,黄河对岸的河西走廊,正式被定名为凉州,从此并入陇西郡。

(后来,李信带着李氏家族扎根于陇西,为后世子孙李渊建立大唐打下了坚实的家族基础,此乃后话)

(本章未完!)

第391章 再赴精绝

天色黑了下来,秋风也透着阴凉,一行人安营扎寨,露宿于金城城南。

次日,嬴政带着队伍坐上几条货船,浩浩荡荡驶向对岸。

看着并不汹涌的河面,秦王略微皱眉,似有所思。

“拇指伯伯,你觉不觉得,这黄河似乎又浑浊了一些?”嬴政看向拇指。

拇指看着河面点了点头:“我也看出来了,这河水的颜色更深了。”

嬴政忧心忡忡地说道:“听师尊说过,这黄河本来是清澈无比的,随着对龙脉的治理,昆仑山底的巨大能量出现了反噬,导致了黄河变浑,精绝北面的沙之磨盘逐渐扩大。”

“如今河水更为浑浊,说明沙之磨盘应该也在异动,或许过不了几年,沙漠就会加速扩展。”

拇指叹了口气道:“这原理我虽然不是太懂,但老师尊和主上所言定然不假,还好此时遇到了主上,要是再晚些年月,只怕精绝……”

可怕的后果,拇指没说出口,但那画面却在二人面前浮荡。

一座枯城,漫天黄沙,毫无生机,亦无希望。

那曾经繁荣无比的西域古城,似乎已经摇曳着沉入了眼前这涛涛大河之中,再不见天日。

嬴政一个哆嗦,不忍再去想象那可怖的画面,却发现船已离岸边不远了。

都说河西河西,其实这金城口岸的对岸是北岸,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嬴政不禁振作了一下精神,拍打了一下身上的灰尘。

这片沃土,并非不能耕种,也并非与华夏大地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却始终人烟稀少,片片荒芜。

自始至终,也没能划入华夏大地,一直被西羌、匈奴等游牧民族所占据。

嬴政明白,自己要做的,不仅是要将这片土地永久的划入华夏领土,更要让这里持续几千年的生活习惯、生存方式发生彻底的改变。

开垦荒地,让这片土地永久地种出粮食,说起来似乎轻松,但实现起来又谈何容易。

首先一点,就是要有人去做。

金城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人,并且都能够在此安居乐业,不再担心有敌来犯。

因为敌人已经被挡在了千里之外的嘉峪关。

而所谓的敌人,无非是西面的西羌,和北面的匈奴。

这两个曾经的对手,还都好巧不巧,都跟大秦结了盟。

只要强大,对手自然怕你。

既然河西走廊已经安全,那就快速前往嘉峪关!

嬴政稍作调整,带队直奔西域要塞。

第391章 再赴精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