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救世秦皇

作者:尘心追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86章 寻找软肋

书名:救世秦皇 作者:尘心追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魏国都城,大梁王宫。

魏王独自在御书房踱着步子,丝丝愁容的脸上映现着焦躁不安的心境。

“王上,魏明远到了。”门外传来贴身小太监的声音。

“宣他进来。”魏王坐回到了椅子上。

魏明远俯首进门,参拜请安。

“明远,咸阳那边最近有什么消息?”

“回王上。”魏明远拱手道,“经查证,咸阳方面正在调拨兵马和粮草,似乎前几日传闻说秦军即将攻魏、攻赵的说法是真的。”

魏王深吸了一口冷气,面色变化不定。

魏明远知道他心情不好仍未敢抬头,躬身道:“之前华山行刺未果,臣弟失职,还望王兄责罚。”

将那口冷气长长地吐出,魏王轻叹一声:“这怎么能怪你呢,谁能想到那秦王的护卫竟远在二十里开外。”

魏明远的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沉声说道:“也怪咱们准备的仓促,那些刺客一直赶路,也消耗了不少体力,再加上不便于王廷的高手出面,去的都是些泛泛之辈,所以……”

“有没有被擒获的?”魏王问道,“大秦将要举兵来犯,莫不是抓住了实际的把柄?”

魏明远思量了一下,分析道:“依照咱们之前的部属,那些刺客连同赵国派出的那伙人,即便被擒,也都会一口咬定是赵嘉下的杀手,毕竟那些刺客的家眷还在咱们手上。”

“更何况,咸阳那边并没有传来魏国刺客被俘的消息,只听说赵国的人被抓住了几个。依我看,那秦王也并没抓住什么实际的证据,否则不是早就昭告天下了。”

魏王微微点头:“你说的有些道理,现在他们应该也多是猜测。对了,逃回来的那几个人怎么样了?”

“都关着呢。”魏明远道,“他们逃回来的事情已经被封锁,没有露出任何口风,不过还请王上明示,这几个人该如何处置?”

魏王眼珠转了转,说道:“斩了吧,现在正是风口浪尖,千万不要留有什么隐患。”

任务没完成,那几个逃回来的本就该斩,更何况他们还是人证。

魏明远点点头,又问道:“王上,对于赵国那边,咱们是不是再商量商量,如果秦军真的来袭,最好还是兵合一处。”

“他刚给我来了封信。”魏王拿出一个信笺,递给魏明远道,“眼下赵国的形式最为危机,虽说他把脏水都泼给了赵嘉,但那赵嘉也不傻,岂会吃这哑巴亏。”

魏明远接过信笺看了一遍,里面大体就是与魏王商议如何共同应对秦国的内容,他思量了一下说道:“不知道那赵王想没想到一步棋。”

“什么棋?”

魏明远眼珠一转:“明里的军队打不过秦国,刺杀秦王又无果,但想要秦国大乱,却不一定非要从秦王的身上下手。”

“你的意思是……?”魏王有些不明所以。

“后宫,永远是一国君主最薄弱的软肋!”魏明远阴冷地说道。

魏王眉头一动,急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魏明远拱手道:“臣弟有一个挚友,乃是燕国人士,名为高渐离。此人极善音律,并且广交结交天下豪杰。听闻那秦王最宠爱的王妃南苏也极爱抚琴,不如……”

魏王道:“你是说,让高渐离去与南苏以琴会友,然后擒之?”

身为君王,果然一点就透。

“正是。”魏明远道,“要知道大秦的后宫,以华阳夫人为首,楚系势力一直极为强势,当初成嬌兵变被俘,本来楚系势力就怨声载道,如今昌平君又被罢了相位,只要再弄出些事端,想必秦国的楚系势力定然会引起乱子,到时候咱们不就有机可乘了嘛。”

魏王思量了一下,点了点头道:“你安排一下,寡人要召见高渐离。”

“臣弟领命。”

与此同时,赵国国都邯郸,王宫御书房。

“赵迁!”赵嘉怒视着赵王,直呼其名道,“你说,到底是不是你派人去的华山?”

赵迁沉下脸来,并没回答他的问题,反而责问道:“你虽为兄长,但目无法纪,冲撞君主,该当何罪?”

“你……”赵嘉一时语塞,只好叹了一声,一拽衣袖,气势也弱了数分。

赵迁缓和了语气道:“算了,兄弟之间,问什么罪,想必你是听信了什么谣言。”

赵嘉喘着粗气道:“现在街市上都传遍了,说我派人刺杀了秦王,刺客已经招供,如今大秦正集结兵力,准备发兵攻赵呢。”

“呵呵。”赵迁转怒为笑,“我说大哥,你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听信那些市井之言。这是大秦在故作疑团你难道看不出来?”

“看出什么?”

赵迁示意其坐下,然后解释道:“前一阵子,我派人故意散播消息,说九鼎的真正下落,正是位于秦国,又说秦国灭了韩廷,意图谋取天下,这件事你总知道吧?”

赵嘉点了点头。

“这不很明显吗。”赵迁道,“秦王看出咱们的意图是想诸国再次合作共同抗秦,于是才散布谣言,挑唆咱们不合,大哥你要是信了,就真的上了嬴政的当。”

赵嘉眉头一凝,略感羞愧地说道:“要这么说来,还真有这种可能。”

“人是我让人派去行刺的不假,但我并没有如此授意。”赵迁道,“再说了,那刺客说被我主使,跟被你主使,那大秦攻打的都会是赵国,对咱们又有什么区别。”

虽然不能全信其言,但赵嘉已经找不出什么理由来继续质问。

“大哥,咱们兄弟齐心,才能共同抵御危险。”赵迁道,“眼下兄弟还需要你帮个忙。”

“帮什么忙?”

赵迁清了清嗓子说道:“我知道,燕国的太子丹与你素来交好,这次如果大秦真的攻来,还希望大哥跟燕国商量商量,也请他们出兵,共同抗秦。”

燕国王室,乃是为数不多的姬姓血脉,此时的太子,叫做燕丹,小的时候在赵国做过质子,正是那时他与赵嘉常在一起玩耍,从此交情愈加深厚。

而当时也在赵国做质子的嬴政,本来与燕丹的关系还算不错,可由于后来赵国王廷的排挤,燕丹果断地选择了中立,两不想帮。

对于他的态度,嬴政多少有些怨言,但也能够理解。

后来俩人相继回到本国,更巧的是,又相继都做了太子。

而如今,嬴政已经成了意气风发的秦王,可燕丹却还是边陲弱国的太子。

“好吧,太子丹那里,我来想办法。”说罢,赵嘉转身出了门。

等赵嘉走的远了,一直守在门外的刘公公才进了门。

“王上,这赵嘉似乎并未全信你刚才说的话。”

赵迁冷笑道:“管他的,眼下他翻不起什么风浪。边境那边备战的怎么样了?”刘公公道:“李牧将军已经点齐了兵马,军械兵刃也都已备好,司马尚也备足了粮草,随时可以迎战。”

赵迁点了点头:“这几天秦国有动作吗?”

“秦国也在集结兵力,但始终没向边境前进。”刘公公答道,“王上你看,咱们是把大军调至前线,还是继续观察秦军的动向?”

赵迁琢磨了一番道:“还是看看动静再说吧,如果秦军进发,那咱们再出兵也不迟。对了,我让郭开办的事情,他办的怎么样了?”

刘公公压低了声音道:“郭开已经禀奏上来,樊於期已经找到,随时可以带王上过去找他。”

“走吧,去找郭开。”

说罢,赵王带着刘公公直奔郭府。

郭开出府门迎接了赵王,几个人聚在一处私语了几句,便都骑上快马,出了城门,直奔东南方向飞奔而去。

行了大半日,三人来到一个僻静的山坳之中,沿着小路辗转前行,穿过一片林子之后,一个精致的木屋出现在视野之中。

“就是这里了。”郭开指了指那个方向说道,“当年我故意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将他安置下来,眼下他正在这里等着王上。”

赵迁挥了挥手,让郭开在前面引路。

临近木屋,果见一个花甲老者迎在院外。

正是樊於期。

“草民恭迎新王。”

樊於期很是恭敬地躬身行礼。

“樊老免礼。”赵迁也是颇为恭敬地将其扶起。

“郭大人派人来找到老夫,说王上这几天便要过来,所以我一直在恭候圣驾。”樊於期道,“王上里面请。”

将三个人让进屋内,樊於期回身关紧了房门,然后让了座,沏了茶。

“不知王上亲自前来,所为何事?”

赵迁笑道:“如果我说只是来看看樊老,想必您也不会信,不妨咱们就快人快语吧。想必樊老也听说了秦王在华山遇刺一事,导致眼下赵、秦两国的关系有些紧张。”

“寡人深知樊老久居咸阳,当年教导成嬌公子,随便进出咸阳宫,所以特来请教,有没有什么办法,来瓦解嬴政的内宫?”

樊於期眉头一动,似乎没想到赵王会说出此话,但随即哈哈一笑道:“瓦解秦王的后宫?此计甚妙,甚妙!”

郭开在旁说道:“咱们赵王有先见之明,大秦战力强大,不能硬碰,需要从其内部进行瓦解。而樊老定在宫中留有一定的眼线,所以还请您出手相助,共同颠覆秦廷。”

“依我看……”樊於期思量了一下,说道,“后宫的重点,还是在华阳夫人身上。”

“华阳夫人?”

樊於期点点头道:“华阳夫人虽然已经不问政事,但毕竟还是后宫的主心骨,楚系势力的掌舵人,要是华阳夫人出了事,其带来的效应,绝对要比秦王遇刺大得多。”

郭开与赵王对视了一眼,又对他问道:“那在您看来,暗算华阳夫人的把握有多大,其后果又会怎样?”

樊於期捋着胡子说道:“老夫在那华阳宫安插了一个太监和一个宫女,他们曾被我救过性命,后来我就把他们送进了王宫,想来得手的几率高于七成。”

“至于后果嘛……”

“秦廷的楚系势力必乱,但乱到什么程度,还得看咱们添了多少柴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