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救世秦皇

作者:尘心追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7章 两个王的对话

书名:救世秦皇 作者:尘心追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春风徐徐,不知是在爱抚懵懂的嫩芽,还是在撩拨那孤寂的人儿。

百花齐放,不知是在卖弄身姿,还是为了播种自己的传承。

身在异土的戎狄人,既孤寂,又渴望留下自己的传承。

然而,如何能够延续自己的生命,风儿不知道,花儿更不知道。

当晚,索林、羌瘣和三位长老又聚在了一处营帐之中,一起商讨应对之策。

“三位长老,对于目前的局面,你们是什么看法?”索林直言请教道。

三长老看了看四长老和五长老,轻叹了声,说道:“此番征战,困难重重,先是失了时机,后是病了老族长,男儿们纵然拼尽了全力,却还是抵不过那大秦的虎狼之师,罢了罢了,认了认了。”

四长老斜着眼睛看向三长老,说道:“三哥,你以前可不是个怂包,怎么多被关了几天,就怕了?”

三长老眉头一紧,反问道:“不认,又能怎样,是抢了兵刃突围出去,还是送回消息,让族人们来救咱们?”

“这……”四长老支支吾吾的,顿时没了脾气。

的确,若是想重获自由,也只有这两个办法。然而,如果冒险行事的话,不但自己有可能葬送,还会牵连到族人。

结果变成买一送一,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羌瘣依照华夏的礼数,拱手施了个环礼,说道:“诸位前辈,索林,在下想说几句心里话,不知可否。”

看着羌瘣,三长老颇为愧疚地说道:“这次本是义渠的政事,却不想因此连累了羌族少主,有什么话,少族长但讲无妨。”

“要说连累,三长老可就见外了,单是与索林的兄弟情谊,这忙吾也必然要帮。”羌瘣说道,“在下要说的是,从羌族的角度来看,似乎诸位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总下意识地认为大秦都是坏人。”

“难道……不是这样吗?”从小到大,索林的潜意识中就被灌输着仇恨大秦的情绪,这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的定式。

“当然不是!”羌瘣很严肃地说道,“任何一个国家,一个部族,都有好人,也有坏人,咱们不能因为仇恨一个国家,而仇视那一国的所有人,因而进行无情残暴的屠杀,就在从永定关来的这一路上,咱们不是也对沿途的百姓很好嘛,难道他们不是秦人吗?”

四个义渠人都不言语了。

“既然如此,若是咱们仇视的,本就是好人,那咱们是不是就变成了恶人?”

羌瘣的又一句反问,使四人更加哑口无言。

“曾经的义渠,的确被大秦所吞没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试问,华夏列国几百年来,被吞灭的又何止数十个。”羌瘣继续说道,“宋国,越国,郑国等等,就连大周国都已经不复存在,若是这些国家的国人天天嚷着复国,那么天下还可有宁日?”

“而吞并他们的那些大国,又当真都是坏人当政,恶势力当道?”

“虽说与秦王只是今日方才见面,但吾觉得,他真的乃当世英才,不仅睿智聪颖,还胸怀大度,倘若换做其他君王,想必咱们如今已经在阎王那里喝茶了。”

目光呆滞的索林虽然面孔僵硬,但心脏却是狂跳不止,羌瘣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打破着他的认知。

三长老慨叹了一句,深沉地说道:“或许,是吾等复国心切,误导了年轻一辈的娃娃们,让他们整日生活在仇恨的世界里,甚至已经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长老则看着索林,语重心长地说道:“索林啊,吾等几个老家伙看着你张大,教你骑马,射箭,打猎

,用兵,却忽略了你的实际感受,义渠部族迟早要交到你的手上,但有一个问题可能吾等这些老家伙都没想过,那就是一旦复国成功了,将来的路又要怎么走。”

一向话语不多的五长老也是忧叹一声道:“不错,四哥与咱想到了一处,若是复国成功了,这些娃娃整天的要打要杀,得罪完了大秦,又会去得罪赵国,最后没准会有被灭族的危险。”

“是啊。”三长老接着说道,“若是一味的追求复国,而最终导致整个宗族被华夏所灭,那可真就得不偿失了。”

三个长老和羌瘣同时看向正在发怔的索林。

索林虽然内心受到的冲击颇大,从小的认知被打破,但头脑却飞速地旋转着,认真地思考着听到的每一句话。

良久,索林缓缓地抬起头,环视了一下几位长老,说道:“作为义渠的少族长,吾想问几位前辈,这次不管咱们的结局如何,咱们义渠部族,是否再也复国无望?”

三位长老互相看了看,似乎是在用眼神交流了一番。

“不错。”三长老开口道,“咱们若生,则依照约定,再不可冒犯大秦,咱们若死,则义渠根基已伤,再谈复国,也只是痴人说梦。”

“好!既然复国再也无望,那咱们以后都不再提这个字眼。”索林咬着牙关说道,“现在的唯一目标,便是如何能让族人脱离苦海,如何得以在自己的土地肆意的牧羊,如何能不受外族欺压之苦。”

四长老喜道:“哈哈哈,看来,咱们的少族长,的确是张大了。”

“细细想来,这复国与族人过上好日子,似乎的确是两码子事情。”三长老却有所悟地说道。

羌瘣说道:“本就是两码事,就如同仍旧生活在大秦的那些义渠人,不是过的好好的,难道他们不比你们快乐?既衣食无忧,又不用将仇恨刻在心上。”

羌瘣的一番话,又说的让三位长老羞愧地低下了头。

“恕吾直言。”羌瘣接着说道,“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为掌权者不想失势的私欲,一为替部族着想的公义,孰轻孰重,又该作何抉择,想必诸位自有决断。”

索林刚才说的话,也正是悟出了这样的道理,为了使三个长老更加明晰,羌瘣便更加露骨的说了出来。

毕竟,舍不得权利的,都是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人。

“哈哈哈……”三长老大笑道,“自从被俘的那日起,老夫对生死便已经看淡,又怎么会留恋那摸不着的权利,以后是你们的天下,该怎么选择,便由索林决定吧。”

四长老和五长老互相看了看,也都点了点头。

索林见三位长老不再坚持复国,知道他们如今是真的把部族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于是说道:“既然如此,吾觉得,咱们应该先想办法赢下这场比试,带着全族人回去,然后与大秦订立盟约,永不互犯。”

三位长老同时点头:“好,就这么办。”

羌瘣却在一旁摇了摇头,说道:“只怕,事情没有你们想的这么简单。”

四长老眉头微凝,问道:“少族长所指,莫非大秦还另有所谋?”

羌瘣冷静地分析道:“列位想一想现在的局面,即便咱们赢得了比试,秦王也说不定会再出什么难题来为难咱们。但就整个过程而言,在沙场上,秦军没有痛下杀手,而是将咱们擒获,然后又擒住了义渠王,要给他医病,本可以直接制裁咱们,却还要给机会比试……”

“如此种种,难道只是因为秦王他是个仁义之君?”

“而他又为何对来犯之敌如此示好?”

长老一拍脑门,说道:“之前老夫就奇怪,这秦王将老夫擒来,既不拷问也不毒打,还好酒好肉的招呼着,总让老夫怀疑是要送老夫上路,可后来一看,并不是像老夫想的那样,人家是真的招待咱。”

“难道他们的示好,是出自真心?”四长老狐疑道。

“在吾看来,秦王之所以如此,大体有两种可能。”羌瘣说道,“一者,他是想换取更大的利益,而咱们这些人,便是最好的人质。”

“若是这样,吾等即便是死,也不给族人添麻烦。”四长老毅然说道。

羌瘣摇了摇头,说道:“这种可能,对于咱们那些穷弱之邦来讲,互相之间或许会做的出,可对于国富民强的大秦来讲,却不一定看得上眼,除了牛羊,咱们还能拿出什么?”

“那另一种情况呢?”索林问道。

“另一种情况,便是秦王真心想与咱们交好。”羌瘣说道,“毕竟大秦的东面强敌众多,秦王若是想要在华夏有所作为,则西北方向,必须要安抚好。”

“这么说来……”三长老道,“秦王是真心想与咱们修好?”

四长老和五长老均是收紧了眉头,思考着这种可能性。

羌瘣之所以一再周旋此事,确也不是没有私心,他当然想双方就此和解,从而自己也好全身而退。

“怎么,大秦若是主动修好,诸位是不敢相信呢,还是不愿意接受呢?”羌瘣见义渠的四人考虑得差不多了,于是问道。

三位长老同时看向索林,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索林当然明白长老们的意思,于是对着羌瘣说道:“若是大秦真的要与义渠,甚至戎狄修好,那义渠全族愿意欣然接受,灭国之辱,既往不咎!”

“哈哈哈,这就好。”羌瘣笑道,“兄弟你能这么想,才是从大局出发。”

费了好半天的劲,羌瘣终于弯弯绕绕地让义渠的四个人放下了心中的仇恨,愿意与大秦交好。

最主要的,是义渠四人在被俘之后,都抱了必死的决心。但从羌瘣的角度出发,他们的这种死志必须被打消,若是他们死了,羌瘣以及整个羌族的勇士们也大多会跟着陪葬。

“既然诸位统一了想法, 那咱们就再研究一下,怎么能赢得这场比试。”羌瘣说道。

“好!”三长老率先说道,“老夫与那飞弩营最先交战,感觉他们之所以强,便是强在那特殊的飞弩上,似乎那弩箭的射程要比普通的弩箭要远,而且还能快速射出下一发。”

“不错,不仅那弩箭,就连那奇形怪状的像盾牌一样的兵刃也十分了得,吾便是吃了那个东西的亏。”索林说道。

四长老思量了一下,说道:“既然秦王说一对一较量,那势必是心有底气,那两样兵器优于咱们的兵刃,要是一对一,咱们肯定吃亏。”

“那就团战。”索林说道,“反正义渠不会丢下任何一人,要赢一起赢,要输一起输。”

“对!”三长老说道,“就跟他们团战,咱们既然人多,即便前面的输了,后面的体力也要优于他们,到时候吾等几个老家伙先打头阵,你们两位少主留在最后,说什么也要保你们先走。”

“这怎么使得。”索林急声道。

“唉。”四长老阻道,“三哥说的对,吾等都是土埋到脖子的人,莫说输了去做奴隶,就是累死在这里,也要让你们回到家乡,带着族人兴旺起来。”

“对,就这么定了。”五长老终于开口道。

两人见扭不过三位长老,也只好点头答应,但心里却也不是滋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