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救世秦皇

作者:尘心追月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2章 出游

书名:救世秦皇 作者:尘心追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天气越来越热,太阳每日都非常履行职责,早早的现了身照耀万物。

嬴政也没有偷懒,早早地梳洗完毕,一头扎进了密室之中。

九鼎的秘籍和王陵的图样,必须尽快地编译出来交给景家班,而这件事,别人还代替不了。

大约辰时的时候,赵高在密室外说道:“王上,吕相邦请见。”

之前嬴政告诉吕不韦要带着景家班探索武王陵,目的是模仿了之后将自己的王陵建在骊山。

嬴政连着几天都带着人去了武王陵,今天却没有去,肯定会让人觉得,是将武王陵探索完毕了。

果然,吕不韦开口所问的真是此事。

“仲父,那武王陵的建筑图样,已经找到了。”嬴政表情愉悦地说道,“只不过,那图样是用华夏文所记载,寡人已命景家班抓紧学习这种文字了。”

“这样就好。”吕不韦笑着说道,“如此看来,只要解读了那些图样,就可以前往骊山开工了。”

“那就劳烦仲父,多准备些开山挖穴的工具。”嬴政客气地说道。

“呵呵,不瞒王上,老臣已经准备好了一批,若是不够的话,再造一批便是了。”吕不韦说道。

“还是仲父想的周全。”嬴政夸赞道。

“王上,昌平君和李信都有书信传回。”吕不韦转移了话题。

“哦?可是关于郢城山匪的事情?”嬴政颇为关注地问道。

之前费了不少力气,约来了项燕,派去了昌平君,嬴政怎会不在意此事。

吕不韦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此事,两封来信中都说,利用项燕的威望,果然非常奏效,短短几天的功夫,各个山寨便跟风式的加入了西楚军,目前已经整顿完毕了。”

“还真是迅速。”嬴政的眉头一凝,“看来,这个项燕,的确是不好对付。”

吕不韦也是眼睛眯了眯,说道:“楚国有此帅才,怕是以后也会给大秦添些麻烦。”

“那西楚军一共招募了多少人?”嬴政问道。

“昌平君的信中说,男女老幼,一共约是二十万人。”吕不韦说道。

“居然这么多?”嬴政一惊。

“其实,一共也就是不到三万户。”吕不韦说道,“都是在郢城易主时,沦落成山匪的那三四万溃军,后来又娶妻生子,才扩展到了这么多的人口。”

“可从军的,是多少人?”嬴政又问道。

“约四万七千人。”吕不韦面色有些阴沉地说道。

“也不少啊。”嬴政轻叹了一声。

这么多的山匪如今被集合了起来,真要是控制不好的话,的确是个麻烦。

“王上。”吕不韦接着说道,“昌平君还问道,军械和粮草,何时才能补给到位。”

怪不得书信来的如此急促,这么多人,没有饭吃,可不行。

嬴政看着吕不韦问道:“依仲父的看法,该如何解决?”

吕不韦捋了捋下巴上的黑须,说道:“依老臣看,不如先少划拨些军械和粮草,也算卖给项燕一个面子,之后,便让他们自给自足,听天由命吧。”

嬴政思虑了一下,说道:“寡人感觉,要是这样做,还是不太妥当,若是到时闹出什么乱子,那咱们岂不前功尽弃了。更何况,若命其自给自足,恐怕昌平君定会向寡人要些封地,仲父你说,咱们是给,还是不给?”

封地与一些粮草相比,哪个更重要,想必只要是认识字的都知道。

“那王上的意思是?”吕不韦问道。

“该给多少,就给多少,不能多,也不会少。”嬴政说道。

“如此一来,这些山匪若是不受管制,岂不是得不偿失。”吕不韦有些担忧地说道。

嬴政笑了笑,说道:“若是

他们敢造反,那么直接将其灭杀,岂不是更好。”

吕不韦的眼珠转了半圈,然后笑着点了点头。

这新组建的西楚军是由昌平君所管制的,若是真出了什么乱子,昌平君也是罪魁祸首。

如果少了昌平君这个庙堂的竞争对手,对于吕不韦也是好事。

“那老臣这就着手操办,将军械和粮草运送去郢城。”吕不韦说道。

“嗯,有劳仲父。”嬴政说道,“对了,李信有没有提到别的什么。”

吕不韦从怀中掏出了两封书信,递给嬴政:“王上请过目。”

嬴政接过两封书信,分别看了看,说道:“寡人会亲自给他们回一封书信,仲父只管正常安排军械和粮草便是。”

“老臣遵王命。”吕不韦拱手说道。

嬴政坐到书桌旁,用锦帛快速写了两封书信,然后装在了锦囊之中交给吕不韦。

吕不韦收好书信,又进入了下一个话题:“王上,老臣听说制造那‘我器’,还欠缺几种矿质,于是便派人打听了一下,找到了几处类似的矿产。”

“真的?”嬴政高兴地说道,“仲父费心了。”

“这是老夫分内之事。”吕不韦说道,“若是王上同意的话,老臣这便命人去开采。”

“那就开始开采吧。”嬴政停顿了一下,说道,“刚好寡人有个出游的想法,不如过些时日,寡人带着几位夫人出去游玩一番,顺便查看一下这些矿产的所在。”

“如此更好,此事交给老臣来安排吧。”吕不韦笑着说道。

之前,嬴政便答应几位夫人,要带着她们出游,却因为各种事情耽搁了下来。

又闲聊了几句,吕不韦起身告辞。

送走了吕不韦,嬴政叫来李斯,然后一同来到放置石鼎的那间密室。

“先生,这石鼎,应该怎么用啊?”嬴政问道。

昨夜李斯回来时,嬴政已经喝的迷迷糊糊了,就没有多问,安置了石鼎就去休息了。

李斯看了看石鼎,轻声说道:“这炼丹一事,微臣也只是听师尊说过几次,并未亲手尝试过,不过,听起来似乎不难。”

嬴政将手扶在鼎耳上,说道:“既然是炼丹,想必就是烧热了这石鼎,然后再将那些原料进行炼制吧。”

“道理是没错,但也要依照步骤,不能出错。”李斯说道。

“那不如,咱们现在试一试。”嬴政摩拳擦掌地说道。

李斯看了看密室的四周,说道:“尚且不行。”

“为何?”嬴政疑惑道。

“王上也说了,咱们需要烧热这石鼎,而这密室通风又不好,不便于起火。”李斯指了指密室中唯一的木门,说道。

“那看来,想要炼丹的话,还不能将这石鼎置于此处。”嬴政说道。

“正是。”李斯说道,“露天的院子,才是最理想的炼丹场所。”

“那寡人命人将这石鼎抬出去。”说罢,嬴政向门口走去。

“不必,王上。”李斯摆了下手,说道,“你只要在前面开着门就好。”

说罢,李斯挽了挽衣袖,然后一只手抓住一个鼎耳,一只手握住一个鼎足,侧身斜胯,双臂较力,腰背一挺,便将石鼎抗了起来。

嬴政心中一惊,但也没忘了开门。

待李斯扛着石鼎走出密室,嬴政将密室的木锁好,又快步走到李斯的前面,为其引路。

嬴政直接来到书房的后院,李斯找了块合适的地方,蹲下身子,将石鼎放在地上。

直到落地,石鼎都没发出一点动静。

李斯站起身,大喘了两口气,便恢复了常态。

这力气和耐力是真的强。

“先生,难道这石鼎,是你一路抗回来的?”

嬴政问道。

李斯笑了笑,说道:“只是抗出武王陵而已,到了地面,微臣便将其放在了两匹马背之上,然后牵着马回来的。”

“怪不得回来的晚了些。”嬴政说道,“也不知道,寡人什么时候才能像先生一样。”

李斯苦笑着摇了摇头,知道嬴政一直在惦记这件事:“待王上炼制出那高级的灵古丹,按一定方式服用了之后,会比微臣强许多。”

“真的?”嬴政瞪圆了眼睛。

“不然,王上怎么会有实力去往九幽啊。”李斯轻叹道。

“九幽……真的很凶险吗?”嬴政的表情一下子变了。

“的确凶险,那里的毒虫异兽都是各有所长。”李斯说道。

“就像夕与烛九幽一样?”嬴政问道。

李斯点了点头,说道:“还有很多要比它们厉害,也有很多具有自身极特殊的能力,就如同袭击过王上的太岁。”

太岁的厉害之处,嬴政当然知道,可谓是杀人于无形。

想到身处九幽的危险,嬴政擦了下额头上的冷汗,问道:“那九幽除了咱们遇到的,还有些什么异兽?”

《剑来》

李斯沉默了一下,没有回答嬴政的问题,而是说道:“王上,你应该记得,第三层的武王陵,还有一个任务,只是不用马上实现而已。”

“寡人记得。”嬴政点点头,说道。

“在师尊到来之前,王上需要背熟《山海经》。”李斯肃然说道,“到时,是需要背给师尊听的。”

嬴政:“……”

“至于,王上刚才问的,九幽还有什么异兽,那《山海经》中,已有很多记载。”李斯说道。

这段时间,嬴政需要看的书实在太多,的确没怎么理会那部《山海经》。

“寡人明白了,去往九幽,才是天承者真正的任务,而那《山海经》,才是重要的关键所在。”嬴政说道。

“正是如此。”李斯说道。

“等寡人将《山海经》编译完了,就一直随身带着。”嬴政看着李斯说道。

“这样最好。”李斯又看向石鼎,说道,“王上,咱们还是先研究炼丹吧。”

嬴政点了点头。

李斯转身离开,不多时,挑了两桶水,又拿来一些干柴和木炭。

李斯将引燃的干柴放在石鼎下面,然后将水倒进了石鼎之中,不多时,水面上便冒起了水汽,这水似乎比平时沸腾的快了些。

李斯抓住两个鼎耳,用力一转,只见鼎足未动,鼎身被旋转了一小块。

这石鼎居然可以活动。

李斯又蹲下身,在一个鼎足的凸起处又是拧了半圈,只见鼎腹的底部打开了一个缺口,缺口旁还有一个类似拉环的东西。

李斯用中指穿过拉环,用力一拉,一个方形的盒子被拉了出来。

李斯又绕到另一个鼎足旁边,找到相似位置的一个凸起,又是用力一拧,只见鼎腹的侧面喷出一股清流,随之鼎内里的水也逐渐地减少。

李斯将烧红的木炭放在了那个方形盒子了,又将盒子推了回去,然后再次拧动那个凸起。

李斯将鼎下面的火堆拿了出来。

鼎内的水还剩一寸的高度,便不流了。

“王上,可以放些粉末进去了。”李斯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准备好的布袋,将里面的粉末倒进了石鼎之内。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只听鼎中一声脆响,然后冒出了一缕青烟。

李斯蹲在最后一个鼎足的旁边,在同样的位置拧了一下同样的凸起,鼎腹的一侧打开了一个暗格。

一排红色药丸呈现在了眼前,只不过个头小了一些。

看来这炼丹,也不太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