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0章 刚烈的淳于氏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幽州,古佛寺。

方丈禅室的大门被人推开,一名中年和尚进入屋中,来到一名打坐的老和尚跟前。

“师傅,弟子回来了。”

老和尚正是古佛寺方丈,他睁开昏黄的双眼,问道:“情况如何了?”

中年和尚叹道:“沧州有近三成的社员退社,都回家耕田去了。”

老和尚道:“李治这一招果然够狠,突然免去河北三年赋税,那些摇摆不定的社员,自不会再跟着我们。”

中年和尚道:“师傅,现在该怎么办,只怕时间越久,退社的人会越多。”

老和尚沉吟了一会,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中年和尚道:“不如立刻就举旗造反,学一学江南的陈硕真,也许能引动河北各地响应!”

老和尚急忙道:“不可,陈硕真半年就被剿灭,就是因太过仓促,准备不足。现在起事,必败无疑。”

中年和尚急道:“可再等下去,机会就更小了啊!”

老和尚闭着双眼,沉吟了一会,猛地睁开眼睛。

“那也说不准,李唐刚打败西突厥,活捉贺鲁,李治那小子一定志得意满,可能趁势攻打高句丽。只要战事一起,我们就能趁机壮大!”

中年和尚迟疑道:“徒儿觉得不像,他如果真要打高句丽,不会在河北免税。”

忽听门外传来一道声音。

“你说的很对,陛下不会攻打高句丽!”

老和尚脸色大变,从蒲团下面摸出一柄戒刀。

中年和尚腾地站起身,对着门大喝道:“是谁?”

“哐当”一声,大门被人推开,走进来两个人。

前面一个四十多岁,穿着戎装,面色沉毅,似乎是个军人。后面一人二十出头,穿着青色官袍,长身玉立,五官俊朗。

中年和尚瞧见那青年官员后,变色道:“长孙诠?”

长孙诠点点头,道:“窦兄,我们又见面了。”

中年和尚冷笑一声,道:“长孙诠,你当初已对不起河北百姓,本以为你会诚心忏悔,没想到你依然助纣为虐!”

长孙诠缓缓道:“你错了,我正是为弥补错误,才协助王将军,前来抓捕你等。”

中年和尚哼了一声,目视着那名戎装男子,道:“你就是王将军?不知是哪一卫的将军?”

“内领卫将军,王及善。”

随着他说话声,外面又走进来十几名内领卫,将屋中团团包围。

老和尚念了声佛号,朗声道:“纵然我们今日身死,窦公遗志,依然会有人继承。”

抬手一举,手中戒刀朝脖子上抹去。

“嗖嗖嗖!”

王及善身后的内领卫射出几支弩矢,一支射中戒刀,将刀身击飞。

众内领卫一拥而上,眨眼间,老和尚被擒,中年和尚也只多撑了十个呼吸,也被擒住。

王及善朝长孙诠拱手道:“长孙县尉,这次多谢你了,若非你认出窦姓和尚,我们还难以这么快确定他们身份。”

长孙诠拱手还礼道:“王将军客气了,您准备回长安了吗?”

王及善道:“这次离开长安近两月,也是时候回去向陛下复命了。”

长孙诠道:“也好,在下也要回鲁成县,处理县中积压案件,告辞。”

王及善道:“珍重。”

……

李义府负手站在窗边,窗户外守着衙役,他已经被幽禁了。

这里是大理寺一间客房。

李义府毕竟是宰相,虽被大理寺抓起来审问,却并非关押在牢房侯审,而是软禁在一间客房。

他已经被审问了三次,自知马上就会有结果下来,心中忐忑难安。

便在这时,外面传来衙役们的声音。

“见过李郎中。”

“我要进去向李侍郎问几句话,你们都去院门看守。”

“这……我等奉命看守李侍郎,只怕不太合适……”

“哼,本官也是圣人钦点的三位主审官之一,难道你们还怕本官将人放走了不成?”

“这……那好吧,我等领命。”

不一会,大门被人推开,李敬玄走了进来。

李义府感叹道:“敬玄,我可等你多时了。”

李敬玄面色有几分复杂,沉声道:“李兄,你的宰相之位,只怕保不住了。”

李义府平静道:“这我早就猜到了,圣人绝不会让一个德行有亏的人继续做宰相,只是不知,可还有别的惩罚?”

李敬玄道:“我和狄仁杰都相信你与王伦之死无关,只是刘仁轨他……”

李义府眼中闪过一道冷光。

“我就知道这老匹夫会从中作梗,那日我为了你的事,找他吵了一架,只怕已得罪了这老匹夫。”

李敬玄微微低头,道:“都是因为我,害你与他不睦。”

李义府微微一笑,道:“你我关系,何必说这种话,让我欣慰的是,你也是主审官之一,看来圣人并没有忘记我们当初的功劳。”

李敬玄微微一愣,道:“李兄,你此话何意?”

李义府笑道:“你难道不奇怪吗,圣人为何让你一个吏部官员,审我这个宰相?”

李敬玄眼中闪过一道热切的光芒,握紧双拳,道:“你是说……”

李义府朝他招了招手,待他走近,低声道:“圣人应该会让你接替我的宰相之位。”

李敬玄浑身微微战栗,深吸了几口气,道:“若真是如此,我将来一定助李兄重新拜相。”

“不。”李义府抬手道:“你若是打这主意,宰相的位置就坐不长久。”

李敬玄愣了一下,忙道:“还请李兄指教。”

李义府沉声道:“圣人之所以会挑选你,有两个原因。第一,自然是你先前的功劳,圣人并没有忘。第二,则是安抚咱们这批当初拥护废立皇后的官员。”

李敬玄点点头:“有理。”

李义府接着道:“你接任我的位置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稳住许敬宗、袁公瑜他们,不给圣人添麻烦。当然,我若不被外放,也会帮你。”

李敬玄低声道:“只怕许敬宗那边,不太容易。”

李义府笑道:“不必担心,许公是个聪明人,你既然是圣人选的宰相,她就不会跟你为难。”

李敬玄道:“那便好。”

李义府道:“所以你的作用,是稳住朝局,不给圣人添麻烦。若是帮我谋划宰相之位,你很快就会被别人替换。”

李敬玄拱手道:“受教。”

“好了,我要说的都说完了,外面的事都拜托敬玄了。”

李敬玄郑重的一拱手。

“李兄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为你周旋到底。”

……

两日后,李义府来到大理寺外堂,接受最后一次审判。

堂案之后,刘仁轨居中,狄仁杰居左,李敬玄居右。

刘仁轨沉声道:“李侍郎,经过我等三人调查,王伦之事,确与你无关。不过淳于氏被换囚,你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我等已禀明圣人。圣人有旨,罢去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职,本阶官降两级,降为正四品下阶通议大夫,另罚三年俸禄。”

李义府微微一惊。

只降本阶官,便是依然让他担任中书侍郎,这比他预想的要好太多。

“臣多谢圣恩!”他朝着北面拱手。

判决结束后,李义府也恢复了自由身,和李敬玄一起离开大理寺,坐着马车回府。

马车内,李义府透过车窗,望着平和安宁的大街,蔚蓝明媚的天空,不由心生感慨。

“敬玄,这次真的要多谢你了。”

李敬玄微笑道:“这次之事,我确实尽力在帮你,但你真正应该感谢的是淳于氏。”

“她?”

李敬玄缓缓道:“她在大堂受审时,一口咬定是她勾引于你,与你没有干系。还试图在堂上撞柱自尽,幸亏被衙役拦下。”

“她回到大牢后,又两次想要自尽,虽被阻止,却也撞的头破血流,重伤不醒。皇后得知此事,向圣人求情,赦免了淳于氏。圣人不仅同意了,还感念淳于氏遭遇,通过了我上表的处罚奏章。”

李义府怔了怔,道:“想不到她竟是个如此烈性女子,她现在何处?”

李敬玄道:“我把她安置在你那间小院,请了名医,给她医治过了,性命无碍。”

李义府迟疑了一下,道:“敬玄兄,我现在想去看看她,不知妥不妥当?”

李敬玄朗声一笑,道:“就知道你这个风流宰相,改不了风流性子,咱们现在去的就是长兴坊。”

李义府抚掌大笑道:“知我者,李敬玄也!”

出了里坊后,马车来到长安大街。

李义府望着大街,隐隐觉得胡人似乎变多了,问道:“敬玄兄,这几日,长安可发生什么大事?”

李敬玄道:“倒是有两件大事,第一件,内领府将军王及善,破获了燕山会在河北的隐秘据点,将会首党酋,一网打尽。”

李义府点点头。

李敬玄又道:“第二件事,突厥十姓首领已来长安,几日后的朔望朝,就会向我大唐请降。”

李义府拍手道:“好,贺鲁之乱持续六年,总算要平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