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6章 拜访李勣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未几,高有道来到正殿,朝李治拱手行礼。

“微臣高有道,见过陛下。”

李治抬手道:“不必多礼,你来找朕,所为何事?”

高有道道:“微臣听说薛将军在咽城杀了不少降兵,微臣以为此事必有缘故。”

李治抬头望着他,道:“高卿是想为薛仁贵求情?”

高有道忙道:“臣并非求情,只是关于此事,有些微拙见。”

李治摆手道:“你不必紧张。薛仁贵帮过你大忙,你帮他求情,朕也不会怪你。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高有道道:“据微臣所知,咽城是西突厥小牙城,贺鲁当初劫掠庭州,掳走数千百姓,都关押在咽城。”

李治微微一凛,道:“你继续说。”

高有道道:“臣阅览过庭州刺史的一份奏章,从里面可以看出,贺鲁对劫掠过去的唐人,非常残忍。”

李治凝视着他:“你是想说,因突厥人虐待庭州百姓,薛仁贵心中愤怒,才杀了突厥降兵?”

高有道忙道:“这只是臣的一些猜测,陛下可以等薛将军的奏章到了,也许会解释原因。”

李治笑了笑,道:“薛仁贵给朕写的奏章,已经到了。”

高有道忙问:“薛将军可解释过杀降原因?”

李治微笑道:“他确实解释了。你的猜测虽不完全正确,却也相差不远。”

高有道道:“那陛下准备如何处置薛将军?”

李治沉思了一会,道:“高卿,要想帮薛卿完全免罪,需要筹谋一二,你可愿为他帮忙?”

高有道拱手道:“臣义不容辞!”

李治道:“很好,朕准备明日开一个临时朝会,专门讨论薛仁贵杀降之事。其他的朕都想好,就是还不清楚武将们的想法。”

高有道道:“陛下是想让臣帮您去试探一下武将们?”

李治望着他,道:“主要是试探程知节、李勣、尉迟恭的想法,你可有办法?”

高有道略一思索,道:“臣定在明日朝会之前,办好此事。”

李治欣然道:“很好,你负责试探程知节和尉迟恭。至于李勣,就交给朕吧。”

高有道领旨退下。

……

右金吾卫卫署。

尉迟恭在桌子上重重一拍。

“小妇养的,这帮文官真不是东西,不就杀了几个降狗,竟小题大做!”

程知节喝了口茶,慢悠悠的道:“黑郎,你是在家关太久了吧,现在可不比咱们当年打天下的时候。”

尉迟恭道:“我看不出什么区别,打仗哪有不杀降的,一场大战过后,都红了眼,不杀几个降兵,哪里顺得过气来?”

程知节笑道:“以前是跟着先帝光膀子打天下,没那么多顾忌。如今求的是天下安稳,边境太平。”

尉迟恭道:“把胡狗全杀了,自然太平。”

程知节哼道:“你说的简单,有草原就有牛羊,有牛羊就有胡人,杀得完吗?”

尉迟恭咧嘴道:“那还不容易?隔十年杀一次,将他们数量控制在十万以下,谁敢犯我边境?”

程知节没好气道:“杀杀杀,你就知道杀!你怎么不向陛下提这个主意?”

尉迟恭顿时不吭声了。

片刻后,他站起身,朝外走了出去。

程知节急问:“你去哪?”

尉迟恭道:“自然是觐见陛下,薛仁贵的事我看干的不错,不能让他受了委屈。”

程知节急忙道:“你脑子别犯冲,这时候帮薛仁贵说话,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尉迟恭瞪眼道:“你怕了?”

程知节道:“我不是怕,只不过眼下陛下态度不明,先观察一阵,再行动不迟。”

尉迟恭想了想,又坐了回去。

便在这时,门外走进来一名军士,朝程知节道:“大将军,庞参军求见。”

尉迟恭道:“哪个庞参军?”

程知节皱眉道:“李靖的旧部,庞义,在战场断了双腿,被苏烈安置在一个铁匠铺子里。”

尉迟恭笑道:“是他啊,那小子我有印象。”

庞参军是被抬进来的,他一进屋子,就破口大骂。

“程知节,你年纪越大,就越胆小怕事了吗?”

尉迟恭听他骂程知节,顿时乐了。

“骂得好!”

庞参军侧头看了他一眼,冷哼道:“黑脸奴也在啊。”

尉迟恭大怒:“你说什么?”

庞参军道:“原以为你尉迟恭是个有血性的汉子,没想到年纪越大,也和程知节一样缩了卯子。”

尉迟恭嘿了一声,道:“看来是条疯狗,逮谁骂谁!”

程知节沉声道:“庞义,老夫看在李靖面子上,容让你几分,你别太过分。”

庞参军瞪眼道:“要是卫国公还在军中,绝不会让薛将军这种人,受半点委屈!”

尉迟恭愣道:“你是为薛仁贵而来?”

庞参军昂然道:“不错。”

尉迟恭哈哈一笑,道:“那你刚才没骂错,乃公认骂!”

程知节皱眉道:“薛仁贵的事,你从哪里听来的?”

庞参军哼道:“是小高校书告诉我的,人家一个读书人,都比你们两个有血性!”

尉迟恭愣道:“哪又冒出一个小高校书?”

庞参军斜了他一眼,道:“新科状元都不认识,小高校书受圣人恩旨,参与机要,将来没准是个宰相。”

程知节心中一动,道:“他怎么说的?”

庞参军道:“小高校书说,参薛将军的人太多,没一个替他求情,圣人已打算召回薛将军问罪了。”

尉迟恭怒道:“程矮子,听到没,就因为你拦着我,差点害了人家薛仁贵!”

程知节不理他,朝庞参军道:“那他有没有说,圣人是什么态度?”

庞参军道:“他说圣人原本也不想惩罚薛将军,只因弹劾的人太多,才决定召薛将军回来问罪。”

程知节霍然起身,道:“黑郎,咱们去给薛仁贵求情!”

尉迟恭道:“这才对哩。”

两人大步离开。

庞参军见两人去求情,朝抬着他的军士道:“再抬我去见高侃将军。”

……

英国公府,后园。

李治不让李府家人禀告,径直来到后园。

只见李勣坐在湖岸边,头戴斗笠,身穿褐衣,手持鱼竿,仿佛一个普通渔翁一样。

“李公好自在啊。”李治笑着走了过去。

李勣转头一看,不由吃了一惊,赶忙起身,拱手道:“陛下,您怎么来了,为何不召臣入宫?”

李治走到湖边,笑道:“无妨,朕也想出来走走,坐下说话吧。”

李勣把自己的马扎给了李治,又命人取来一个马扎。

李治开门见山道:“李公,薛仁贵杀降之事,您可听说了?”

李勣道:“城中传的沸沸扬扬,老臣想不听到,也不成了。”

李治道:“那您怎么看待此事?”

李勣缓缓道:“陛下,我大唐将士在战场上,怎么杀敌人都可以,却并不杀降,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李治道:“是怕激起他们更大的反抗吧?”

李勣道:“正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经验,对付敌人,攻心为上,杀降只会激起他们更顽强的反抗。”

李治道:“朕明白。”

李勣道:“所以老臣请旨,在薛仁贵的事情上,请陛下压住私心,不要袒护薛仁贵。”

李治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李勣接着道:“陛下应表明态度,杀降之事上,绝不姑息纵容。”

李治依然沉默。

李勣道:“陛下的态度,是给所有外邦人看的,是为松懈他们的意志。”

李治拧眉道:“所以就要因此处罚大将?”

李勣微微一笑,道:“老臣并未说,让陛下惩罚薛将军。”

李治愣了愣,道:“那老将军的意思是……”

李勣道:“陛下可还记得,我大唐灭东突厥时,颉利可汗想归降时,先帝是何态度?”

李治道:“先帝同意了颉利的归附。”

李勣微笑道:“正是如此。先帝同意归附,就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后来老夫和卫国公偷袭颉利可汗,先帝可处罚我们?”

李治眼中一亮,道:“李公,朕一直想问你,你们当时出兵偷袭颉利,可有先帝密旨?”

李勣笑道:“没有,这是我们自作主张。”

李治笑了笑,心中并不相信。

李勣道:“我们当时偷袭颉利,是算定颉利归降之后,定会再度反叛。”

李治点点头。

李勣道:“先帝也看到这点,但他依然同意归降,这是为何?”

李治感叹道:“是为了让颉利放松警惕。”

李勣道:“先帝是为安抚突厥人。倘若攻击颉利的命令,是先帝下达,突厥人必顽抗到底。”

李治点点头:“朕明白了。”

李勣道:“陛下要让四方蛮夷明白,您是宽容仁慈的,不会赶尽杀绝。当他们走投无路,就会来归附我大唐。”

李治道:“薛仁贵呢?”

李勣道:“朝堂之上,老臣定会拼死维护薛将军。到时,陛下再赦免即可。”

李治点点头。

李勣是想让他占住道德制高点,黑脸由他去唱,结果却是一样。

李治忽然道:“李公可知,薛仁贵为何杀降?”

李勣道:“倒并未听人提过。”

李治从袖中取出一封奏章,递给他。

李勣看完之后,目光一亮。

“既是如此,朝堂这场戏,就更容易唱了。”

李治道:“薛仁贵已派周智度回长安,向朕详细解释此事,明日就可抵达长安。”

“朕准备明日召开一场临时朝会,等朝臣们争执的差不多,再让周智度上朝,解释原因。”

李勣拱手道:“明日朝会之上,老臣定全力配合,卢国公和鄂国公那边……”

李治微笑道:“两位老将军那边,朕已有安排,李公不必担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