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0章 公主病愈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孙思邈在宫中已住了五日,这日清晨,来到甘露殿,向李治辞行。

李治道:“孙神医在宫中住不惯吗?”

孙思邈笑道:“草民是劳碌命,宫中日子太过清闲,再住下去,草民这把老骨头只怕要生锈了。”

李治道:“那常山的病,可好些了?”

孙思邈道:“已痊愈了八成,剩下的好好调养便是。”

李治欣喜道:“如此多谢孙神医了。”命王伏胜亲自送孙思邈出宫。

自从有高有道几人帮忙,李治便轻松了很多,一个时辰不到,便忙完了今日的公务。

李治挂念常山公主的病,离开甘露殿后,径直来到公主院。

当他瞧见常山公主时,不由大为惊喜。

才数日不见,常山公主竟气色大好,脸颊上多了几分红润。

李治快步过去,笑道:“孙神医果然是国手,这么短时间内,竟让你恢复这么好。”

常山公主此刻也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心中本就欢喜,见李治又来瞧她,更是喜悦。

“昨夜吃了孙神医一剂药,忽然来了胃口,多吃了两碗饭,今日起身后,便多了几分力气。”她微笑道。

李治见伺候她的人也变多了,显然是武媚娘派遣的,暗暗点头,在床边坐下,陪她叙着闲话。

常山公主柔声道:“听说兄长前阵子犯了头疾,以后可要多保重龙体。”

李治笑道:“朕近来一直锻炼,体魄早已强健多了,你应该也能瞧出几分吧?”

常山公主笑道:“那也是,听说陛下还让皇子公主们练习鞠球,刚才高安和义阳过来时,提到蹴鞠,别提多开心了。”

李治拍了拍她手,笑道:“等你好了后,也可以去蹴鞠。”

常山公主迟疑了一下,道:“兄长,我身子若是好了些,能不能出宫去看看妹妹?”

李治道:“当然可以,皇宫又不是牢笼,你们姐妹也可以上街去玩,只是要多带侍卫,注意安全。”

常山公主喜道:“多谢兄长。”

便在这时,门口也传来一道声音,笑吟吟的道:“多谢兄长。”

李治转头一看,原来是新城公主来了,笑道:“你也来了。”

新城公主嗔道:“人家可是经常来看姊姊,不像兄长,才来第二次罢了。”

常山公主忙道:“新城,不得胡言。”

李治哈哈一笑,道:“无碍,无碍,朕以后常来就是。你们姊妹俩聊吧。朕还有事情,先走了。”

李治离开后,新城公主坐下陪着常山公主说话。

常山公主瞧出她神色有异,道:“妹妹,你怎么了,什么事不欢喜吗?”

新城公主低下头,轻轻道:“姊姊,我、我想向兄长请旨,前往河北去找驸马。”

常山公主微微一惊,道:“出什么事了吗?”

新城公主迟疑了一下,道:“我说了你可别怕。”

常山公主笑道:“只管说便是。”

新城公主道:“跟驸马一起的伴当来信说,驸马途中遇到一家荒野黑店,掌柜将客人杀死,做成肉馒头,幸亏他机灵,否则也被人做成肉、肉馒头了……”

常山公主捂住嘴,只觉一阵反胃。

新城公主叹道:“我实在担心他安危,所以想去找他。”

常山公主沉吟片刻,凝视着她,道:“妹子,不是姊姊舍不得你,你最好还是别去为好。”

新城公主道:“为什么?”

常山公主道:“我若是没猜错,兄长派他去河北,是给他机会戴罪立功。你若去了,他哪还能专心办事?”

新城公主撅嘴道:“我又不碍他正事。”

常山公主柔声道:“大健儿,志在四方,你有时候要学会放手,才是真的对他好。”

新城公主又道:“可他路上若是又遇到歹人怎么办?”

常山公主笑道:“你又不会武艺,到时还要他照顾你,也许能躲过的危机,反而躲不过了。”

新城公主撅嘴道:“妹子在姊姊眼中,就那么没用吗?”

常山公主笑道:“你的公主身份,已经救了他一命,剩下的就交给他自己吧,我相信驸马很快能立下大功,回到长安。”

新城公主终于点点头,道:“那好吧,我在长安等着他便是。”

常山公主笑道:“这才对呢。陪我去后宫走走吧,我都十多年,没有去过了,也不知变化大不大。”

新城公主吃惊道:“你能下地了吗?”

常山公主笑道:“无妨,孙神医说出去走走,反而更好,只要不太劳累就行。”

两女带着宫人内侍,出了公主院,一路向北,穿过安仁门,从孔子庙旁边绕过。

这时,常山公主瞧见一名八九岁左右的小孩,在孔子庙旁边走来走去,嘴里念念有词。

那小孩面容虽稚嫩,身形却很壮硕,浓眉大眼,再过十年,定是一位英武青年。

常山公主奇道:“妹妹,那孩子是谁啊?”

新城公主扭头一看,笑道:“他呀,是兄长第三个皇子,名叫李勇,封为杞王。”

转头朝李勇招了招手,道:“三郎,你过来,见过你常山姑姑。”

远处的李勇抬头朝这边看了一眼,瞧见新城公主后,小跑着过来了,笑道:“侄儿拜见新城姑姑。”

新城公主道:“这位是你常山姑姑,快快见礼。”

李勇侧头看了常山公主一眼,奇怪道:“您也是我姑姑吗?怎地从未见过您?”

新城公主道:“常山姑姑一直生病,在屋中养病,所以很少出来,别废话,快叫人!”

李勇“哦”了一声,拱手道:“常山姑姑。”

常山公主从袖里取出一块柚子糖,递给他,笑道:“好孩子,吃吧。”

李勇攥在手里,却没有吃。

新城公主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训斥道:“常山姑姑让你吃,为何不吃,怕有毒吗?”

李勇嘟囔道:“您别老是打我脑袋,别人总说我笨,都是被您给打笨的。”

新城公主笑骂道:“倒还怪我了。你自己说说,你的功课比不上四郎也就罢了,五郎只有三岁,字却比你写得好,说得过去吗?”

李勇低下了脑袋。

常山公主忙道:“新城,别这般说,有的孩子通窍早,有的通窍晚,大器晚成也是有的。”

李勇见常山公主帮他说话,却并不领情,哼道:“我已经通窍了,只是通的不是读书的窍。”

新城公主笑道:“那你通的哪根窍?”

李勇挺了挺胸口,道:“当然是习武的窍!我以后要当大将军,帮父亲镇守边关!”

新城公主笑道:“就凭你这小身板吗?”

李勇大声道:“我蹴鞠已经踢的很好了,您别瞧不起人。”

常山公主安慰道:“能把蹴鞠踢的不错,也挺厉害。三郎,你在夫子庙旁边做什么?”

李勇嘴巴一瘪,道:“昨天父亲抽查我功课,我没过关,父亲说了我几句。我就想过来沾点夫子气,也许功课能好起来。”

常山公主笑道:“光沾夫子气可没用,平日还要多用功才是。”

便在这时,一名内侍飞奔而来,朝李勇说道:“三殿下,奴打听到了,薛将军果然又打了胜仗。”

李勇双眼闪着亮光,道:“快和我详细说说!”

新城公主忙道:“你们在说什么?薛仁贵又怎么了?”

她一心盯着着长孙诠的事,对长安城发生的大事,并未太多关注。

李勇不满道:“姑姑,先让我听完,待会告诉你成不成?”

新城公主道:“不行,现在就讲给我听!”

李勇无奈,只好说了。

原来从几天前,后宫就传出消息,说薛仁贵随苏定方西征,打了场大胜仗,杀了不少突厥人。

圣人还因此在承庆殿设宴。

李勇只对行军打仗的事感兴趣,立刻派人去打听,这才打听回来了。

常山公主奇道:“妹妹,那薛仁贵是什么人,为何宫里人都在传他的事?”

新城公主笑道:“阿姊有所不知,薛仁贵本是千牛卫中郎将,一直跟在兄长身边,与宫里人熟悉。”

李勇抢着道:“薛将军可是一员勇将,父亲第一次派他出征,他就以五千人马,击败吐蕃十万大军!”

常山公主惊道:“竟有如此神勇之人?”

新城公主笑道:“别听三郎胡说,薛仁贵是联合了其他羌族部落,才打败吐谷浑。”

李勇叫道:“我没胡说,要不是薛将军率领我大唐五千猛士,那些羌人,早被杀败了!”

常山公主感叹道:“他长期待在宫里,第一次出去就能打胜仗,果然不凡呢。”

李勇得意道:“自然厉害啦,父亲觉得他像卫青,送了本卫青的传书给他。”

新城公主伸手指点了一下他的小脑袋,说:“厉害的又不是你,你得意个什么?”

李勇大声道:“我以后一定会像他一样厉害!”朝新城公主吐了吐舌头,小步快跑着离开了。”

常山公主抬头望着空中的白云,面色微红,也不知在想什么。

新城公主碰了她一下,笑道:“阿姊,你就别想了,薛仁贵已四十多岁,不适合给你当驸马!”

饶是常山公主好脾气,也给她这句话羞的面红耳赤。

“我把你这张嘴!”作势欲打。

新城公主咯咯一笑,快步跑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