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 分类:同人 | 字数:0

70 68.67.66.1

书名: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2

棠落瑾前一夜虽然失眠,末了只睡了两个时辰就醒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安排好诸多事务,刘将军就来告诉他,吐蕃赞普再次请见。

当然,自从棠落瑾去信长安,把吐蕃赞普的两个女儿分别都贬了位分之后,吐蕃赞普一下子就不敢以“岳父”或长辈自称了。

饶是吐蕃赞普,也知道对男人而言,有些女人可以是嫡亲,是该尊重的,有些女人虽是妾室,也是有名分的妾室,可以稍稍尊重,但有些女人,男人连名分都不会给更遑论尊重她的家人了。

“殿下是不是要见?”刘将军在边境的年数更长,于他来说,吐蕃任何一人,都是杀害过他的将士的仇人,这吐蕃赞普,更是其中的大仇人。可是国事当前,他虽不喜吐蕃,当下也只得退让一步,询问棠落瑾的想法。

“见自然是要见。”棠落瑾道,“不过,还要再等上一等。”

“等到何时?”刘将军道,“那吐蕃赞普,看着就不是好打发的。”

“等到他愿意送更多的马匹来的时候。”棠落瑾面无表情道。

对大棠而言,大棠虽然地广人多,奈何所养出的战马,完全比不得边境人所养出的战马骁勇善战。

棠落瑾虽和刘将军一起,带着众多将士,暂时把吐蕃打服了,可是,对大棠来说,还有周边的其他小国,需要一一对付,这些战马,显然是格外需要的。

刘将军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正要夸赞一下这位太子殿下,就听太子殿下又开口了。

“他们还需称臣,纳岁贡。”棠落瑾缓缓道,“岁贡之中,亦要有战马。”

刘将军迟疑道:“那他们能答应吗?称臣的话,咱们稍稍施加压力,从突厥边境调兵马来的话,或许能成行。可是,让他们年年纳岁贡……只怕,此事或许不能成。”

如今的吐蕃赞普,正值盛年,大权在握,一时的低头,他或许能忍,可是,长久的低头,他如何能忍?说不得没过几年,这位赞普蓄积好了力量,就要重新对大棠边境下手了。

棠落瑾却道:“无妨。只要吐蕃重新换一任新王,并且换得是大棠支持的新王,何愁他们不对大棠纳岁贡?”

这却不是棠落瑾在胡说了。大棠会有诸多皇子争锋,在吐蕃,亦是如此。

只不过,如今吐蕃两个年长的四王子、五王子都死在他的手里,其余年长的皇子都不成气候。只剩下了吐蕃赞普的一个三十几岁的弟弟和十九岁的六王子对吐蕃赞普的位置最有心思。

刘将军闻言,立刻道:“是吐蕃赞普的弟弟找了殿下?让殿下帮他把吐蕃赞普……”他比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只是这样一来,这件事会不会让殿下难为?让吐蕃人的恨意都给了殿下?”

棠落瑾难得勾了勾唇角:“他的确找了孤。不过,孤却寻了吐蕃六王子。比起一个正值而立之年的新赞普,孤想,大棠需要的,是一个年纪轻轻的新赞普。更何况,子承父业,何过之有?六王子自然能担得吐蕃赞普的重任。”

刘将军毕竟是武将,对这些弯弯绕绕的算计并不在行。不过,他只要知道,接下来太子殿下的算计,能让大棠和吐蕃边境安稳许久,而长安城即将送来的物资和人,能让新城快快的建好,如此便足够了。

接下来,棠落瑾仍旧不肯见吐蕃赞普。

棠落瑾一次不肯见,吐蕃赞普就得千里迢迢来求见棠落瑾一次。一次接一次的,吐蕃赞普初时还在乎自己的安危,等到了后来,次数越来越多,莫说是吐蕃将士,就是吐蕃赞普自己,都有些疲乏了,似乎也不觉得这一行是否会有诸多危险。

吐蕃赞普就是在这种情形下,遭遇截杀的。

众人初时以为是大棠阴险,故意布下这种局面,来刺杀他们赞普。可是等到吐蕃赞普重伤,前来救他们的两队人马,一队是吐蕃赞普的六子,一队则是大棠人。

吐蕃赞普审问刺杀之人,最后竟查到了最小的弟弟身上。其身上伤势越发沉重,在临终前,处死弟弟,将赞普的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六子,新的吐蕃赞普。

吐蕃赞普之位的交接极快,快到边境众将士还来不及为打赢了吐蕃的事情高兴完,就接着迎来了下一波的高兴。

吐蕃新赞普继位,在攘内之前,先和棠落瑾签订了称臣和纳岁贡的协议。

新赞普签订了协议,当着众人的面,便朝着棠落瑾微微弯身,行了一礼。

“愿大棠,长盛不衰。”

棠落瑾将其扶起:“孤盼赞普,将吐蕃治理的安稳、和平、昌盛。”

两个少年对视一眼,微微一笑。

年少又如何?

于吐蕃新赞普来说,或许和大棠合作,是与虎谋皮。然而,若他此时不出手,以父亲对叔叔的信任,迟早会把赞普之位拱手相让。到时候,他这个儿子,还能得到甚么?

倒不如趁着叔叔出手时,帮上一把,将父亲送走,自己继承赞普之位。

他想,此时的退让,是为了将来的更进一步。

新赞普看着身侧比他年纪更小的大棠太子,心道,会有那么一天的。

而对棠落瑾来说,他两年前来吐蕃边境的目的,是为了能赢得军功,手握一定的兵权。只是只是难料,他亦没有想到,兜兜转转,竟好运的将吐蕃局势搅乱,让吐蕃写下白纸黑字,正式对大棠俯首称臣,纳岁贡,送马匹。

为了这样的功绩,哪怕是回长安的路上,会遇到更多的麻烦,棠落瑾也认了。

吐蕃众将士更是高兴不已。

其他的他们不知道。可是,吐蕃对大棠俯首称臣,就意味着边境可以安稳上至少十年八载的,他们怎能不高兴?虽然出来当兵,就是把脑袋提在手上了。可是,能继续安安稳稳的活下去,又有谁会不喜欢呢?

吐蕃赞普更迭,对大棠俯首称臣纳岁贡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长安城。

长安城中,原本以为太子打了胜仗,驱赶吐蕃六百里,已然是最出色不过的太子了。

不成想,太子在提出建新城之后,竟还能遇到了吐蕃赞普更迭,俯首称臣一事,一时之间,长安城中,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口中谈论的都是他们的太子。

“都说太子是武皇转世,我瞧着啊,怕是太子殿下,比武皇还要厉害!”

“就是就是!武皇当初是甚么年纪,咱们太子又是甚么年纪?而且,太子额头上可是有颗观音痣的。哎呦,那模样,就像是观音似的,让人看着,就忍不住觉得厉害!”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武皇那是开国之君,一开始哪里有咱们太子这么高的地位?当然是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寻常人,也没有武皇的本事!当然,太子也很厉害,从痴傻儿,变成了现在的模样,啧啧,说起来就跟听故事似的。”

“痴傻?哪里来的痴傻?你浑说甚么?”

“就是,浑说甚么呢?”

……

对普通百姓来说,或许吐蕃赞普更迭,只是一个巧合,是有观音痣的太子的“好运”带去的。

可是对朝廷来说,就算是不能明说,众人心中显然也清楚明白,吐蕃前赞普的去世里,定然是有太子的手笔。即便不是太子主动出手杀人,但分得利益时,他们家太子,定然没有手软。

否则的话,现下的吐蕃赞普,为何不是先前那位赞普的三十几岁孔武有力大权在握的弟弟,而是如今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呢?

众人心照不宣,自己在心底偷着乐。

天元帝更是大喜。

他从未想到,他的太子,不但是有本事,还有运气。

其实那些百姓的话,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如果太子没有运气,怎么会就恰好碰到了吐蕃权力更迭呢?怎么能趁机为大棠谋得好处呢?

天元帝大喜,朝堂上亦是如此。

越侯今日也是高兴。他从前也是看重嫡长子的,只是自从两个嫡子胡作非为,嫡长子腿残之后,他就不太愿意承认这个儿子的世子身份。

不过,今日却不同。

越侯起身道:“回圣上,犬子素来贪玩,只是太子是犬子表弟。太子在边境为国为民,犬子受太子影响,现下竟也有了想要为我大棠做事的想法。臣素来疼爱此子,只由他去,竟不想,他当真做成了此事。”

天元帝微微挑眉。

叶善文是被人放在轮椅上推出来的——这个轮椅,还是太子所赠。

“回陛下,臣不才,如今行动不便,但嘴皮子本事还是有的。因此劝得两大皇商,为太子建新城一事,筹备下诸多物资。”尔后叶善文微微骄傲的把他筹备下的诸多物资和银钱一一说了出来。

众人皆惊讶。

天元帝亦是如此。

叶善文的话很快说完,众人都以为,叶善文筹备下这样多的物资和银钱,此番能去吐蕃立功的人,必然也是叶善文了。

然而天元帝坐在正位,摸着大拇指上的扳指,却没有立时开口答应。

于天元帝来说,筹建吐蕃新城,的确需要众多物资和银钱。能筹备下这样多东西的人,的确值得重用。

可是,太子的安危,对他来说,却更加重要。

越侯世子虽有才干,然而越侯府如今却无甚兵权。将来太子和越侯世子从吐蕃边境一道归来,越侯世子怕是不但帮不到太子,还会拖累太子,使太子返回长安的路上,遭遇更多坎坷。

天元帝并不愿意看到如此。

在天元帝来说,吐蕃一行,他需要的,是一个既能筹备诸多物资,又能保证太子能平安回长安的人才。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天元帝始终没有开口夸赞。

叶善文脸上的骄傲和自信渐渐顿住。

还不够么?明明母亲给他出的主意,已经拿到了这般多的物资和银钱。这些,明明除了筹建吐蕃边境的新城之外,还能分出一部分,送到外祖父在的突厥边境,用以犒劳将士。

宁君迟此刻才出列:“臣有本奏。”

天元帝微微扬眉:“说。”

“臣为太子建新城一事,亦筹备良多。”宁君迟将他所筹备的物资和银钱都说了出来,却并没有越侯世子准备的多。

越侯世子有些高兴。

天元帝眉头微皱。

却不想宁君迟接着道:“除此之外,因太子所做之事,乃是国之大事,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因此臣说与与臣交好的众同僚听,众同僚心有所感,愿如臣所愿,每人赠与臣十个十八岁以上的奴婢,并去除其奴籍。”

天元帝眉心舒展开来,唇角一扬。

宁君迟继续道:“除此之外,长安城和长安附近几个州府的富商亦寻了臣,说是愿意为家中一定数量的十八岁以上的奴婢去除奴籍,让其跟随臣,去往边境之地。当然,这些富商除了送了臣奴婢,还为这些奴婢,每人备下二两银子的出嫁银。臣昨日刚刚算过,如今愿意跟随臣去往边境之地的女子,共有三千人。如此,再加上臣所筹备的物资和银钱,想来,应当能比得过越侯世子。”

满室寂静。

天元帝率先大笑:“好!君迟,做得好!”

若是强行让良家女子定居边境,显然是强人所难。但若是以利相诱,将那些女子的奴籍去除,变成平民,让她们去往边境之地定居,却不是那么的不能接受。

而对大棠边境的男人来说,有了女人,才有了家。

宁君迟出了奇招,越侯世子自是比不得他。

皇后听闻此事后,立刻病倒了。

病中愣是逼着太医去把信国公叫了去。

宁君迟不明其意,匆匆赶了过去,就听自己的二姐开口。

“君迟,你该成亲了。无论男女,你总要娶上一个或几个才好。”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