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 分类:同人 | 字数:0

46 41.40.1

书名: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字数:6.2千字 更新时间:01-06 19:32

因棠落瑾只是来后院看一眼宁阳大长公主,是以身边只带了两个小太监——一个长渠,一个小径,两人又恰好都不会凫水。

所以棠落瑾一说要救人,长渠傻了片刻,就一推小径:“快去叫人!”

小径正要跑,棠落瑾就喊住了他:“不必了,你这一去,怕喊来的正是设计此事的人,到时候,这姑娘说不清,孤也说不清楚了。”

说罢,棠落瑾就把腰带、玉佩和外袍给脱了下来。

“你二人绕路往下面的沙地上去,再找些棍子或绳子,待会我救了她,你们便将我们拉上来。”

棠落瑾这般说着,又把靴子、袜子给脱了下来,尔后不等小径、长渠回过神来,就纵身往湖水里一跳。

小径傻了片刻,被长渠一推:“快!快去找棍子、绳子!殿下虽然会凫水,但是那姑娘身形比殿下还要高些,殿下不一定能拉的住她!”

二人回过神来,立时往桥下跑去,路上还不忘看有无合适的树枝甚么的,好用来探到水中,把人拉上来。

棠落瑾前世便会游泳,这一世在皇宫里,原本少有人会凫水,天元帝给他请来的东宫三师三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偏偏不会教人凫水。棠落瑾彼时又觉得皇后很有可能把他往水里推——毕竟,这么死了,其实也是很简单的法子不是?因此自己找了伴读的家人,跑去学了凫水。这才没人怀疑。

这一世棠落瑾每日都早起打拳,平日里还有君子六艺要学,蹴鞠打马球等,这也是长安城里贵族子弟都会的,自然太子也要会。

因此棠落瑾虽然才十二岁,又是早产儿,但身子也并不算差,很快就从水里游到了绿衣姑娘的身后,然后一面靠近绿衣姑娘,一面安抚道:“可是沈家姑娘?孤从后面抱住你,将你往岸上带,你莫要挣扎,免得孤力气不够,你我都要留在水中。”

那绿衣姑娘原本在湖水中,就看到了桥上的太子。原以为太子最多会令仆从快快的去叫会凫水的人来救她,不意太子竟真的跳下湖来。心中感激之下,竟也顾不得别人,闻言连连点头:“好,有劳殿下。”

见绿衣姑娘果然不再大幅度的挣扎,棠落瑾一手搂住绿衣姑娘的腰,一手向岸边划去。

虽然吃力,勉强还能支撑reads;。

“殿下,快接住!”长渠和小径运气算是好的,竟在湖边找到一只钓鱼竿,当下拿了鱼竿来,往湖水稍浅的地方走了几步,把钓鱼竿递了过去。

棠落瑾让绿衣姑娘抓住了鱼竿,他则是继续划水,不过一会,就上了岸。

香炉这会子跌跌撞撞也跑了下来。

她腿脚不便,这会子能赶过来,也算是不易。

绿衣姑娘瞧见香炉,登时就哭了起来:“姑姑!姑姑!”

香炉顾不得别的,忙忙把自己的外衫脱下来了,往绿衣姑娘身上套,同时跪地谢过棠落瑾:“多谢殿下。殿下对咱们二姑娘的救命之恩,馨妃娘娘和沈家必不敢忘,只是、只是怕是再过不久,就有有心人往这边赶来,为着二姑娘清誉,奴婢就先带着二姑娘离开了。”

沈二姑娘此刻披着香炉的外衫,也要跪地谢恩。

棠落瑾伸手拦住了她,面无表情道:“既如此,二位便快快离开罢。”然后对二人指了条小路,“那里是蒋家小姐平日里去的小花园,这时候应当没有甚么人在,你们暂且去那里避上一避罢。”

二人自是感激不已,然后悄悄离开。

棠落瑾这才把身上的湿衣裳往下脱。

小径赞叹道:“还好殿下方才就把外袍、靴子给脱下来了,要不然这会子,怕是连个暂时穿的衣裳都没了。”

长渠则是脱了自己的外袍,道了声罪,就给棠落瑾擦上半身,还不忘催促小径:“别多话了,还是想想,去哪里给殿下找身衣裳才好。”

上半身虽然能穿着外袍,可是下半身的裤子,棠落瑾可没替换的。

长渠正专心给棠落瑾擦背,手往上一抬,就露出了少年纤细的腰。

“呀——”沈二姑娘刚刚离开不远,乍然回头,捂着嘴,小声惊叫了一声。

香炉忙道:“姑娘快走,别忘后看了。”

沈二姑娘却抓着她的手道:“姑姑快看,太子腰上,是不是也有个梅花胎记?”

香炉回头一瞧,果然如此——太子的后腰之上,正有几点红色印记,凑在一起,正仿佛一朵小小的梅花。

香炉微微皱眉,竟觉那梅花胎记有几分眼熟。

“姑娘还是先走罢。”香炉还算清醒,催促道,“太子湿了衣裳,旁人不会说甚。姑娘湿了衣裳,还是被太子救上来的……若有人知道了,那闲言碎语,必不可少。”

香炉还有句话没说,二姑娘年纪大了,正是要成亲的时候,若是真个儿被人传出这等话来,估摸着二姑娘的亲事大约也没了。

沈二姑娘知晓轻重,自是快快离开不提。不过心里却觉得,那梅花胎记,甚是眼熟。

到底,她在那里还瞧见过这梅花胎记?

沈二姑娘和香炉离开自是不提,棠落瑾以为的那些有心人还没赶来,宁君迟就先过来了reads;。

他过来时,长渠正在给棠落瑾往身上穿干的外袍。

宁君迟瞧见远处的沈二姑娘和香炉,再一瞧棠落瑾的模样,脸一黑,伸手将长渠手里的衣裳拿了过来:“我来。”

长渠知晓太子和信国公素来亲近,倒也顺势就把衣裳递了过去。

棠落瑾只得伸着手臂道:“有劳舅舅。”

孰料他这话说完,却没听到宁君迟的回答。

只是后腰上蓦地一痒。

棠落瑾忍不住往前走了一步,恼道:“舅舅!”

宁君迟一怔,笑道:“舅舅只是瞧小七腰上这梅花胎记霎时好看,所以才……”所以才手痒,伸手摸了一把?这话宁君迟有点说不出,只把眼睛往棠落瑾腰上又瞄了一眼,才给棠落瑾穿了外袍,同时笑道,“只不想,再苦再累,小七都不曾变色,可唯独这后腰上……竟是稍稍一碰,就把小七吓得变了颜色。”

棠落瑾:“……”你狠狠掐上一把他肯定依旧会面无表情,可是,谁受的了被这么轻轻跟挠痒似的,碰了那么一下子啊?他又不是石头,被抓了痒,还毫无反应,当然要变脸的。

好在宁君迟也只是笑话了棠落瑾几句而已,眼睛落在棠落瑾腰上又看了一眼,随即快快的移开了目光,眼睛看向远处。

“来了。”宁君迟似笑非笑道,“我以为是谁这样见不得你和蒋家好,原来竟是夏家人。”

棠落瑾闻言往桥上看去,打头的并不是夏家人,而是夏家姻亲慕容家的夫人。可是慕容家和他能有甚么仇怨?能和他有“天生仇怨”,并且见不得他好的,也就只有九皇子的母家夏家了。

“就在这里。”一个小丫鬟跑的气喘吁吁,却不忘言之凿凿地说道,“奴婢就是在这里瞧见一位绿衣姑娘落了水的,只是奴婢不会凫水,也不知那位姑娘这会子是不是已经被救了上来,是被谁救了上来的。”

小丫鬟一说,众认就都知道这小丫鬟的言下之意了。

纵使这时候的男女大防不是那么严重,平日里女子也可上街游玩,也可打马球蹴鞠,可是若是女子一旦落水,被某个男子救了上来,如此男女授受不亲之下,名声却也就越传越不好听了。

“绿衣姑娘?”慕容夫人闻言,细细的眉毛一挑,看向一旁的沈夫人,“说来沈家二姑娘,咱们馨妃的嫡亲妹妹,可是最喜欢穿绿衣裳了。我记着,今日里,仿佛二姑娘也是穿了绿衣裳,不知我是不是记错了,沈夫人?”

沈夫人面色从容道:“今日里,穿了绿衣裳的不止小女一人。且,除了各家小姐,不少奴婢也都穿了绿衣裳,那落水的,未必就是小女。”

慕容夫人还要再激一激沈夫人,一众人就都走到了桥上。

从桥上往桥下看去,只见信国公正和一少年——当今太子殿下正在钓鱼,身后站着两个小太监。

除此之外,再无旁人。

众人皆看向那大张旗鼓去通报的小丫鬟。

小丫鬟张大了嘴巴,道:“怎、怎么可能?明明是有个绿衣姑娘在这落水的啊reads;。我、我亲眼瞧见的。”

沈夫人心底松了口气,然后又担忧起自己的小女儿来。可是众人都在这里,她又不能独自离开,甚至连吩咐旁人都不能,只得佯作镇定的站在这里。

慕容夫人不意如此,非要下去问信国公和太子,在她看来,男子本风.流,太子又喜欢到长安城里各处地方去画美人,显见也是风.流极了。若是没有机会,那倒也就罢了。如今太子既是有可能救了沈家女,那么无论是为着沈家女的美色,还是为着沈家,太子若是头脑清醒的,此刻就该好好承认才是。

当然,在蒋家女的及笄礼上,这般直白的打了蒋家的脸,在这之后蒋家会不会和太子疏远……这就不是慕容夫人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奈何一众三四十岁的夫人往桥下来,见过太子后,慕容夫人开口相问,棠落瑾却只道,自己在钓鱼,旁的绿衣粉衣姑娘,俱都没有瞧见。

慕容夫人还要相问,棠落瑾却是不耐,目光沉沉地盯住了慕容夫人,冷冷道:“后宅私事,该由蒋夫人做主。慕容夫人,你逾距了。”

慕容夫人被棠落瑾的目光,吓得心中一个激灵。

等反应过来,自己不该被一个小儿吓到的时候,蒋夫人已经站了出来,打了圆场,要带众位夫人往后院赶。

棠落瑾这才不语,和宁君迟往蒋寒漪的弟弟蒋寒冰的院子里走去。

蒋寒冰和棠落瑾年纪相仿,衣服也差不多大。他身份特殊,蒋寒冰留在院子里的小厮见了,二话都没说,就去把蒋寒冰新做的一套衣裳拿了出来。

棠落瑾外袍和靴子没换,换了里面的衣裳和裤子,外人见了,倒也看不出甚么。

棠落瑾又留了话,让人传话给蒋寒漪的丫鬟,给沈家二姑娘也送去了一套绿色衣裳,如此这才放心往前面走去。

参加完蒋寒漪的及笄礼,棠落瑾第二日,就和宁君迟一起,往江南去了。

因江南事急,他又为着蒋寒漪的及笄礼耽搁了几日才出发,路上行船也好,陆路也好,都走得极快,如此大约只有半个月的功夫,一行人就到了江南。

棠落瑾刚下了车,到了驿站,就收到了长安城寄到江南的信。

信是朱克善写的。朱克善是棠落瑾伴读里最年长的一个,如今已经二十又一,刚刚考中二甲进士,此时不好离开长安,就留在长安,帮棠落瑾留意京城动向。

沈家二姑娘落水一事,在长安城并未传开。蒋家人纵使是稍稍知晓此事,却也明白这件事不公开为上——一旦公开,以沈家人的上进,纵使是太子不提,天元帝也会给沈家二姑娘一个名分,让其进了东宫。且沈家二姑娘虽是被人算计,但终究是在蒋家出的事,蒋家理亏在先,自是什么都不会往外说。

而慕容家和夏家虽知晓是谁落了谁,但是她们并未抓到人,因此纵然是心中恼怒,却也做不得什么。

至于沈家,沈家二姑娘出嫁在即,这个时候,更是谁都不会捅出这件事——况且太子才十二岁而已,按老百姓的话说,毛都没长齐,能有甚男女大防?可是世人对女子多苛刻,他们也只得捂紧了嘴巴。

慕容家和夏家原以为这件事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可惜沈家和蒋家没忘记这件事,棠落瑾更不曾忘记reads;。

九皇子比棠落瑾小八岁,如今才是个四岁小儿,夏家和慕容家就敢如此出手,棠落瑾岂能饶了他们?

他临走之前,便令清欢把夏家和慕容家仗势欺人,抢占百姓田地的消息和证据,俱都送到了严青松的父亲御史严宝根的桌上。

严宝根唯一的儿子跟着太子当伴读,自己自然也就是半个太.子.党,闻得此事,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就拉上两个清贵的同僚,一同在朝上把这两家人以“治家不严和欺压百姓”的名头给参了一本。

天元帝虽不曾亲眼见到过蒋家出事的情形,但是他在棠落瑾身边放了人,小径故意把蒋家的事情跟天元帝的人说了一通,天元帝如此自然是知晓了蒋家之事,因此根本不给慕容家和夏家反应的时间,就直接在朝堂之上,将两家人,大骂一通,丝毫颜面都不给。等骂完了,官职还要给人往下降上两级。

慕容家和夏家两家,在朝堂之上,脸都被羞得抬不起来。

后宫之中,九皇子母妃柔妃,被天元帝找了由头,褫夺封号,从从一品妃位,降到正三品婕妤。

棠落瑾看了信,心中这才稍稍舒服了一些。

很早的时候,天元帝并不介意皇子之间争夺皇宠一事,甚至他还觉得,有争夺才能让棠落瑾锻炼的更像太子。可是自从大皇子糊涂,用了连环计,势要棠落瑾死的时候,天元帝才开始慢慢限制皇子之间的竞争——九皇子的母族夏家,虽没有对太子的性命动甚么念头,可是九皇子年纪小,如今也才只有四岁。

九皇子才四岁,夏家就敢明目张胆的对他的太子出手,那么,等九皇子将来再长大一些呢?是不是到时候,他们就要学着大皇子的模样,开始对太子的性命起了念头了?

天元帝在意其他皇子,却更加心疼太子。从前大皇子以连环计杀棠落瑾,棠落瑾为着手足情谊和他这位父皇,都尚且能忍下来,只令大皇子出家而已。

天元帝本就对其有愧,现下再瞧九皇子才四岁,夏家就开始忍耐不住,如何能不恼?自然是要杀鸡儆猴,狠狠惩治夏家和慕容家一番。而从前的柔妃,现在的夏婕妤也未必干净,如此被贬了位分,想来也能好好安分一段时日。

天元帝如此想罢,在夏婕妤的名字上又圈了一个圈,却是打定了主意,在他生前,夏婕妤一辈子只能在婕妤的位子上坐着了。

至于馨妃……天元帝笔锋微顿,在她的名字上停了许久,才挪了开来。馨妃无功,又因生育九公主时身子受损,极难再次有孕,不当晋位。

只是,馨妃不当晋位,多赏九公主一些东西,倒也不错。

天元帝心中如何做想,棠落瑾大约猜到了七七八八,眼见着天元帝当真狠狠罚了夏家和慕容家,又贬了九皇子母妃的位分,心中有了数,便安心待在江南,处置江南科举舞弊一案。

审案一事,棠落瑾知道的不多,但是他身份不同,他来了江南之后,便开始每日包下南京最奢华的酒楼的二层,然后在一层贴上对联或是写下一个词语,令来酒楼的学子或对上下联,或作诗填词写文章,写完之后,众学子自己评出最优秀的三人,这三人便能上二楼见他。

当然,每日的对联和文章诗词里,棠落瑾也会写上一副,送到楼下评比reads;。若是他赢了,便只有两人能上二楼和他一见。

如此一来,江南那些原本要闹事的举子,登时就都冷静了下来。闹事算甚?还是想想法子,去见太子一面好了。

而且,听说太子文采极好,虽喜欢板着脸,可是人却是温文有礼,很是尊重读书人。最重要的是,听说酒楼里一连数日,被评出的文采最好的,都是太子令不同的仆从抄写下来,送到楼下来品评的那一副!

文人既重清名,又重文采。太子文采如此非凡,江南举子闻言,俱都推崇至极。

一时之间,就连二皇子的外祖父开的江南书院里,也到处都贴满了太子的文章和诗作,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以能品评太子的文章为荣。

蒋山长闻言,气得脸都绿了。

可是那有甚么法子?太子的文采,的确非同一般,而皇上这个时候把太子送来江南,一来当真是为着安抚江南举子,查清科举舞弊一事,二来么,怕也就是为太子收揽读书人的人心了。

蒋山长纵使是猜到了皇上心意,知晓此事对自己的外孙二皇子不妙,可又能做甚?

瞧瞧瞧,那太子又开始说要建甚“借书馆”,还道“书非借不能读也”,令那些贫困学子,也可用抄写书籍的法子,来换取读书的机会……如此种种行动之下,只怕太子在江南的声望,又要更上一层楼。

蒋山长提笔要给自己的外孙写信,可是拿着笔,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棠落瑾在江南如鱼得水,努力刷着声望。九皇子的外祖家已然低调起来,二皇子虽恼,可是很快听到了天元帝要为他封王,并且在长安城中选择府邸的消息,再闻得二皇子妃有孕,心情倒也不好不坏。

皇后在安心养胎,生怕这个孩子有半点差错。甚至为着这个孩子,连五公主被人算出“二十岁之前不宜下嫁”的事情,都暂时顾不得了。

在她看来,五公主年纪还小,才十二岁而已。况且这消息传不明不白,就算是要为五公主打算,也要再等上几年,这个消息淡了,才好再找个卜卦之人,说是改了命格,可以提前出嫁了,如此便也就够了。

皇后心中虽有打算,但因着这时候的风俗,也未曾把心中打算说与还没出阁的五公主听,只每日享受着五公主的孝顺,感受着腹中孩儿的成长,一日比一日欣喜。

五公主却是快要急疯了。

她从前在庵堂里,就听伺候的人说,庶女的一生,所依靠的都只是嫡母的喜恶。她身为庶女,自回宫以来,处处讨好嫡母,低声下气的伺候嫡母,甚至不惜不认馨妃这个母妃,为此对着沈家也从来不假以颜色。可是,事到临头,为何她被传出那等话来,嫡母都一声不吭,竟半点都不肯为她出头?

二十才嫁?

可是,二十岁的姑娘家,都已经有了不止一个孩子了好不好?再说,她二十再嫁,又有几个好儿郎,能等到二十岁,还一次亲都没说过的?

五公主心下着急不已,在百花园里对花长叹,不一时,竟瞧见了带着九公主出来游玩的馨妃。

五公主咬了咬唇,看着母女二人亲近的模样,心中竟是酸涩不已。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