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 分类:同人 | 字数:0

34 求亲

书名: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字数:6.3千字 更新时间:01-06 19:32

翠香楼自是知晓棠落瑾身份的。

身后带着二三十个侍卫,年龄七八岁,眉心一点观音痣,面容严肃,不喜露笑……

这么多的特征看下来,谁还猜不到太子殿下的身份?

只是太子殿下不说,他们为着讨好太子,自然也就不说。

此刻听得太子殿下吩咐,自是乖乖去做不提。

徒留下宁君迟牙根痒痒的看棠落瑾。

“小爷常来?”

“自然。”棠落瑾依旧面无表情,可是心情却很好,“清欢清荷都好好看,清欢的琴,清荷的舞,更是一绝。不过……”

棠落瑾不知想到了甚么,看了宁君迟一眼,忽而又道,“不过,我已经把他们都包下来。舅舅若喜欢,可以寻旁的清倌儿,她们也都不错。”

宁君迟:“……包下来?你怎的不将她们赎出来?”

宁君迟本是故意挑刺,棠落瑾却认真答道:“我将他们包下来,他们便不必再被旁人折辱,还能常常出门。可是我若将他们赎出来,只怕才是将他们关紧了金丝笼,再也不得出了。”

宁君迟沉默下来。他原先只当棠落瑾来花楼是小孩子心性,旁人越不想让他做什么,他就越要来做什么。现下听棠落瑾这样回答,才知晓棠落瑾着实是心中有数之人,对喜欢的清倌儿,也是有所打算。

不过等棠落瑾喜欢的清欢、清荷来了,宁君迟就不这么想了。

清荷着一身粉白色群裳,人如其名,如水中芙蓉,清新怡人。

可是清欢……却并非女子,而是男子。

还是一个和棠落瑾一样面无表情喜欢绷着脸的青年。

宁君迟:“……”

棠落瑾见他们来了,就令人搬了躺椅,躺椅上垫了柔软的被褥,棠落瑾躺了进去,又盖了一层薄被,才开口道:“开始罢。”

清荷、清欢行礼应是。

清欢盘膝坐下,开始抚琴,清荷则在宽敞的包间里,随意起舞。

琴声淡雅如风,仿佛无一丝欲.望,只是想到哪里,就弹到哪里;起舞之人亦无一丝勾人的诱.惑,仿佛根本不在意是不是有人再赏舞,而只是在为自己而舞。

宁君迟不意在花楼之中,也能遇到如此的二人,正要说些甚么,转过头去,就见小小的棠落瑾,躺在柔软的躺椅里,已经睡着了。

宁君迟正要笑,在看到棠落瑾安静的面容和翘起的唇角时,微微一怔——

小径瞧见宁君迟看到了,小声道:“信国公也瞧见了?咱们太子爷,也就是听着清欢公子的琴声,看着清荷姑娘的舞,才能睡得这般好,连睡着了都能快活的笑起来。”要知道,平日里在宫里,太子殿下睡着也是绷着脸的,旁人稍微一动,太子殿下就能立刻睁开眼睛,仿佛从未睡得很沉一般。

“就为着这里能让太子爷睡得好,圣上才顶着朝里那些御史的奏折,愣是装作不闻不问,让太子爷有个能高兴的地方。”

后面这话,小径当然只敢在心里说。

要是让旁人知道,这世上让太子殿下待得最舒服的地方是书房,那世人要如何去想太子殿下?

宁君迟不意棠落瑾这般喜欢往花楼跑的缘故竟是这个,愣了好一会,才发现老.鸨儿正带了其他的清倌儿来让他挑选。

宁君迟微微烦躁的摆了摆手。

老.鸨儿苦着脸走了,过了一会,又带了两个人清瘦纤细的男子来了。

宁君迟:“……”

老.鸨儿小声道:“这是七公子的意思,无论男女,不能让咱们怠慢了您。您要是不满意这两个,奴家还得继续给您寻了人,在这里陪着您。”然后不知想到了甚么,又加了一句,“七公子的脾气您是知道的,奴家这地儿要是真找不到合您心意的,七公子说不得醒了就要发作咱们楼里了。”

宁君迟心知棠落瑾并不会如此,不过他嫌这包间里人来人往,唯恐吵了棠落瑾,便点了其中一个看起来安静的,让另一人跟着老.鸨儿走了。

“安静。”宁君迟见那人正要开口,就吩咐道,“坐在那里,不许出声。”

棠落瑾睡了大半个时辰才醒。

他睁开眼睛的时候,许是因是白日,光线太强,还眯了眯眼,唇角微微勾着。

“是甚么时辰了?”软糯的声音里,竟还有一丝笑意。

宁君迟认真看了过去。

“到午时了。”小径小声道,“信国公等了您许久,而且,殿下该起来用午膳了。”

“哦。”棠落瑾似乎这才清醒,微微闭了闭眼睛,等再睁开时,黑亮的眼睛里一派清醒,唇角的笑容也落了下去,“舅舅怎的还在这里等着?”

宁君迟正在为小外甥会在花楼里笑的事情疑惑,闻得此句,正要回答,就听他的小外甥又说了下一句,把他噎的不行的话。

“原来舅舅喜欢男子。”棠落瑾看了一眼屋子里的青年,道,“怪不得母亲为舅舅相看了那么多家千金,舅舅一个都没有答应。”

宁君迟:“……”他只是还年轻,暂时不愿意成亲。

而且,他的母亲在生宁君榆和宁珍儿时,被家中妾室算计毒害,虽然母亲活了下来,君榆和珍儿身子也不错,但是母亲身子却渐渐坏了下去,一年后病故。

宁君迟只要想到娶妻纳妾,就唯恐自己的儿女也会受这等迫害。

再有山西知府千金害他们一家的事情,更是让宁君迟对女子甚为恐惧,不愿娶妻。

“舅舅只是想找一个合意的人。”宁君迟原本想要弹棠落瑾额头一下,忽而想到棠落瑾只有在花楼里才能睡得香甜,曲起的手指,就谈不下去了,只板着脸道,“然后二人和和美美的过一辈子,没那么多勾心斗角的事情。”

棠落瑾听了,声音平板的叙述事实:“舅舅好命。”

宁君迟想到棠落瑾的身份,注定要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勾心斗角的事情怕是怎么也少不了,闻言揉了揉棠落瑾的脑袋,然后就笑了。

棠落瑾在宫外又转悠了半晌,又跑去见了一个在市井卖画的秀才,然后才回了宫。

宁君迟年纪渐长,不宜住在宫中,但他又挂念着棠落瑾睡眠不沉的事情,一路将棠落瑾送回宫。

路上随意问道:“那举人的画只算可圈可点,并不值得小七给的价钱。小七却是要故意照拂那人?”

这原本就是随意问的话,宁君迟也只想着棠落瑾是随性而为,谁知棠落瑾却一本正经道:“单单一个举人的画,的确不值那些钱。可是,泽兰未来夫君的画,自然值那个钱。”

泽兰和河柳,她们从棠落瑾出生就开始照顾他,把他当成亲人一样的照顾,从未有过任何疏忽。泽兰的一家人又都成了他的人,河柳更是曾经从大火里把他救出来,还为此烧伤了手臂,如今手臂上还留着疤。

若是旁的小孩儿,或许没有记忆,只随便为她们指上两家过得去的人家就好了;可是棠落瑾是有记忆的,他记得这两人是如何小心翼翼地照顾他,才让他不像旁的被扔给宫人的孩子那样,因被忽视而生病。

河柳和泽兰待他这样好,他自然也要为两人打算。

泽兰家中父兄都做了官,幼弟也考中了举人。唯一一个曾经误入“歧途”的二弟石圆,也做了他的手下,如今也等着今年的秋闱,科举入仕。

泽兰又是他身边的人,想要嫁个不错的人,倒是不难,只是想要做人的正室,却是不易。

方才他和宁君迟见过的那名举人,是泽兰幼弟的同窗,家里父母先后过世,守了六年孝,又要照顾年幼的三个弟妹,这才一直没有成亲,也没能参加会试。

棠落瑾找人查过他,那名举人的父母其实留下了不少家产,但那名举人喜欢作画,为人方正又不失圆滑,于是每个月都会出售几幅画,权作养活弟妹和奴仆的家用。

只是这名举人的身份到底太过单薄,棠落瑾还没有定下来是否要将泽兰嫁给他。

至于河柳……河柳家里却不如泽兰家中有人做官,河柳又不知是怎的想的,想要嫁给长安城里的一个皇商做继室,还是一个第三重的继室。

棠落瑾自是不许,只是他手上也没甚资源,一时也没有挑到合适的人。

宁君迟听着棠落瑾发愁的话,只觉好笑,道:“这有何难?这些都是女人家的事情,你年纪小,又是男子,如何能想明白这些?你告诉你母后,你母后自会帮你料理这二人的婚事。”

棠落瑾眉心一跳,立时拒绝道:“泽兰和河柳在我心里如何好,对外也只是两个宫婢而已。如何能麻烦母后?母后现下.身边养着五公主,还有诸多公务要处理,这些小事,还是我自己来做。”棠落瑾停下脚步,仰头认真的看向宁君迟,“舅舅,你不要跟母后说,让母后辛苦,好不好?”

宁君迟心中虽觉奇怪,可是棠落瑾都这么求他了,再想到棠落瑾只有在宫外才能睡得香甜的事情,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便顺势答应了下来。

如此又过了半月。

太皇太后、太后、皇上和皇后宫里,都放了一只金色的鹦鹉架。

只那鹦鹉架做的标志轻巧,有食有水,唯独却没有鸟。

太皇太后等人如此,朝中不少大人家里,也都放了空置的鹦鹉架在廊下赏玩。

朝中大臣家里放了鹦鹉架后,不少出入这些大臣家里的富贵人家家里,也是如此。

到了最后,竟有普通百姓以提着空置的鹦鹉架上街游玩以为荣。

若有人好奇相问:“鹦鹉架上为何没有鹦鹉?”

那人便会高深莫测一笑,然后轻蔑道:“皇帝老子就是这么提着空鹦鹉架的,老子这么提着,有甚么不对?甚么?你真的说老子不对?但老子是跟着皇帝学的,你说老子不对?岂不是说皇帝不对?你好大的胆子!……”

如是一番后,是个人都觉得提着空空的鹦鹉架是件非常“时髦”的事情了。

虽然他们并不知晓“时髦”二字何解。

棠落瑾看到满大街的空鹦鹉架时,就知道时机到了。

然而棠落瑾没料到的是,翌日早朝,他还没有开口,就被人先发制人。

开口的竟是安王的孙女婿韩郡马。

韩郡马并无正经官职,很少上朝,这次却难得上了早朝,并且还是踹了折子来的。

“圣上素来宽宏,臣等居天子脚下,感沐皇恩,恨不能以身相报。前些日子,臣偶至义州,闻得义州缠足之风盛兴,忽而心中忆起太子当日斥责缠足之风的事情,将太子原话,说与义州百姓听。想要让义州百姓,尤其是义州女子,也能感念太子恩德,解除双足束缚。”

韩郡马说罢,稍稍停了一下,然后一脸愤然道:“孰料臣的话刚刚说罢,那些听到臣的话的义州百姓,却是俱都面色惶然,纷纷跪地苦求,请臣帮忙来求太子,万万莫要如此。女子三从四德,本是天性。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一生之中,顺从最长久之人,便是其夫。

且,女为悦己者容,本为女子应分之事。若女子被疑品行不端,尚且当以沈家性命以证其清白;女子为向未来夫家,表明其愿意遵从三从四德,愿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愿意一生遵守妇德,以此缠小脚,居家中,说得好婆家,让娘家安心骄傲,让夫家满意,丈夫欢喜,本是应分之事,何来太子所说,有不孝之说?父母之爱子女,当为之计深远。女子缠足初时虽苦,然而一旦缠足,便能说得好婆家,父母既爱其女,便该计深远,缠足才是正道。”

天元帝面无表情地看向韩郡马,不语。

韩郡马被天元帝看得一头一跳,侧头看向太子棠落瑾,见棠落瑾也是一样的表情,心中正有些慌,说话的语气都有些理不直、气不壮起来。

“咳咳!”

好在韩郡马听得安王握拳咳嗽的声音,这才回过神来,继续道:“太子当日言道,缠足之风当禁,盖因缠足,乃是不孝不慈不忠之举。可是义州百姓的话,却让臣觉得,缠足并非是不孝之事。至于不慈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太子年幼,又自小居于深宫之中,必不会知晓女子生子一事。臣到义州之后,特特寻了一个村子,在村子里将其缠足与不缠足的妇人生子的数量比较了一下,比较结果,却和太子所说的并不符合。缠足女子,所生育的子女更多。”

韩郡马一开始说话时,众人并无太多反应,可是闻得韩郡马说到生育子女一说时,众人心中俱是一惊,眼中开始徘徊。

——这时候并非是鼓励少生子女的时候,大棠素来以人口数量当做是否繁盛的一个标准,闻得女子缠足可以带来更多的子女,俱都动摇了起来。

甚么不孝不慈的先不说,如果真的是为了大棠人口繁多,让女子缠足,似乎也不是甚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棠落瑾目光微冷。

天元帝面上表情未变,手指微微弯着,缓缓敲击着桌面。

棠落瑾看了安王一眼,又看了今日也来上朝的信国公一眼。

安王因孙子战死沙场,还是被五马分尸,早就已经和宁家不死不休了。

安王这次会令孙女婿韩郡马出面,怕也是因为依旧深恨宁家,顺便也把他这个宁氏的“亲生子”给恨上了。

棠落瑾想到其中缘故,只觉自己运气不好。

韩郡马的辩解还没有说完:“……太子殿下上次还说到了女子缠足乃是不忠一事。臣生在长安,长在长安,去过的地方也少,然而单单就义州百姓来说,虽然依旧有男丁被征兵,但是当地的缠足女子,却是好好地活着,并且也和其他天足女子一般,将整个家都撑了起来,下地干活,侍奉公婆,养育子女,俱都一一做得。”

“臣虽不若太子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天生心有七窍,福慧双全,但是弦动别曲,叶落知秋,单单看义州之事,义州女子多缠足,而缠足女子,能说得好婆家,令父母兄长面上有光,视为大孝;能繁育比天足女子更多的子女,视为对公婆大孝,对其子女的慈爱;在丈夫被征兵之后,尚且能支撑起一个家,如此更是视为对大棠的大忠。如此说来,臣虽不敏,却也深知义州缠足女子,与太子殿下所说的缠足女子的不妥之处并不相同、臣驽钝,不能分辨缠足是否是大棠应为之事,然而义州女子缠足多年,早早将缠足当做能嫁得好人家的一件重中之重的事情,臣这次去义州,说了太子的话,义州女子深深不愿解除缠足,因此义州女子,便请家中父兄夫君子嗣代笔,写了一封千人请愿书,惟愿缠足之风保留,让后世女子,因此受益!”

韩郡马说着,屈膝跪下,从怀里掏出一卷长长的布。

天元帝面无表情地朝徐有为看了一眼,徐有为当即带着小太监上前,帮忙把那卷长长的布展开,上面果真是无数人的亲笔书写。

上面不但写了书写人的籍贯、性命,还写了请愿之事,唯求缠足之风继续,唯求太子殿下莫要为难柔弱女子云云。

朝中大臣看了那“请愿书”,俱都议论纷纷。

天元帝和棠落瑾不曾对视,可是这一大一小,面色俱都沉了下来。

一开始挑起这件事情的人是大皇子。这件事棠落瑾通过伴读严青松的口知晓,天元帝也知晓这件事情。二人俱都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借口,想要借此废黜缠足,便都不曾正面和大皇子提及这件事。

孰料大皇子见事情越发不可发展,竟去寻了安王。

安王之孙棠落璟被分尸在战场上,并且因此而怪罪宁家。这次会出手,倒真的不算奇怪。

且令父子二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请愿书,不是以男子名义上书,而是以缠足女子自己的名义所写,其声势和影响,只怕难以善了。

“旁的便也罢了。”朝中老臣中不免有人开口,“但是一国是否强盛,人口是重中之重。只有人口多了,大棠才有更多的人种粮食,才有更多的兵士保家卫国。老臣以为,若这女子缠足,当真能带来更多的子嗣,那么此事,圣上便不但不能禁止,还要让缠足之风更盛才好。”

“老大人虽言极是。太子毕竟年幼,见识不够长远,这才说出了当日的缠足会‘不孝不慈不忠’的话,可是韩郡马以义州为例,可见太子所谓的‘不孝不慈不忠’的话,俱都不曾存在。而且不但并非太子所说,义州缠足女子嫁得会更好,生育子女会更多,亦不妨碍其和天足女子一同下地干活、孝敬公婆、养育子女的事情,可见缠足之事,并不需要禁止。”

“臣亦以为是。韩郡马既说,这次的千人请愿书,乃是那些缠足女子的父兄丈夫儿子代笔所写。既是代笔,那么也就是说,其意愿乃是那些缠足女子自己的意愿。缠足虽要令女子遭受断骨之痛,然而区区断骨之痛,在对父母、公婆的孝心、对子女的慈爱之心、对大棠的忠心面前,又算得了甚么?况且那些缠足女子自己,亦是心有大义,愿意以缠足之痛,换取丈夫疼惜,父母公婆怜惜,我等又何乐而不为?放其自由,令其自由缠足?”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场早朝,棠落瑾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

天元帝黑着脸听完众人的附议之说,便挥手道:“此事不急,下此再议。如今,吐蕃使者将之,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早朝之后,天元帝本想和棠落瑾谈一谈缠足之事,不料朝中大臣能放过还年幼的棠落瑾,却不肯放过天元帝,早朝之后,仍旧挨个的等着和天元帝私下里说话。

棠落瑾快步往外走去。

宁君迟跟了一会,见棠落瑾直接去了后宫,这才停下了脚步。

安王因宁家之事,不惜与太子棠落瑾作对,宁君迟亦是意外。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宁君迟也只能想法子解决这件事情。

他站在原地等了一会,看着棠落瑾小小的背影消失,这才离开。

而棠落瑾不做肩舆,直直往长乐宫去。

到得长乐宫里,棠落瑾行了礼后,正要往太皇太后怀里扑去,忽而看到宁阳大长公主身边的十岁的女孩儿,心中一动,上前几步,牵着女孩儿的手,就往宁阳大长公主怀里扑去。

“姑祖母疼疼我,把表姐嫁给我吧!”

棠落瑾此话一出,宁阳大长公主先是惊讶,随即就是大喜。

太皇太后和太后互相看了一眼,倒觉此事并非不可。

唯独皇后,险些绞碎了帕子,生生将喉咙里那句“此事不可”给咽了回去。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