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 分类:同人 | 字数:0

60 41.40.1

书名: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2

棠落瑾只能猜出,这个小小的还不会说话的十二皇子,身份有异。

如果是重生,那么也就能解释十二皇子一开始就排斥他的举动;但是,如果十二皇子生活的时代,不是棠落瑾从前生活的时代,而是这个大棠延续之后的时代,在得知自己的身份后,不喜欢他,也可以解释的通了。

更何况还有穿书一说——虽然棠落瑾不愿意去想,自己可能只是穿越到了旁人读的一本书里,而这其中一个旁人,则穿成了或许会和他敌对的十二皇子,但事实上是,这件事的确有发生的可能。他虽不喜,但不能不去想。

不过……

想到十二皇子年纪尚小,棠落瑾暂时并不是太担心。

只是,如果有人想对还尚且在襁褓中的十二皇子动手,棠落瑾想,他大约是不会帮着十二皇子的。

五公主的死,就像她的出生那般,没有让宫里宫外兴起太多涟漪。

而能光明正大为五公主的死而悲伤的人,也就只有馨贵妃了。

五公主死了,馨贵妃是她的“母妃”,又疼了她多年,即便失望,却也感慨五公主的早逝——尤其是拿着五公主的遗书,馨贵妃哭的自然更多了。

九公主因“胞姐”去世,此刻也只得换了素色衣裳,被拘在长信宫里,不能往外头去。

这一日眼瞧着馨贵妃又开始哭了,九公主既有些不耐,又有些无奈——她也不曾想到,那个素来只拿鼻孔瞧她的五皇姐,末了末了,临死前的遗书里,竟特特提了她,想让她一世安好。可是即便如此,她从未和五公主一道生活过,五公主也从未给过她好脸色,九公主虽然也为五公主的死红了眼眶,可也只有如此了。

“母妃又哭了?”九公主穿了一身青色衣裙,探着脑袋,往里头瞧了一眼,又把脑袋缩了回来。

香炉如今已经跟着沈婷出嫁了,只留下紫烟带着其他宫女跟随馨贵妃。

紫烟道:“奴婢也觉得奇怪,娘娘这几日哭得,可是越发多了。公主要不要去劝劝?”

九公主忙忙摆手:“算了算了,我去了,母妃定要拉着我一起哭得。我若哭不出来,那、那母妃会哭得更厉害的。为了母妃少哭一些,我还是别进去了。你说对么,紫烟姑姑?”

紫烟“噗嗤”一笑,拉着九公主道:“公主不喜欢哭,就不要进去啦!公主才小小年纪,哪里能每日都哭呢?把眼睛哭坏了,可就不好看了。”

九公主眼珠子转了转,果断点头道:“还是紫烟姑姑说得有理。说起来……五皇姐都走了一个月了,小九也在长信宫里憋了一个月了。人间四月芳菲尽,眼看着这四月都要过去了,小九还没出宫去瞧过那山上的桃花杏花,紫烟姑姑,你说小九今日要出宫,该找甚么理由好?该用甚么理由,母妃才能答应小九?”

紫烟闻言,登时哭笑不得。

“又淘气。”外头这般动静,显见是把馨贵妃给吵着了,她穿了一身深色衣裙,娉婷走了出来,只一张俏脸,瘦的下巴尖都出来了。

九公主调皮的吐了吐舌头,拉着馨贵妃的衣袖摇啊摇的,良久吞吞吐吐地道:“小九听说,太子哥哥今日要出宫玩呢,小九也想跟着去。母妃母妃,小九能跟着太子哥哥一起出去么?”

九公主睁着大大的杏眼,期冀地看向馨贵妃。

馨贵妃微微一怔,怜惜的摸了摸九公主的脑袋,却没有开口同意。

若是今日没有意外,应当如婷儿所说,是他在腰上刺青的日子吧?

一针一针,刺在他的身上,却也刺在了她的心头。

想到这里,馨贵妃岂能不哭呢?

九公主不知馨贵妃为何又哭了,见状咬唇,大声道:“那、那我不去寻太子哥哥了!那我以后都不许寻太子哥哥了!”

九公主说罢,眼睛就红了起来,“蹬蹬蹬”的就捂着脸,跑远了。

她知道她是皇室公主,享受着旁人享受不到的尊贵,同样也该忍受一些她的身份该忍受的事情。可是,她以为她才将将十岁,或许还能做一些她能稍稍任性的事情,还能偶尔和她最喜欢的太子哥哥玩,可是,沈家和宁家已然决裂,没有合适的机会,她和太子哥哥,也只能是最最普通和最最不能亲近的兄妹而已。

五公主死的时候,九公主不曾哭。可是现下,她却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

馨贵妃远远缀在九公主后面,瞧见九公主坐在凉亭里哭,就站住不动了。

紫烟是看着九公主长大了,此刻心疼的不得了,忙劝到:“娘娘何必如此拘着公主?不管咱们和皇后如何,太子和公主总算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亲兄妹亲近,原本也不是奇怪的事情,公主年纪又不大,娘娘何必这般拦着公主?让公主这般伤心?”

馨贵妃喃喃道:“怎么能不拦着她呢?旁的时候,她真的想跟,便也随她去了。可是今天,今天这般重要,我帮不得他,又如何能拖他的后腿?……还有小九,小九十岁了,在这宫里,哪里还能算是孩子呢?她,该长大了。”

长信宫的事情,棠落瑾自是不知。

他今日老老实实在宫里读了半日的书,用过午膳后,先把神不守舍的宁君榆支开,再用善堂和千叟宴的事情把其余几个伴读支开,然后才带着小径、长渠,还有连翘出宫了。

自从沈家和他联系上,棠落瑾便陆陆续续把沈家的当家人和几个男人都见了一遍。他们身上的梅花胎记,方便见得,他也瞧见了。

棠落瑾从前只道自己和沈家并没有太明显的联系,便也只打算和沈家做“君子之交”,需要的时候,再帮忙联系便好。却不想,他和沈家,竟还通过一个小小的胎记联系上了。

且这个胎记,还被宁君迟瞧见过。

宁君迟虽没有他过目不忘的记性,但脑子也很是好使。尤其宁君迟一直都很关心他,他后腰上的胎记,棠落瑾觉得,宁君迟怕是记得比他自己还要清楚。

现下宁君迟不曾听说过沈家男人的胎记便也罢了,若有一日,宁君迟听说了沈家男人的胎记,如何会怀疑不到他的身上?

况且,这样显而易见的证据,哪怕是宁君迟知晓了但不开口,棠落瑾也绝不能落人口实。——穿越十三年,做了十年的太子,权利于他,已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棠落瑾不想也不能失去太子的身份。

如此,刺青一事,势在必行。

沈家虽看重这件事情,可是越是重要的事情,他们越该表现的云淡风轻才是,又有棠落瑾的吩咐,最后带着刺青师傅去见棠落瑾的,只有一个已经做了清欢“追求者”的沈家大公子沈贤而已。

棠落瑾到了清欢这里的时候,沈贤比他早一步先到。

二人见面后,并未多言,棠落瑾换了衣裳,戴了额带,就和沈贤离开了倌倌馆,去了另一处幽静之所。

因都是男子,棠落瑾便将上衣脱了下来,趴在榻上。

沈贤亲自动手,把帘子放下来,恰好使帘子挂在了棠落瑾的脖子处。如此刺青师傅来了,也瞧不见棠落瑾的脸。

沈家安排的如此周到,棠落瑾自是满意。

“有劳表哥。”棠落瑾淡淡开口,瞧见沈贤一脸紧张的模样,安抚道,“刺青一事,我听旁人说过,虽有些疼,但也不至于太疼。我且能忍得。”

沈贤比棠落瑾大四岁,闻言却苦着脸道:“有些疼还不够疼么?自从家里知道了您要受这番苦楚,祖母都不知道暗地里哭了多少回了。祖母素来坚韧,都会为此事哭,宫里的……想来也少不得要多哭上几次了。”

棠落瑾微微垂目,并未多言。

沈贤却是再次提醒道:“殿下当真想清楚了?若是您现下反悔,也是来得及的。左右沈家男儿的梅花胎记,要么长大腿上,要么长臀上,长得大多都不是地方,咱们早就想弄个刺青甚么的遮掩遮掩了。您若是愿意,让咱们来做刺青,那也不难。”

棠落瑾只道:“快把刺青师傅叫来罢。早早做完,也早早回去听清欢弹奏一曲。”

沈贤便不再劝了。

成大事者,自然要受得了些许苦楚。他们这位太子既心思清明,运筹帷幄,那么他们沈家,就用心辅佐跟随他便是,既太子有了成算,他们听从就是了。

刺青师傅是沈家从南方请来的。当然,沈家这一请,就是把刺青师傅一家子都请来了长安城,并且决定养着一家子一辈子了。

刺青师傅一进来,就瞧见了少年纤细的腰肢,还有腰肢上的梅花胎记。

“真的要刺在这上面?”刺青师傅可惜道,“其实何必呢?这梅花胎记长得极好,若要刺青,不若在旁边刺一猛虎,一强一弱,如此才让人越发移不开眼睛。”

沈贤道:“咱们就是要往这梅花胎记上刺的。我三弟的脾气,师傅还没见过么?他哪能忍得自己腰上有这般女气的梅花?必要将它遮掩住了才好。师傅且看,到底用甚么刺青,才能把这梅花胎记彻底遮掩住了,最好是刺青之后,完全看不出下面有甚胎记的模样才好。”

刺青师傅世世代代都以刺青传家,心知最好的刺青,并非是为遮掩甚么,而是刺青之后,显得更美。因此听到沈贤这般说,虽明知自己该听主人家的话,却也是在心中一叹,然后便将自家合适的刺青图案,都捡了出来给沈贤瞧。

“若论遮掩,该以花遮花才最妙。不过,既三公子嫌弃花太女气,那就只能用动物来刺青。”刺青师傅拿出一些动物图案道,“这是狼、狐狸、豹子等等。若要老朽瞧着,这狼头、豹头自是最合适遮掩这梅花胎记的,只是……”

“只是甚么?”

“只是这狼,老朽听闻,仿佛是某一族男子生来就要刺在身上的图案。三公子是汉人,还是贵公子,这图案,怕是有些不妥。”刺青师傅道,“还有这豹子,豹头虽能遮掩,然豹子整个来瞧虽美,但若只看豹头,却不甚好看。”

见沈贤不以为意,刺青师傅含蓄解释道:“刺青本就疼痛,忍受一番疼痛,却是弄了一个不怎么好看的刺青,这岂非是太过奇怪?”

沈贤这才道:“那师傅以为,我三弟身上,该做什么刺青才最好?”

刺青师傅其实早早就想好了,指着画上一只活灵活现的狐狸道:“不若就它?狐狸脑袋多毛,尾巴有毛,刺青时,自可用颜料将这梅花胎记正正好的遮掩住。大公子觉得如何?”

沈贤拿在手里一瞧,正是一只转着头,瞪着眼睛,竖着毛茸茸的尾巴,正在逃窜的小狐狸。

沈贤眼睛登时亮了起来。

不过他还是把这小狐狸的图纸拿给了棠落瑾。

“三弟你看如何?”沈家谨慎,特特让人以为,今日刺青的人是沈家和棠落瑾同岁的三公子,是以才有如此一问。

棠落瑾微微蹙眉:“不是还有些豹头虎头的?也拿来瞧瞧。”

结果那些豹头虎头虽好,却要刺的越大,才看着越威武,若要刺小的,反而是这狐狸瞧着更好。

刺青师傅是瞧见了棠落瑾的后腰,觉得这狐狸最适合棠落瑾,忙忙劝了个口干舌燥。

沈贤是沈家长得最好看的,自己又素来爱美,虽得了个“贤”的名字,但对漂亮东西,最难以抗拒,亦极力劝道:“这小狐狸便罢了,小小一只,三弟吃不了多少苦,便刺完了。可这虎头豹头太大,且不说要费多少工夫,三弟忘了家里人么?若是小小一只,只当玩乐便罢了,三弟非市井之人,刺得整个后背都是,反倒不美。”

棠落瑾对此本就没有太大的喜欢或者不喜欢,闻言眉心蹙了蹙,见那只逃窜的小狐狸,也不是那么的碍眼,便点头道:“那便它罢。”

刺青师傅和沈贤心里俱是一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刺青师傅自是希望能在棠落瑾后腰上刺上最适合棠落瑾的小狐狸,沈贤则是心痒难耐,想要看到这小狐狸刺在棠落瑾身上的模样,然后考虑自己是不是也要刺上一个来……

刺青师傅手艺好,但耐不住他喜欢棠落瑾白如雪的皮肤,做起活来,格外细致,整整一个下午,才把那只逃窜的小狐狸,刺在了棠落瑾的后腰上。

然后刺青师傅就忍不住满意的笑了起来:“三公子快瞧瞧,老朽这手艺,三公子可是满意?”

棠落瑾并未起身,沈贤却眯着眼道:“师傅这手艺极好,三弟必是满意的。来人,送师傅。”

等人都走了棠落瑾才从榻上起身,然后让人拿着镜子照后腰。

“果然被遮住了。”棠落瑾面无表情的评价道,“很好。”

沈贤:“……”遮住了便是很好么?难道不应该夸赞一下这只小狐狸多么活灵活现,多么和他的皮肤相配么?

可惜棠落瑾只夸了那么两个字,然后就擎等着旁人为他穿衣。

末了还奇怪的看向呆呆的沈贤:“表哥怎么了?时候不早,我该走了。”

沈贤忙道:“现下就走么?不若一起吃顿饭才走?”

沈家能单独见棠落瑾一面,已经是不易了。沈贤自然想要和棠落瑾多相处一些时候。

棠落瑾微微一顿:“不了。曾祖母如今身子越发难过,我今早请安时,与她说,要和她一道用晚膳,此时再不去,才怕是晚了。”

沈贤这才不再劝。

棠落瑾往前走了几步,忽又回头:“还有一事。”他顿了顿,才道,“曾祖母曾与我说,将来她若……安姑姑自然是要给我的。安姑姑手下,还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随了安姑姑的姓,另外一个则是姓陈,旁人唤陈姑姑。陈姑姑性子稳妥,只生来不喜说笑。若是、若是长信宫那边有意,这几日不妨多往长乐宫跑几趟,既拜见了曾祖母,也能同陈姑姑走动一番。”

沈贤闻言大喜。

太皇太后的身子果然是越来越差了。

年前太医就说,太皇太后能熬过春天,已然不易。现下太皇太后果真熬到了春天,接下来的夏日,她却是再也熬不住了。

天元帝和棠落瑾素来孝顺,天元帝事务繁忙,每日尚且要来探望太皇太后一次,棠落瑾自不必多说,宁可翘课每日也要来。

其余皇子皇女虽有心,奈何太皇太后规矩了一辈子,临了临了,却也任性了起来,只让他们在院子里磕头,却是只许棠落瑾一个进来陪她说话。

棠落瑾本就钦佩太皇太后,心中又知晓太皇太后对她的好,自是来得越发勤快。甚至还特特学了箫,吹给太皇太后听。

太皇太后听了便笑:“哀家只当哀家的小七哪哪都好,却不想哀家的小七也有学不好的东西。”

棠落瑾困惑道:“小七吹得不好么?明明师傅说的那些技艺,小七都努力学会了。而且师傅也常常赞小七技法之上,于小七已然教无可教。”

只是那师傅说这话时,眼睛里分明有着可惜之色。

太皇太后大笑:“教你箫技的这人倒也会哄人。技法之上,教无可教。可是小七啊小七,你的箫声里,却不曾有情。箫也好,琴也罢。技艺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可是若单单只有技艺,没有情,任是技法再好,却也只能让人可惜遗憾,而不能铭记。”

棠落瑾又试着吹了几次,仍旧被太皇太后说是没有“情”。棠落瑾无法,于是就不肯吹箫了,只拿了画笔,给太皇太后作画。

比起需要感情的箫,棠落瑾画起画来,自是得心应手。更何况他和太皇太后相处多年,为太皇太后作画时,并不需要太皇太后端坐不动,而是随便太皇太后动或不动,他自己就能画画。

太皇太后手里拿着箫,看着棠落瑾,一脸的慈爱。

等到棠落瑾将画像拿给她时,太皇太后只笑:“小七的画技,可是比箫技要好得多啊。”顿了顿又道,“就是不知,小七不曾见过的人,可能画出他的画像?”

棠落瑾一怔。

太皇太后又摆手道:“哀家老糊涂啦,又说些有的没的。小七,你找得那些七十岁以上的老者,编的养生曲儿甚么的,可都编好了?”

棠落瑾让人去寻大棠的老叟时,就不曾瞒着天元帝、太皇太后和太后他们,此刻听太皇太后询问,道:“养生曲儿倒是编的差不多了,到时候让人传唱下去,由幼童开始传唱,曲调简单,不识字的百姓也能很快学会。至于养生书籍和那些种田之法,仍旧在整理之中。养生书籍必要谨慎,小七又寻了太医院两位太医帮忙确认,书籍是否有妨碍。至于种田之法,则是已经分别长安、福建、江南善堂的地里开始试验。若当真有用,亦要推广开来,如此才能让咱们大棠百姓,每亩地能收更多的庄稼。”

太皇太后听到棠落瑾所言,知晓棠落瑾当真是在在不触及皇权的条件下,为大棠百姓做事,心中越发高兴,慈爱道:“小七可知,武皇一事?”

棠落瑾一怔。

“武皇啊。”太皇太后似是无意叹道,“武皇是位带兵奇才,若无武皇,便无大棠今日盛世。小七,你若要做武皇,便首先要做将军才是。”

棠落瑾并不十分明白太皇太后那日的话中之意。不过,有些事情,他终究会明白,此刻便也没有太过在意,而是去寻了安姑姑,询问先皇相貌。

安姑姑闻言,先是一怔,随即便明白了棠落瑾的意思,将她所知之事,一一告诉棠落瑾。

棠落瑾又寻了几个从前伺候过先皇的人,照着镜子,看着自己的容貌,画了两幅画像。

这一日正好是四月三十。

天气格外温暖。

太皇太后眯着眼睛,在院子里晒太阳。

安姑姑是红着眼睛把棠落瑾的画送上来的。

太皇太后正要问太子怎的没来,见安姑姑把画打开,露出画上一个二十七八岁,和棠落瑾有六七分相似,却显得更加谦和温润的男子。

太皇太后登时流下泪来。

她就知道,她的小七,当真是聪慧过人。哪怕她再如何的伪装,她的小七,还是能看出来,她有的时候,在透过小七,看她唯一的儿子,怀念她唯一的早逝的儿子。

她那般喜欢小七,那般偏心小七,除了小七额间的观音痣,何尝又不是因着小七的容貌,除了像天元帝,更是和先皇——也就是她唯一的儿子更加相像呢?

天元二十年,五月初九,太皇太后朱氏,于长乐宫,怀抱一副画像,溘然长逝。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