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 分类:同人 | 字数:0

36 奇香

书名: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字数:6.2千字 更新时间:01-06 19:32

“……民之所向,民之所愿,于太子来说,都不重要么?”

眼见棠落瑾小小年纪,被人咄咄相逼,宁君迟顿时坐不住,想要站起身来,结果却被天元帝看了一眼。

宁君迟动作一滞,停了下来。

棠落瑾却没有被吓住。

他虽然年岁小,个头小,可是,气势却不小,丝毫没有被对方偷换概念的行径吓住。

“民之所愿?”棠落瑾道,“管子曰,‘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孤以为,民之所愿,一是吃饱穿暖,家有余粮;二是天下太平,锦衣钱袋走于街上,无人敢抢;三是家人健康平安,父母康健,儿女天真快活。敢问几位大人,百姓所愿意过上的日子里,有哪一条,是令其母其女其妻受断骨缠足之痛?”

棠落瑾这般一说,一些被韩郡马等人的话带着走的人,才忽然反应过来,是了,民之想想,民之所愿,可不就是太太平平的过日子,吃饱穿暖,一家和乐么?哪里来的让女子缠足,就是民之所愿了?想通之后,俱都面色不善的看向韩郡马等人。

韩郡马强撑着辩解道:“臣这里有千人请愿书。请愿书总不至于是假的,这个,太子又有何解释?”

安王闻得韩郡马如此不争气,几句话就被太子逼得开始不镇定起来,微微闭目,只当眼不见心不烦。

棠落瑾直接将义州主簿招上前来:“千人请愿书是出自义州,孤且问你,义州百姓,为何会出这份请愿书?义州百姓之中,当真有这么多男子读书认字,能为家中妻子女儿代写请愿书?他们的妻子女儿,又当真是愿意被家中男子如此代写这份愿意缠足的请愿书?韩郡马是否给了这些写请愿书的人好处或承诺?”

韩郡马目光微闪,明显急躁了起来。

义州主簿早早就知道了这次的事情,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可怜他们义州百姓甚么事情都不知道,就被推到了朝堂之上。

义州主簿定了定神,躬身答道:“回太子殿下的话,这份请愿书,的确是出自义州。义州缠足女子占了大约女子总数的一大半,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大多都是赞同缠足一事。虽然缠足会令女子受断骨缠足之苦,然而在义州本地,唯有缠足之后的小脚姑娘,才能嫁得更好的郎君reads;。因此韩郡马的请愿书,会有人同意,这倒也不足为奇。”

“至于义州的读书人……”义州主簿迟疑了一下,并不愿意参与到朝堂之争之中,因此犹豫一番,开口道,“义州的读书人,应不足千人。韩郡马找得那些愿意写请愿书的男子,大约是找了代笔之人,倒也说得过去。韩郡马为人光明磊落,召集百姓写请愿书时,并未给写请愿书的百姓任何银两或承诺。”

韩郡马微微松了口气,得意道:“太子瞧,有义州主簿作证,臣可是公正廉洁,并未作出任何贿赂人的丑事!那等事情,臣尚且不屑一顾,如何会去做?”

棠落瑾看都不看他,只盯着义州主簿道:“韩郡马令人写请愿书之前,未曾给过承诺或银两,那么,之后呢?请愿书写完之后,韩郡马是否给了那些人好处?那些写了请愿书的百姓,是否忽然家中多了外财?身为义州主簿,你总该察觉那么一星半点,还不在朝堂上,父皇面前,老老实实地说出真相?”

棠落瑾说到后面,声音立时高了起来,整个紫宸殿里,都是他的声音。

义州主簿震惊之下,脑袋里还没想好合适的推脱理由,膝盖已经不受控制地弯了下去,跪在了大殿之上。

义州主簿心道不妙,再听得太子胸有成竹之语,就知这位小太子,分明就是甚么都知道,只是拉他过来点头作证而已。

他心中闪过诸多念头,最终还是叩头道:“微臣所说,俱都属实。圣上和殿下若是不信,大可去义州查问,微臣若有一句虚言,必遭天打雷劈!只是微臣如今年纪渐大,只觉记性大大不如从前,若非太子殿下提醒,微臣险些忘了,那些写了请愿书的义州百姓,事后的的确确是家境好了许多。若是微臣猜测不错……韩郡马,应是怜惜百姓,如此才施舍了些银两。”

韩郡马登时被定在原地,张嘴想要解释,却又说不出话来。

安阳侯起身出列,道:“臣原以为,韩郡马年少有为,如此才敢在大殿之上,直接驳斥太子殿下所说的缠足女子‘不孝不忠不慈’之事。然而今日所见,且不提孝与不孝,缠足女子所生子女数量的确多于天足女子,然而能真正活下来的子女数量,却不如天足女子。可见天足女子身子康健,生下来的孩子也大多能养活得了。论起慈与不慈,显见是太子殿下正确,缠足女子,于其子女来说,的确不慈。

再论不忠,缠足女子身子孱弱,虽能下地种田,可是缠足女双足已然畸形,成年女子双足也只有巴掌大小,如何支撑地住女子在田间做活后,还能回到家中伺候一家老小?就算是能,比起天足女子,小脚女能做得显然不够多,显然对朝廷来说,小脚女并不如天足女子那么忠心,可以为大棠奉献更多。”

李首相亦站了出来:“臣先前以为,若小脚女子当真能诞育更多的健康的子嗣,那么甚么不孝不慈的事情,都可暂时放在一旁,不予理会。毕竟对我大棠来说,人口方是重中之重。

然而今日所见,显然韩郡马所报有误,小脚女子并不能为大棠带来健康的子嗣。既不能带来健康子嗣,又比天足女子为朝廷做的贡献更少,更不容易照顾好田间活计,伺候好公婆子女,那么,此等小脚女子,单单为着‘取.悦夫君’的理由,要来又有何用?圣上仁爱百姓,又怎能看着无数女子将自己弄得犹如残疾一般,连正常行走都做不到?可见缠足一事,必须在民间禁止,如此才能让我大棠将来越来越富足,人口越来越繁多。”

众人眼见韩郡马拿出来的“证据”一一被驳斥,太子早早就做好了准备,天元帝亦虽表面公允,可内里却是支持着太子,心下一叹,想到李首相所言,觉得令普通女子不缠足,对他们来说,也并非大事,便都一一站了出来,附议云云reads;。

天元帝脸上终于露了笑容。

棠落瑾却还不知足。

众臣子所说,乃是禁止普通百姓家的女眷缠足,所用法子也简单,收缠足税和定期检验,偷税漏税的,双倍征税。

如此于百姓之中,缠足之事或许可缓解。

棠落瑾想要的却不止如此。

“上行下效,素来达官贵人喜欢的事情,普通百姓也会跟着喜欢。一旦达官贵人所求好女,皆为缠足之女,那么百姓之中,亦会将此事流传开来。百姓亦会觉得,娶妻当娶小脚女,娶得小脚女,方是人间美事。如此既会看不起天足女子,令百姓家庭不睦,又会出现百姓之中有大胆者,偷缠小脚等,如此折腾,于大棠来说,又有何等好处?孤且见过三寸金莲,丑陋令人作呕,并不见半分美态,便是将此等事情全部禁了,又当如何?”

不少格外喜欢“三寸金莲”的臣子:“……”殿下你还太小好不好?金莲之美,殿下现在如何懂得?

“此事倒是不急。”李首相含蓄道,“如今达官贵人家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那么几个小脚姬妾甚至是正妻妾室,若是将她们也禁了,怕是会令这些人的家眷心生怨怼。况且,既收了缠足税,将这等事情当做达官贵人独有的事,时日长了,百姓自然知晓不去缠足了。”

李首相话音一落,就有旁人附和道:“李首相所言极是。虽说上行下效,然而朝廷既有令,百姓亦当遵从。太子殿下大可不必担心缠足一事,在百姓之中再次风行。”

棠落瑾却摇头道:“若今日不禁,孤只恐将来会禁不住这件事情。”尔后朝天元帝道,“父皇?”

天元帝微微颔首,看了徐有为一眼,徐有为小步退出殿内,很快又转了回来,手里正捧着一只金色的空的鹦鹉架。

天元帝将鹦鹉架放在案上,问道:“诸位爱卿家中,可也有这样一只鹦鹉架,鹦鹉架上,有水有食,却为什么没有鹦鹉。”

殿内诸人,有些没有反应过来的,自然是硬着头皮躬身称是。

有些反应过来的,终于明白了天元帝会将一只空鹦鹉架安置在廊下的缘故了。

——并非有甚特殊缘故,并非这空的鹦鹉架有甚特殊好处,而是天元帝要让大家都明白“上行下效”这四个字,根本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下位者,为讨好上.位者,极力效仿上.位者,乃是天性。

缠足一事,若只在百姓中下禁令,达官贵人之中不管,那么迟早有一日,禁令将不会再是禁令。百姓为了像达官贵人那般娶到更加令人心仪的“小脚女”,必然会在私底下偷偷缠足。

此风若禁,就必须自上而下,所有人都当禁。

当然,天元帝也好,棠落瑾也好,自然知晓这件事非要禁,却也不能全禁。

因此再下了缠足税之后,又在户婚律中加了一条,自天元十五年始,凡缠足女子,不得为妻,不得为妾,若有违抗者,夫妇或夫妾及女方父母,杖一百,流三千里reads;。

放足者不在此列。

不少官员脸上都僵了。

要知道缠足之风并非一日两日,他们家里也是有小脚妻子、小脚娘和小脚女儿的。前面的缠足税,对普通百姓或许有用,但对他们来说并算不得甚么,可是如今这条户婚律的律令一出,旁的就罢了,他们家女儿的脚,是必须要放了。

否则不但妻做不成,妾也做不成,只能沦落到通房之流,谁又能受得了这等事情?

那些尤其喜欢小脚的大臣倒也安了心,妻子女儿不缠足,于他们来说也不算甚么。左右还有那些歌姬不是?歌姬,可是既算不得妻,也算不得妾的。

缠足税和户婚律的新律令一出,大棠上下哗然。那些原本死活要缠足的人,闻得缠足女连妾都没资格做,心中还有甚想法?立时就让家里女儿放了足,只等着过上一两年,再将人嫁了。

虽也有女子正好是适龄之年,今年嫁人倒不需彻底放脚,家里为着礼金,匆匆忙忙将人嫁了,但那到底是少数人。

棠落瑾亦非神仙,也管不了这么多的人。他只能尽他所能,做他能做到的事情。

当然,随着禁止缠足的诏令传遍全国的,还有太子之名。

百姓皆闻皇太子殿下极其反对女子缠足,甚至为此在朝堂上舌战群臣,端的英武,又有人特意让说书先生讲了禁止缠足之始末,大部分百姓虽不明其深意,但是却觉得这位很可能是武皇转世的太子殿下,的的确确,不愧为太子。

大皇子闻得此言,只觉愤恨。

“是蒋家。”大皇子面色阴晴不定,“定是蒋家在他身后帮他。”

想方设法废黜缠足之风的事情应是棠落瑾一人所为,但是这之后的事情,譬如那些说书人说的故事,譬如那些文人墨客带头为太子说好话的等等,必然是蒋家为棠落瑾一一运作,令棠落瑾名声丝毫不曾落下,反而还上升了几分。

湘贵妃自然也知晓这其中的缘故,心中叹息之余,也只恨娘家李首相家,为何不肯帮着她的大皇子。

“你再等等。”湘贵妃只得道,“李家虽不肯将你表妹嫁给你,但是,其余人家,你尽可去挑选。譬如左右卫统领家的……”

大皇子两只手在空中发泄似的打了两下,道:“他算甚么东西?一个刚刚从寒门爬起来的人,母妃你怎能把他的女儿许给我?哪怕是侧妃,我的府里,将来也不能有这等人!”

湘贵妃一怔,劝道:“我儿错了。他家虽是寒门出生,然而圣上却很是看重这位上将军。母妃虽是女流,但也大致猜得出,圣上其实是有心让上将军去边境再挣军功的。如此一来,我儿的手里,岂非就有了兵权?”

自来兵权为重,可怜湘贵妃煞费苦心,才挑选了一个可以勉勉强强和宁家相抗衡的上将军。

然而大皇子却毫不领情:“就算如此,一个泥腿子出身的人,如何当得我的岳父?母妃若执意求娶他家女儿,那么,他家女儿,只能做儿子侧妃!”

大皇子想到棠落瑾身后,如今既有手握兵权的宁家,又有世家大族的蒋家,怒由心生,强忍着火气向湘贵妃行了礼,接着就大步走了reads;。

湘贵妃顿时头痛不已。

旁的便也罢了,那上将军是从二品官位,膝下又只有一女,还是嫡出女儿,岂能与人为妾?哪怕是嫁入皇室,怕那护短的上将军,也是不会同意的。

和大皇子一样心中怒火丛生的,还有清宁宫的皇后。

皇后听到太子名声比从前更盛的消息后,只恨自己当初为何要迟疑和糊涂。

若是她那时不曾犹豫,直接以母亲的名义阻止了棠落瑾和蒋家联姻,又哪里会白白便宜了棠落瑾?

“蒋家……”皇后目光里透着冷意,“他们以为,他们支持了他,他就一定能坐上那个位置么?本宫总有法子,让他失去如今所得到的一切!”

越侯夫人闻言,只得将这次的事情,还有宁君迟参与的消息重新放回了肚子里。

宁君迟并不知这其中真相,会出手帮亲姐的儿子,再正常不过;可是环儿恨极了棠落瑾,又难免迁怒他人。如此,她倒不必说这件事了。

“此事不急。”越侯夫人镇定地道,“环儿冷静冷静,你现下最重要的,就是赶紧将身子调理好,快些生个儿子。待你有了亲生的儿子,要如何处置现在的太子,又何须你我动手?”

皇后一怔。

越侯夫人之前也是被皇后带的糊涂了,脑袋没拐过弯了,这次回家多想了几日,才想明白这件事情:“等你生了儿子,有了真正的宁家血脉。你我将事情直接说与父亲听,父亲岂会不帮着他的亲外孙?到时候,三弟、四弟也大了,他们也可以帮咱们除去棠落瑾。我们一家里应外合,除掉一个棠落瑾,岂非是简单至极的事情?”

到时候,棠落瑾一死,活着的只剩下皇后生下的嫡子。宁家几代忠烈,只要天元帝不糊涂,就会立皇后的儿子为储位。

当然,前提是,皇后能早早生下这个儿子。并且在这个儿子长大之前,天元帝还有时间,能好好活着。

否则这个儿子生得太晚……越侯夫人就不知道她们的父亲还肯不肯帮这个忙了。

垂髻小儿如何能坐得住皇位?

这个儿子,皇后必须要生,并且是快些生。

皇后心中也明白这件事情,可是,“至善大师的话,我从前不肯相信。但是自从我生下了六公主、七公主……”皇后想起两个早逝的小女儿,心中钝痛,“我便觉得,我下一个孩子定然还是公主。且我最后的那个儿子,也该是三十五岁后才能得到。”

越侯夫人只得劝道:“就算是如此,你也要先怀了孩子,把孩子生下来再说。还有就是那位老大夫,我今日带着他来了,环儿,你,可要他为你诊治诊治?”

皇后自然是要的。

从前无人提醒,皇后只当自己是因连失两女的事情,心神大恸,这才改了脾气,现下被长姐一提醒,皇后也发现了其中的不对劲。

太医毕竟常年供职宫中,不如外面在各地行走的老大夫见到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多。太医未能查出来的事情,或许那位老大夫可以reads;。

老大夫须发皆白,他在来之前,就听说了皇后的“病症”。

原本他以为,皇后是因为连失两女,心中郁结,生了“心病”,偏偏又无处发泄,这才会连脾气都改了。

现下为皇后诊了脉,再观其颜色,老大夫年纪大了,嗅觉却灵敏,忽而道:“敢问皇后,这里熏得,是甚么香?”

皇后道:“是进贡的奇香,本宫并不常用,这可是有何不妥?”

老大夫细细嗅了一会,这才道:“这倒是了。皇后曾经连失两女,大喜大悲之下,心性有损。又隔一段时日熏一次这掺了东西的檀香,幸而皇后用的不多,这才犹如寻常人,只脾气越发急躁,不能静心思虑而已。”

越侯夫人道:“这香里掺了什么?若是日日熏,又会如何?”

“若是日日夜夜的熏,终有一日,神智浑然不清,控制不住脾气,到处发怒犹如疯妇。”

皇后双目怔然,险些打落了茶盏。

长乐宫。

宁阳大长公主带着小孙女来拜见太皇太后和太后。

棠落瑾听说后,就果断的翘课过来了。

宁阳大长公主看着池边,两个小儿一道喂鱼的模样,心中既喜又忧:“这可如何是好?我瞧着他们两相无猜的模样,只觉心中高兴。可是再想想这太子殿下是翘课来的,我这心里,又仿佛有只猫儿似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太皇太后看着两小,慈爱地笑道:“宁阳怕甚?小七素来聪慧,逃课也不是逃了一两日了。他能逃了课,跑来看寒漪,显见是将寒漪放在心上了。如此青梅竹马,又有甚不好?”

宁阳大长公主心里欢喜,面上却还是道:“只不知这两个小孩子家,到底有什么话好说。”

棠落瑾和蒋寒漪在喂鱼。

蒋寒漪比棠落瑾大三岁,于是就高了棠落瑾整整一个脑袋。

棠落瑾:“……”把脸板的越发像冰块。

蒋寒漪微微笑着,眉眼弯弯。

两人之间,几乎都是蒋寒漪在说话,说她的闺中趣事,说骑马学打马球的事情,末了还问棠落瑾,这是不是有些不够贞静?

棠落瑾听了,面无表情道:“表姐喜欢,就好好学。我正巧得了一匹温驯地小马,待会令人牵去公主府,送给表姐玩。还有打马球,若是有表姐参加的比赛,也着人告诉我一声,我还未曾瞧过表姐打马球的模样。”

蒋寒漪听了,笑得一双眼睛,像极了月牙儿。

长乐宫里正是一片和乐。

午膳时,竟有小太监急忙忙跑了过来,在太皇太后身边耳语。

太皇太后脸色登时变了。

“大皇子糊涂!李家嫡女,既为失德失贞,岂可为妾?”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