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 分类:同人 | 字数:0

48 41.40.1

书名: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字数:6.4千字 更新时间:01-06 19:32

梅花形的胎记。

沈二姑娘瞧着小娃腿上的胎记,就呆愣住了。

两个小娃的母亲沈家四少奶奶瞧了,以为小姑子是心下好奇,笑着把另一个小娃也给转了身,指着那小娃屁股上的“梅花”道:“这两个孩子,都随了沈家男人,身上可都有梅花胎记呢。说不得,二妹妹将来嫁了人,将来生得孩子身上,也会有这梅花胎记。”

沈二姑娘怔住:“这是沈家遗传?”

沈家四少奶奶不意沈二姑娘不知此事,心中诧异了一瞬,想到沈二姑娘和几个哥哥年纪相差很大,大约并不知晓这件事情,才笑道:“是啊。沈家儿郎里,十个里有七个,身上会有这梅花胎记。沈家姑娘生出的孩子里,十个里也有那么两三个,身上会带有梅花胎记。只是这胎记一般都不长在脸上,外人便也就不知了。二妹妹出生时,你的几个哥哥都长大了,是以二妹妹才不曾见过这个。”

沈二姑娘直接呆愣住了。

沈家儿郎?沈家姑娘生出的孩子?

她刹那间想到那日看到的太子腰上的梅花胎记,再想到五公主和太子同年同月同日生在清宁宫离,替她姐姐馨妃接生的人,还是皇后的家生奴婢。沈二姑娘只觉喉咙干涩,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二姑娘不是说,要去给两位小公子,去夫人那里讨些好东西来么?”香炉原本就沉稳,在宫中历练多年,虽然心中和沈二姑娘所想的一样,但面上却不露声色,只伸手拖住了沈二姑娘的手臂,悄悄在上面捏了一下,“奴婢瞧着夫人今日正在晒东西呢,咱们现下不过去,去得晚了,可就给两位小公子讨不到好东西了!”

沈二姑娘回过神来,咬了下自己的舌尖,些微的疼痛,让她震惊下来,笑道:“香炉姑姑说的是,你们两个啊,”她半蹲下.身子,摸了摸两个小娃儿的脑袋,道,“就等着姑姑给你们带好东西来罢。”

沈四少奶奶想要推脱,却被沈二姑娘笑说了几句,就不再说甚么了,只亲自把沈二姑娘送到了门口。

沈二姑娘和香炉走得远了,心中的想法越来越明显,不禁心生俱意,脚下趔趄一下,险些摔倒。

香炉和另一个丫鬟忙忙搀扶她起来。

沈二姑娘将那个丫鬟挥退了下去,却拉着香炉的手,道:“姑姑,是真的么?难道真的是我想的那般么?皇后表姐……她,她真的做出了那等欺君之罪?太子身上,真的有咱们沈家的血脉?真的,是姐姐的亲生儿子?”

香炉忙忙四下一瞧,见周遭并无人看向这边,这才扶着沈二姑娘往湖中亭走去,小声说:“奴婢原本就觉得当初皇后用了计reads;。毕竟,天元七年,娘娘为着咱们沈家和宁家的情谊,为着她和皇后的‘姐妹情深’,怀着身孕,自请陪伴皇后,为的就是想让皇后宽心,想告诉皇后,无论如何,她们都有出来的一日。可是皇后那时虽然感激,但是却以清宁宫已经犹如冷宫无需那般多的奴仆为由,驱散了她和娘娘身边的大部分奴仆。皇后身边彼时尚且有一个于姑姑和四个一等宫女,咱们娘娘实诚,奴婢久劝不听,身边最后只剩下了奴婢和紫烟两个。而,”

香炉语气一顿,道:“而三月二十六日那天夜里,娘娘八个月身孕,骤然生产,皇后七月生产,均是早产。奴婢先前不明其意,后来再想想,显见是皇后那时就起了换子之心。只是娘娘身边只奴婢和紫烟两人,紫烟去请太医,奴婢守着娘娘却被替娘娘接生的于姑姑指挥得团团转。也怪奴婢糊涂,那时候一心焦急,竟没有看出其中关窍。”

而之后的事情,沈二姑娘不必香炉说,心中就明白了。

后来,皇后和馨妃同一.夜生产。虽有人怀疑这是换子之计,但是没奈何,七皇子的形容之间,根本不像馨妃,反而和皇后有几分相似。而五公主则是女似父,和天元帝眉眼间相像,只脸盘和皇后、馨妃俱是一样。

如此一来,就算有些人猜到了皇后的计策,也误以为皇后虽有用计,但是好巧不巧的,当真生了个儿子,而馨妃也确确实实生了个女儿,如此馨妃才没能在那个晚上就“产后大出血而崩”,而是顺顺利利地活了下来。

正因如此,饶是皇后后来几番为难太子,众人也只认为这是因太子三岁回宫那日,六、七公主双双仙逝的缘故,皇后因此迁怒太子,才会有时候对太子不够好。

至于皇后对五公主的好……单单看五公主对馨妃和沈家的态度,还有“义正言辞”拒婚沈家时的模样,外人无不以为这是沈家和宁家闹翻,皇后和馨妃闹翻,皇后对着五公主的好,也只是为了拉拢诱哄五公主对付馨妃和沈家而已。

即便是沈家,也从未想过,皇后如此区别对待二人,竟会是其他的缘故。

“那、那该如何?”沈二姑娘惊吓一过,心头震动一番,终于回过神来,“这件事情,事关重大,必须要告诉父亲母亲,还有诸位兄长。不管是要不要把这件事情说出来,都要他们好生拿个主意才好。”

香炉闻言重重点头,搀着沈二姑娘就往沈夫人院子里去。她心中却想,这件事情的的确确是需要沈家的当家人拿个主意,可是,要拿的主意,却不是是否要把这件事情说出来,而是怎么把这件事情的尾巴扫的彻彻底底,让众人丝毫不怀疑太子的正统。

——即便太子是馨妃的亲生儿子,是沈家的血脉,可是,那又如何呢?沈家和馨妃,给不了太子嫡出皇子的身份。而太子自出生时就与旁人不同,百日痴傻,周岁抓周抓到和当初武皇一样的东西,被传是武皇转世,离开长安,在福建百佛寺下住了两载,又得至善大师的鞠躬一谢……

这样的太子,若是突然被传出是庶出身份,是和其他皇子一样的普普通通的皇子,甚至不但没了“嫡出”名头,连“长”之一字也没有。如此这般,无论是皇后现下肚子里真正的嫡子,还是现下居长的二皇子,又或者是将来能登基的任何一个皇子,又有谁能容得下这个“武皇转世”并且已经当了九年太子的七皇子呢?

太子没得选,沈家和馨妃也没得选reads;。

他们,根本不能把这件事情捅出去,反而要把这件事情捂得严严实实的,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只是这些事情,香炉在心里转了转,却没有说出来。二姑娘想不到的事情,沈家的当家和当家夫人,又如何会不懂?如此就不需要她这个奴婢来多嘴了。

太皇太后和太后收到棠落瑾从江南寄来的信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二十三了。

太皇太后将信看完,眯了眯眼,将信给太后看了一遍,就令安姑姑递给了正在长乐宫里父亲的蒋寒漪。

安姑姑瞅着蒋寒漪便笑。

蒋寒漪双手接过信,忙低了头。

太皇太后指着安姑姑,笑骂道:“你倒是长了本事了,敢笑话咱们的太子妃!你瞧着吧,等小七回来了,定会头一个去找你的!”

安姑姑跟随太皇太后多年,瞅着未来太子妃“笑上一笑”,这个面子还是有的。闻得太皇太后笑斥她,也只笑眯眯的先给蒋寒漪屈膝行了个礼,又转身冲着太皇太后行礼。

“主子这话可是说对了,太子殿下回来了,来找奴婢是一定的,不过啊,太子殿下找奴婢,肯定是为着给奴婢送些好东西,再来打探打探主子的身体,还有……蒋家小姐是不是在宫里受了委屈。奴婢呀,才不怕太子来找奴婢来着!”

太皇太后指着安姑姑就笑。

蒋寒漪的脑袋垂地更低,脸颊一片绯红。

太后忙拉了她的手道:“这么容易就脸红了啊,哎,还是小七好眼光,知晓自己脸上没甚表情,就找了个会害羞的太子妃,将来这日子,定能过得有滋有味。”

“……”蒋寒漪只得继续低着头。

太皇太后和太后说笑完,就让蒋寒漪往隔壁耳房里去看信了。

棠落瑾临走前,特意来求了她们,说若是皇后怀孕辛苦,蒋家小姐年纪轻,恐冲撞了皇后,便请她们留意着,若蒋家小姐进了宫,就把蒋家小姐接到长乐宫里来孝敬她们。

太后以为是皇后小气,不太能容得下自己的儿媳妇儿,是以才会使出诸多手段折腾蒋家小姐,虽觉无甚必要,但也应了。

而太皇太后却知道皇后是实实在在地在为难蒋家小姐,闻言就应了下来。小七素来重情,平素最是孝敬她和太后,现下既多了一个惦记的人,她们自然要出手护着。

只是……

太皇太后往耳房瞧了一眼,眉头微微皱了皱。

在太子出发前,皇帝曾特特嘱咐了宁君迟,说宁君迟离开长安一趟不易,这次便和太子一道在江南好好玩上一番,若是江南事毕,天气还未转凉,宁君迟就可和太子再往难免游玩一番,也算是让太子“游历”一番,增加见闻。

这件事情,太皇太后也是知道的。只是她不明白,为何皇帝都开了口,如今还不到八月,这二人怎的又突然折返回来了?

那番话,皇帝虽没有告诉太子,可是,宁君迟也不曾说么?就算不说那些,太子素来和宁君迟亲近,就算不为少年人的好奇心,为着宁君迟,太子也不该这么早就往长安返回reads;。

太皇太后沉思半晌,直到看到从从容容从耳房里走出来的蒋寒漪时,才把这件事情暂时放下。

罢了,还是等晚膳时,叫了皇帝来问问罢。

长安城的事情,棠落瑾自是不知。

他既和宁君迟说了,路上走得慢一些,把路上有趣的城镇或是有好景儿的地方都瞧上一遍,便不会走得太快。

他们七月十五启程,彼时皇后怀胎正好七个月,江南和长安中间,有着运河相连,水上走得快,想来无论他们走得再怎么慢,在九月之前,他们都能赶到长安。

对棠落瑾来说,这个时间,足够了。

当然,就算真的晚上那么几日,他也不会太过焦急。

这一日,正好行船正好走到一个繁华小镇,在渡口停了下来。

棠落瑾是听说过这个小镇的,在甲板上看了一会,就对着身后的宁君迟道:“我听说,这里有几道菜做得极好,小镇上还是有名的酱油之乡,顺便买些酱油回去送人好了。”

宁君迟:“……”堂堂太子,何至于如此小气?

还买些酱油回去送人……宁君迟觉得,棠落瑾好意思送,被送的那些人都不好意思收。

不过,就算如此,宁君迟听到了棠落瑾的要求,还是理所应当的应了个“好”字。

于是一众人看船的看船,找客栈的找客栈,跟着棠落瑾的跟着棠落瑾,就这么热热闹闹的分散开来了。

棠落瑾虽然听说过这个小镇,但到底对这里不够熟悉,宁君迟更是没来过这里,二人正走在热闹的街市上,走走停停时,宁君迟忽而听到有人唤他。

“君迟!君迟!小三子!”

宁君迟回头看去,往上一瞧,才发现一家酒楼的三楼上,正站了一个华衣锦服的青年,正大力地冲他摆手。

宁君迟微微一怔,正在想这是何人,就瞧见那青年身后,走出来了一个一只臂膀空荡荡的中年男子。

他这才想起这二人是谁来,抬手冲楼上一拱手,就拉着棠落瑾道:“小七,随舅舅来,见一见咱们大棠从前的戍守将军!”

棠落瑾一早就瞧到了前面那一番事,闻言点了点头,就任由宁君迟牵着往酒楼上面走去了。

戍守将军?还是缺了一只手臂的?

棠落瑾目光闪了闪,那么这人,就该是从前和宁君迟的父亲宁山一样颇有将才、却因在战场失了一臂,不得不提前告老还乡离开战场的左潜左将军了。

就是不知道,这左潜将军在小镇数年时间,是否已经培养出了和他一样的将才。

长安城,沈家reads;。

沈二姑娘犹豫半晌,终究知晓兹事体大,她既不能瞒着,也不能再继续推迟,不告诉家人真相。虽然她不知家人会如何决断,但是,这件事情,显然要快些告诉家里人了。

棠落瑾是太子,自小就金尊玉贵地长大,譬如沐浴更衣这些事情,必然是由宫人动手。如此一来,这宫中究竟有多少宫人瞧见了棠落瑾的胎记?就算那些宫人只瞧见过棠落瑾的胎记,没有瞧见过沈家人的胎记,可难保不会有人恰好这两桩事情全都知晓,若那人再聪明一些,想到一些对沈家和太子不利的事情,那都是有可能的。

况且,旁的就罢了,那一日,在岸边,为太子穿衣的那人,可是皇后的嫡亲的弟弟,信国公。

信国公行事素来认真仔细,从前又和太子在福建一起住过两年,又岂会看不到太子腰上的胎记?若是看到了,并且偶尔和沈家儿郎交情深的人相互一说,那么这件事情,才是真的避无可避了。

沈二姑娘深吸了一口气,就往沈夫人房间里走了进去,尔后就认真请沈夫人把父亲和几个兄长都请回来,她有事情要说。

沈夫人自幼吃过继母的苦,虽然受伯母堂姐照顾,能顺顺利利嫁到沈家,生下了四子二女六个孩子,但她还是免不得把自己小时候没有受过的宠爱,都给自己的两个女儿,小女儿尚且还好,大女儿是当真被她养得太过天真。

不过,就算如此,沈夫人也无法避免地多疼宠自己的女儿多一些。

“重要的事情?”沈夫人笑道,“娘的婷儿,除了每日的膳食茶点,衣裳首饰,打马球蹴鞠这些事情,还有甚重要的事情要说?而且不但要跟娘说,还要把你父亲和兄长几个都叫过来?”

沈婷被母亲说得脸上微红,跺了跺脚,却还是凑到母亲耳边,小声又认真的道:“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娘,你不信我,也该信香炉姑姑。”

香炉虽是沈家的家生丫鬟,可是进宫数年,又因馨妃受过灾,一只腿都瘸了。现下出宫又在照顾沈婷,沈家上下,对她很是看重。

沈夫人闻言,不禁看向香炉——重要的事情?还是香炉也认为重要的?难道是和宫里的大女儿有关系?

香炉瞧见沈夫人的目光,神色一敛,屈膝道:“夫人也不必立刻就把老爷他们叫来,倒是今日暑热,夫人许是也受了些热气,正该歇着,也正该传话给老爷他们。”

沈夫人原本就觉得把大女儿养的太过天真是她的错。虽然她一开始,是打着把大女儿嫁到手帕交的家里去,手帕交家里人口简单,也算富裕,家里儿郎上进,正是合适的人家。可惜这世间的事情,不是安排得好了,就一定能成真。

沈夫人那时候为自家天真的大女儿操碎了信,嫁妆、陪嫁,还有要嫁的夫婿选了又选,口头定下之后,正要正式小定,手帕交的婆母、公公先后去世,小定一事只得一拖再拖。等拖到大女儿十五岁的这年元宵节,大女儿跟着兄长出去看花灯,结果就碰上了微服出宫的天元帝。

并非沈夫人自夸,馨妃娇憨天真,当真是不少男子都爱带回家的女子。天元帝只见了馨妃一面,就起了心思。几次询问馨妃是否有定亲,定的是哪一家的儿郎,何时成亲。沈家不能给还在孝期的那家人招祸,末了也只能咬着牙,把自家天真娇憨的女儿给送到了皇宫。

沈家原想着,皇后的生母宁夫人和沈夫人是嫡亲的堂姐妹,宁夫人又自幼看顾沈夫人,想来这表姐妹到了宫里,也会相互照拂reads;。结果……

不提也罢。

沈夫人想到这些,只觉心头更紧,立时招了几个贴身大丫鬟,分别往沈老爷、沈家几位爷那里传话,说她骤然暑热,已经躺倒在床上了。

这一日恰好是休沐,沈老爷正好在家,急急赶了过来,沈家四个儿郎比沈老爷晚了一个时辰,也都赶了回来。

等到了沈夫人的院子里,瞧见各自的妻子都在院子的凉亭里坐着,才都有了疑惑。

几兄弟互相看了一眼,就往沈夫人的房间里走去,刚刚进去,就听得沈老爷重重地将一只茶盏,打落在地。

“荒唐!安敢欺我沈家无人?”

沈家兄弟几个立时大步走了进去,将门一关,就朝着沈老爷跪下道:“若有事,父亲尽管发作在儿子身上,莫要气坏了自己身子才是。”

沈老爷此时却是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伸手一指沈婷,“让你们妹妹,说与尔等听。”

沈婷就把她那日在蒋家落水,太子将她救上来,她不巧看到了太子后腰上的胎记的事情说了出来。

沈家兄弟四个,恰好身上都有那梅花形胎记。因胎记似梅花,太过女子气,便鲜少对旁人说起。此刻听到沈婷说原本应当和沈家没甚关系的太子身上,竟有梅花胎记后,四人面色俱都变了。

沈家四兄弟俱都已经成家立业,入朝堂为官。沈二、沈三现下是恰好回长安述职,等过不了多久,还要往地方上去任职,沈大在官场上多年,精明能干,沈四亦聪慧过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到沈婷说了这一件事,众人就立刻想到了当初皇后和馨妃同一个晚上早产的事情。

再想到这些年来皇后对太子若有若无的不喜,还有当初太子几个月大时,在宁家再次出事,朝堂无人敢为宁家说话时,太子就恰好发了高烧,引得天元帝对宁家之事不得放手。以及当时太子高烧后被烧的有些“呆”的话头后,太皇太后突然下了懿旨,令和太子同样几个月大的五公主前去庵堂修行,且一道旨意,就令五公主在庵堂虚度七年时间……如此种种事端,他们先前不曾这般想,自然不以为意。可是,如今这样想了,却发现,那些原来他们看不懂的皇家旨意,现下都有了合理的理由。

“可是,儿子常听人说,太子的容貌极其出色,几乎是把皇上和皇后脸上的好处,全都搬到自己脸上了。”沈四迟疑道,“单单是胎记,并说明不了甚么。至少,咱们单单凭着这胎记,是没法子帮馨妃把太子抢回来的。”

沈老爷当即哼了一声。

沈夫人却是摸了摸自己的脸,良久才叹道:“说起来,当年我与堂姐走在一起,旁人都以为我们是亲姐妹。我与堂姐的容貌,有六七分相似,皇后容貌随了堂姐,芯儿的容貌随了你们父亲,可是竟不成想,芯儿的儿子,容貌竟周周转转,又随了我。”

然后巧之又巧,太子的容貌,看起来和馨妃完全不同,反而像了皇后。

“还有,抢回太子?”沈夫人叹道,“一旦抢了回来,他,就不再是太子了。如此,咱们要怎么抢?如何抢?岂能抢?”

血脉至亲,却不能相认。

认贼做母,却势在必行。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