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9 缠足

书名: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字数:6.1千字 更新时间:01-06 19:32

百花园里,棠落瑾正带着他的四个伴读开始选美。

棠落瑾的伴读里,年纪最大的朱克善,如今才十三岁,他本身又是朱家人,和皇室沾着亲,因此这时候和棠落瑾一起出现在百花园里“赏”宫女,倒也没甚么妨碍。

严青松、叶临影、宁君榆几个,也才十岁、十一岁,就更加没有妨碍了。

只是宫中虽然美人儿如云,但只那么干巴巴的选人,倒也没趣儿。

好在这时候的纨绔少年,想要找乐子也容易。

棠落瑾听了朱克善的“建议”,就摆了五张桌椅,放了遮阳打伞,五人吃着茶点,赏着美人儿,手边还放着“甲、乙、丙、丁”的木牌,没人分别给这些宫女打分,最后看谁得的甲最多,然后再行比拼,最后再决出最美的十个,让棠落瑾给她们作画。

天元帝来的时候,正巧看到一个宫女在百花园里映衬着百花,翩翩起舞,他的太子则带着伴读,边吃边聊边赏美人儿,端的是一个惬意!

甚至惬意的连他这个当皇帝都开始嫉妒了!

于是天元帝心中嫉妒心起,便故意板着脸往前走去。

徐有为忖度着天元帝的意思,立时就高声报了一声。

朱克善几个伴读,偷偷瞄了天元帝一眼,便是纳头便拜,心中颇为忐忑——皇上怎的这样来者不善的模样?要知道前个儿太子殿下往花楼跑了一趟,朝上折子满天飞,皇上都只是意思意思地训斥了太子几句而已,怎的现在就是在宫里玩玩,皇上脸色就黑成这样?

朱克善心眼最多,蓦地想到他昨日请太子出面的事情,心中一突,最为忐忑。

棠落瑾却并不怕,板着脸行礼。

天元帝舍得让别人的儿子跪久一些,可是却舍不得自己儿子跪太久,见状冷哼一声,道:“起罢。”然后就指着徐有为道,“你自己瞧瞧那折子!擅闯臣子家中,无故打骂臣子奴仆,这是太子该做的事情么?”

棠落瑾板着脸,起身接着折子,面无表情地扶着天元帝往自己方才坐的位置走去:“父皇要骂儿臣,也要坐好了,吃着茶,赏着美人和花,一道骂儿子,这样才是人间美事不是?”

天元帝忍不住抽了下唇角,抬起一手,就往棠落瑾额头上敲了一下:“臭小子!”

可还是任由棠落瑾伺候着他坐下吃茶赏美人儿了。

宁君榆三个都起了身,侍立在一旁,朱克善却不敢起身,高声道:“圣上英明,臣有话说。”

天元帝看他一眼,没说话。

朱克善再看棠落瑾,棠落瑾点了下头,朱克善这才再次开口:“臣虽未看那参殿下的折子,但臣想来,那折子上所写的‘臣子家中’,应当就是臣的家里。只是擅长臣子家中一事,根本无从谈起。昨日天气极好,臣又得了一只厉害的蛐蛐儿,说给殿下听后,臣见殿下好奇,便主动邀请了殿下去臣的家中。孰料殿下到臣的家里时,正巧碰上臣的庶妹为躲避家中奴仆为她缠足,正跑到了臣的院子里。殿下不堪其扰,这才打发了他们。”

朱克善道:“臣虽不知那些因此事参殿下的御史大人心中是如何想的,折子又是如何写的,但,殿下虽到了臣的家中,的的确确是因臣的邀请;殿下处置臣家中奴仆,本就是因奴仆犯错,殿下的处罚,理所应当。况,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殿下是圣上之子,处置奴仆,本就是应有之意,何来被参的道理?”

饶是朱克善说得有理有据,天元帝却也轻信,将手中茶杯放下,轻哼一声:“倒也是巧,太子昨个儿下午往你府里去,你庶妹就昨个儿下午被缠足,小小女子,竟也能闯过那些奴仆,径自跑到你的院子里?”

天元帝做了十年皇帝,如何能看不穿朱克善的小计谋?又如何不猜不到?且,他猜到的还不知如此,譬如那些御史今个儿递的只是试探他的折子而已。等到明个儿,那些人要递的,就是棠落瑾干涉臣子家中女眷缠足这等事情,实不该为太子当为之事云云。

饶是朱克善素来机警,闻得龙颜微怒,额头上的冷汗,倏地就冒了出来。

“臣……”

不等朱克善请罪,棠落瑾便开口了:“父皇莫怪他,是儿子让他这般说的。克善表哥的庶妹,自然也是儿子表姐。表姐可怜,已有九岁年纪,却被家里的婆子逼着缠足。表姐九岁,双足自然已经长大,如此年纪,想要缠足,必要折了脚骨,缠了蹭蹭的布,让其活生生地变得畸形丑陋,而表姐在这其中,却也受尽折磨。表姐何辜?既不曾作奸犯科,亦不曾不孝不忠不守妇道,为何要受此等断骨之痛?女子要受十月怀胎之苦,三从四德束缚,已然辛苦,为何还要受这等无用的折磨?”

天元帝闻言,心下叹一口气,赏美人儿的心情也没有了,当下挥了挥手,那些宫人就下去了大半,棠落瑾的伴读也恭敬地离开,也就是徐有为这些贴身伺候的宫人,才留了下来。

缠足陋习,天元帝如何不知?

若让天元帝从男子角度来看,三寸金莲,盈盈一握,自是美不可收。

可是天元帝却不只是男子,还是皇帝,且是一位志向远大的皇帝。

大棠虽然看似安定,可若掀开舆图来看,北有突厥,西有吐蕃,东有东瀛、高丽等小国,那些国家,突厥、吐蕃势强,与大棠诸多征战,高丽、东瀛势弱,同时却也狡猾,见大棠有力气收拾他们时,就乖乖缴纳岁贡,见大棠没精力搭理他们时,就会侵扰大棠边境。

如此困境,天元帝自是想要狠狠打上几仗,若能将其收服或驱赶,自然更好。

可是,若要打仗,就需要大量的男丁、粮食、布匹棉花、银钱。

朝廷若是征兵,那么百姓家里剩下的就大多是女子。女子虽较男子力弱,但乡野村妇,种田收粮,亦不在话下,堪为大棠打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就是这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民间、士族间,竟是生起了“缠足风”,令女子裹起双足,从此变得弱不禁风,走路摇曳多姿,然而相对的,这部分女子,却更加的不惯行走,就更别说担起男丁当兵后,种田种粮这样的事情了。

若只是士族富贵人家的女子缠足,天元帝倒也不觉得有异,可是眼见这股子缠足风越刮越歪,不仅四五岁幼.女要缠足,那些八、九岁脚骨已经长得足够大的女孩也要被缠足,而且缠足的女子,还夸大到民间,村庄,天元帝就不大能接受了。

“朝廷本就是用人之际,若是打起仗来,莫说男子,就是身子强壮的女子,朕都要把她们拉去战场,就是不去战场,也需要在家里种粮,充足战需。若是都裹了小脚,走路都走不稳当,如何给朕上战场,种粮食?”

天元帝眉间隐有怒气:“官宦人家、富贵人家,他们自己令家中女眷缠足便罢了,可是如此却还不知足,竟使民间传出‘大脚女子嫁不出去’这等传闻,令民间缠足之风更盛!突厥、吐蕃女子,最是喜欢骑马,有些贵族女子,甚至还有一身好箭术。可大棠女子,虽温婉纤细是好,但若人人如此,百姓女眷亦如此,国家岂非要无人可用?”

棠落瑾:“……”他爹竟然如此理直气壮地使用双重标准,着实令他大开眼界。

不过,谁让他爹是皇帝老子呢?天元帝为百姓殚精竭虑,为大棠日夜操劳,不嗜酒,不好.色,不随心所欲罔顾朝政,这样的皇帝,已经算是明君了。

偶尔有些双重标准,棠落瑾私心里觉得,这倒也无碍。

只是,天元帝这次的双重标准,却是建立在很多女子的痛苦之上的。

但身份有别,观念有差,棠落瑾没有再继续为那些缠足女子说话,而是道:“父皇所言甚是。虽是女子应尊三从四德,大家闺秀更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少露容颜,然而纵观古今,田地之中,总少不了健妇把锄犁;普通百姓之家,必然有女子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孝顺公婆,哄带孩童;市井之中,中年女子抛头露面,赚钱养家的亦不在少数……这些女子,原是天足,身子健壮,自是什么都做得,可若是现下的女童半数被缠了足,那么十年、二十年后,原本天足女子可以做得事情,小脚女子因身子不便,如何能做得?她们若做不得,莫说是父皇所说的代替男子耕田之事,就是普通的补贴家里的事情,她们都做不得了。如此一来,岂非令我大棠税赋大减,负担增加?若有夫君离世或残疾者,那小脚女子,又该如何养育儿女?”

天元帝本就在烦忧这件事情,闻得棠落瑾这样一说,亦惊觉普通女子缠足,果然危害甚大,甚至比他所想的还要大。

棠落瑾继续道:“还有一事,方才儿子在赏宫女时,亦发现了几个宫女双足与旁人不同。儿细问之,才知晓这几个宫女幼年时家里亦令其缠足,以求得好人家。然而正巧碰上宫中采选宫女,这便来了宫里伺候。宫婢做得是伺候人的活儿,首先便是能站得久,站得直,其次则是能走路快且稳,这几个宫女原先缠足,如何能做到这些?这才放了脚,慢慢恢复过来,虽和寻常人差不多,但自家事自家知,那几个宫女依旧说,不如旁的宫女干活儿轻快。”

天元帝眉眼间隐有松动。

“可见女子缠足,除却令少数男子心悦之外,并无其余好处。缠足之风,请父皇务必禁之!”棠落瑾说到最后一句时,已然跪在地上,神色很是严肃,“我大棠女子,可温婉动人,可飒爽英姿,可一担挑起将士上战场后的那个家,却唯独不能,一双小脚,困于家中,任事都做不得,反而成为国家负担!”

这样一番话说了下来,天元帝亦严肃起来,打量一番棠落瑾后,见棠落瑾说话有理有据,可是他的人,却还是只有那么一点大——七岁幼龄,能有如此见识,能为国为民,如此劝谏于他,天元帝心底忍不住想,想来武帝当年,也就是如此了。

“这件事父皇会放在心上。”天元帝不知想到了什么,忽而又道,“倒也罢了,若有人再用此事参小七,小七便自己上朝,和那些御史自己吵去!如此也生得朕为着你头疼了。”

棠落瑾:“……”自来皇子都是成亲后,才能上朝站班。他是太子,本就有二把手的尴尬身份,怎么能这会子就上朝呢?

他刚要反对,就见天元帝亲自把他拉了起来,还摸了摸他的脑袋,叹道:“说来朕的小七,若论聪明,自是可与武帝相比;可是论起武功……武帝七岁射一虎,力能举巨石,武功更是出神入化,怎的朕的小七,竟在武功上格外不出色呢?”

棠落瑾面无表情道:“武帝是我朝开国皇帝,生而有异,正是应当之事。儿臣是武帝子孙,能托武帝之福,过目不忘,已是万幸,如何能在其他方面还和武帝比肩?且,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儿臣,只是这些不够十全十美的人里的其中一个而已,自不敢和武帝相提并论。”

天元帝其实心中大约也有数,知晓转世一事,或许只是巧合。不过,无论是不是巧合,棠落瑾天资聪颖,孝顺恭谨,友悌手足,有君子之气量,这样的棠落瑾,只要以后不长歪,就一定能得到他最大的信任,坐稳储君的位置。

“这些倒也罢了。”天元帝朗声一笑,“说来君迟说你上次的骑射课,又逃课了。读书的课程就罢了,那些你既学会了,逃也就逃了,这骑射上,小七可没太多天赋,所以以后,绝对不可以逃课了,记住了么?”

棠落瑾:“……记住了。”

他也不想逃来着,只是那骑射课着实无趣的很,再加上那几日他觉得宁君迟身边的小厮不太对劲,他心里总觉得是皇后看到她在他身边安插不了人,就把人安插在宁君迟旁边来监视或害他,所以才不肯去。

现在宁君迟说那小厮犯了错,被打发了,那他也就能继续好好上课了。

父子二人又说了许多话,天元帝就把棠落瑾带到了紫宸殿,让棠落瑾拿着笔,自己去批那几张参他的折子。

棠落瑾顿觉心中舒爽,好生在奏折里将参他的那几人给骂了一通。

末了天元帝拿着折子看,大笑一番,就给棠落瑾又赏赐了一大堆东西,让他回去了。

棠落瑾见那一大堆东西里有不少金子,登时心满意足,小脸板的越发严肃,高兴地往外往紫宸殿外走去。

可怜小太监不知道棠落瑾因为装了一年傻,慢慢练就的这项“越高兴越严肃越冷若冰霜”的高级技能,哆嗦着身子,冒着一头冷汗,度日如年的走了大半晌,才把棠落瑾给送到了紫宸殿殿门口。

殿门口正有一位穿着紫色宫装的纤细女子,背对着殿门口站着。

棠落瑾只消一眼,就认出了这女子身份。

他顿住脚步。

那女子正巧也转了身,露出一张温柔似水地芙蓉面。

“原来是太子。”馨妃微微屈膝行礼,见棠落瑾侧过身,避开她,微微一笑。

棠落瑾行过半个晚辈礼,冷着脸道:“馨母妃可是等了许久了?”

他记得他和天元帝说了好半晌的话来着。

馨妃虽然很少见到这位太子殿下,心里也厌恶皇后表姐用红杏恶心她的那些事情,可是对着棠落瑾,她却怎么都讨厌不起来。

甚至连棠落瑾这样冷着脸说话的模样,馨妃都觉得可爱极了。

当然,就算心里这样觉得,馨妃也不会表现出来,只温婉一笑:“并没有多久。我来这,也并无大事。只是想提醒皇上一声,莫要忘了去把我的五公主接回来。”

棠落瑾和五公主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棠落瑾如今七岁了,五公主也是七岁,正好在庵堂里“修行”了七年,正是该接回来的时候。

棠落瑾看着馨妃面上的慈母之色,神色微微一顿,道:“既如此,那便先恭喜馨母妃和五公主了。”

馨妃笑得格外和煦:“多谢太子。”

紫宸殿外,人多眼杂,棠落瑾告辞道:“如今天还有些凉,馨母妃多保重身子,也多看顾九妹妹,落瑾告辞了。”

馨妃看着棠落瑾的背影彻底消失,才转过身来,往紫宸殿走去。

五公主到了年纪,该回来的事情,除了馨妃会记挂着,剩下的也就是皇后会记挂着了。

棠落瑾回到自己的东宫,发了会呆,就挑了两幅自己今日画的美人图,令河柳、长渠送到清宁宫里去。

二人回来后,倒没有说旁的,只道皇后那里,的确在准备七八岁女孩要用的东西;除此之外,皇后那里,还迎来了一位客人。

棠落瑾沉默了一会,道:“越侯夫人来了。”

长渠微微惊道:“殿下怎的猜到的?可不正是越侯夫人来了。越侯虽然还在岭南,可是越侯夫人听说是格外惦记弟妹,就先启程,来了长安。”

棠落瑾“嗯”了一声,就让人下去了。

越侯夫人,正是宁家长女,皇后宁氏、宁君迟、宁君榆几个的长姐。

比起旁人来,皇后自是信任这位年长她四岁的姐姐更多一些。

而越侯夫人,也是出了名的精明能干。

棠落瑾叹气,好不容易皇后因连失两女乱了心智,最近几年,虽然明显不太喜欢他,但也没有做出太过出格的举动。但是越侯夫人来了,五公主也该回宫,事情会如何发展,棠落瑾也不知道。

清宁宫。

越侯夫人相貌并不如何出色,可是却有一股子英气在,衬得她丝毫不逊色旁人。

她原先在岭南时,接到皇后的信,就微微察觉不妥,后来见了皇后派去的侍女,才知晓皇后做了甚么好事。

可惜那时候越侯身边离不开她,她的几个子女年纪也小,离不开亲生母亲,她这才回不得长安。

眼看现在越侯即将回京述职,她的儿女也渐渐长大,越侯夫人这才提前动身,好尽力劝住她这个糊涂的二妹。

“你好生糊涂!”越侯夫人恨铁不成钢道,“我从前在信里,不好明说。可是现在,你我见了面,有些话,我却不能不说了。”

皇后身边没了于姑姑,母亲又早早不在,抚桂几个又只会伺候人,有些出谋划策的事情,她们却是做不来的。

眼见长姐肯教她,皇后忙道:“大姐有话,尽管说便好。我这几年,”皇后微露苦涩,“我这几年,总觉得自己不像从前的自己,常常就忍不住想着我的小六、小七哭,恨不得立时杀了馨妃母子三个报仇才好!大姐要教教我,我上次利用玥儿,也只是让玥儿落了个被贬的结局,可是馨妃却还是活下来了。我总要让他们过得不好,我心中才会不那么难受。”

越侯夫人是知晓四年前馨妃生产的那件事的。

“那件事情,你做得便极好。”越侯夫人握住皇后的手道,“祸水东引,撇清干系,这不就很好么?只是巧就巧在,你没想到竟有女子也会医术,恰好救了馨妃一命而已。不过,也就是那一次了。她是妃,你是后,你要拿捏她,还不是手到擒来?总能找到她的错处的。就算你顾忌着皇上不好出手,想法子引湘贵妃或者蒋德妃出手,亦不难。”

皇后咬碎了银牙道:“我总要她尝了我连失两女的痛楚,才甘心让她去死。若不是她生的那一儿一女,又如何会克死我的两个嫡女?”

越侯夫人道:“环儿,馨妃不成气候,又没有太皇太后、太后看护,想要动她,总会有法子的。难就难在太子身上。现在,环儿,你要做的,是从今以后,放下对太子的成见,重新做一位慈母。”

“太子如今才七岁,正是需要母亲的时候。且,唯有慈母,才能令孩子,最不设防,相信你的每一句话,愿意为你的每一个想要的东西而努力,不是么?”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