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 分类:同人 | 字数:0

35 罪己

书名: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字数:6.0千字 更新时间:01-06 19:32

宁阳大长公主是太皇太后养女,是天元帝的姑姑,天元帝当初夺嫡时,宁阳大长公主是公开支持天元帝的,宁阳大长公主的驸马也是为了天元帝死在夺嫡之争里,因此天元帝对宁阳大长公主一家甚是看重,对其子女加封甚多。

宁阳大长公主的大儿子,因父母之功,得以平级袭爵,正是如今的安阳侯蒋自山,在朝廷里任职礼部尚书,膝下四子二女,四个儿子都已在朝做官,长女已经出嫁,如今剩下的就是十岁的幼.女蒋寒漪;宁阳大长公主的次子、三子和幼子,如今则是外放做官。

蒋家又是绵延数朝的世家大族,棠落瑾先时不觉自己到了该成亲的时候,如今一见蒋寒漪,再细想蒋家家世,自然是想要得到蒋家支持。

而于蒋家和宁阳大长公主来说,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和皇室再次联姻。只是蒋寒漪年十岁,比太子年长三岁,太皇太后又从未透露出其中的意思,宁阳大长公主这才退而求其次,想要让小孙女嫁给没有夺嫡希望的高丽艳妃所生的六皇子,这才频频带着蒋寒漪来宫里。孰料棠落瑾竟忽然开口,说要求娶蒋寒漪。

宁阳大长公主喜不自胜,道:“殿下快快放开寒漪的手,寒漪是姑娘家,手可不能随意给旁人碰的。”

棠落瑾一听之下,就知此事有望,将蒋寒漪的手拉得更紧,从宁阳大长公主怀里抬起头来,理直气壮道:“表姐的手,旁人自是碰不得。可是,姑祖母若是将表姐嫁给我,我自然是能碰得的。若能娶到表姐,定爱她怜她,从此与她,并肩携手,走过百年。”

蒋寒漪自始至终都低着头,只是一张俏脸,却如同染了红霞一般。

并肩携手,走过百年。

不是视若珍宝,将她当做物件儿,而是将她当做一个平等的人,并肩携手,走过百年人生。

宁阳大长公主不意棠落瑾一个七岁小儿,竟说出这样的承诺,讶然之余,目光微动,侧首看向太皇太后和太后的方向。

在太皇太后心里,棠落瑾身上自然无一处不好,他说的话,要求的事情,自然也是对的。

况且,宁阳大长公主的孙女,安阳侯蒋自山的女儿,身份上也是做得太子妃的。

虽说比太子年长三岁,可是,三岁又不是三十岁,如何不能成亲?

太皇太后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太后自然也点了头。蒋家,的确配得上太子,也的确能帮得上太子。

宁阳大长公主笑容更盛,她慈爱地把两个孩子的手拉在一起,道:“如此,姑祖母就带着寒漪,在府中等着太子的媒人了。”

如此婚事已定。

身为太子妃娘家的宁阳大长公主府和以安阳侯府为首的蒋家,成了铁板钉钉的太子.党。

皇后恨不能咬碎了银牙,却甚么都做不得。

等到翌日,她请了越侯夫人进宫,越侯夫人闻言,恨不得拉着这个二妹痛骂一顿!

“你糊涂!”越侯夫人道,“世家蒋家,绵延几代王朝,他们的根基,岂是一般人能动得的?他们从前不出手便罢了,如今被阿瑾一推,真个儿上了阿瑾的船,哪怕最后真的被揭发阿瑾不是嫡子,他的太子之位,怕也能保得住!”

皇后怔住:“可是、可是大姐不是说,暂时不能轻举妄动么?”

“……”越侯夫人被噎了片刻,才道,“旁的事情,自然不值得妄动。可是这件事情,如此重要,如何不该妄动?环儿啊环儿,你细细想想,阿瑾和蒋家联姻,且给的还是太子妃的位置,那么蒋家所期盼的,就是阿瑾之后,能有一个拥有蒋家血脉的皇子登基为皇。蒋家野心至此,他们当真能容许咱们对阿瑾轻举妄动?如果阿瑾真的意外没了,蒋家岂会不一查到底?”

越侯夫人神色微微复杂:“若是没有机会做太子岳家,那倒也罢了。既有了机会,还是太子亲自开口相求,蒋家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宁阳大长公主和蒋家又岂会放过对太子不利的人?环儿啊,你那时若是当即阻止了,哪怕是撕破了脸皮,也是无碍的。可是现在……”

事情已经成了定局,连她都想不出甚么好法子了。

或许真的让棠落瑾把这个太子继续做下去,也未尝不可?

越侯夫人目光微动。

太子亲自开口求蒋家姑娘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宫内宫外。

大皇子听到这个消息时,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怒火地就往湘贵妃这里来了。

湘贵妃比大皇子提前一步得了消息,见大皇子怒火正盛,忙忙劝了良久,才叹道:“这门亲事已经成了定局。先前谁都没有说便罢了,现下太子先开了口,还给了承诺。太皇太后和太后乐见其成,宁阳大长公主乐见其成,蒋家恨不得现下就把他们家姑娘嫁过去。就连皇上……”湘贵妃其实为大皇子的亲事,求过皇上,结果皇上不可置否,没有答应,可是轮到了棠落瑾,哪怕蒋家果真人多势大,“皇上竟也允了。”

大皇子一撩衣摆,跪下道:“这件事不能这么作罢。小七原本就甚么都好,若是再有了这门亲事,母妃,我们还能有希望么?儿子知晓母妃和皇后素来不睦,儿子和小七年龄差的大,儿子从前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冷落了小七数次。这些恩怨,小七和皇后会统统记在心里,现在父皇还在,我们自然能暂时相安无事,可是一旦……小七坐了那个位置,母妃和儿子,还有甚么好日子过?”

大皇子见湘贵妃不语,又添了一把火,道:“都说闲王好,富贵又荣华,还能日日悠闲,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偏偏还不像皇帝那般日日殚精竭虑。可是,母妃,儿子不愿意做闲王,郁郁而终,一生犹如被圈禁,始终不得志。那样的闲王的日子,又有何滋味?都是父皇的儿子,儿子也想争一争那个位子,哪怕是最后输了,儿子好歹也争过一回,总好过甚么都不曾做过,就只剩下做闲王的命。”

湘贵妃心疼的将大皇子扶了起来:“我儿何苦这般忧心?只是一门亲事而已。那棠落瑾,如今才七岁大,他要成亲,还要等上个七八年,哪里有你来的便宜?我的大皇子,可是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母妃定会为你选几个好的助力的。”

大皇子依旧不甘心:“可是,母妃,那李家……”

湘贵妃想到娘家迟迟不肯应下她为大皇子求的亲事,眉宇间隐隐忧虑:“总会有法子的。李家终究是母妃娘家,就算李家女儿不嫁给你,将来也是要支持你的。现下,咱们要做的,是在缠足这件事上,让着世间百姓,都知道是皇太子错了。并且不但要让世人知晓皇太子错了,还要这位皇太子,亲自承认他错了。”

大皇子道:“承认了又如何?他才七岁,将来一句‘年幼无知’,不就能把事情给糊弄过去了?最多也就是让他难堪一段日子,但是现在他身边有了蒋家,就是真的难堪一段日子,又有何妨?”

湘贵妃笑道:“傻孩子。‘年幼无知’,你可知道,这四个字就足以把这位太子爷从前的好处都给打回去了?武皇转世,岂能无知?过目不忘之天才,岂能无知?仁爱百姓之人,岂能无知?年幼无知,呵,棠落瑾既上了朝堂,便没有年幼一说,他错了便是错了,将来无论谁提起这位太子,都会记得这位太子犯过的过错。于他的名望,岂会真的无碍?”

大皇子这才高兴了起来,忙忙又出了湘贵妃的宫殿,往宫外去了。

湘贵妃眉心却仅仅拧了起来。

就算是之前,他们能那么痛快地在棠落瑾脸上打那一巴掌,还是托了宁家得罪了安王的福,安王孙女婿韩郡马又恰好见到了义州情形的福,还有诸多缠足百姓的支持,若非如此,以宁家和太子的狡猾,怕是早就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现下太子有了蒋家支持,事情后面要如何发展……湘贵妃没了李家的支持,顿觉束手无策。

太子亲口求亲宁阳长公主孙女的事情,在有心人的运作下,很快把“千人请愿书”和“太子年幼无知犯错”的事情给压了下去。

太皇太后和太后年纪大了,不好太过忙碌,就将太子和宁阳长公主孙女定亲的事情,交给了皇后。

皇后心中有再多不喜,也只能接过这个活儿。

正如长姐所说,虽然这次失误了,但是,将来日子还长,总会有机会。

当然,最关键的是,皇后定要夺回圣心,早早再怀孕才好——哪怕是至善大师说了她三十五岁后才能生儿子,可是,事有万一,或许她就能提前生了儿子呢?或许这一卦是至善大师唯一算错的一卦呢?

天元十四年,天元帝赐婚皇太子和安阳侯蒋自山幼.女,于皇太子十五岁后成亲。

一应定亲事宜,交予礼部和皇后。

皇太子自然是没甚么事情的。

棠落瑾借着这门亲事,一面找到了蒋家支持他,一面则是利用这门亲事,把缠足一事暂且压了下去,尔后就令人亲自前往义州等五个缠足之风尤其盛兴的五个州县。

半个月之后,早朝时,韩郡马再次上奏折,请求圣上与太子,看在义州千人请愿书的份上,一令缠足之风继续,二令太子殿下莫要为难柔弱女子,承认过错。

满朝文武,自是知晓,韩郡马的重点在后面那件事情上。

让太子殿下认错。

天元帝眯了眯眼。

自来皇帝,以下“罪己诏”为耻辱,现下太子只是太子,且只有七岁年纪,就要被逼着正式认错,与帝王下“罪己诏”有何不同?

果真是有人看不惯他的小七。

天元帝心中虽明白并且恼怒此事,可是身为太子,本就要经历诸多事情,小七如今只是被用女子缠足之风为难,可见那些人还只是试探而已。天元帝虽心疼小七,却也打算试探一番,他选的太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合适。

“哦?”天元帝如此想着,似是不在意的道,“那么太子,你可愿认错?下罪己令?”

韩郡马眼睛都亮了起来。

棠落瑾板着小脸,慢慢地站了起来,颇有气势的走到紫宸殿中间的空地,道:“儿无错,何来认错之说?”

韩郡马立刻道:“太子殿下年纪小,怕是玩性大,记性小,早早忘了半月前,也是这紫宸殿上,臣曾经以义州为例,驳斥了太子前次所说的女子缠足,会陷女子于不孝不慈不忠的事情。臣言道,女子缠足,不但能取悦夫家,是女子该做之事,还能诞育比天足女子更多的子女,缠足女子亦能和天足女子一般干活养家……如此可见,女子缠足,比起不缠足,更能让夫家满意,娘家骄傲,如此何乐而不为?

且有千人请愿书在,可见女子自己,也是愿意缠足者居多。如此民意之下,太子纵使是错了,又有何妨?太子年纪小,如今错了,尚且是小错,承认了也便罢了。可若是知错而不认错,更不肯改错,而是一味固执己见,不肯听从臣子意见……臣虽不才,却也觉得,此举既非君子所为,更非……储君该为当为之举。”

韩郡马此言一出,虽说过分苛责犀利,但群臣之中,依旧有那么四五人,站出来道“臣附议”,同意韩郡马的话。

天元帝老神在在的坐着,并不说话,只拿眼睛看了棠落瑾一眼。

棠落瑾转身看向韩郡马,仰着头,绷着小脸,无甚感情地道:“韩郡马所言,孤尚且有几个疑问。韩郡马可敢回答?”

韩郡马低头看着矮冬瓜似的棠落瑾,心中嗤笑一声,道:“殿下说笑了,臣心无愧,殿下尽可问臣。”

“敢问韩郡马,义州适龄妇人几人?缠足者几人?天足者几人?缠足妇人诞育子女几许?天足者诞育子女几许?此二类妇人,所诞育之子女,存活到十岁往上的是几人?”棠落瑾面无表情道,“既韩郡马说,曾亲自将缠足妇人和天足妇人所生子女数量相比较过,想来孤所问的问题,韩郡马必然知晓。但请韩郡马,一一说来。”

韩郡马额头上微微渗出汗珠:“殿下说笑了,臣只是路过其中一个村子,和村中人闲聊时,那些村子里的人这般告诉臣的。”

“哦?”棠落瑾没有立刻追根究底,而是道,“那么,韩郡马曾说,缠足女子亦可下地干活,那么,敢问韩郡马,可知晓缠足女子每日下地做活能做多少?天足女子每日能做活多少?家中无男丁者,天足女子每日能挣得多少银钱养家?缠足女子又能挣得多少?”

韩郡马声音微微发颤:“臣、臣不知。”

“如此,”棠落瑾道,“韩郡马以为,令父母痛苦伤心者,可是为孝之道?令女儿只因取悦男子而承受断骨之痛的父母,可称得上是慈父慈母?韩郡马又以为,女子缠足,所受断骨之痛,究竟有多痛?缠足女子,每日所流的泪水,又有几大缸?”

韩郡马自觉这个问题能够回答:“殿下这却是错了。女子生来,就卑微于男子。为取悦男子而承受断骨缠足之痛,本就是应分之事。殿下不曾去过义州,不知义州男子,向来以娶到小脚女为荣,天足女子根本嫁不出去。父母之爱子女,当为之计深远。为了女儿的将来,令其承受断骨之痛,亦是深爱女儿的行为。殿下年纪幼小,不曾为人父,自然不知晓这其中的道理。”

棠落瑾道:“是么?孤听闻,韩郡马与郡主有两女,一女今年两岁,一女今年十岁,此儿女,郡马可会令她们受断骨缠足之痛?”

韩郡马道:“臣之长女,年岁已大,不宜缠足。幼.女年纪又太小,并不到缠足的时候。”

意思就是,至少现在,这两个女儿,韩郡马都不会令她们缠足。

棠落瑾闻言,微微勾唇:“韩郡马倒是位慈父。”不等韩郡马谢过棠落瑾赞美,就听棠落瑾接着道,“可惜了,却不是一位严谨细致的好官。”

棠落瑾说罢,便转身正对天元帝,拱手道:“儿半月前,听得韩郡马的一番言论,心有所惑,又觉韩郡马大约回答不出儿臣前面几个疑问,便令人将长安城周遭,五个缠足风行的州县的主簿、个别村落的里正带了过来,想要向他们,仔细询问缠足女是否比天足女更适宜生育,以及缠足女是否比天足女更适合养家之事,如今几人,已经等在殿外,还请父皇宣召。”

韩郡马瞪大了眼睛。

众位跪坐在殿上的大臣亦不曾想到,这位小太子,竟是当真把这件事情当成“大事”来办,还把各地主簿、里正叫了过来,心中惊讶之余,却也对韩郡马从前说的话有所怀疑。

天元帝自然准许。

一共来了五个州县的主簿,还有三个村子的里正。

棠落瑾先把义州主簿叫了出来,看向韩郡马道:“韩郡马可还记得方才孤询问韩郡马的话?不若由韩郡马替孤来询问。”

韩郡马哪里还记得那些?他原本就没把小小年纪的太子放在眼里,有些事情,也就没有特别细致的去做,只在义州附近听了个大概,就胸有成竹的来参太子了。

“臣、臣愚昧,不记得了。”

棠落瑾道:“原来韩郡马记性也何孤一样,玩性大,记性小么?这才是一炷香之前的话,韩郡马都不曾记得了。”

玩性大,记性小。这正是韩郡马方才故意贬低棠落瑾的话。

棠落瑾现下又还了回去。

韩郡马还能说甚?只得站在远处,讷讷不敢言。

义州主簿本就是做文书工作的,闻得太子相问,又知晓太子的人不但去寻了他来,还寻了积年的人口记载文书来,当真是做不得假,只得老实答道:“回殿下的话,义州缠足之风,始于六十几年前。如今适合生育年龄的女子之中,记录在案的,有三千六百三十个天足女子,有六千二百个小脚女子,其中平均下来,每个天足女子,诞育的子女数量为四人;每个小脚女子,诞育的子女数量为五人。”

韩郡马双眼都亮了起来。

不少臣子也都开始窃窃私语。

棠落瑾道:“你还不曾说,活下来的人数。”

这个时候,孩童的夭折数量,可是相当的大。

主簿悄悄看了韩郡马一眼,尔后将头垂地低低的,道:“义州每个天足女子,平均活下来,并且长到十岁上的子女数量是三个半;义州小脚女子……她们的子女存活率稍低,能活下来,并且长到十岁上的,只有不到三人。”

众人哗然。

棠落瑾面上没有半点表情,让义州主簿退后一步,再问其余几人。

这些人的回答,和义州主簿相差不多,的确是小脚女子更容易受孕生子,但是她们所生的子女存活并长大的数量,却远远不如天足女子。

先前或许有人不信,但是棠落瑾狠啊,他是直接把州县和村子里的主簿、里正叫了过来,让他们说出准确的数字——人的语言可以骗人,可是数字却不会骗人。

小脚女子生育子女长大的几率,的确不如天足女子。

韩郡马之前所说的那些话,直接被打了脸。

可是就算如此,朝上还是有不少支持缠足之人。

“可是就算如此,太子殿下却也要考虑到国之根本,在于民心,缠足是百姓之中的民心所向,我大棠皇室,素来仁爱百姓,既是那些被缠足的女子尚且不在乎断骨缠足的痛苦,愿意上千人请愿书,可见她们也好,她们的父兄丈夫也好,都是愿意缠足的。太子殿下尚且只是太子,难道就能罔顾民心所向了么?”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之所向,民之所愿,于太子来说,都不重要么?”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