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 分类:同人 | 字数:0

47 41.40.1

书名:穿越之东宫 作者:涩涩儿 字数:7.0千字 更新时间:01-06 19:32

馨妃带着九公主来百花园的时候,没有料到五公主也在。

她看到五公主后,微微一怔。

从前她总觉得亏欠了这个女儿,想要竭力弥补,甚至为此不惜对待在她身边的九公主疏忽一点点,不惜在明知娘家不喜五公主的前提下,仍旧求着娘家,把娘家最优秀的一个侄子订给五公主做驸马。

可是,五公主却狠狠的回绝了这件婚事。甚至还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宁可不嫁,也绝不下嫁沈家”的话。

馨妃自小就被家人宠着长大,哪怕是后来母亲老蚌生珠,又生下了妹妹,家里人也习惯了宠着她,护着她。馨妃感恩,对家里人只有更好。五公主若是出口说她是妾,是庶母,不值得对她好,馨妃心中纵然难过,却仍旧会善待五公主,细细为其着想;可是,五公主错就错在,竟会那般贬低沈家reads;。

五公主若不愿意嫁,完全可以委婉的将这件事情说与她听,馨妃虽然会失望,但也愿意继续花心思为她寻找另一位驸马。可是五公主何至于要那般贬低沈家?何至于如此看不起自己庶出的身份,还有一直上进的沈家?

馨妃自那时起,就当真被五公主伤透了心。虽然依旧在为五公主留意驸马的事情,但是若论及悉心,却完全不及以往。

她想,或许真的是被五公主伤了太多次,她心中竟有一种,伤就伤罢,等伤到某个时候,她就再不必在乎五公主是她的血脉的事情,完全把五公主当成皇宫里普普通通的其他妃子的公主了。

五公主不知馨妃的伤心,此刻正犹豫着,是否要上前。

——若是以往,馨妃这时候就会主动来与她说话了,可是这一次,不知为何,馨妃竟没有向她走来。五公主心下焦急忐忑,偏偏又甚么都做不得。

五公主早早习惯了馨妃对她示好,现下皇后不肯为她在那个所谓的“卦象”上用心,馨妃也并不来示好她,五公主心中一急,就站了起来,朝中馨妃和九公主走去。

馨妃愣了一下,依旧没有动。

九公主微微撇了撇嘴。她向来不喜欢这个“胞姐”,是以母妃不催促她,她向来不肯与五公主亲近。这次恰好遇到五公主,她倒是想要拉着母妃走,可是两方人都遇上了,母妃看到了五公主,五公主也看到了母妃,九公主就不好拉着人走了,只得站在这里等着。

“馨母妃。”五公主微微屈膝一礼。

馨妃心中仿佛被人拿着刀子一下一下的扎过一般,扎得久了,明知道那里是疼的,但事实上因为疼的太久,竟也感受不到太多的痛苦。

“五公主。”馨妃颔首。

她是从一品妃位,还是五公主的生母。哪怕五公主不肯叫她“母妃”,而是要像其他非她所生的皇子皇女那般,只肯叫一声“馨母妃”,可是她的身份在那里,自然没有向五公主还礼的道理。

只是她还是伸手,在九公主肩膀上按了一下。

九公主已经九岁了,活泼可爱,平日里除了上学,陪着馨妃,就是往长乐宫和寿康宫跑——她虽然不算聪明,可是最能感知旁人对她的喜恶,她知晓太子哥哥喜欢她,因此太子哥哥和她单独说的那些很少的话,她都会记在心上。

在她心里,太子哥哥那么聪明,特特告诉她的事情,一定是要她必须做到的,并且做到了会对她好的,那她自然是要听到做到。

譬如太子哥哥说,太皇太后和太后孤寂,若是有人能真心陪着她们,想来两人的生活也会快活许多。大棠公主虽然也要每日上课,但功课上明显比皇子轻松许多。因此九公主得了空,就会去陪着太皇太后和太后。虽然她不大能坐得太久,但是她发现单单是看着她在院子里和宫女踢毽子玩蹴鞠,快活地在院子里笑着,太皇太后和太后的神色间都会轻松许多。九公主也因此想到了哄二老开心的法子,太皇太后和太后倒也喜欢她,偶尔还会提点她。

不必和五公主太过亲近,就是太皇太后忽然告诉她的。九公主虽然不明白这其中的缘故,可是父皇说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会听对她好的人说的话,九公主不明白不要紧,但是她会照做,果然不怎么和五公主亲近reads;。

只是此刻人都到了面前,九公主也只得屈膝一礼:“五皇姐安好。”

五公主伸出手,在九公主脑袋上揉了揉。

九公主心里想要躲开,但到底看在母妃的面子上,站住没动。

“我……”五公主张了张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她方才会走过来,就是一时冲动,现下冲动劲过了,竟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九公主继续低着头不说话,只是一只手却使劲捏了一下馨妃的手。

馨妃明知九公主是在提醒她,莫要轻信五公主,可是,九公主是她的女儿,五公主也是啊!哪怕五公主并不肯认她,不肯和九公主那般亲近她,甚至不肯唤她一声“母妃”,还要认当初害她早产的皇后为母,日日伺候在跟前,馨妃也不能完全将五公主抛之脑后,甚事都不管。

“小九去帮母妃挑一处好景儿,待会母妃画下来,拿回去让你紫烟姑姑带着人,给你绣一幅小屏风。”馨妃弯下.身子,哄着九公主道,“母妃一会就过去。小九先过去,嗯?”

九公主鼓了鼓脸颊,还能说甚?只得轻轻哼了一声,朝着二人福身一礼,带着她的小宫女们,走了。

五公主微微松了口气。有九公主在这,有些话,她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馨妃却半点没有让她为难,直接开口道:“五公主可是为着先前那副卦象的事情,来找我?若是如此,那五公主暂且可以安心。卦象一事,除非是大师出手,否则是吉是凶,皆不好论。

虽然五公主这才卦象是看上去是有人特特要为难五公主,我们也知晓如此,可是世人大多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是此时出手,干预此事,只怕不少人反而会更相信那副卦象。不若再等上两三年,五公主届时也才十四五岁,到时再告知世人,卦象已被破解,可以说亲,如此才是上策。”

五公主年纪小,阅历浅,幼时又被有心人特意养的有些歪,先前想不通的许多事,闻得馨妃如此一说,这才安下心来,脸一红,认认真真地屈膝一礼,道:“如此,多谢您了。”

馨妃双目一红,侧首擦拭了下眼角,转过脸来,才把五公主扶了起来,叹道:“你自小在庵堂长大,不肯与我亲近,我虽遗憾,却从不曾怪你。只是……有些事情,你却要明白。天元七年,宁家被陷害,皇后怀着身孕被幽禁清宁宫,我顾念和表姐的姐妹感情,便也自请幽禁清宁宫,陪伴皇后。

我本以为,表姐待我亦是真的,却不料三月二十六那日晚上,我与皇后先后发作,皇后怀胎七月产子,我怀胎八月生女……我虽糊涂,可是在宫里日子久了,想的时候多了,便也明白了皇后当初的打算了。”

馨妃看向一脸震惊地五公主,叹道:“你生来是皇家人,比我聪明,想来也能知晓其中的蹊跷。若非皇后当日当真生下儿子,若非我生下的是你,那么,皇后那一日又会做出甚么事情?”

五公主却是想到皇后平日里待她的好,全然不像是假的。她也听不少宫人说过,皇后是把她当成嫡出公主在养着。那时候十二公主还未出生,整个后宫里,最尊贵的公主,就属她了。皇后彼时也说,她是她真真正正的掌上明珠,愿意用尽一切来宠爱她。

直到十二公主出世,皇后对她的喜欢,才骤然减少,而合宫里的宫人,也仿佛那时才发现,啊,这宫里最尊贵的公主,怎么可能是庶出的五公主?分明就是皇后嫡出、太子胞妹的十二公主才对reads;!

皇后那时对她虽然也很好,可是对五公主原本期盼的相比,却是少了不知几许。

也正是因着这种落差,再加上被人撺掇了几句,五公主又听得年纪大的宫人说过当初太子几个月时,被人用计发了高烧,几日高烧过去,烧成半个傻子的事情,因此才起了心思,想要如法炮制,把十二公主也变成傻子——当然,相比当初早产年纪又才几个月的太子,她想要十二公主生病,自然是又多下了些功夫。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十二公主没有被烧成傻子,而是被烧死了。

五公主心中忐忑几日,就发现皇后又开始像从前那般喜爱她,皇后腹中的孩子,也被许多人说是皇子,心中这才安稳下来,一心享受皇后对她的好。

她从前从未想过,按理说,皇后只是她的嫡母,且和她的生母馨妃关系并不是那般好,为何还要对她这样好,除了有十二公主的时候,皇后一直遵守诺言,待她如珠如宝,仿若亲生。然而今日听馨妃一席话,五公主只觉心口“噗通噗通”跳的厉害。

既然她是和太子同一日生产,那么,是不是有可能,她才是皇后亲生,而太子是馨妃所生的?也只有如此,五公主才能明白,为何皇后才始终不肯和太子亲近,反而对她视若掌上明珠一般。

原来她才是真正的嫡出公主么?

可惜五公主心中无限趋近于事实的想法并未维持许久,就听得馨妃又道:“当年我虽然也怀疑过你和太子被调换了。可是,单看你二人容貌,太子容貌,七分像了皇上,另外三分,却像了皇后,无一分像我。而你,”馨妃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五公主的脸,“而你,虽也是像了皇上多一些,可是有些地方,还是能看得出像我的。”

五公主“噗通噗通”直跳的心,忽然就安静下来了。

是了,是她糊涂了。

馨妃都能想明白的事情,太皇太后、太后和父皇岂会想不明白?如此情形之下,还能让母后稳坐皇后之位,并且接连生产,显见当初母后设局是真,可是到了最后,母后当真生下一个儿子,而馨妃则是生下了自己这个没用的女儿,如此才不需要行换子之举。而太皇太后、太后和父皇,大约也是看在太子的面上,饶过了母后,不曾对这件事情追究。

五公主勉强想明白这件事情,想要抬头对馨妃笑上一笑,却依旧笑不出来。

馨妃怜惜道:“旁的便罢了,只是,你要记得,你虽是皇后庶女,可是,却也是皇上的女儿,大棠的公主,哪里需要这般做低伏小,仿照宫人讨好主子一般讨好她?若不是她,若不是她,你我母女,又岂会落得如此……”

馨妃还要再说,五公主却已经收敛了神色。

“多谢馨母妃教诲。”五公主屈膝一礼,垂眸道,“只是再过一时,就是母后用膳的时候了,我这便去伺候母后了。”

尔后就直接走了。

馨妃心痛之下,竟甚么都阻止不得。

不远处,抚桂亲自来接了五公主。

后宫之事,棠落瑾知晓的不算多reads;。

他此时正站在江南书院山长的书房里,带着一群才高八斗义愤填膺的举子,再向二皇子的外祖父蒋山长求情,希望能够将江南书院的一部分孤本抄写一份,放在江南借书馆之中,供广大江南学子来读。

“蒋山长素来大仁大义,想来这等利国利民,千古留名的事情,蒋山长定不会推辞。”

“是啊是啊,我自小就听说过,江南书院的学子,每年都有一场赛文会,凡是在赛文会上得到前十名的,统统都会减免束脩。可见蒋山长的仁厚!想来减免束脩的事情,蒋山长肯做,如此为借书馆增加书籍的事情,蒋山长定然也肯做!”

“正是如此。蒋山长若是不放心咱们手脚粗笨,不若让蒋家儿郎把那些孤本都抄了一遍核对之后,再送给咱们。如此,既能保全江南书院的孤本藏书,又能让江南借书馆里的藏书多了许多,如此岂非两全其美的事情?”

“正是正是……”

……

蒋山长险些没有气晕过去。

江南书院能保持这几百年的好名声,除了书院风气相对比较正派,对学子相对公平,每每都能请来真正的大儒坐镇书院,就是江南书院最引以为傲的几百年来的藏书和罕有的孤本了。

江南书院历代山长,为着这些藏书和孤本,不知费劲多少艰辛,如此才能让江南书院在历朝历代都屹立不倒。可是这太子刚刚来了江南没几日,竟都撺掇的这些学子,开始以“大义”的名头,来逼他把藏书和孤本都“贡献”出来了么?

蒋山长只觉头昏脑涨,恨不得立时晕厥过去,好不再继续听着这些人“义正言辞”的话。

棠落瑾端坐一旁,只静静看着那几个学子“逼迫”蒋山长的情形。

虽然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需要那些“孤本”的公开,但如果不是二皇子觊觎皇储的位置,甚至几次对他出手,棠落瑾倒也不至于现下就用这等手段逼迫蒋山长。

可惜蒋山长虽然看得透棠落瑾的打算,但他还在乎江南书院的名声和传承,在乎二皇子,如此一来,纵使是知晓这是个计,他也不得不往下跳。

“诸位许是不知,那些孤本也好,藏书也好,俱是我江南蒋家,世世代代的子孙一点一滴收集而来。若要这样平白无故的送人……”蒋山长为难道,“这样蒋某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对得起在江南书院读书的学子?那些书,可都是特特为在江南书院读书极好的出色学子所设的,历来那些孤本,只有江南书院格外优秀的学子,方可以读的到。这是江南书院的规矩,也是激励江南书院学子上进的法子。蒋某不才,却不敢坏了书院历来的规矩。”

一众被棠落瑾特意挑出来领头的学子,俱都不傻,闻言立时道:“蒋山长此言差异。自来文人写书,就是想要能够青史留名,供后人学习鉴赏。江南蒋家爱书,更应该尊重写书之人,知晓写书之人,最想要的便是能将自家的书,给更多的人看到,读到。蒋山长既尊重先贤,就该将这些书,供给普通书生一观。”

“正是如此。据学生所知,江南书院的‘优秀’学子,每年只有十人,而这十人,也只有在蒋家藏书阁里,读书一个月的机会。且这一个月中,不得往外抄录。书院要求如此苛刻,又哪里能让大部分学子真正受益?就算是那最优秀的学子,也只得一年一个月读书的机会,且连抄录都不得,那些学子,如此又真的能学到些甚么不成?”

“素问二皇子温文尔雅,礼贤下士,最爱惜读书人reads;。想来蒋山长亦是如此,爱惜尊重读书人,为此愿意将藏书和孤本供给大部分的学子观看传承,不知可是如此?”

……

棠落瑾特意挑了个好时候,蒋家只有蒋山长一个成年男人在,他却带来了十几个嘴皮子极其厉害的学子,如此一来,蒋山长虽是有些道理,可是一嘴难敌众口,末了竟只得同意下来,每年挑选三本孤本和十本藏书,将其抄写本送往江南借书馆。当然,如果是书法孤本,则要将孤本本身送往借书馆展览七日,方得取回。

作为今年的第一年,江南书院要拿出十本孤本和二十本藏书,送往江南借书馆。

蒋山长跟一众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吵得口干舌燥,才得了这么一个结果。

他原本以为,妥协至此,那些学子该万分感激他,江南书院的名声也会更进一步才对,可惜不等他喝口水,歇上一歇,就被那个房间里年纪最小的人给气得险些晕厥过去。

“既蒋山长肯如此支持我江南借书馆,”棠落瑾板着小脸,端坐太师椅,道,“那东宫每年,亦会挑出五本孤本和十五本珍稀藏书,抄写之后,送到江南借书馆,供众多学子品鉴。并且回长安之后,孤会上书父皇,请父皇每隔三年,也从皇宫藏书之中,挑选书籍,抄写后送来江南。诸位以为如何?”

那十几个年轻学子,当下大喜。他们原本就感激棠落瑾出手阔绰,建江南借书馆一事,现下听得这位太子不但自己送出了比蒋山长更多的孤本藏书,还会请皇帝出面,如此好事,众人岂会不喜?

“太子仁厚,我等感激涕零。”众人皆躬身长拜,“愿太子千岁千千岁!”

棠落瑾:“……嗯。”面无表情脸。

蒋山长:“……”那江南书院呢?蒋家呢?难道就只能任由棠落瑾踩着往上爬么?

棠落瑾的确是打算踩着江南书院往上爬的。

没办法,江南书院是二皇子的母族,而二皇子觊觎皇储之位久已,如此对棠落瑾来说,二皇子是他的仇人,那么江南书院,自然也是了。

于是一来到江南,他才会在安抚江南学子,彻查科举舞弊一案之余,把江南借书馆建了起来,一来是为着自己的名望增加筹码,二来么,就是减少江南书院对江南学子的影响,让二皇子的夺储力量变小。

棠落瑾所做的事情,饶是蒋山长猜到了,却也只能任由棠落瑾去做。

而宁君迟瞧着棠落瑾做事情有模有样,欣慰之余,只有更加支持的。

就连筹建艰难借书馆的银子,都是他率先出面,捐了一大笔,这才发动着江南其他富户慢慢捐了银子,将江南借书馆开始一点一点建起来的。

“走罢。”见事情已然谈完,棠落瑾也如愿把二皇子的外祖父气得心肝脾肺肾五脏俱疼,宁君迟站起身来,朝着棠落瑾伸出手,“该走了。”

棠落瑾很自然的牵住了宁君迟的手,二人一道离开。

等二人和那些学子都离开了,蒋山长和他的两个匆匆赶来的孙子站在门口,看着众人背影reads;。

蒋山长的小孙子向来男女不忌,刚瞧见太子容貌时,他就心神荡漾了一番——太子年纪虽小,虽不爱笑,脸上冰块似的没甚表情,可是,太子表现的再冷淡,也架不住那一张脸长得好啊!君不闻,这等冷面美人儿,在不少人看来,才是心头所好呢。

“可惜了。”蒋山长的小孙子不小心“啧啧”了两声。

蒋山长刷的瞪了他一眼:“可惜甚么?”

蒋山长的小孙子丝毫不敢回话,说他方才说的“可惜”,是可惜棠落瑾身份太过贵重,莫说寻常人了,就是他,都是有贼心没贼胆,只能看着人家背影过过瘾,在棠落瑾面对着面看他时,他连看棠落瑾一眼都不敢。

蒋山长见小孙子不说话,这才转过脸,目光落在那两人牵着的手上,皱了皱眉,片刻后又舒展开来——他应当是想多了。

这些日子看这二人行止之间,俱都光明磊落,太子自不必提,年纪并不大,双目清澈,一看就是还不识得男女或男男情意,而信国公虽二十几岁仍未成婚,但长安城中早早传出了信国公一生只求一人的话,可见信国公心诚,不好男女之色,只求心意相通之人。信国公虽关怀太子,但二人本就是舅甥,舅舅关心外甥,尤其是身为太子的外甥,又有何不对?

蒋山长眯着眼看了一会,也只能在心底道一声“可惜”。

天元十九年七月,皇后宁氏怀胎六个半月,棠落瑾在江南的活儿,该做的也都做完了。

宁君迟有心邀请棠落瑾再往难免走上一走,好好游玩一番,却被棠落瑾拒绝,只道路上可以走得慢一些,沿途好生游玩,再往南去……那就罢了。

宁君迟不疑有他,自是答应不提。

七月中旬,在江南学子的挥泪中,棠落瑾离开江南,往长安城赶去。

与此同时,长安城沈家。

沈家二姑娘是馨妃胞妹,是沈夫人老蚌生珠生出来的娇娇女,如今年方二九,不日就要出嫁了。

沈二姑娘原本性子活泼,后来经历了蒋家一事,才慢慢沉稳下来。

只是沈二姑娘沉稳了,沈夫人却又舍不得了,连连赶着沈二姑娘去陪两个小侄儿玩。

两个小娃娃是双胞胎,三四岁年纪,此时正在院子里被母亲、乳母和丫鬟围着,光着身子在木盆里玩水。

沈二姑娘带着香炉踏进院子里,就愣住了。

两个小娃还不知道甚么男女之别,瞧见姑姑来了,当即从木盆里站了起来,大声招呼:“姑姑!姑姑也来玩水!”

众人当即就笑了出来。

沈二姑娘抿着唇朝两个小娃走了过来,两个小娃都张着胳膊让她抱,小点的那个还一屁股把另一个给撞歪了,大声骄傲地道:“姑姑抱!”

沈二姑娘心里笑开了花,正欲说些甚么,就瞧见那个被撞歪的小娃光溜溜的腿上,正好也有一块胎记。

梅花形的胎记。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