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50 第五十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数日后,第一场雪来了,扬州境内少有如此漂亮的雪,今年冬雪来得颇大,一夜间纷纷扬扬,河流封冻,屋上黑瓦,路上树梢,尽是雕栏玉砌的雪景,孩童们嬉笑打闹,在街边玩雪。

政事堂内,一众给事中呵着热气。

“瑞雪兆丰年。”唐博翻阅奏折,漫不经心道,“但愿来年会是个好收成。”

游淼想了想,说:“根据往年江波山庄的气候,今年应当不会再大旱或是大涝了。”

孙舆惹了一场风寒,一连数日都有疾在身,今日好不容易去一趟早朝,还未归来,赵超在朝廷上未曾征询文武百官意见,便将涂日升收入天牢,不斩,也不提。算是一个折中的方案。这天午后,吃毕午饭,政事堂难得的折子都批复完毕,给事中们便纷纷溜出去看雪景。

小厮穆风带着请帖进来,游淼接过便问:“李治烽呢?”

穆风道:“将军回山庄去了,怕水车结冰冻裂,正领着人在上新漆。”

游淼又问:“长江封冻了没有。”

穆风道:“回少爷的话,长江如往年,不封冻。”

游淼放心了些,打开请帖看了一眼,见是谢徽的折梅帖,腊月里梅花盛开,谢家在扬州的一处园子,距扬州城三里开外,素有江南第一园之称。料想除了游淼,还请了不少青年才俊。

“李治烽有帖子么?”游淼又问。

穆风道:“将军也有一封。”

游淼心道既然两人都请了就去罢,回厅堂内时,将帖子扔在案前,唐博经过看了一眼,毫不意外,笑道:“游兄也接到梅园的请柬了?”

游淼点头,笑吟吟道,“看来谢尚书的宴会,请的人可不少呐,唐兄也去么?”

“不不。”唐博忙道,“腊月初八,只有未婚男子会去梅园,我们成家了的,都会回家喝一碗腊八粥。”

游淼登时大窘,心道原来是这个意思,谢徽也太有闲情逸致了点,还帮江南士族子弟做媒。但仔细想想,当年在京城不也是如此?上元夜男女成双成对,也是这意思。奈何自己与李治烽已私许了终身,这会儿去也是尴尬,不去又不成。只得去应付一下。

时至腊八当天,雪还未化,旧雪上又添了新雪,过午起来时,李治烽便在政事堂外等候,骑马带着游淼进了谢家。

满园内梅花开得郁郁葱葱,花香扑鼻,游淼刚进去,便被一群文官子弟争相问候,游淼只得敷衍点头,皮笑肉不笑地打打招呼。李治烽则依旧是那模样,一副冷淡面孔。

梅园内亭台楼阁,做得甚是精致,一草一木,假山竹林,都十分讲究。游淼转了一圈,只觉无非也是这样,便朝李治烽笑道:“没咱们园子宽敞。摆设也是一般。”

李治烽道:“江南还有不少园子,比之这里尚且不如。”

背后谢权哭笑不得道:“游大人,是你家里住的沈园,才觉这园子一般……”

游淼十分尴尬,忙给谢权打哈哈过了,谢权倒是无所谓,说:“江南冬天景致,梅园就是鳌头了。”

“嗯。”游淼道,“还是做得很精致的……”

游淼与李治烽随意游玩,见来人皆是些单身的,大部分也都不认识,平奚、李延、秦少男、林洛阳等昔时故交好友都已成了家。在外人眼里,自己与李治烽之间,须是瞒不过有心人。但纵是如此,江南风雅士人倒是尚可接受,只将游淼与李治烽当做玩在一处,成家总归要成的。

奈何赵超不管,当然也没人管得着游淼。谢徽有意将侄女儿说与游淼成亲,今日一天便满园子地找游淼。好不容易找到游淼了,却发现游淼与李治烽二人正在园子东北角挖一个什么东西。

谢徽看得嘴角抽搐,游淼与李治烽兀自还在交谈。

李治烽:“你先找他讨要,这么就挖主人家的东西……”

游淼道:“哎,没关系,先挖了起来,否则咱们不熟这园子,一离开便找不着地方了,他肯定得给。”

谢徽咳了几声,游淼吓了一跳,回身时忙笑道:“谢大人。”

谢徽点点头,游淼与李治烽穿着一身华贵袍子,手上却都是泥。游淼朝谢徽道:“我想朝谢大人讨这棵茶花。”

游淼指指泥地里,那茶花与其说是花,更不如说是一棵杂草,被一众牡丹挤在中间,早已枯得半死不活,冬天里又遭了霜,可见谢徽家中园丁也不知这是什么,便扔在角落里,任其自生自灭。

若不是游淼问,谢徽也看不出这株是什么花,哭笑不得道:“游大人既喜欢,遣个下人,掘了出来送过那边庄子里去就是。怎么还亲自动手?”

“不妨不妨。”游淼笑着摆手,手上全是泥,几个女孩在谢徽背后笑得花枝乱颤,谢徽稍稍侧过身,说:“璜儿,过来见过游大人,李将军。”

带头的女孩行了礼,游淼忙回礼,谢徽又道:“这是我大哥的独生女谢玉璜,唐家的三姑娘柳明,堂舅的侄女敏儿……”

女孩们纷纷朝游淼与李治烽笑笑,李治烽不惯与女眷见面,一群女孩子又推来搡去的,令李治烽难得地脸红了一瞬,僵硬点头。

这一下女孩们更是笑得厉害,谢徽回身,女孩们便纷纷抿着嘴。谢徽道:“游大人,前院里来了客,老夫正有事……”

游淼会意,便道:“谢大人请去忙就是。”

谢徽欣然道:“如此便请两位,带她们去写意亭。”

游淼点头,便过来接手这一群女孩,她们对游淼与李治烽都甚好奇,尤其对李治烽的青睐甚至更在游淼之上,游淼只是嬉皮笑脸,吊儿郎当地与众女扯话。年纪最大的谢玉璜便开口朝李治烽道:“将军怎么看上府上这棵茶花了?”

“这是海外品种。”李治烽道,“当年东瀛送到京中,京中气候不宜栽种,一并十棵。只剩这一棵了。”

众女纷纷点头,有人便惊讶道:“都听说李将军会打仗,没想到还会品茶。”

李治烽脸上微微一红,指指游淼道:“他教的。”

这一下众人又笑了起来,游淼咳了一声,意思是你好歹也打点官腔,别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李治烽却会错了意,问:“不对么?是你方才说的。”

游淼自己都把持不住,一阵大笑。

转过回廊,进了写意亭内,只见公子哥们都坐在亭内,一见游淼与李治烽,便纷纷起身行礼。毕竟来梅园的少年才俊们,官职都不大,多为从六品上下,而游淼与李治烽这种三四品的大员,年过二十还未成婚的情况极其罕见,是以谢权在座,诸人都得恭敬称他一声“谢大人”。游淼与李治烽一来,便成了除谢徽以外,官职最大的。

“各位随意。”游淼笑道,“不须顾及我等。”

李治烽小声在游淼耳边说:“要对诗?我不会。”

游淼道:“待会儿我写个你去对。”

若是换了从前,游淼说不得要出出风头,出风头的结果就是惹人妒忌,白眼相对,唇枪舌剑一番。然而到了眼下,自己和一众少年郎对诗,反而又没什么兴致了。对倒了人,独抢风头,反而像在欺负十五六岁的小孩儿,胜之尚且不武。只得陪他们笑一笑,凑个场子。

游淼与李治烽一来,满亭女孩的话都奔着他俩去了,先前见过的便好奇地问这问那,没见过的则好奇问女伴们李治烽的战迹。一时间所有人讨论的话题都落在他们身上。

一名少年笑道:“游大人,今日联诗,就请大人牵个头如何?”

游淼笑道好好好,知道众人要拍他马屁,心中不免索然无味,便道:“我起个‘梅香雪苑凝碧华’的初句,各位联诗不得用到此句中任一字,这便请罢。”

游淼一出句,众人便都哄笑,没想到游淼会出个这么难的,然而出都出了,只得硬着头皮联下去,但刚开始不多时,谢徽便匆匆进了亭中,说:“游大人,李将军,朝中传唤,有急事,这边请。”

游淼心道谢天谢地,来得真及时,便与李治烽抛下这么一亭子人,走了。

三个时辰后,游淼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

确实非常震撼——五胡派出使者,进扬州了。

正殿内一片混乱,谁也想不到匈奴人会在此时派出使者来,而负责接待的李延,已在偏殿内陪同。赵超临时召集群臣,游淼是到得早的,此刻孙舆等人还未到。

平奚把一封聂丹的军书交给游淼,游淼看完以后又递给李治烽,李治烽看完后递给谢徽。

殿内站了一地人。

“匈奴人要联合我们。”赵超说,“攻打鞑靼人。聂将军的意思都写在军报上了,此事宜早不宜迟,众卿认为如何?”

殿内没有人回答,都在思考这个联盟决议对于天启来说的重要性。

“臣恐怕有诈。”唐伩毕恭毕敬道,“其中内情,决不至于这么简单。”

“能有多不简单?”游淼站在一旁,莞尔道,又看了殿外一眼,孙舆来了,群臣纷纷点头为礼,赵超吩咐人搬来椅子,让孙舆坐。

唐伩道:“五胡诡计多端,决不能信!”

游淼道:“我倒是觉得,匈奴此刻前来议和,确实是先前一系列事情发展出的必然结果。”

游淼忽然发现自己总是和以唐伩为首的江南士族作对,每次唐伩说个什么话,自己就要出口去反驳他,反驳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然而该说的话终究要说,孙舆不说,游淼便不得不说了。游淼知道每次自己朝上开口时,这么一群人心里全在骂娘,就连平奚李延等人,说不定都嫌他太烦。可谁不是这样?有的话藏头露尾,不如索性都说开的好。

赵超鼻子里唔了一声,显是有点拿捏不定。平奚道:“聂将军想联合匈奴抵御鞑靼,这一战打起来,若有匈奴相助,足可将鞑靼打得落花流水。”

“那么对方的条件怎么办?”林正韬冷笑道,“就此将粱西一带割让给匈奴?”

殿上无人吭声。

游淼见大家都在想一样的事,索性又说了出来:“可以说话不算话的嘛。”

这句话一出,众人都哭笑不得,游淼道:“怎么?各位大人不正是这么想的么?只是我先说出来了而已。”

殿上的气氛仿佛微妙地变了,先前还十分凝重,至此一转,倏然就像是一场闹剧,就连赵超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泱泱上国。”林正韬冷冷道,“出尔反尔,你的脸还要不要了?”

游淼淡淡道:“当初士人南逃之时,并无甚么泱泱上国,两百年的延边合约,不过也是一张废纸。”

“出尔反尔可以。”孙舆终于开了口,“但依老夫所见,就要将鞑靼与匈奴彻底打残。”

殿内又静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跟匈奴能有什么信誉好讲?当初正梁关外延边城合约,定的可是两百年互不侵犯。该打的时候也没见胡人客气了,信誉都是一张纸,要打时随便都能找到借口开打,关键是在于局势。

若误判局势,必将有亡国之难,是以赵超才犹豫,与匈奴联合,不知要何时翻脸,如何翻脸。

“让匈奴使者过来谈谈罢。”赵超下令道,“先传虎威将军进殿,再召见匈奴使者。”

殿内一时沉吟不语,片刻后李治烽来了,什么也没问,朝侧旁一站,李延带着匈奴使者进殿。赵超避到屏风后,只有孙舆接待使者。使者在旁说了许多,又递给孙舆文书,游淼接过,那使者甚是倨傲,李延带的一名学士便为他翻译。

使者叽里咕噜,书生翻译道:“匈奴单于丘就却,愿借路予陛下,让天启军兵发中原……”

李治烽冷冷说了几句胡人语,殿内便静了。

那使者一看李治烽,似有点畏惧,李治烽又上前一步,漫不经心抽刀,殿内皆大惊,李治烽随手将刀架在使者脖子上。注视那使者。

使者不住打颤,游淼忙使眼色,殿内无人敢拦。

“李将军。”有人忙道,“不忙动手,他说的什么?”

李治烽一双眸子牢牢锁定使者,说:“他让咱们去打贺沫帖儿,匈奴两不相帮,借路费是黄金三万两,丝帛千匹,粮五十万石。”

“你说的什么?”游淼低声问。

李治烽道:“我说,问丘就却一声,出来之前,他没告诉过你,贺沫帖儿曾败于我父亲剑下?若不愿出兵,就别怪我与聂将军先灭匈奴,再灭鞑靼。鲜卑人的军队,就是你们的下场!”

使者低声说了几句,李治烽又冷冷斥责他,使者方点头,李治烽将剑回入鞘内,不再言语。

这样一来,场内局势登时逆转,孙舆沉吟片刻,缓缓道:“你让他回去禀告单于,若要联盟,两不相帮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们匈奴部不相信聂将军能打败贺沫帖儿。”

“而贺沫帖儿是否会败,则关系到宝音王后与小王子继任一事。”孙舆又道,“单于若诚心愿谈,便请拿出点诚意来,你既是单于座前重臣,便不妨多盘桓数日,我会再派人送信去。”

翻译将这话说与那使者听,使者目光闪烁,没料到自己被扣下了,看看殿内众人,又看李治烽,显然唯一惧怕的只有李治烽。不得不点头。

侍卫将那人带下去,赵超复又出来,与众臣商议片刻后退朝,等待匈奴的第二次送信。这一次,游淼知道孙舆有十足的把握了,事关国家存亡,孙舆既然出面,也不再有自己出谋划策的机会,便全部交给孙舆去管。

当天游淼下来,进了军营里。冬天日短夜长,大部分士兵无所事事,烤火等过年,李治烽一身戎装,坐在火盆前正发着呆。

“在想什么?”游淼道。

“想你。”李治烽倒是直言不讳。

游淼便笑了,说:“只怕你又要出征了。”

李治烽点点头,一指帅帐上的地图,游淼过去看,见都是聂丹定好的进攻路线,针对鞑靼的前锋已安排好了,上面插着帅旗“李”。李治烽道:“聂大哥想北上,与鞑靼人来一次决战,趁机收复中原南部。”

“他打得太快了。”游淼不无担忧道,“就算赵超想战,只怕粮食也不够吃。”

李治烽没有说话,伸手,游淼便过来,坐在他身上,两人静静依偎着。李治烽问:“唐晖还能打仗么?”

“我不知道。”游淼喃喃道,“不清楚他是怎么说的。但翰林院正等到了机会,要拟旨昭告天下,说匈奴人放回了唐大哥。”

李治烽嗯了声,游淼想起赵超昨天的话,忽然笑道:“昨天三哥忽然问我,咱俩在一起多少年了。”

“五年。”李治烽淡淡道。

游淼莞尔道:“不知道他怎么突然问这个。”

李治烽答道:“他舍不得你,怕我把你带走了,又不得不放手。”

李治烽这么一本正经地回答游淼,游淼反而有点尴尬起来,他想起赵超从前待自己的那些情谊,确实有那种意思。然而,自从游淼三番两次拒绝赵超,或是婉转,或是直白,赵超|碰过壁,便不再提那事。游淼本觉得赵超也是很识趣的,逾界的事,不会再做,没料李治烽还不明白。

游淼道:“就算是,他也不会再让我做什么,你可以不用在意。”

“他这人心里藏着事。”李治烽道,“不说。藏得很深。谁待他好,谁待他不好,他都记得。”

游淼隐约有点不安,但李治烽却转了话头,不再提赵超,说:“要出征了。”

“是啊。”游淼无奈道,“这次多半得打很久,要与你分开一段时日了。”

先前两人虽一文一武,却还常常见面,毕竟都是在茂城里,然而明年一开春要北征,只怕李治烽一去就是好几个月,北伐动用的人力物力,绝非平叛突袭等几场小战可比,怕就怕旷日持久,谁也走不开,抽不了手。

一月后,赵超与匈奴单于丘就却达成合约,匈奴借马予天启,由李治烽统帅。并让出祁山腹地,容李治烽通行,来年春季,天启则派聂丹与李治烽、唐晖三路兵马,分左右翼与中锋,合击贺沫帖儿驻扎于山中的五万鞑靼铁骑。

游淼万万没想到赵超竟是如此孤注一掷,连唐晖也派了上阵。但赵超既然相信唐晖,自己便不再多说什么。而数名文臣就一个瞎子将军能不能带兵,更是吵翻了天。最终以黑布蒙着双眼的唐晖弯弓搭箭,一箭射出午门外,正中猎猎飞扬的御林军旗,朝臣方安静了。

聂丹选择四月出兵,四月正是整个中原地区的雨季,清河水流将暴涨,而祁山进入雨季后,地形将满布沼泽,将对贺沫帖儿的骑兵造成极大的牵制。初春,江南各地春雨绵延,终于一扫年前的旱况,雾雨迷蒙中,李治烽整兵出征。

这一次游淼无法再随军,开春后孙舆身体每况愈下,风湿咳嗽,春来病发,政事堂内,民生、政务都以游淼为主,唐博为辅。孙舆也渐渐不再上朝,游淼肩负着变法后整个江南的一切事宜。

然而庆幸的是,农民各得其地,都从州县处领到了种子前去耕种,江南一地未有大的变故。

李治烽出征前特地回了次山庄,游淼也暂且放下手头的事,与他相守了数天。

换作平时,游淼是丝毫不会放在心上的,毕竟李治烽在他的心里就是一个不败的战神,无论何时何地,打什么人都能得胜归来。

然而这一次,他要去面对的人是贺沫帖儿。

虽有聂丹坐镇,李治烽也并非三军主帅,但贺沫帖儿乃是塞外武尊,更是李治烽小时便已成名的赫赫大将。更重要的是,他的武威始终压着犬戎。若说李治烽平生有什么爬不过去的山,那么贺沫帖儿就是唯一的一座。

游淼喃喃道:“我真的放心不下你。”

“你留在茂城。”李治烽如是说,“你在朝中,比陪我出征能帮上的更多。”

游淼叹了口气,这几天里他帮李治烽收拾好了出征的东西,两人并肩坐在江波山庄里,坡顶的树下,依偎在一处看山下绿油油的平原,以及躬耕的佃户们。今年春天,整个江南必定都是一片好收成,不会再饿死人。

游淼总是放不下心,又问:“聂大哥有几成把握?”

李治烽难得地笑了笑,说:“这话你问第十次了。”

游淼哭笑不得,李治烽又道:“你坐镇朝中,此战必胜。”

游淼只得点头,他也知道自己不能随军出征,否则朝中一旦无人,便容易出事,李治烽在外率军,而朝廷上也将是他游淼的战场。

“这个给你。”游淼左思右想,解下颈中的玉佩,亲手戴在李治烽的脖子上,李治烽嗯了声,搂着游淼,亲了亲他。

山庄后春风吹来,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地,看得人心底有种奇异的感觉,在突破泥土生长出来。

“你一定要活着回来。”游淼喃喃道。

“狭路相逢勇者胜。”李治烽低声道。

游淼明白了,会心一笑。

翌日,大军开拔,却是秘密离开了扬州城,赵超甚至没有来送,李治烽带兵一走,整个扬州兵防便换上了新兵,由平奚筛出将领,暂时统帅,以免消息走漏,被鞑靼人发觉。

这个春天里,孙舆的病情有所好转,已能坐镇政事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9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