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 分类:同人 | 字数:0

10 第十章

书名:乱世为王 作者:顾雪柔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46

流州自古物产丰饶,百年不经战乱,是为南方鱼米之乡,尤其江北处的十万顷丘陵,也是长江流域最大的种茶,采茶之地。

江波山庄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距沛县四百里路,快马加鞭一天一夜可到,但游淼带着一车行李,又不赶着去,便走走停停,在沛县停了些许时日,上门答谢邢大夫。邢大夫却出诊去了,游淼只得放下谢礼再度启程。

一路兜兜转转,过了江城府,前往扬州地界,江波山庄在苏州、扬州与流州三州交界处,七分位于江南,三分则位于江北。

这山庄地界实在是麻烦讨厌,当年本是扬州与流州两州所争夺之地,南有郭庄,北有安陆村,两村居民曾为一个江边码头争吵打斗,闹得不可开交。闹出了好几条人命,村正禀知县,知县又禀知州,两州知州也因此而吵了起来,最后只得搁下不管,扔着。

从此江波山庄便横跨南北,中间横着段风急浪险的长江湍滩。

游淼起先不知,本想着摩拳擦掌地大干一番,然而此刻看起来,发现也不是甚么好地方。别的也就算了,有这条江横着,自己每天想巡视一次山庄,还得从江北跑到江南,中间坐一次渡船,再回江南去吃饭?!

游淼不禁扶额,自己老妈怎就选了个这么鸡肋的地方?

游淼去翻书箱,李治烽在外面问:“找吃的?”

游淼说:“拿本书看看。”

游淼翻出一本《流州物志》,又比对家里父亲编的通考志,注意到李治烽在赶车,说:“累不?累了就进来歇会儿。”

李治烽在外头说:“人歇着?让马儿自己跑?”

游淼哈哈笑,想不到李治烽也有打趣的时候,答道:“我来赶车。”

“不行。”李治烽头也不回地答道,“你会赶到山沟里去。”

游淼拉开车门,外头暖煦的冬阳唰一下照了进来,离了江城府的最后一段路,晴空万里,暖日万丈,铺天盖地地洒向人间,令游淼心情一刹那好了起来。

游淼拿着书出去,坐在驾车的横板上,双手蒙住李治烽的眼睛,笑道:“看不见了啊哈哈!!”

李治烽嘴角牵了牵,依旧若无其事地驾他的车,游淼本拟李治烽会说句“别闹”之类,不料李治烽却半点没关系,游淼迟疑道:“喂,你不怕翻车?”

“不怕。”李治烽的嘴角带着些许微笑,说,“我听得见。”

游淼撤手,手指头把李治烽耳朵堵住,说:“这样呢?”

李治烽莞尔道:“这样的话,眼睛又看得见了。”

游淼:“切——!”

李治烽哈哈大笑,游淼却是被吓着了,自打认识李治烽以来,竟是头一次见他笑得这么高兴,呆呆地看着他,李治烽的笑容英俊不羁,在阳光下显得十分迷人,游淼看得忍不住吞了下口水。

李治烽侧过头看游淼,笑容渐淡,莞尔摇头,游淼心道这家伙真俊……不,其实也算不上俊,眉上有疤,脖上还有刺青,长相绝非世家子那种清秀,肤色也偏黑偏粗糙,深蓝的双眸,瘦削的侧脸与高挺鼻梁,却别有一番味道。

就连被刀疤阻断的左边剑眉,也说不出的好看。

“你眉毛上这道疤,是被李延打的?”游淼问道。

“不是。”李治烽也不看路,专心注视游淼的双眼,小声答道,“从前出征时落下的疤,箭伤。”

说着李治烽微倾过身,轻轻地吻了吻游淼的唇。

游淼的心里登时扑通扑通跳了起来,似乎有什么被点燃了。这也不是他头一次和李治烽亲嘴儿,李治烽整个人都是他的,想亲就亲,让他做甚么他就得去做甚么,平日里将他当垫子靠着,使唤来使唤去的,都全无感觉。但现在的体会却又不一样了。

李治烽吻了他后,又认真看着前面的路,游淼注意到他脸颊上有一抹很淡的红。遂笑了起来,也没说什么,倚在李治烽怀里,李治烽便腾出一手搂着他,另一手驾车,虽说年关未到,但这冬日晒得人心情极好,风也不大,游淼便这么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翻翻书。

本预计今日黄昏时便到江波山庄去,然而左兜右转,离开官道后居然迷路了。游淼站在岔路口比照羊皮地图,喃喃道:“不对啊,方才咱们确实是看到扬州地界的碑了。”

李治烽就着黄昏前的最后一缕光低头看。

“沿着州界朝南……”

天色昏黑,群鸦嘶鸣,冬天天黑得早,这处又是荒郊,路边连户人家都没有,唯剩下大批倒下的稻杆整齐伏在地上。

游淼早起在江城吃了顿饭,路上俱带的是干粮,现在吃空了,肚子也饿了,入夜路上渐冷下来,然而那车走着走着,忽然便侧歪下去,李治烽马上道:“小心!”

车里杂物朝右一倒,李治烽在外头呵道:“驭——!”

车轮一歪,陷进泥泞里,整个车歪倒在路边,游淼踉跄下车来,李治烽十分无奈,正要说点什么,游淼却道:“没事没事。”

游淼心有惴惴,喊道:“有人吗?”

荒野里空空荡荡的,犹如有什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们,远方又传来一声尖锐的狼嗥,群鸦呱呱大作,尽数拍着翅膀飞了起来。

游淼看见旷野上有几双绿色的光点在飘来飘去,不禁一阵毛骨悚然。说:“是是是……是什么?是狼吗?”

游淼说着就朝李治烽身后躲,李治烽说:“别怕。”

游淼说:“早早早……早知道把你的弓箭也带过来……”

李治烽说:“带了,在箱子里。”

李治烽转身上车去,四周一片漆黑,天空不见月色,游淼在漆黑的道路上摸出火石,啪啪打了几下,引着火绒。

李治烽背着弓,提着箭囊下来,说:“你回车里。”

游淼既冷又饿,在车里坐着,李治烽要关上车门,却被游淼说:“别,别关。”

游淼把火炉放在横板上,缩在李治烽怀里,让他抱着,李治烽只是随意扫了远处一眼,便抖开毛毯,盖在游淼身上。

“别怕。”李治烽的声音淡漠而不带感情,却十分安稳可靠,“有狼也不敢过来。”

游淼说:“你见过狼?”

李治烽道:“塞外多得很……中原的狼只是一窝一窝的山狼,塞外大漠上的沙狼是成群的,比这里的狠。”

正说话间,远远的“嗷呜”一声,游淼这次听清楚了。

“沙狼碰上了怎么赶,生火有用么?”游淼低声问。

李治烽一手漫不经心地摸了摸游淼的头,说:“在大漠里碰上,那时我没有火,也没有弓箭,只有一把弯刀,沙狼有二十来只,聚作一群。”

游淼听得心惊,黑暗里又“嗷呜——”一声,于静谧的夜中听得尤其清楚,那几只狼正在不断靠近。

“那你怎么办?”游淼问。

李治烽说:“我便……”

说话间,游淼感觉到李治烽短暂地静了片刻,胸膛起伏,似在提气,紧接着……

“呜……”李治烽从喉咙里发出含糊的兽吠,继而是一声响亮的“嗷呜”狼嗥,震得游淼耳中嗡嗡作响,那声音中气充沛,犹如一只孤寂的头狼在月夜中引亢而歌。

外面风声吹着野草,沙沙作响,山狼不再嗥叫了,似是感觉到李治烽那声狼嗥中的危险气息。

狼眼的绿色光点消失了,风吹过黑夜,又一刹那静了下去。

“叫了以后呢?”游淼说。

李治烽:“头狼出来与我对打,被我杀了。”

李治烽左手搂着游淼,右手修长五指间,漫不经心地玩着一杆木箭,长箭在他指间绕来绕去,箭簇闪烁着黑夜里的一道光弧。

“后来呢?”游淼又问。

李治烽道:“自然是被我杀了,我被咬了好几口,自己一个人,在沙漠里躺着。”

游淼想到李治烽浑身是血,与狼王的尸体一同躺在沙漠中央的场面,说:“狼群没有追上来么。”

李治烽淡淡答道:“没有。”

游淼又说:“你躺在那里做什么?”

“看月亮。”李治烽低声答道。

大漠,皎月,狼群……以及银光之中,躺在沙漠中央的李治烽。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游淼想象着那遥远的场景,倚在李治烽怀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寂静的深夜里,又似乎有狗吠与人声从陌生的道路尽头远远而来。

李治烽的耳朵微微一动,在指间旋转的木箭停驻,抱着游淼的手臂松开,让他倚在自己身上,拾起放在两人身畔的长弓,顺势弯弓搭箭,指向一片漆黑的夜路。

“该不会是碰上狼了……”

“走了一夜也未曾走到……”

李治烽微微眯起眼,这时候乌云退去,一轮满月悬挂于天顶,四周稍稍亮了起来。

游淼醒了,睁眼时看到李治烽蓄箭在弦,马上转头望向来处,一条狗汪汪地狠叫,被牵着它的几个村夫喝住了。

“是少爷!”

“游少爷!”

“这可找到了……”

李治烽放下箭,游淼清醒过来,意识到这些人是来接自己的。

佃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发问,原来这里距江波山庄便只有不到五里路,游淼折腾了大半夜,直是身心疲惫,几名佃户把马车推出沟外,一人在前头带路,在朗月清辉下,带着两人进了山庄。

那夜游淼是睡过去的,翌日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张破旧的床上,盖着家里带来的被子,浑身发痒,挠了几下,打了个呵欠坐起身。

李治烽披头散发地从地上起来,冷不防把游淼吓了一跳。

“这什么地方?”游淼说。

“江波山庄。”李治烽答道,说着把头发一束,起身出去打水给游淼洗脸。

游淼抱着被子坐在床上,转头四处看看,依稀记得昨夜是怎么进来的——半夜已困得有点糊涂了,朦朦胧胧地坐马车进了山庄,李治烽在前头赶车,他在车里睡觉,到了以后佃户们也没多说什么,引他们进去,李治烽上车说了句话游淼已记不清了。

“你昨晚给我说的什么?”游淼问。

外头水响,李治烽答道:“我说,我把偏厢先收拾了,暂且对付着睡一晚上。今天再扫堂屋。”

游淼点了点头,看到窗格外李治烽把木桶里的水倒进铜盆中,又进来把铜盆放在炭炉上烧水。

“我自己来吧。”游淼说。他知道这时候也不能等人伺候,许多事得自己动手才行,一来人生地不熟的是个新环境;二来也没雇到人。就一个李治烽是真正对自己好的,好钢要使在刀刃上,不能凡事都让他办,否则累垮了不划算。

李治烽说:“你歇着。”

游淼起床自己穿衣服,说:“我想既然来了,估摸着现在也得一切从简了。”说着顺手把窗户推开,外头阳光万丈,冬日明媚,一望无际的原野上洒满阳光。

游淼闻到旷野的气味,整个人登时心情大好。

“外头种的是什么?”游淼素来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他趴在窗台上朝外看,意识到这里的土地都是他的,房子是他的,鸡鸭鱼,溪流,山川,树林……这些通通都是他的。

李治烽答道:“不知道。”

他把毛巾凑到游淼侧旁,给他擦耳朵擦脸,换好衣服后游淼下地穿鞋,说:“今天出去看看罢。”

“嗯。”李治烽说。

游淼又问:“早饭怎么吃?”

游淼问出这句话时才意识到很大的问题,这里不比碧雨山庄。没有厨子,没有小厮,什么事都得亲力亲为,幸亏前天出发时还在江城买了些吃食回来,把炒面兑点水,热一热,将就着吃了也能对付。

李治烽说:“佃户家的女人送了早饭来。”

游淼欣然出去,刚走出偏厢侧房便有点傻眼了。

阳光依旧灿烂,院子里一片破败,荒芜杂乱,墙角堆着长满青苔的破烂瓦缸,石板之前杂草一蓬一蓬地延伸着,影壁前被爬山虎所覆盖,一口井的轱辘已腐朽得断了,歪在一侧。

昨夜被李治烽抱着进来,游淼根本就没仔细看,如今白天一见,和夜晚又截然不同。

“有意思。”游淼朝李治烽说。

他带着李治烽穿过走廊到前院去,头顶檐廊的瓦片垮了大半,远处后院的围墙全是塌的,一眼望去,天空晴朗。

这破烂地方……游淼看了简直哭笑不得,但不知为什么,这种景色又别有一番世外桃源般的静谧,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当年母亲才会喜欢上江波山庄,买下这块地吧。

没有山峦挡着,视野开阔,天际云卷云舒,只要好好装缮,花点心思,假以时日这里一定能变得很漂亮。

游淼笑着说:“我还是头一次住这种房子呢。”

李治烽点点头,游淼走到前院,马上就笑不出来了。

这哪是山庄!简直就是个破庙!

门窗桌椅,全是烂的,就根本没一件完好的物事,到处结满蜘蛛网,廊下几个妇人在小声交谈,一见游淼与李治烽,马上躲了。

“哎!上哪去?”游淼说。

妇人们穿得既脏又穷,忙不迭地朝屋后躲,游淼料她们不惯见人,惧生。便没再说什么,抬脚迈进堂屋,里头就没个能下脚的地方,阴暗的后墙前摆着一锅煮好的面条,两个破碗,一碟咸菜。

游淼:“……”

“带碗过来了么?”游淼问。

“没有。”李治烽拿了案前的筷子到外面去,一口井里铺着厚厚的枯叶与青苔,外头有个男人的声音说:“这有水。”

李治烽拿了佃户的半桶水把筷子仔细洗干净,外面佃户又问:“少爷起来了么?”

李治烽说:“都到二门外等,吃过会吩咐你们。”

佃户们便退了出去,游淼听得莞尔,李治烽说这话时隐约也有点管家架势,片刻后游淼随便吃了些,食物虽简单,面条只是简单地拌了点盐,但饿了一晚上,游淼仍是狼吞虎咽地吃了小半锅。只觉面条幼滑香嫩,咸萝卜酸脆可口,再好吃不过了。

平日在家,这顿饭游淼是连看都不看的,这江波山庄似乎也甚穷,煮个面连鸡蛋也不搁,但游淼不知道,寻常穷苦人家,一顿饭连吃上精粮都是妄想,用粗馒头配点咸菜,便能打发一顿,送这白面擀的面条上来,已是用足了心。

游淼吃完,把碗朝李治烽一推,说:“吃罢,吃饱了好干活。”李治烽便把剩余的都吃了,游淼又说:“我能倚仗的就剩你了,凡事用心点。”

李治烽点了点头,游淼自然知道李治烽是很把他放在心上的,这么说不过也就是白吩咐,其实也只是他心底不踏实,来了以后接手这破破烂烂的大屋,他都有点不敢出去了,生怕在外头看到更破烂的。

但无论如何,既然来了,就得去收拾打理。

游淼多少明白了些,要不是这副破烂光景,想必江波山庄也轮不到他来接手。四家佃户,九十顷地,除却山庄东边的田地,剩下的都是些荒地。没有人去开荒,每家佃户包个五十亩地——多的他们也种不了。

当务之急,就是把这些地都开好荒,让人种地,收粮食。

然而要种地就要开荒,说是有九千亩地,有一部分却都是山坡丘陵,去掉这些,真正能种水稻的只有六七千亩。

六千亩……春秋各一季水稻,一亩地能产六百斤,去除佃户一家的口粮,缴了地租,每亩游淼能坐收点银子。六千亩地全租出去,每年净赚几千两银。

当然,这是在最理想状况下,实际上游淼既没有人,地也需去垦荒,还要向朝廷缴税,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四家,每家五十亩,一年能收个百两银子就是谢天谢地了,最麻烦的还是没有水。

水稻水稻,种起来要水,水可是个大问题。有水的良田能种三季稻子,缺水的旱地只能种一季,两季那是极其勉强,农民要辛辛苦苦从井里挑水过去,人手不够,能包的地就少了,还得看天吃饭,多下几场雨,还不能下多了,否则就得烂秧子。

“都说说罢,叫什么名字?”游淼拿着账本,也不摆少爷谱了,出来便朝石狮子旁一坐,二门外佃户已等了许久,见游淼出来,纷纷躬身请安。

“回禀少爷。”一人道,“小的家里姓李,名叫李庄。”

游淼点了点头,依次打量这四人,想必都是这些佃户家里的当家,这名唤李庄的人看上去五十来岁,身旁有一人是个佝偻身材的老头,另一侧则是个有点高的年轻人,最后一个则是个瘦子。

老头儿也是佃户?

李庄挨个给游淼说了名姓,老头唤梁老伯,年轻人名叫张二,瘦子则叫朱堂。

游淼说:“梁伯还在耕地?”

“一年收成不如一年了呐!”梁老伯抖了抖眉毛说,“也不知道还能种几年。”

余下数人交换了个眼色,却没有人作声,游淼先是一愣,继而一听就明白了,先前都是碧雨山庄派人来收的租,如今游淼亲自来了,接管了江波山庄,这群佃户多少有点私心,纷纷来求一声不涨租的承诺,这样明年才好过活。

“不涨租。”游淼早在来时的路上便想过这事,说,“但我有个条件。”

孰料那李庄又开口道:“少爷,小的们过来,是打算向少爷辞行的。”

游淼又是一愣,屋里的李治烽吃过早饭,出来了,站在游淼身后。

游淼心里稍定了些,说:“什么?辞行?”

那李庄显然是数人的头儿,也早已商量好了此事,开口便说:“过不下去了,少爷。小的想带着媳妇儿子,到扬州去讨点活儿干。”

“少爷,我也得走了。”那年轻人张二说,“我爹娘都去了,现在家里剩下我一人,照顾不过来这些地,也讨不到媳妇儿,打算来年开春就去京城投奔我大伯去。”

游淼又看那瘦子,只见瘦子朱堂目光迟疑,说:“我……我也得走了,这地种不下去,不如去打鱼活口。”

“梁伯年纪也大了。”李庄说,“梁伯的儿子在流州当兵,吃皇粮领军饷,也不想父亲再辛劳种地。”

游淼丝毫没有想到,来了江波山庄要面对的居然是这样的困境,不仅庄园荒地遍野,房屋破旧,就连本地的佃户也不打算再租地了。要是这四名佃户一跑,那么江波山庄,就只剩下游淼和李治烽两人。

游淼还有点好笑,说:“收成就这么差么?差到糊口都不成了?”

数人都没有说话,游淼也没有出言挽留他们,随口道:“既然要走了,那就……随意罢,你们在这里等等。”

游淼进屋去,从后院的马车上拿了点碎银,包了几个封儿,一封一两银子,出来挨个派给四名佃户,说:“先前看过地契与账本,知道你们四家,也给江波山庄种了几十年地了,这点钱算我的一点心意,来日想回来,还是随时可以回来。”

这一下那三名佃户都是大感意外,年轻人接了封儿,朝游淼一拱手,说:“谢了,少爷。”

游淼摆手,示意无妨,数人都走了,游淼看着他们的背影,忽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李治烽垂手在游淼身后站着,游淼待得人都走了以后,说:“你看出来了么?”

“嗯。”李治烽点了点头,说,“不会全走。”

游淼起身,在院子里慢慢地走,说:“那瘦子应当不会走,只是听到其余人上来,跟着来讨点好处而已,老头儿也不一定会走,种惯了地的人,去流州住着也是不自在。年轻人父母都死了,心高志远,不愿种地也是寻常。”

“李庄不一定。”李治烽说,“你降租,他可能不走。”

游淼点了点头,着实有点头痛,说:“江波山庄的地,就这么贫瘠?”

李治烽说:“我不懂种地。”

得学学了,游淼现在连自己的产业是个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当时冲动就跑过来,现在看情况,就算想卖了换钱,多半也卖不出去。

母亲留给自己的地,也总不能卖了。

游淼定神仔细想清楚,说:“先到处走走罢,屋子不忙收拾。”

“整个江波山庄。”游淼和李治烽走向大门,说,“有一半以上的地都是荒地。”

李治烽嗯了声,说:“要想办法垦荒。”

游淼又道:“是该垦出来,就不知道这里的地适合种什么,或者适不适合种植。”

游淼牵着李治烽的手,两人并肩绕过堆满了爬山虎的影壁,游淼略一沉吟,自言自语道:“初时几年或许会有些难,没几个人愿意种地,咱们就试试自己种罢。没有水,这可是个难题,佃户们的时间和力气,都浪费在挑水灌溉上了。”

李治烽说:“要么我去镇上招人?”

游淼笑道:“招得到人最好,招不到人也没关系,咱们自己垦块地,自给自足,种点菜,养养鸡,养只猪,粮食呢,就朝外头买。”

“种茶树是最赚钱的,但有我爹在压着炒茶价,和他抢着种是找死。”游淼把爬山虎揪开,李治烽上前帮他干活,两人要把影壁清出来,游淼又说,“种着玩倒是可以,我看那边山上,小小的圈一块地,买点茶苗,三不五时去看一眼,也就行了。”

“唔。”李治烽点头,“有理。”

游淼又说:“咱们再把周围这圈,选好点的地,招几个长工过来,帮着犁几天,扔点菜籽下去,种些自己吃的菜。”

李治烽说:“可以。”

李治烽没有说什么想法,他知道游淼说这些话,也是为了理清自己的头绪,一步一步来,先得安顿好,把这房子拾掇拾掇,才能开始发展山庄,游淼清了半边影壁,看到一行锋重而沉稳的字,不禁诧道:“居然还有诗?”

“曾是惊……”游淼喃喃道,“估计上一任主人还是个风雅人物,我看看……”

随着爬山虎被去除,一行诗呈现于面前。

曾是惊鸿照影来。

李治烽把影壁左边的藤蔓也扯了下去,呈现出影壁全貌。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游淼站在影壁前,一时间有点恍神。他依稀能明白,母亲为什么要买下这座庄园了。

“致唐婉。”李治烽注意到角下的字。

那是有人用凿子挨个刻上去的,游淼说:“出去看看。”

两人出了大门外,门上挂着一副牌匾,牌匾后头,一只燕子飞了进去。游淼大喜道:“这是好兆头!”

李治烽说:“摘下来洗一洗?”

游淼说:“别!别惊动了燕子。”

屋檐下有燕子窝是大好的兆头,游淼虽不怎么信鬼神,却对这些民间传说耳熟能详,他现在对江波山庄的前景已经很有信心了,况且如果自己没猜错,这里或许还是个古迹。

李治烽跑上墙,两步一跃,站在石狮子上,手指轻轻敲了敲门上的匾,落下厚厚一层灰。游淼进去找梯子,两人协力把梯子架起来,游淼又找来块破布,手脚并用地爬了上去,李治烽在他身后抱着。

游淼小心地擦去匾上蒙着的尘土,出现两个大字:沈园。

游淼:“……”

流金大字已旧淡了,游淼摇头唏嘘道:“居然是这里……”

“什么地方?”李治烽抱着游淼下来,两人站定,打量头顶那块匾。

燕子从匾后探出个脑袋,好奇地盯着他俩看,游淼说:“这是我们汉人里的一位大文豪的故居……难怪我娘要买下来。”

李治烽嗯了声,说:“能修么?”

游淼笑着说:“现在沈园是我的了,当然可以。”

他和李治烽在山庄门口站了一会儿,望向碧蓝的晴天,游淼说:“你现在骑马去安陆镇上。买点米,买点面,再把油盐酱醋什么的买些回来,顺便去市集上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做工的,请几个小工,咱们这里包吃住。”

游淼进去拿了十两银子和自己写给京城赵超与李延的信,吩咐道:“钱省着点花,再把这两封信带到驿站去,托信使给我送京城里,早点回来。”

李治烽说:“我这里还有。”说着摸出一个小钱囊,那是先前游淼打发他走时,给他的二十两银子,李治烽还一直收着。

游淼一见之下心花怒放,说:“好样的,去吧。”

李治烽翻身上马,策马启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8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