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二章 规则与分化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朱瞻基就是要用这样的手段来打他们的脸,即使今天没有这个刺客,他也会找机会挑一个冒犯他的人来这样干。

许多人以为,在愚昧的中世纪,欧洲有刑罚是将人钉死在十字架上,其实是错误的认识。

就连圣彼得被钉死的时候,十字架也是倒过来的,不敢跟神一样。

凡是信仰基督的国家,绝对不会选择这种刑罚,倒是奥斯曼人经常喜欢这样干,用以对付基督徒。

除了他们,就只有海盗会这样干,但是也是偷偷地干。

中世纪流行火刑,但是火刑柱只是一根圆柱,没有上面的横杠。

将刺客钉死在十字架上,是对神最大的冒犯,更别说现在是在梵蒂冈。

不一会儿,看起来像个老好人的马丁五世就气冲冲地直奔朱瞻基的面前,大声厉呼:“大明皇太孙殿下,请立即让你的属下停止这种处罚犯人的行为,否则的话,这将会被视为对教皇国,对欧罗巴各国的严重挑衅,等待我们的只有战争”

朱瞻基故意装作没有听明白,听了通事又翻译了一遍,他才抬头望向了大殿上方的一个耶稣雕塑,“纳闷”地问道:“这不是你们欧洲最常用的刑罚吗我在抵达这里以后,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雕塑,我以为这是你们的习俗。”

众人一下子有点懵逼了,原本咄咄逼人的气势一下子就弱了下来。一个看起来苦大仇深,叫菲利普的红衣主教问道:“阁下是说这只是无意为之”

朱瞻基点了点头,装作不解地问道:“有什么问题吗这些人为什么如此激动”

教廷的一帮人面面相觑,他们原本以为这是最严重的挑衅,做除了责难的准备,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但是现在看来,却是这位殿下只是因为好玩,所以才让下属学者他们的雕塑来惩治刺客。

现在看起来,只是一场误会。

马丁五世焦急地说道:“阁下,请命令你的下属立即停止这种惩治方式,除此之外,任何方式都可以。因为误会,现在已经有无数的子民倒在了你的士兵的枪口下,不能让悲剧继续上演下去了。”

朱瞻基也知道戏已经演足了,他来是想示威,是想做生意的,可不是远赴万里来给自己找个难缠的仇人。

他的见面礼不是将人钉死在十字架上,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大明军队的火力,让他们知道大明火枪的厉害。

只有让所有人知道了火枪的厉害,以后大军回去了,留下来的士兵,才不会有人想要占便宜。

他点了点头,回头看了一眼李亮。“你去跟冯小年说一声,将人关进大牢审问。”

李亮看起来弱不禁风,他带着一帮内侍和护卫去传令,在这人潮如云的广场上显得慢慢吞吞,一帮教廷的上层人物都忍不住咬牙切齿,恨不得一脚将他踹过去。

每多耽搁一秒,可能就是一条人命的消失啊

偏偏朱瞻基这个时候还轻松地笑了起来,喧宾夺主地用拉丁语套近乎说道:“现在,事情已经解决了,就不要让这无足轻重的小事耽搁我们的宝贵时间。请”

一众人等看着没事儿人一样的朱瞻基,内心翻滚不已。

套用后世的一句流行语:我有一句p不知道该不该讲

他的士兵在屠杀市民,竟然还用无足轻重的小事来形容这场屠杀。

但是,正因为朱瞻基这样的态度,一帮教皇国的贵族大老爷们,根本摸不清朱瞻基的心态,这对他们从内心评估朱瞻基这个人,会造成极大的障碍。新 手机端:

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容易评估,经济实力容易评估,但是如果摸不透朱瞻基这个主帅的心态,他们就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人群进入了大殿,朱瞻基先被带着瞻仰了一番老圣彼得教堂,然后穿过一个回廊,来到了一间金碧辉煌的大厅。

看到这个极尽奢华的大厅,朱瞻基的心动了。

如今的欧洲,抛开势力最大的,金银最多的奥斯曼暂且不提,有几个国家非常值得关注。

首先是富得流油的威尼斯,他们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人均财富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其次是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国家虽然非常分散,但是耐不住他们大。如今的神圣罗马帝国西线包括了法国东部到荷兰,东部一直到匈牙利,罗马尼亚。

南部属于意大利半岛的热那亚,米兰同样是他们的地盘,北部一直到波罗的海。这是一个由将近两百个公国,近千个骑士领地组成的庞大帝国。

可惜的是,这个国家只是名誉上的国家,现在的皇帝西吉斯蒙德,连自己国内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的地盘都管不了。

他们虽然有钱,欧洲最大的金矿,银矿都在他们境内,但是商业还是要靠威尼斯人。跟他们做生意一口吃不了胖子,只能细水长流。

葡萄牙,卡斯蒂利亚还是穷哈哈,阿拉贡穷兵黩武,法国差点灭国,英国倒是抢了不少财富,但是百年战争也打的他们口袋空空。

然后就是教皇国了,这个国家的疆域虽然不大,但是已经统治了欧洲近千年,从十字军东征,收十一税,他们手里就聚集了大量的财富。

论流动资金,他们可能没有威尼斯多,但是要论整体财富,恐怕威尼斯都比不上他们。

别的不说,光说他们几十年后开始修建新的梵蒂冈,耗费的金银最少都有几百吨啊

现在大明来了,他们的新城还没有建设,手里肯定有钱,朱瞻基当然心动了。 ǎng

所以这个时候,朱瞻基看他们的眼神,就如同看到了一个个肥羊。

朱瞻基这边又几十个护卫,几十个下属,而教廷一方以教皇为首,七个红衣主教,几十个大主教,还有几十个大家族代表,人数比大明还要多。

众人来到了这个扇形议事大厅,经过了一番安排,分成了两帮,依次落座。

朱瞻基与一帮高级将领与大主教们都在前排就坐,方便他们起身讲话,而其他人想要发言,必须先申请。

进入梵蒂冈,大明带来的翻译就是来自葡萄牙和阿拉贡,至于阿拉伯人,是不允许进入梵蒂冈的。

梵蒂冈也安排了几个翻译,都是会说阿拉伯话的,今天他们都坐在最前面,一个个有些坐立不安。

人还全部坐下,就又引起了一阵风波,因为一个大主教,因为尿急,他却又不愿意离开,就让一个仆人给他拿进来了一个尿壶,当着朱瞻基的面就掏出了小鸟。

这在大明众人的眼里可谓是有伤风化,一清子的长剑唰地一下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让他吓的尿壶掉在了地上,尿了自己一身。

朱瞻基却早有准备,下车的时候就已经方便了,这个时候就当笑话在看。

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又有侍卫来通报外面的战果。

在不过一刻钟的战斗中,大明士兵有超过两百个士兵受伤,大多都是一开始被石头砸的,死了两个。

但是只有长剑的罗马人却死伤众多,超过一千人被打死打伤,依靠他们落后的治疗手段,受伤也就意味着等死。

这场屠杀让教廷的人看向大明众人的眼神就变的不善起来,但是他们很明智地没有选择爆发出来。

朱瞻基有心淡化一下他们的情绪,向马丁五世提议道:“教宗阁下,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不如我们等到午饭之后再来正式磋商。”

马丁五世却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不是已经吃过早餐了吗现在还要吃饭”

还是大明招的葡萄牙翻译替朱瞻基回答道:“虽然大明士兵基本上是一日两餐,但是将领们都是一日三餐。”

就这一天吃三顿饭,又引起了他们的好奇,询问大明的粮食产量,每顿饭都吃些什么。

一顿饭不吃饿不死,何况朱瞻基也根本饿不到,他刚坐下,刘万他们就给朱瞻基的面前摆上了十几份宫中的点心,泡了一壶香浓的龙井。

其他人的面前虽然没有小吃,但是也都泡上了一杯香茶。

大殿内不能生火,他们这些人为了喝一杯茶,需要几十个人从驻地那里将水烧开,然后不能脱离监督的视线,快速运到这里来,这种浪费让一帮大主教目瞪口呆。

朱瞻基就是来显摆的,他要从头到尾,都给这些欧洲人一种你们很落后,我们很先进的观念。

磋商终于在一地鸡毛中正式展开,但是这个时代的欧洲礼仪虽然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但是国际议事规则却还没有一套标准。

面对朱瞻基拿出来的一整套完整议事规则,他们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才终于确定了下来,按照大明这一套规则议事。

其实这也不是大明的议事规则,在大明,一切都是皇帝说了算,或者说是谁掌权说了算。

这种相互磋商,相互妥协的议事规则,其实是照抄了后世的那一套。

当然,他不会拿出罗伯特议事规则那一套,大明不需要太公平,在任何时候都要占据裁决权。

朱瞻基做的就是要求确定议事框架,议事内容,然后按照顺序依次磋商,谁也不能随意改变程序。

其次,在议事过程中,任何反对意见都必须要比之前的意见得到更多认可才能被接受,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虽然一开始的交涉很多,但是第一天的会议并没有进行太长的时间。

双方确定了磋商的范围和规则,建立磋商的框架,然后就是朱瞻基代表大明,对这趟欧洲之行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朱瞻基当然不会说自己来欧洲就是为了遏制他们的发展,而是将贸易摆在了最前面。

他带来的所有货物,都是欧洲需要的,甚至是渴望的。

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发展航海,其目的就是为了金银和香料。

现在,大明将他们需要的货物直接摆在了他们的面前,不需要他们再去冒险就能得到“廉价”的货物,比之前他们跟奥斯曼人贸易,已经降低了许多成本。

朱瞻基甚至不需要明着说不许他们出海,当出海的成本还要大于他们能获得的利益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冒险。

最起码,不会全民冒险。

当然,因为大明的出现,他们会对东方也充满好奇感,这也可能成为他们向东方的动力。

但是他们造出能在大西洋航行的船还要一百年,大明绝对不会帮他们发展技术。等他们能出海的时候,只需要专门安排一批海军,消灭他们的舰队就好了。

朱瞻基占领休达,一方面是为了占领这个海上要道,另一方面,就是想要安排人监视着欧洲的发展。

所以在大明与欧洲贸易之外,朱瞻基透露出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为了与欧洲发展“友好”关系。

大明未来会在欧洲各国设立使馆,同时也欢迎欧洲各国前往大明设立使馆。

而这个未来的时间,也是由大明来确定的,最起码不会是这一次。

朱瞻基的讲话冠冕堂皇,在座的虽然都是老奸巨猾之辈,但是也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朱瞻基在话题背后的深层目的。

随后,马丁五世代表众人也对朱瞻基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并且迫不及待地表示,教皇国对大明带来的香料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交易的时候,能够让教皇国优先选择香料。

朱瞻基当然不会直接给他们承诺,对此只是微微一笑。

虽然在香料上面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朱瞻基也给出了自己的“诚意”,愿意优先提供一船的铜钱给他们,缓解他们的钱币荒。

数百年以来,欧洲就缺各种贵重金属,随着中世界的贸易发展,加上上层人物的存金,钱币荒也越来越严重。

了解历史的朱瞻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来的时候,他就带来了满满五船的铜钱。

这些铜钱并不是铜子,而是他后来压铸的当五十的铜币,跟如今欧洲粗制乱造的铜币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

大明以前也缺铜,但是从北明山铜矿开始开发,无数的黄铜就源源不断地流进了大明。相比前几年,大明的铜荒已经得到了缓解。

这些铜币朱瞻基当然不会跟他们换什么商品,只换黄金。

如果能通过贸易将欧洲本就不多的金银全部换到大明去,让欧洲人只有铜币,到时候那才好玩了。

如今的货币还不是信用货币,不可能因为大量发行导致金融危机。但是世界上的铜矿为数众多,以后大明占据了这些铜矿,随时都可以让欧洲陷入货币危机。

即使这样很难操作,朱瞻基也可以通过控制银币与铜币的交换,从欧洲人的身上再刮一层皮。

大明士兵来到欧洲,使用的就是大明压铸的铜币,这种铜币受到了几女们的青睐,他们这些大人物的手里或多或少都有样品。

听到朱瞻基这样说,所有人兴致大振,马丁五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不知道阁下希望用铜币换回什么货物”

朱瞻基肯定地说道:“其他货物的交换,我们可以用羊毛,剑麻,马匹,甚至奴隶来换取,但是铜币作为大明的货币,只会换取相应的金银。”

“那么是什么标准呢”

朱瞻基笑了起来,说道:“这些并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话题,可以让下面的人具体来谈。”

第一天的谈话并没有涉及细节,在确定好第二天的议程之后,结束了今天的会议,而马丁五世也摆下盛宴,款待朱瞻基一行。

不过,因为大明士兵打死了上千罗马市民,他们不敢围堵大明的军营,却将怒火发泄到了梵蒂冈的身上。

在圣彼得广场上,聚集了数万市民,他们举着抗议的标语,喊着口号,抗议大明的屠杀。

这也给今天的的欢迎晚宴蒙上了一层阴影,宴会显得冷清无比。要不是这些大人物代表的家族都想跟大明进行贸易,恐怕他们连今天晚上的宴会都不想参加。

但是现在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他们也根本不会在乎死去的那些人,硬着头皮参加了今天的晚宴。

朱瞻基根本不在乎他们,这次过来罗马,除了一万海军需要照看船只,跟他登陆的士兵就超过三万。

其中羽林卫一万两千人,有万两千支单管火枪,还有三百门火炮。

除此之外,进入特韦雷河的数千海军也能提供支持,所以朱瞻基毫不担心自己会吃亏。

真要打起来,对方那一两千支射程还没有长弓远的火门枪,根本形不成威胁。

当然,城市巷战的话,大明肯定会损失不少人。

但是朱瞻基根本不会跟他们打巷战,如果真要打起来了,朱瞻基绝对会一把火烧了罗马,反正他又不会留在这里,大明士兵也不会留在这里。

夜色降临之后,雪下的更大了。

朱瞻基出了梵蒂冈,他的龙辇停在了广场的台阶下面,被数千全副武装的大明士兵护卫在中间。

龙辇巨大无比,虽然外面挂着四个灯笼,但是朱瞻基进入了龙辇,从外面根本看不清他在什么位置。

不管是长弓,还是火枪,朱瞻基都不害怕。

在罗马人仇恨的视线里,龙辇缓缓而行。他们虽然仇视大明人,但是中午时候的屠杀也让他们胆寒。

没有人敢冲撞他的龙辇,甚至不敢冲撞大明将士的军阵,眼睁睁地看着朱瞻基的龙辇离开了广场,抵达圣天使堡。

他们的仇恨朱瞻基并不怕,等到各种丰富的商品进入了罗马,除了死者的家属,大部分人会忘记今天发生的惨剧。

历史告诉他,人们都是健忘的,何况今天的惨剧只是因为一场“误会”。

圣天使堡周边的空地,已经全部变成了大明的军营,到处都是支起的锅灶。

进入了古堡,留守在外面的将士们就迎了上来。朱瞻基望向了一脸得意的冯小年问道:“可否问出来了刺客的来历”

冯小年摇了摇头说道:“从十字架上放下来,他就已经快不行了,现在不过是还有一口气。也不能动刑。”

他回头跟金纯说道:“今天的场合不适合追究责任,明天开始,就给教宗施加压力。”

金纯点头应是,他又跟冯小年问道:“今天刺客待的那个房子是哪个家族的,他们有没有什么话说”

“那是博尔吉主教的房子,他是殿下来罗马的总接待,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是博尔吉家族所为,刺客要么是偷溜进去,要么是收买了佣人。因为不知道殿下的心意,我们还没有往下查。”

“难怪博尔吉今天下午一直魂不守舍,他如果今天晚上过来赔罪,明日就放过他,要是不来,明日就”

外面传来了小黄门的声音。“殿下,教宗和博尔吉主教求见”

朱瞻基笑了起来,摆了摆手。“累了一天,都散了吧。我们刚回来,他们就过来了,看看他们有什么话说。召”

马丁五世与博尔吉两个人来到了圣天使堡的大门口,看到那一排排的大锅,忍不住赞叹道:“一个伯爵怕都没有如此大的铁锅,但是大明人却用来给士兵做饭”

博尔吉心神不宁地说道:“陛下,谁也没有想到,今天刺客竟然会藏在我的家中。为了这位殿下的到来,我忙碌了将近半个月,没有顾得上家里,希望陛下能代为斡旋。”

马丁五世笑道:“放心,以我的观察,这位皇太孙也是一个利益至上的人,不会因为个人喜怒做出错误的选择。与其担忧他问责于你,不如多考虑一下这次跟他们做什么贸易吧”

“陛下,你要小心奥尔西尼家族,他们已经得到了三家银行的支持,这次专门针对你们科隆那家族做出了多重布置。”

马丁五世叹了口气,洒脱地笑道:“我们两个家族已经斗了两百多年,并且将会一直斗争下去,我想打垮他们很难,但是他们想要打垮我,也不可能”

这个时候,一个通事轻步小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说道:“教皇陛下,大主教阁下,大明皇太孙殿下有请。不过你们的随从除非经过检查,否则不能进去。”

“只有我们两人进去”马丁五世看了博尔吉一眼,刚好他也望了过来,两人都忍不住吸了一口气,压抑住自己的情绪,才迈步走进了这座戒备森严的古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