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零一章 蓝烟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午时二刻,也就是后世的十一点半,朱棣带着朱椿,还有蜀王妃以及一帮子孙来到了文华殿。

虽然朱瞻基是主角,但是这个时候也是卧病在床的朱高炽强撑着起来迎驾。

只要人没死,礼不可废。

今日文华殿的客人虽然不多,但是也有数十个家族,数百人来给朱瞻基祝寿。

朱瞻基这个最被重视的皇孙,未来的皇位继承人,只要是有点关系,谁不想凑上来

不过,即使想要凑上来,也要有那个资格,今日才能进了文华殿的门。

朱瞻基已经得到了消息,今日随朱椿入宫的,除了随他来京的几个子孙,还有一个特别的人物。

之所以说特别,是因为此人姓蓝,与蜀王妃同是一个姓,还是她的侄孙女,一个称得上是绝色美人的青春少女。

蜀王朱椿,是朱家第二代中有名的喜好读书和做学问的人,朝廷内外都知他博综典籍,容止都雅,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称。

这一点,朱高炽倒是跟他一脉相承。

不过,当一个闲散王爷可以有立场,当一个太子过早地选择立场,那就太傻了。

所以朱椿在王爷里面风评不错,但是朱高炽只在文人里面才有一些人气。

朱椿的王妃也不是普通人,蓝姓与沐姓本来都有可能成为朱家王朝被封异姓王的大家族。但是这一切,在蓝玉被以谋反罪治死之后,一个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名将,一个庞大的家族,从此烟消云散。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被认为是汉族最高的军功,同时也是汉族军人的最高荣誉。

从古至今,也只有四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其第一位就是人人熟知的霍去病,第二位是东汉名将窦宪,第三位也是东汉时期的名将班固。

此后的一千多年,再无汉人能策马草原,驱逐鞑虏。

直到朱元璋时期,蓝玉才又成为了第四个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汉将,在捕鱼儿海,也就是后世的贝加尔湖大破北元。首发

此战捕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

朱元璋因此将蓝玉比作卫青、李靖。蓝玉又攻占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

等他班师回朝,晋升为凉国公。

蓝玉相貌英俊,常遇春妻弟,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

但是战功显赫的蓝玉是个粗人,没有文化,性情暴躁,刚愎自用,得到朱元璋的赏识宠信,愈加骄横恣意,做出种种目无法纪的事情。

更主要的是,蓝玉也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因为他屡次立下战功,所以朱元璋就特别大方的奖赏他,但是他却没有感谢朱元璋,反而认为这些是他应得的,是他打天下应得的。

甚至有的时候,他认为皇帝给他的太少了。

在这样一个封建时代,皇帝就是天,如果有人敢反驳他,甚至质疑他,那么这个人离死也不远了。

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

蓝玉为他的骄纵付出了血的代价,并且因他株连处死的高官,有公爵一名,侯爵十三名,伯爵二名,连坐处死的功臣及其家属达一万五千人。首发

蓝玉案也是跟胡惟庸案并称的,洪武时期两大惨案。

蓝玉该不该死从国家角度来说,他功大于过。但是从皇帝角度来说,他已经变成了威胁,所以必须要死。

朱瞻基对他没有多少同情,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情商不够的家伙。

只是对他连累死了一万多人,感到有些遗憾。

据传当时蓝玉家族人员全部杀光,只有蜀王妃免于一死。但是从今天这位蓝烟的出现,说明当时的株连三族,还是有漏网之鱼。

并且这个漏网之鱼今日还进了皇宫,说明朱棣其实也很清楚这件事的是非恩怨。虽然他不能明着揭露自己老爹的黑历史,但是私下里已经宽宥了蓝家。

甚至为了表示宽容,还准备借此将蓝家的后人纳入宫中。

当然,他不是为自己纳,而是为朱瞻基。

虽然皇家没有太多人伦大防,娶了姑姑又娶侄女的事屡见不鲜。但是没有兄弟娶了奶奶,自己娶侄孙女的道理。

如今太孙选妃沸沸扬扬,蜀王妃带蓝烟入宫,朱棣又带她们来文华殿,这个逻辑其实并不难猜。

朱瞻基也打量了蓝烟一番,此女相貌娇美,身材挺拔,是朱瞻基喜欢的苗条类型。

在朱瞻基打量她的时候,她也正在偷看朱瞻基,两个人的视线对上了以后,她不仅没有害羞,还傲娇地撇了撇嘴,这倒让朱瞻基来了一点兴趣。

来到大明,他见识了太多百依百顺的女人,这个小辣椒一般的女孩子,倒是有一点后世女孩子的自信,自强。

这件事反正他也不吃亏,谈不上有什么不满意的。经历了前两世的情感纠葛,如今他又是太孙,感情对他来说如浮云。

朱高炽体弱,迎接了朱棣一行,就又被架回了自己的卧室休息,而朱瞻基跟朱椿一行见礼完毕,也就直接吩咐开席。

开席分男女,男人们在前殿,女人们却在后殿由张氏款待。

文华殿虽然不小,但是一次接待三百多人的宴席,还是有大半人只能坐在院子里。

在前殿和后殿,还搭建了两个舞台,有乐班伴奏。待午宴结束,下午的时候,还会上演一些如今人们喜欢的曲目,杂戏。

这两个乐班都是朱棣成立的,有阉人,有宫女,宫廷赐宴的时候,也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朱瞻基对这些杂戏没有兴趣,但是这个时代娱乐节目太少,其他人倒是都听的津津有味。

朱棣作为孤家寡人,是不能与任何人同桌的,他的菜也是单独一份,各种小菜,点心,大菜加起来一共三十二样。

他一个人当然吃不了这么多,所以经常会将面前的菜赐给其他人,这可是无上荣耀。

今日他就将面前的菜赐出了二十四份,只留下了半则赐给了女眷。

今日除了彭城伯夫人,蜀王妃等人,孙娴也得了一份点心。

这也是朱棣在安她的心,一个皇帝,不管什么时候,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

今日他相当于是给蓝烟撑腰,若不对孙娴有所表示,恐怕其他人就会认为孙娴已经失宠了。

这对朱瞻基以后平衡后宫,可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也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所以宴会显得很无趣,朱棣也知道自己在这里,众人都不习惯,所以很快就填饱了肚子,起驾离开。

众人纷纷起身相送,他大手一挥:“诸卿不必多礼,让基儿送我一程即可。”

这样一说,其他人才不再多礼,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朱瞻基搀着他的左臂,一直将他送到了文华门,他才开口说道:“蜀王妃今日求到朕的面前,朕也不好拒绝。蓝玉已死,功过不需再评,以后对蓝氏好一些,留下血脉,也算对蓝家有所弥补。”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孙儿省的,只是她的这个身份”

朱棣笑道:“蜀王妃不至于蠢到让蓝氏认祖归宗,此蓝氏与蜀王妃并无瓜葛。”

朱瞻基这才立即点头说道:“孙儿明白了”

朱棣又问:“海军事务操持的如何了”

“到五月间才会有所成效,若想完全改变,尚需一些时日。以孙儿预计,待明年兴兵东瀛,可堪一用。”

朱棣瞪了朱瞻基一眼说道:“慎言,有些事可以做,却不能说。东瀛乃是不征之国,此不可忘。”

朱瞻基连忙笑道:“是,大明只是前往东瀛缉盗而已。”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此事不可张扬。可惜去冬的倭寇并不曾敢骚扰我沿海,只是到琉球劫掠了一番,否则我大明也是师出有名。”

朱瞻基安慰道:“我大明海军还未整顿好,此时也不急,总之最次明夏之前,孙儿定当能拿到铁证。”

朱棣本来就是用这件事来考验朱瞻基,所以在海军的组建上也不多指点,就准备离开。

这个时候,朱瞻基又想了起来说道:“皇爷爷,方才定国公跟孙儿请将世子收录幼军,孙儿答应了下来。并且想多收录一些勋贵子弟,放在幼军锤炼一番。”

朱棣站定了身子,沉吟了一下说道:“此事甚好,那些勋贵子弟可没有了先辈的锐气,又在京城浪荡不堪,败坏风气。不过,幼军所学甚杂,一些技艺不可大规模相传,今后要择人而教。”

“孙儿记下了。”

朱棣一走,文华殿里面的气氛登时就热闹了许多,朱瞻基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杯觥交错了。

他这个寿星公回来,自然被一些长辈关注了住。平日他们跟太孙亲近的机会也少,今日刚好在酒场上拉拉关系。

面子工作,朱瞻基还是很拿手的。他也不以自己的身份为傲,只以晚辈的身份,与他们畅饮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