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拐走陈圆圆

作者:一梦三四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章 少年郑成功

书名:拐走陈圆圆 作者:一梦三四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9

郑芝龙几乎是脚步虚浮的走了出来。

唐辰一路相送。

两人边走边聊,走了一阵,前方传来了整齐的喊声。

一群群光着膀子的精壮士兵,只穿着短裤在浑河边拿着兵器正在紧张的训练着。

这些人,正是新组建的水师陆战队。

按照选择水军的标准,想要加入水师陆战队就必须要熟悉水性,有较为不错的游泳本领。

否则船只一旦被击沉,难道所有人都被活活淹死吗

唐辰负手站在旁边观看。

毛珏作为主将,亲自主持训练。

此次训练的科目是抢滩。

显然毛珏作为水师的将领,他的思维必须要更有新意才行,打破常规的,他将所有的老兵全部提拔成旗官,每一个老兵带领九名水师陆战队士兵进行训练,将他们长年在海上,滩头等地方作战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

郑芝龙惊叹道:“没想到辽东军马如此之强。”

唐辰嘿嘿一笑,“马马虎虎。”

两人正说话间,一个少年走了过来,向郑芝龙行了个礼:“父亲。”

郑芝龙将手一引:“这位便是辽东王。”

随即,又跟唐辰介绍了一下,“这是犬子,郑森。”

唐辰好奇的打量了一下郑森,这位日后的国姓爷,此时只不过才十五六岁的年纪,不过倒也已经生得一表人才,红光满面,虎虎有生气。

“郑森见过王爷。”

郑森朝唐辰行了个礼。

唐辰忙伸手将他扶住,“久仰大名,不必多礼。”

郑成功和郑森都是微微一怔。

郑森一直随母亲住在平户,此时也不过才考中秀才,经考试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

廪膳生,也就是成绩名列一等,获官府廪米津贴的秀才。

唐辰说他久仰大名,这可让郑森稍稍愣住了。

“王爷听过犬子的名字”郑芝龙一脸好奇的看着唐辰。

郑成功的大名,后世的谁不知道。

唐辰知道失言,尬笑了一下,说道:“郑老板父子的名声,整个大明谁人不知。”

郑芝龙抚须笑了笑,唐辰一个王爷拍自己的马屁,还是很受用的。

唐辰咳了一声问郑芝龙:“我看令郎骨骼惊奇,真是打仗的天才,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到我辽东军麾下,替我领兵”

这话,既是问郑芝龙,也是问郑森。

郑森正欲开口,郑芝龙忙说道:“好啊,犬子正没事可做,若是能在王爷麾下效劳,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森儿,还不快谢过王爷。”

郑芝龙其实也好奇唐辰究竟是用什么手段,将辽东军在短短时间内便发展得如此厉害,也好奇他在生意上的一些模式,若是郑森能在唐辰手下,自己也能多个眼线,所以他自是很乐意。

郑森却问道:“不知我在王爷麾下,能做些什么”

唐辰知道他是个有志向的人物,笑着说道:“日后振兴社稷,扬我中华,不知你可愿意”

郑森一听,慨然道:“吾之志也”

“好”唐辰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军中可又多了一个人才。”

郑芝龙要离开时,一行又去旅顺口。

望着身后的数百骑士,唐辰扬起手中的马鞭,一下子抽在了骏马的屁股上,骏马如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

数百骑士陡然发动,蜂拥景从。

“驾驾”

烟尘滚滚,马队很快只剩下了轰隆轰隆的马蹄声。

出了盛京城,马队踏上了去旅顺口的官道。

不得不说,辽东境内的官道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容纳四马并行。

大明境内的官道是参差不齐的,四马并行的官道,已经算是很好了。

战马的正常速度基本可以维持在每小时四十公里,冲刺的时候可以达到每小时六十公里,基本每小时能达到五十公里。

盛京到旅顺口全程是四百多公里,也不过就是八个多个小时的时间。

就算走走歇歇,当天也能赶到旅顺口。

接近旅顺口,密集的人流穿梭在旅顺口附近的码头上。

唐辰并没有靠得很近,而是站在稍远的地方查看着码头的情况。

只见此刻码头上人头攒动,大量的民夫正在码头上工作。

唐辰的真正用意是在码头设立一座远洋船厂,辽东水师既然要建立远洋海军,那就必须要有大型的军舰,在旅顺口这样的地方建立生产远洋军舰的造船厂,也是很合适的。

郑芝龙水师里,也有类似的洋船。

虽然郑芝龙的部队也有许多不错的火炮武器,但在军队的严整性,纪律性等等方面远远比不上辽东军。

而且装备上也差了许多。

看着这些船只和大炮,郑芝龙情不自禁感慨:“好厉害的武器。”

先前和荷兰人交火时,郑芝龙的火炮和荷兰人的火炮旗鼓相当,近战时郑芝龙往往有人数上的压倒性优势。

可是唯一不足的就是中距离,近战的士兵必须要冲到敌人跟前才能展开肉搏战,中距离上郑芝龙往往被压着打,死伤无数。

看到辽东军生产出来的这些火铳之后,郑芝龙马上便有了想法。

“王爷,你这些武器,能不能卖给我一些”

“好啊。”

唐辰想兄郑芝龙哪里得到的好处是,让他交换租借造船的工匠给自己,这是唐辰目前稀缺的资源。

唐辰通过军火交换一批郑芝龙的大匠,组织了大量制造的工匠跟着这些大匠们学习建造洋船的技艺。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唐辰信奉的一直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所以各个军工方面都必须有自己培养的人才才行,靠外人的援助只能用得了一时,用不了一世。

郑芝龙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按照唐辰的设想,只要军火生产得差不多,具备使用能力之后,立刻让水师全军驻防旅顺口,整军备战接下来便要出征耽罗岛。

耽罗岛,是朝鲜半岛附属岛屿中最大的岛,唐以前被称为“州胡”,唐以后被称为“耽罗”。

耽罗岛在唐代以前自立一国,所以被称作“州胡”,直到公元六世纪初时期,耽罗岛野人酋长才派人到新罗王处朝贡,耽罗岛这才和朝鲜半岛有了接触。

新罗王赐其国号为“耽罗”,其国主正式官职叫“星主”,自此耽罗岛成了朝鲜半岛的藩属国。

元朝时,耽罗最先直接归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其后改为归属辽阳行省管辖,但这种治理,仅仅是文书往来上的上下级关系,耽罗的实际控制权依旧在蒙古贵族和耽罗本土贵族手中,耽罗的地位实际是征东行省耽罗特别行政区。

随着元明鼎革,中原改天换地,引发了高丽和耽罗的连锁波动,元朝撤离中原前,将中原所有马场的马全部带回了草原,马场尽数摧毁。

为了弥补马匹短板,明太祖知道耽罗还有马,元朝灭亡之时,出现了明初最著名的“耽罗索马”事件,此事件成了高丽直接占领耽罗的绝好机会,凭借此事件,耽罗岛成了朝鲜半岛的领土。

明初,高丽都已经向明朝称臣纳贡了,而耽罗却依旧不为所动的。

所以,唐辰决定征耽罗岛,反正也伤不了跟朝鲜的和气。

按照水师目前的配置,派人马携带大量重型装备攻打一个小小的耽罗岛,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但是没错,唐辰就是要用牛刀,最好是零伤亡拿下耽罗岛。

但是水师必须换下战旗和一切能显示大明身份的旗帜,另外也不能用大明制式的铠甲。

这个倒是比较简单,郑芝龙那里破铜烂铁多得是。

唐辰正好趁这个机会,向郑芝龙索要一些军士的服装。

郑芝龙知道了他的用意之后,倒是满口答应了。

若是唐辰能征服耽罗岛,那对自己的威望也是一种提高。

耽罗岛,只是唐辰计划中的第一步,按照他的想法,下一步便是进攻九州岛的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