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拐走陈圆圆

作者:一梦三四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四章 荷兰人野心不小啊

书名:拐走陈圆圆 作者:一梦三四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9

“我决定了。”

转悠了几日之后,郑芝龙终于做出了决定:“我要跟你合作。”

唐辰这个辽东王是有实力的。

虽然只是见到了简单的一些作坊、工艺、技术,但足以让郑芝龙大开眼界了。

唐辰嘿嘿一笑。

自己真正的建设都还没开始呢。

按照唐辰的规划,等他将辽东建设好,那足以让天下人都惊爆眼球。

一经谈妥,双方便立下了协议。

郑芝龙负责招商。

这也本就是他的特长。

唐辰提供产品,到时候给郑芝龙一些分成。

这种互惠互利的事情,双方都很满意。

只不过,有人却不满意了。

荷兰人。

他们有眼线,早将唐辰和郑芝龙合作的事情打听到了。

一大早,唐辰和郑芝龙还在商量着一些具体的事宜。

一群荷兰人冲了进来,叽里哇啦说了一阵。

“他们在说什么呢”唐辰看着郑芝龙问到。

郑芝龙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道:“他们知道了咱们联合贸易的事情,想插上一脚,你也知道,这些蛮夷可是有利必图,贪得无厌的。”

唐辰说道:“看来你身边有他们的奸细啊。”

不用他说,郑芝龙都知道了。

于是放眼扫了一遍身旁的人。

“他们想怎么插手”唐辰的话声将郑芝龙的眼光拉了回来。

郑芝龙便跟荷兰人讲了一阵,然后将荷兰人的话翻译给唐辰。

“荷兰人要求大明跟他们合作,开展海上贸易。”

唐辰不禁对着郑芝龙笑了起来:“他们这是不打算给你赚钱的机会啊。”

郑芝龙哼了一声:“他们管不了我。”

“是吗”唐辰正色看着他,“郑老板,既然他们管不了你,那还请你转告他们,如果要想跟我们大明友好贸易,那就先让他们从台湾撤出去。”

荷兰对台澎的野心由来已久。

早在万历三十二年,即一六零四年,荷兰武装船队在韦麻郎指挥下,在进攻已被葡萄牙人占领的澳门的计划破产后,开始转向当时因为春汛结束没有明朝驻军的澎湖岛,在岛上“伐木筑舍”,为长期占领澎湖作准备。

得知这一消息后,明朝福建都司沈有容率领武装在澎湖登陆,严令韦麻郎退下海去。

面对武力威逼,荷兰军队被迫退出澎湖,回到东印度公司远东分公司巴达维亚。

第一次失败后荷兰一直在筹划新的战争,没有停止对台澎地区的侵略野心,东印度公司一再要远东分公司在中国沿海地区建立贸易地点,贩运中国的生丝和瓷器,以“带来更多的收入和繁荣”。

随后,东印度公司开始策划侵略中国的行动。

一六二二年六月,在雷约兹的指挥下,东印度公司的十七艘武装商船到达澎湖岛马公港,在澎湖马公红木埕登陆,开始在澎湖风柜尾修建城堡。

荷兰人在澎湖抢走中国人的六百余艘各类渔船,强迫中国人为他们修筑工事、炮台和城寨。

在苦役中,有一千多名中国人饿死累死,数百人被掠往爪哇做苦役,以后荷兰利用在澎湖的基地,不断骚扰中国大陆,严重危害东南沿海民众的生产和生活。

后来,明朝当局允许他们到台湾进行贸易活动,这为荷兰侵占台湾提供了机会。

荷兰人侵占澎湖时,便到台湾附近的海域和陆地进行侦察和测量,也进行过一些商业贸易活动。

当时,装出一付可怜样的荷兰人提出只要借用“一张牛皮大的地方”就行了,善良的中国人当然信以为真,以为荷兰人只是为停船上岸,所需地方不大,也就同意了。

殖民者的狡猾骗过了中国人。

殖民者眼中的一张牛皮大的地方有多大呢

荷兰殖民者首先占领一鲲鯓,即今天的台南安平一带,并且在大兴土木,修建“奥伦治城”。

当地的中国人要求荷兰人承诺“一张牛皮大的地方”时,无耻的殖民者竟然把一张牛皮分割成很细的皮线,连接起来圈地,这就是“一张牛皮”。

奥伦治城,后来改为荷兰的一个“州”,定名为“热兰遮城”,成为荷兰驻台湾的“总督府”。

在修建热兰遮城的同时,荷兰人又在台江对面的赤坎修建仓库、住宅、商业区,定名为普罗文查城,后改名为赤坎楼。

以后还在台江口两侧修造了坚固的堡垒炮台。

靠欺骗占领台湾的荷兰人,对借给他们土地的中国人不仅不领情,反而予以残酷掠夺、镇压,殖民者在台湾犯下了无法饶恕的罪行。

郑芝龙将唐辰的话转告给荷兰人,荷兰人连连摇头,表示不可能。

唐辰想了想,又说道:“好吧,既然你们不愿意撤出台湾,又想跟我们进行贸易,那就先答应我们几个条件。”

郑芝龙在中间充当起了翻译。

“什么条件”

“第一,交出两个人。”

“哪两个人”

“普特曼,君士坦丁诺贝尔。”

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荷兰人吃了一惊。

普特曼,是荷兰驻台的第四任总督。

唐辰之所以要他,是因为他曾经带领军队,杀害了麻豆村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数十名村民,烧毁民房,砍伐椰树和槟榔树,逼使麻豆村签订和约,接受荷兰人的统治。

在风景秀丽的小琉球岛,又是普特曼这位殖民者,带领军队上岛,捕杀和掠走当地居民千人以上。

君士坦丁诺贝尔,是一个刽子手。

他把中国人称为“猪猡”、“野蛮人”,嗜杀成性,他亲手杀害的中国人就达一百人以上。

荷兰人没有正面回答,问道:“第二个条件呢”

“贸易条款得由我们来拟定,取消先前台湾那些不平等的贸易。”

台湾丰富的物产,一直是荷兰人掠夺的对象。

荷兰人掠夺的主要物品是台湾特产鹿皮、樟脑、槟榔、米和砂糖等。

鹿皮,是当时中国台湾的主要输出物资,在高峰时,荷兰从中国台湾仅输往日本的鹿皮就达十五万张,殖民者掠夺台湾的财富难以计算。

与掠夺同时进行的是转口贸易,荷兰人在高峰年代每年从中国大陆运货来中国台湾的商船超过百艘,从台湾输出的货物价值几百万荷兰盾。

他们把台湾的米、砂糖、鹿皮和藤输往日本,甚至波斯,把从荷兰运来的金属、药材,从巴达维亚运来的香料、胡椒、琥珀、锡、铅、棉布、鸦片等,经由中国台湾输往中国大陆,再把中国大陆的生丝、瓷器、丝织品、黄金等货物,经台湾转口输往巴达维亚或欧洲地区。

在这类不平等贸易中,荷兰从中国的大陆和台湾掠夺了无数的货物,也通过对在中国台湾地区经商的中国、日本和南洋等地的商人,抽取高额税收,获取巨额利润。

荷兰人在台湾掠夺了大量财富,当时一位荷兰总督称:“台湾真是公司的一头好奶牛”。

在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二十五个商馆中,在中国台湾的荷兰殖民者上交利益位居第二,年均运回荷兰的财富达四十万荷兰盾,相当于四吨黄金。

这可是个天文数字。

带头的那个荷兰人暴跳如雷,冲着唐辰叽里哇啦嚷了一阵。

“他说什么”唐辰问郑芝龙。

“他骂你呢。”郑芝龙缓了缓说道:“他还说,你太嚣张了,是不是要尝尝他们大炮的滋味”

唐辰怒道:“我看是他们太嚣张了,打就打,谁怕谁”

郑芝龙没劝阻。

本着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的心态,他倒是想看看唐辰跟荷兰人的碰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