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拐走陈圆圆

作者:一梦三四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二章 言而有信

书名:拐走陈圆圆 作者:一梦三四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9

此时,明朝外有边患,内有民变,多造炮、操好炮,是明军的现实需求。

红夷大炮是明末传入中国的新种火器,相较明朝的传统火炮,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射程普遍在五百米左右,在战场上大显身手,让满清极为忌惮。

不过克虏伯大炮的射程却达到了一千米以上,比红夷大炮射程远了一倍多。

在铸造红夷大炮的过程中,唐辰动了些小手脚。

秋天匆匆离去,冬天已经来临。

天气越来越冷,人们穿上厚厚的衣服,路上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黄色的树叶。

路两旁的树木都是光秃秃的,有些小树经不起冬天的摧残,早在初冬就死了。

最先铸好的是红夷大炮。

实际上,并没有铸四十门,宁远城内原先的还有二十多门,因此,唐辰只让铸造了二十门红夷大炮。

北风呼啸着,在空中肆虐,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在铸炮坊忙活了好久,唐辰伸了伸懒腰,走出屋外,疾风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的脸,让他赶紧缩了回来。

“唐大人,铸炮的一些材料已经用完了,只铸造出两百门克虏伯大炮,跟咱们预想的还是差了些。”

唐辰对汤若望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吧,两百门也够了,我看铸造大炮剩下好多铁,能不能铸成火铳”

汤若望看了看,“没问题,应该能铸一万把火铳。”

“那就有劳汤先生再辛苦辛苦。”唐辰对他拱了拱手。

“小问题,不过等到这些武器铸造好后,你得替我在宁远城建个教堂。”

传教士真是满脑子教条,唐辰想了想,也不是什么大事,便答应了下来。

汤若望没歇息,又开始带人铸造火铳。

火铳,其实作战实效不如弓箭,单发,喷射,达不到一击毙命。

但是火铳的齐射喷发密集杀伤,却可以成功抵挡敌人的进攻。

唐辰让他造的火铳,是三眼火铳。

三眼火铳在戚继光抗倭期间就已经研究出来,是一款连发火铳。

等所有武器都铸造好了,唐辰才算松了一口气,命人将宁远城上的红夷大炮全部换成克虏伯大炮。

这下,有了两百门克虏伯大炮,加上一万支三眼火铳的装备,宁远军的战斗力可比神机营还要强上许多。

神机营虽然也是热武器装备,但不过有五千人,手中的武器比宁远军的还落后许多。

唐辰又将换下来的二十门旧红夷大炮,连同自己铸造的二十门,一起命人送去盛京给皇太极。

既然是买卖,是交易,那就得言而有信。

四十门红夷大炮,可是不小的数量了,见唐辰兑现诺言,皇太极别提有多高兴了。

对于皇太极来说,钱没了可以再赚再抢,能得到四十门红夷大炮,接下来对付明军就更加有利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

虽然唐辰做了许多保密工作,但他卖红夷大炮给皇太极的消息,没过多久便传到了京城。

宁远,是吴三桂的故地,吴三桂也是第一个知道这消息的人。

清晨的阳光透过紫禁城的窗棂与琉璃瓦,星芒倒映在灰色石砖地上,朱红色宫墙投射出屋檐的影子。

红墙、琉璃瓦交相辉映,冬日的紫禁城,有着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温柔典雅,是多少人魂牵梦萦的去所。

岁寒料峭,漏窗透景,一枝春更多,恰恰缕金裳,风韵别致。

冬天的紫禁城,有浓香馥郁的腊梅花。

朱由检难得有兴致出门赏花。

走到那角园子外,太监佝着身子禀报完,朝吴三桂招了招手。

吴三桂的脚步忙踏入园中,对着那株梅树下的皇帝行了个礼。

“陛下好兴致。”

朱由检微微一笑,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听说你在西厂里也种了许多腊梅”

吴三桂应了声:“是,先前里面没种什么树,看着有些乏味,太过清静,所以移了几株。”

“看来你还有几丝情趣。”朱由检微嘲问道:“朕听闻,你西厂先是种的菊花,东厂种的是梅花,后来你将菊花换成梅花,东厂那边也将梅花换成菊花。”

吴三桂暗自咋舌,答道:“还是梅花好看些。”

菊花是高洁的象征,不与百花争妍丽。

梅花是坚毅的象征,独自一枝傲立雪中。

两花本就是对头。

“看来你跟曹大伴还是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啊。”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问道:“今天来有何事”

吴三桂俯身禀道:“陛下,大事不好了,臣得到消息,唐辰将宁远城的红夷大炮全都卖给了皇太极。”

吴三桂已是西厂督主,一个太监,但在皇帝面前的自称依然没改过来。

想来,他是极难接受自己太监身份的。

朱由检一怔,随即睁大了眼睛,吃惊问道:“你说什么”

吴三桂看到了他脸上神情的变化,又答道:“陛下,唐辰确实将红夷大炮卖给了皇太极。”

朱由检如遇晴天霹雳,喃喃问了一句:“这消息是真是假”

吴三桂回道:“陛下,千真万确,臣心腹之人亲眼所见,唐辰收了皇太极的银子,将宁远的二十门红夷大炮撤下,又让汤若望造了二十门,一共四十门红夷大炮,全部运去给了皇太极。”

“朕还奇怪,他要调汤若望去宁远干什么。”朱由检顿了顿,脸色甚是恼怒,说道:“朕对他不薄,他怎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吴三桂跟上说道:“陛下,知人知面不知心呐,唐辰想必是要投靠皇太极,如此一来,宁远危矣。”

朱由检再也忍不住了,咆哮了起来:“好个唐辰,竟然卖国求荣,朕这便下旨让他回京,若他卖红夷大炮给皇太极的消息属实,定要诛其九族。”

难得见他发这么大的火,旁边的太监都惊住了。

唐辰将红夷大炮卖给皇太极,这消息足以让朱由检心头大震。

唐辰身为大明之臣,勾结鞑子还不算,竟然还将大明依仗的红夷大炮卖给皇太极,这样一来,大明天下危矣。

朱由检当即匆匆回宫,连发三道加急御旨,命唐辰放下手中一切事宜,火速回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