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拐走陈圆圆

作者:一梦三四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章 工业革命

书名:拐走陈圆圆 作者:一梦三四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9

各方面的发展建设开始了。

盛京城,随着各项建设的推进,一大批马车抵达了盛京。

看着数百辆马车,祖大寿有些奇怪:“这拉的是什么”

先前送陈圆圆过来,便是祖大寿亲自护送,因此他还在盛京。

当然,以后盛京做为辽东的中心,他也是要长期在这里的。

锦州、宁远一带,唐辰让交给祖大弼去管理。

唐辰从一辆马车上跳了下来,微微一笑:“都是煤炭”

这些马车,是唐辰改进过的载重型马车。

两轮马车车身底下安装着弹簧钢用以减震,车轮用最坚硬的木材制成,辐条全部铁制。

车轴、插销同样是铁制,还用上了轴承。

在当时,轴承称得上是一件高科技产品了。

这些改进大大的增加了马车车身的强度,使它更轻巧,更耐用,也更牢靠。

“赶紧卸货吧。”

随着唐辰一声令下,士兵们往马车上搬着沙袋,一个麻袋的沙袋少说也有一百五六十斤,士兵们一口气便拿了下来。

这些麻袋足足堆成了小山。

后面的还在赶着驽马,挥动着马鞭,将马车赶了过来。

驽马拉着马车,缓缓前进,虽然移动速度很慢,慢得让人着急,可是这辆马车却真正在动。

“再上一匹驽马”

加上一匹马,两匹马。

随着两匹马吃力的前行,马车开始缓缓前进,当然,速度依旧不快。

如果不是这种独特马车,用了后世的车轴和轴承,还真不一定能拉动这样沉重的马车。

哪怕是这种改进过的重型载重马车,其实远远无法解决辽东的运输难题。

百姓需要用煤炭取暖,工业也需要用煤。

盛京周围有煤炭,但产量供不上,唐辰便从数百里之外的其他地方运来。

对于后世而言,几百里,几乎不算距离,也就是一个小时而已。

但这个时代的坑爹的运输能力,偏偏煤炭是人们的生活必须品。

如果用独轮车,每车装载五百斤左右,那就需要一百多车,按照每辆车日行四五十里,满足盛京对于煤的消耗,至少需要投入至少上千辆车。

当然,随着日后的建设,盛京消耗的煤炭将增加十数倍甚至数十倍增加。

那样以来,运输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即使采取这种重型马车,可问题是,每辆马车需要两匹马,运输成本倍增。

同样,唐辰想炼钢,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运输问题,造成了极为不便。

两人来到炼钢的地方。

祖大寿仿佛在自言自语:“火烧得这么旺,一定能炼出好铁来”

唐辰撇了撇嘴:“炼铁我要炼钢,炼出最好的钢,我要铁有屁用。”

当然,这话是不能对祖大寿说的,他只是心中嘀咕着。

从点火开始,在场的所有铁匠们都非常亢奋,仿佛如同如同一团火在燃烧着。

火红的铁水沿着冷却槽飞快的流动,红星乱窜,紫烟缭绕,蔚为壮观,只是这温度也挺感人的,直线上升,冷却槽周边热浪滚滚,根本就站不住人。

工人们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像一个泉眼一样往外冒着汗水,顶着高温将铁水引入铸槽,将它们铸成铁块,忙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钢铁工人其实非常辛苦,冬天还好,如果是夏天,那高达一千多度,操作面温度也高达三百余度。

这样的高温下,人的汗水像泉水一样流出来,钢铁工人无论喝下去多少水,从来不会撒尿,因为水分都会被从毛孔里流出来。

好不容易,铁水全部铸成了铁块,也冷却下来了。

唐辰过去看自己的成果,让工人抬起一块铁锭又敲又打,乐不可支。

唐辰大手一挥:“放铁水出来。”

钢铁是古代的战略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很难体会到钢铁的珍贵了,估计也不会有人知道,一把三斤重的钢刀,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奢侈品,也是家庭财富的象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百名甲士,可以毫发无损的击败一千名不披铠甲的乱民。

一千名甲士,对上哪怕是同等数量的精锐骑兵,也不一定就能占到任何便宜。

这一炉钢水在工匠的手里,至少可以打造五百具铠甲,或者两千柄的钢刀。

一个跟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头,要过一把锤子叮叮当当的把铁锭挨个敲了一遍,倾听声音,又观察颜色,半晌才抬起头来,激动得声音直发飘:“王爷,好铁,都是难得的好铁啊老夫跟铁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还未曾见过这么好的铁。”

唐辰嘿嘿一笑。

“这么多铁,值好多钱啊”

祖大寿格看着这些钱,眼睛都直了。

“还要改进改进。”唐辰说了一句。

这些钢铁装备在战斗中会损坏,平时保管不善也会生锈,特别是箭镞,损失是惊人的,无论是战斗,或者狩猎,都会损失。

唐辰是要用这些东西来制造大炮火枪的。

把冷却的铁锭重新融化,加入一些别的矿粉才能炼成理想的钢材。加入锰矿砂可以炼出他最爱的锰钢,用锰钢铸成的横刀巨斧无坚不摧;加入碳粉的话,根据碳粉比例的不同,可以炼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低碳钢较软,容易加工,可以用来做螺栓,中碳钢可以用来做各种机器零件,高碳钢可以用来铸造兵器。

往铁水里加上一定比例的锡就成了马口铁,这玩意可以用来做罐头盒。

他这样布局,也能吸引走头无路的边军,或是流民,从而缓解中原的人口压力,当然也是尽可能的为辽东西能足够的人口。

此时,涌入辽东的移民已经达到了数十万。

在辽东各地,人们已经热火朝天的施工、开始兴建自己的家园。

但在唐辰看来,还远远不够。

盛京城忠心,一座庞大的工厂里,摆着一台台纺织机,几千名女工在这里紧张的工作着,她们把羊毛纺织成羊毛线。

这个工序其实是非常繁琐的,首先要将羊毛进行洗涤,然后进行物理脱脂,去草炭化,然后把羊毛进行烘干。

这时的羊毛非常松散,也非常干净,将净毛梳成条状的羊毛条,梳毛机将毛状将毛拉长拉细,同时加捻,通过这样的工序,线从条开始越来越细,通过加捻越来越结实。

最后才是纺成羊毛线,用羊毛线进行织布。

唐辰从一名女工手中接过一块刚刚纺织好的羊毛布,拿在手中,这种羊毛布非常厚实。

“还不错”

李香君有些得意的看着他:“那当然,我这些小姐妹们可是非常努力,她们很多人都瘦了好多,不过这种羊毛布造价可不便宜,比麻布要贵一些,只怕百姓买不起。”

李香君是主动请缨来负责这里的,带着女工们工作。

陈圆圆也想来,却被唐辰拒绝了。

她还得在家好好休养,先给自己生个大胖小子呢。

羊毛虽然不值钱,可是羊毛的处理却非常复杂,现在又不像后世,完全可以依靠机器取代人工。

唐辰摇摇头道:“比棉布便宜就行,这样的布做成衣服,保暖性不错,可御寒,又轻便,虽然比麻布贵一些,咱们辽东的军民,应该可以穿得起。”

李香君点头道:“若照这样发展下去,别说穿这种衣服,就算是人人穿棉衣也没有压力。”

“压力还是有的。”

唐辰苦笑道:“这样一件衣服成本价格至少需要二两银子,你觉得百姓花了两个月赚一件衣服,合适吗”

不算是奢侈品牌,普通服装,后世的工薪阶层,一个月工资,怎么也可以买上几件甚至十几件衣服。

现在辽东百姓的收入,还不够合理。

至于大明的其他地方,那就不是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简直是毫无人性。

牛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每天都会上演。

为了解决这样的情况,唐辰慢慢开始在辽东实施。

不过,问题依旧非常严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