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作者:一荷知夏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75章 掘坟

书名: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作者:一荷知夏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0:56

别院经这一闹,惹下的动静颇大,徐青不好久待,将青罗和一众教徒尸体收入箱庭,便不再逗留。

临到院门口,他忽然想起什么,便从山河图里取出笔墨,在门上留下几行字。

大意是天心教据点,内有奇毒,望君慎入。

他言尽于此,至于后来者听与不听,那就不关他事了。

毕竟好言难劝该死鬼,这是自作孽,不是他没提醒。

“别说,这庙会上淘来的黄历还挺灵验。”

坐在马车前室,徐青一手赶着马车,另一手取出一本上清观出品的黄历翻阅。

“农历三月十五,宜出行,会友;忌安葬,入殓。”

今日此番会友,可谓宾主尽欢。

徐青身为赶尸匠,收获了不少尸体;天心教这些教徒则如他们所信奉的教义所言,死后当被弥勒尊神牵引上界,尸解登仙。

至于最后他们会不会真的尸解登仙,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这不在他的业务范畴内,不归他管。

津门府城这头,徐青干完最后一票,便打着去江南游学的名头,一路往临河回返,开始筹备银甲尸突破事宜。

津门府五十里外,万寿乡。

“吁——”太子近侍李忠与张钧一行人扶柩于此,一旁面瘫马夫看到万寿乡的界碑时,忍不住喝停车队。

在界碑前,有两人两驹恭候多时。

驹是千里马,人是龙中凤,俱皆仪表不凡。

“殿下要往何处去?不妨暂且下马,让我二人为殿下接风洗尘,届时是去是留,便全由殿下自处。”

马夫勒马眺望,任由胯下马儿躁动的踢踏四蹄。

“伴伴,京城路远,我若有闪失,你务必要操持好太子后事,让他安然入我赵氏皇陵。”

李忠看着界碑处那两道身影,皱起眉头。

“殿下!”

“莫要多言,这是我最后交待你的事。”

马夫幽幽一叹,仿佛说完这句话就已经用尽了力气。

他扯动缰绳,勒马来到界碑前。

当先一人羽扇纶巾,一身文士装扮,见到面无表情的马夫后,他拱起双手便朝着马夫深揖一礼。

一身马夫装束的赵佑无视对方,自顾自的抬头看向身前石碑。

“万寿乡”

赵佑出神的看着石碑上镌刻的斑驳字迹,上面描画的金漆已然脱落大半,只剩下阴刻的字痕仍在抵御岁月侵蚀。

“这三个字乃当年父皇亲赐,由宫内供奉,剑圣周齐峰亲手执天子剑镌刻。”

“至今已有三十三年。”

赵佑一直藏在袖中的手掌伸出,似是想要抚摸石碑上的字迹。

文士身旁,身穿便服的老者,在看到赵佑的手时,眼睛不由一眯。

那是怎样一只手?腐烂灰败,仿佛爬满冻疮,暴露在空气仅止一瞬,遮掩丑态的芦荟粉便扑簌簌往下掉落。

赵佑一直面瘫的脸颊,终于忍不住抽了抽。

没人知道他此时在想什么。

“父皇如今八十有三,好像真就应了万寿之名。”

“只是我不如他,止五十余岁,就行将朽木,只能依靠巫蛊之术,苟延残喘。”

文士闻言终于忍不住开口道:“皇太孙样貌虽与殿下有八九分相似,但论智计隐忍,却不及殿下万一。”

“若非皇太孙品性率直,殿下说不定真的可以鱼目混珠,将来让太孙继承大统。”

赵佑此时对这些恭维之言,已经没有任何触动。

他扭头看向三皇子身边的幕僚家臣,在看到对方的那一刻,他心里的多日来的疑惑便已疏通大半。

隆平皇有五子,太子赵佑天资聪颖,品性稳重,唯一不足的是生来体弱多病。为将身体养好,赵佑及冠之后,便开始刻意习练弓马骑射,却反而让本就孱弱的身体雪上加霜,年过五十就已油尽灯枯。

二皇子赵衍身强体健,虽不算聪颖,但为人敦实,重礼仪孝道,若为君主,亦可为守成之君。但可惜的是,赵衍十年前得了失魂症,无论宫廷御医,还是世外隐居的杏林妙手,都束手无策。

赵衍得失魂症的第二年,隆平帝下令,三皇子请缨,与巫觋众多的南厝国交战,原因是二皇子的失魂症疑似与南厝巫术有关。

三皇子赵冗聪明伶俐,在外人眼中极为孝顺,兄友弟恭这四个字,似乎就是为三皇子所写。

四皇子生性愚钝,及冠之时,尚算不清粗浅术数,是五位皇子中最不堪大用者。

五皇子生来就有龙相,怎奈年仅三岁就意外夭折,自不必多提。

赵佑此时看向三皇子身边的谋臣干将,心头仍有一些疑问。

“赵冗是从何时知道太子是皇太孙假扮的?”

文士抿嘴笑道:“众人皆知,三皇子除了君皇父母,最崇敬的便是太子殿下。”

“太子喜欢吃甜食,三皇子便每次都把皇母所赐果脯蜜饯等物留下,特意送与殿下。可惜皇太孙偏偏不喜欢吃甜食,三皇子从那时起,便已经留意太子动向,毕竟若论谁最了解太子殿下,除了三皇子,恐再没他人了。”

闻听此言,赵佑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臣弟赵冗年幼时,屁颠屁颠跟着他喊皇兄的画面。

赵佑长出一口气,忽然道:“我还有一件事要问,请蔡先生务必如实相告。”

“殿下请讲。”

“二皇子的失魂症,还有五皇子突然夭折,与三皇子有没有关系?”

蔡士春陷入沉默。

赵佑瞬间了然。

“为何要做到这般地步?眼下大雍本就内忧外患,他纵使不思兄弟情谊,也不该做出这等天理难容之事。”赵佑难掩心中失望:“他便是再想做皇帝,我年过花甲,又能活多少年,他何至于此?”

“殿下这话说的,莫不是忘了皇太孙?圣上年过八旬,三皇子年近五旬,皇太孙不过三十岁,若皇太孙代替太子殿下继承大统,三皇子岂不是也要像殿下一样苦等到老?”

蔡士春摇头道:“再者,哪怕将来皇太孙退位,皇位太孙也只会传与自家子嗣,何时又能轮得到三皇子?”

“殿下如今感慨这些,反而不美。”

赵佑哂笑一声,面色惨然道:“我之手段,虽见不得光,可也称不上卑劣。他弑兄杀侄,纵使坐得了皇位,怕不是早晚也得让天来收!”

蔡士春旁边,一直未开口的老者皱眉道:“蔡军师,迟则生变,你我已经耽搁多日,不如尽早收尾,返回京师。”

蔡士春点头道:“殿下,你十年前就不该存活于世,如今在世人眼中,你死在天心教妖人手中的事实,更是无法更改。”

“临行前,三皇子特意嘱咐在下,皇太孙的子嗣将由他这个皇叔庇佑,好让殿下安心。”

赵佑再度沉默。

皇太孙的子嗣,他的孙辈,如今在外人眼里,应该算得上太子遗孤。

他这孙子孙女,倒是平白长了一个辈分。

深吸一口气,赵佑忽然觉得浑身轻松下来。

昔日为了让长子赵琮安稳承袭皇位,他日夜操劳,如今却是以这种方式卸下重担。

蔡士春接过老者递来的酒壶,为赵佑斟满一盅。

赵佑看着毒里面掺了一些酒水的浓稠糊状物体,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他此时忽然有种幼时体弱,喝各种汤药时的抗拒感。

如今看这杯中酒,却是比太医院的汤药还要舍得下本。

“这位老先生有些眼熟,不知可是云照山的天师?”

递来酒水的老头漠然道:“难得殿下还记得老朽。”

赵佑捧着酒盅,诧异道:“云照山乃方外之地,向来不问世俗,只修长生仙道,怎么时隔多年,却要插手俗事?”

“殿下,这酒老朽已经用真阳之气温热过,再不喝,就该凉了。”

“唉,罢了。”赵佑举起杯中酒,一饮而尽。

随后他又连饮三杯。

末了,赵佑迷迷瞪瞪之时,嘟囔道:

“此生我遗憾太多,倘若老天有眼,我只求下辈子不要托生在帝王家.”

蔡士春收起酒壶酒盅,看向远处炊烟袅袅的田舍乡间。

“有劳天师找处风水好的地界,为太子殿下栖身。”

眉发须白,仙风道骨的老者点了点头,随后从袖袋取出罗盘,一边观望风水,一边用另一只手不停掐算。

津门府城,徐青驾着马车,一路赶往临河。

等路过万寿乡时,他放缓行速,侧目望向远处乡间田舍。

他来时曾在这里驻留半日,为王梁传授了武道修行法门,还送给他一些大力丸和增强气血的丹药。

临别时,天公拦路,陡降风雨,七八岁的王家小妹特意拿来蓑衣,为他遮风挡雨用。

想起过往,徐青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这么懂事的小姑娘,很难不让他这个僵尸叔叔喜欢啊。

将马车驱赶到熟悉的庐舍外,徐青推开栅栏,就瞧见王家小妹正帮着奶奶在院中烙大饼。

泥土掺和麦秸,糊成的灶台边,王家小妹蹲在灶台口,不停把晒干的黍米杆子往里塞。

王家奶奶看到徐青,连忙将手往身上拍了拍,接着便热情的招呼他往里坐。

徐青摆手制止,说道:“我是来还蓑衣的,你们不用管我,该做什么,继续做就是。”

“徐先生要吃饼子吗,黍米面烙的饼子,可香了!”

徐青看着正往灶台里塞黍米杆的小姑娘,好奇道:“你兄长往哪里去了?怎不让他弄来柴火让你烧,偏偏要用这些不耐烧的东西?”

王家小妹脆生生道:“今日是十日祭,哥哥祭拜爹娘去了。柴火家里还有很多,只不过奶奶说,烙黍米饼吃,用黍米杆不容易烙糊,还能废物利用,是两两什么来着?”

“两全其美?”

“对!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徐青未等王梁回来,只将一本亲笔誊写的册子和一袋银两压在蓑衣里,便打算离开此地。

临走前他对王家小妹说道:“蓑衣里有先生留的东西,等你兄长回来后,记得告诉他。”

王家奶奶包了些黍米饼,硬要塞给他。

徐青没有拒绝,笑着接下。

如今蓑衣已经奉还,他和王家兄妹的缘分差不多也算尽了。

离开庐舍,徐青驱使马车还未走多远,就瞧见一个少年正火急火燎的往家赶。

当看到马车前室坐着的身影时,少年明显一愣,随后便欣喜万分道:“先生何时回来的?”

徐青笑着摇头:“恰好路过,顺便将蓑衣奉还,此后还要去各处游学。倒是你,这么着急忙慌的做甚?”

王梁猛地拍了下额头,说道:“差些误了大事!先生,我今日去父母双亲坟前祭拜,却不知哪里来的怪事,在我家坟头前不远,又多了一处新坟.”

“也不知是哪个浑人,不打声招呼,就立下新坟。”

“眼下我一路打听,问过好几户乡人,竟也没人知晓此事,我拿不定主意,便想着回去问问奶奶,看该怎么处置。”

徐青纳罕道:“你爹娘的坟地,是我特意选的风水宝地,照你这么说,怕不是哪里来的高人看中了此地”

“我且问你,那坟头可有碑文?”

王梁想了想,说道:“坟头确实有座墓碑,可那上面没有任何字刻。”

“怪事。”

徐青顿觉此事怪异,他思索片刻,忽然想起赶尸行当里有这么一则传说,说是一些冢中阴鬼有了一定道行后,会自主迁挪坟茔,寻找风水宝地当做自个的修行道场。

这种情形,谓之‘跑坟’。

难不成王家坟地旁,来了个会跑坟的僵尸或是阴鬼?

徐青顿时来了兴致,他刚学会请仙立堂口的出马本事,若是那坟里有只阴鬼,说不得就能让他拥有第一只悲仙。

当下,徐青不再迟疑,他只身来到当初为王梁父母看坟地时选的山头,随即便操纵偃偶,往不远处的风水宝地摸去。

快速穿过荒草丛生的崎岖山路,徐青四肢着地,像是只猿猴,不多时便来到一处坟茔前。

王家夫妇的合葬墓穴依旧如他刚离开时那般,没有丝毫异样。

只有墓碑前,多了一些香烛供品。

徐青略过王乔和李氏的坟头,目光落在相隔不远的一处新坟上。

那坟茔土层尚新,甚至还有些湿润,再看墓碑,确实如王梁所说,全然没有半个刻字。

偃偶不能施展望气术,徐青一时之间也认不准这是人为,还是鬼怪为之。

若是人为,为何碑上无字?

再者,王梁询问乡人,总不至于无人知晓。

哪怕运送棺椁墓碑,也得路过乡道。

怪哉。

徐青绕着坟茔观瞧几圈,依旧没有任何收获后,他便取出铲子,控制偃偶开始掘坟。

不管它是人是鬼,先掘了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