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作者:一荷知夏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5章 窃国玉玺

书名: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作者:一荷知夏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0:56

吴志远誊写诗词的工夫,一旁早已按耐不住的朱怀远,也要大展拳脚,吟诵一首诗词。

众人目光汇聚,朱怀安打开折扇,缓缓扇动,轻叹道:

“人这一生不过数十年光景,死后又有谁会铭记?可要是能写出一首上好佳作,却能够流传后世,千古存名……”朱怀安嘴角缓缓上扬,环顾四周,说道:“今日在下亦要吟诗一首,希望能够在悠悠岁月中留下绚灿一笔!”

此话一出,饶是对朱世子向来有偏见的才子,也有了一丝期待。

莫非长亭王家的傻孩子终于开悟了?

未等众人多想,一首落雨便从朱怀安口中诵出:

“一滴一滴又一滴,

两滴三滴四五滴;

六滴七滴八九滴……”

摇头晃脑吟诵到这里,朱怀安忽的将折扇合上,眯眼一笑,续上了最后一句——“落入水坑都不见。”

文会刹那寂静。

这诗什么档次,什么质地,大家心知肚明,可就是没一个人敢出声调笑,更没一个人敢说朱世子写的不好。

原因无他,盖因当今隆平皇年轻时最爱作诗,一生细数其诗,没有五万也有三万首。

其中就有一首名为飞雪的诗,而那首诗的‘意境’,与现在朱世子的诗作并无二致。

是以,谁敢说一句此诗不好?

怪不得朱世子如此有信心,这分明就是泼皮撒泼,硬耍无赖!

“如何,我这诗作可入得各位法眼?”

采诗官轻咳一声,本想引开话题,跳过这茬,却不料寂静无声的文会上,忽然响起称赞声。

“妙,妙!真是难得佳作,尤其是最后一句,落入水坑都不见,简直就是点睛之笔,仅是一句,便赋予了此诗神韵!”

吴文才性子与朱怀安一般跳脱不羁。在看出朱怀安是在消遣解闷后,他便配合的鼓起掌来。

吴志远见兄弟出头,也跟着点头道:“这诗与我相比,确是多了几分才敏。”

朱怀安闻言看向默不吭声的庄子君,笑眯眯道:“子君觉得如何?”

庄子君眼皮一颤,硬着头皮干笑道:“这诗……确实清新脱俗,我远远不及……”

徐青瞧着朱怀安他们折磨众才子,心里一阵乐呵。

在书皇阁时,不管是实名打赏花楼姑娘,还是衣衫不整大喊自己是长亭王世子,他都以为这小胖子是在故意向未来的储君示弱,给对方塑造出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废物形象。

如今见到对方显眼卖宝,全然一副本色出演的模样,徐青一时还真分不清朱怀安是演的,还是真就如此。

今日文会散场之时,扬学的排名却是已经敲定了榜首。

其中诗词一项,原本只有前三甲,分别是诗元、诗风和诗探。

但因为中途杀出了个玩脏耍赖的主,玉影轩的文会主持无奈之下,又特意添加了一项独立在榜单之外的新名目,叫做锦元。

至于这锦元有多少水分,那就不得而知了。

且不说浑水摸鱼,获得个人奖的朱怀安。

单说这吴家兄弟,两兄弟在文会上一举成名,伴随而来的便是名流之士的引荐和拉拢,一些平日里都没打过照面的陌路人,也上赶着要与两人结交。

徐青在一旁看着,当看到两兄弟对来人止乎于礼,并未刻意逢迎时,他微微一笑。

老吴家的孩子不孬!

晚些时候,送诗的老者专门寻来,说是有贵人请见。

徐青抬头看向老者,对方依旧保持一副面瘫的死人表情,若不是能闻到对方身上的活人味,他还以为眼前的老者才是真正的僵尸。

谁都知道阁楼里的贵人是谁,吴家兄弟得了太子赏识,这意外所得远比陪着花魁娘子打茶围有用,说不得等将来储君即位,这两兄弟就能凭借今日际遇,平步青云。

徐青是个没有寿命的主,世俗虚名于他无用,他对太子的兴趣也远没陪着花魁娘子打茶围来的高,再不济去听郭东阳说书,也总比陪着阁楼里的小老头说话舒坦。

“欸?徐兄不去画舫打茶围?”

朱怀安倒是玩开心了,此时竟还有心继续下一场。

“不去,那庄子君方才不是说,去了画舫继续吟诗作对吗?届时无论花魁娘子多好看,这帮人也只会开屏斗艳,到最后莫说茶围,怕是想看花魁娘子扭上一段都难。”

“还不如回去听说书的讲鬼说怪。”

“鬼怪?”

朱怀安闻言登时来了兴趣:“可有女鬼?”

“可以有。”徐青摩挲下巴,却是想起了尸变中的女尸。

……

说书人是下九流行当。

背尸、赶尸、捞尸的,也是下九流。

徐青仍记得自己的尸体评价,人字下品。

下品人配下九流的活,大家谁也甭嫌弃谁,只要咱心里的那杆秤不歪,纵是下九流,也不见得比高坐殿堂的王公贵臣差。

瑞阳茶楼。

说书人讲完江湖八大门的一条分支后,轻抿一口茶水,等嗓子润舒服了,方才敲响醒木。

此时茶楼里座无空席,就连门口墙角都站的有人,有些家里近的,还拿了小马扎放外边,就为的听上这么段故事。

这就是郭东阳的名气。

徐青来到茶楼时,眼看没有座位,还是掌柜的熨帖,知道他是郭东阳朋友,就吩咐伙计从楼上又搬了个小桌,硬是挤出了个位子。

朱怀安身宽体圆,一个人就占了两个座,徐青看他一脸稀奇的模样,不由问道:“朱兄弟这是头一回来?”

“算是,也不算是。”朱怀安双手捧起热茶,嘬了一口,解释道:“以前听过一回,不好听,那老头总卡痰,好故事也让他给说烂了,自那之后就没再听过,想听也是拿着话本找小娘子去说,你是不知道,那小娘子说起书来声音娇娇弱弱的,别有一番滋味……”

徐青闻言试着构想了下花楼娘子暖声细雨讲古的画面。

你这是说书吗?怕不是鬼故事讲着讲着都能讲出水来。

“你那是没找着正当年的说书匠,你且听听这鼻烟壶讲得怎么样……”

不用徐青多言,朱怀安就已经被台上的郭东阳吸引。

一个能被各大茶楼酒馆争抢的说书匠,那必然有他的独特之处。

眼跟前,郭东阳正巧讲到江湖八大门暗八门的另一条分支——千影盗圣潘千影潜窃国之玉玺。

徐青听着耳熟,稍微一寻思,以前临河衙门给他送过一具尸体,跑马灯里,那人就是千影门排行第二十一的盗圣弟子陈小艺。

而他的师傅便是潘千影。

徐青暗自揣测,难道说前朝丢失的玉玺真的就是陈小艺的师傅所为?

朱怀安听得投入,当结尾收束,听到有位异姓王曾为此寻访潘千影无果时,小胖子嘀咕道:“这事怎么总感觉以前在府上听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