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正德日不落

作者:中华田园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81章,鸡蛋里面挑骨头

书名:正德日不落 作者:中华田园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9

朱厚照的回答也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大家没有想到朱厚照竟然如此干脆利落的将水泥给公之于众,甚至于还鼓励大家去办水泥厂,多生产水泥。

以至于大家原本都准备好了一套说辞,准备着想办法逼迫下弘治皇帝父子,无论如何也是要将这个水泥之法给公布出来,最好能够连琉璃的制法也公布出来就最好了。

现在朱厚照如此的爽快、干脆,反倒是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殿下为国为民,此乃我大明之福、江山社稷之福、天下黎民之福”

刘健笑着拍起了马屁。

“是啊,此乃我大明之福”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群臣们一听,顿时也是跟着纷纷开口,有赞叹的,也有向弘治皇帝祝贺的。

弘治皇帝本来是很不爽的,现在见朱厚照自己都主动说要公开了,再听到大臣们的话,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终究不过是一个水泥的买卖罢了,倒也没有太过于放在心上。

“哈哈,太子能够为国为民着想,朕也是很欣慰的。”

弘治皇帝也是高兴的点点头,接着对着大家说道:“我们大家一起在这个水泥马路走走吧,好好感受下这个水泥马路。”

“是”

群臣一听,顿时就只能够无奈的答应下来。

其实现在一个个都巴不得赶紧回家,这样也好美美的饱餐一顿,饿了一早上了,再加上又从皇宫一直走路出来,算下来都走了几十里路了,都没有坐下来休息、休息。

这还要继续走,腿都要酸了、脚都要气泡了,尤其是那些饿的肚子咕咕直叫的大臣,一个个都有气无力。

看看天上的太阳,真的是越来越毒辣了,等到大中午的时候,人都会被晒死。

可是天子有旨意,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又不得不听,只能够继续跟着弘治皇帝一路走下去。

不过这水泥马路真心是没的说,非常的平坦、非常的舒适、比起皇宫里面的道路来都还要更好走,倒是轻松了很多。

再仔细的看看眼前的宽敞水泥马路,双向多车道,中间还有隔离带,竟然还移植了松树、枫树之类的树木过来。

“殿下,这道路好好的,为什么中间要种一些树木隔开”

谢迁看着眼前的道路,很是不解的问道。

“谢公”

“之所以要种树隔开,主要是也是为了区分左右。”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当车马不多的时候,一条道路也就足够了,可是一旦车马拥堵的时候,那就要分左右来行驶。”

“所以在道路规划的时候,我就所幸将道路一分为二,所有的车马、行人全部都是靠右行驶,前往天津的走右边的道路,从天津到京城的则是走左边的道路。”

“如此一来的话,也就不会拥堵了,就如同眼前这边,这几万人修路、大量的车马、挑夫全部靠右行驶,也就秩序井然、井井有条了。”

朱厚照看看这个谢迁,想了想说道。

“原来如此”

大家一听,也是纷纷点头。

“就是太过于铺张浪费了,如此大兴土木,毁了太多的良田,也浪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了。”

“其实有一条道路就足够了,根本就没必要分成两条。”

谢迁想了想又摇头道。

“谢公言之有理,如此宽敞的道路,从天津一路修来,还不知道毁了多少的良田。”

有人也是跟着附声。

“这动用几万人修筑公路,也是浪费民力。”

弘治皇帝和朱厚照听着这些人的话,一下子就阴沉起脸来。

自己修桥铺路明明在为百姓做好事、谋福祉的事情,到了这些人的嘴里面竟然完全变味了。

什么损毁良田、浪费民力、财力、物力,就差直接指着朱厚照的鼻子说你是隋炀帝了。

当然,这里面其实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在里面。

朱厚照身为太子不在宫里面好好的进学其实就是接受文官们的洗脑,反倒是在外面瞎折腾,这瞎折腾就算了,还真让朱厚照折腾出一条道路出来。

不管怎么说,这自古以来、修桥铺路都是造福于民的事情,也是值得歌功颂德的事情,也算是朱厚照在外面真的折腾出一些政绩出来。

这对于他们这些文官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因为这意味着太子在慢慢的脱离他们这些文官集团们的控制,一旦太子将来继承皇位,到时候还会听他们这些文官的

还会像他父亲弘治皇帝这般亲近他们这些文官,事事都听他们文官的

所以必须要给眼前的事情下个结论,即便是这条路确实是修的让人无话可说,但也要找到一些地方来批评一二。

尤其最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弘治皇帝再将朱厚照给约束到宫里面去,不能再任由太子这样在外面胡乱了。

谁也不知道以后太子还会弄出一些什么东西出来。

这才多久的时间,一年都不到而已。

太子先是在京城这边弄出了纺织厂、机械厂,还搞起了琉璃的买卖,这后面几个月又是跑到天津这边去了,搞什么造船厂、捕鱼船、水泥厂,还来修路。

这太子是已经完全脱离了他们这些文官们的控制了,只是,大家屡次上书给弘治皇帝,建议弘治皇帝要好好的约束、管教太子,但都被弘治皇帝所无视。

眼下朱厚照又修了一条如此宽敞、平坦的水泥公路出来,这弘治皇帝肯定会更支持太子乱来了,他们这些文官们想要限制太子就更难了。

还有太子总是会想出各种各样赚钱的点子出来,单单是琉璃阁的琉璃买卖就让太子殿下日进万金,太子比江南的盐商都更有钱。

这太子有钱了,以后又当皇帝的话,到时候还不知道太子会折腾出什么花样出来,他们这些文臣们可就没办法用没钱来限制了。

所以现在就要盯着一些事情,鸡蛋里面挑骨头一般也是要挑出一些毛病出来的。

“谢公”

“你可知修路的这些人都是什么人”

朱厚照看看谢迁,想了想反问道。

“我看这些人一个个身强体壮的,应该是从各地强征的民夫吧”

谢迁看看忙碌的身影,这些人很多都是光着膀子在干活,经过了这些天的海鱼的滋养,一个个都慢慢的恢复,甚至于还变得更强壮了许多。

“这些人,全部都是饥民、全部都是流民。”

“是我以工代赈,招募这些流民、饥民来修桥铺路,不仅仅将京津之间的道路给修筑起来,也是让他们这些饥民、流民在这饥荒之年能够靠自己的力气去养活自己,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去赚取养活自己妻儿老少的粮食。”

“强征民夫,谢阁老,你有这个本事你去强征几万人过来,看看他们是否愿意心甘情愿的给你卖力干活。”

朱厚照对这个谢迁没有什么好感,竟然说自己强征民夫,再加上前面说自己损毁良田、铺张浪费什么的,这是一个又一个帽子不断的往自己头扣啊。

“这些都是饥民”

“流民”

弘治皇帝和群臣一听,顿时一个个都震惊了,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浩浩荡荡的修路大军。

再想想刚刚出城时在城门口所看到的那些流民、饥民,这根本就让人难以置信。

“这不可能”

“饥民和流民怎么可能一个个如此的强壮,还有力气干力气活。”

谢迁当场就不相信了。

“是啊,是啊”

“刚刚出城的时候,我们也都看到了那些流民、饥民,一个个骨瘦如柴、瘦骨嶙峋、有气无力、面黄肌瘦的,怎么可能会有力气干修路的活”

“更何况,这几万人,殿下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去养活这些人”

其他人一个个也都不相信了,纷纷开口说道。

“不是流民和饥民的话”

“你们可以随便问问不就知道了。”

朱厚照顿时就笑了,一个个都盯着自己,都在给自己鸡蛋里面挑骨头是吧。

这是要把自己往弘治皇帝的方向去捏,最好是能够捏的和弘治皇帝一模一样,没有主见,也没有想法,事事都听他们的,任由他们这些文官集团坐大才是最好的。

嗯,最好是成为泥塑木雕的垂拱天子,将这大明的江山社稷都交给他们这些人去处理。

听到朱厚照的话,大臣们不相信了,也是纷纷去问起来,等到问完之后,一个个顿时就沉默不语了。

这些人真的全部都是来自北直隶各地的流民、饥民,流落到天津这边,然后被天津城建这边给招募来修公路,一日管三餐,还给他们发五斤的肉当工钱。

“现在是饥荒之年,赤地千里、数月未雨,北直隶、山西今年颗粒无收,殿下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去养活这几万人”

“而且刚刚臣听这些人说了,殿下给他们一日三餐,另外还给他们每天发五斤肉当工钱,请问殿下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

“哪里来的那么多肉”

谢迁看看眼前浩大的修路队伍,想了想再次问道。

作者题外话:三章万字更新送上,求票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