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正德日不落

作者:中华田园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5章,用职业经理人

书名:正德日不落 作者:中华田园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9

收拾了马永成,朱厚照扫了一眼身边的这些太监。

刘瑾、谷大用、丘聚、张永都是历史上的个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样子,但历史上等到正德皇帝登基之后,那都是吃人的老虎了。

还有历史上正德皇帝为什么没有子嗣,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后世的史学家经过了详细的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正德皇帝太早接触男女之事了,可能还仅仅只有十三四岁的时候,刚刚稍微成熟就被身边的这些太监、宫女给带坏了,直接导致没有子嗣。

这是有科学依据和实事的,末代皇帝溥仪就说过他还小的时候就被宫女们勾引,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一个个都想着怀上龙种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自然而然的也就想方设法的竭泽而渔,再加上溥仪还不够成熟,最终导致他失去了生育能力。

历史上的正德皇帝很有可能也是如此,而导致这一切的就是身边的这些太监,从小就刻意的去引导,甚至于正德皇帝英年早逝也跟长期服用虎狼之药有很大的关系。

被朱厚照眼光一扫,这些太监顿时一个个都赶紧低下头。

眼前这个小主子可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啊,别看年小,却是什么都懂,以后可都要更加的小心谨慎了。

“让马永成招的管事在哪里管事的资料拿过来我看看。”

朱厚照看看眼前正在快速建设的厂房,这些小太监以后是不能用在这方面。

这些人无儿无女的,心里面少了牵挂自然也是少了敬畏和害怕,还是要学一学后世的公司制度,用职业的经理人来管事。

听到朱厚照的话,很快三个身穿账房、管事服饰的中年人就来到了朱厚照的身边,同时关于他们的资料也都拿到了朱厚照的手上。

“张环”

“公子,小人在”

听到朱厚照的话,一个长相端正、身材清瘦的人站了出来。

朱厚照快速的看起他的资料来,同时也是问起他的一些基本情况来。

“你是天津人”

“是的,公子。”

“家里面有多少人”

“家中父母都已不在,有妻一人,有子二个,有女三个。”

“你读过几年私塾,为什么不去考功名”

朱厚照点点头,随即也是看到上面写着他读过几年私塾。

“读私塾的时候我父亲尚在,家境尚可,后来我父亲病逝,家道中落,无法再读下去于是给布匹商人当伙计、掌柜。”

张环也是如实的回道。

“嗯,说说现在布匹的行情价。”

朱厚照点点头,这个时期读书确实是非常耗费金钱的事情,家道中落的话,恐怕确实是很难读下去,再加上考功名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布匹的价格相差非常大,根据产地、材质、纹路、颜色、质量等等,价格有非常大的差异,江南的丝织品价格是最昂贵,上等的可以卖到十几两、甚至于几十两银子一匹,一般也只有真正的有钱人才能够买得起。”

“普通的丝织品价格在2两银子到10两银子之间浮动,根据年情的情况不同,价格浮动较大。”

“棉布的价格比较便宜,一般在300文一匹左右浮动,染色的布匹比白布的价格要更贵,而且也更好卖。”

张环想了想也是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染色的布匹价格更贵”

朱厚照一听,顿时眼睛微微一亮。

根据自己所查过的资料,古代化学工艺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布匹都是素布,也就是没有什么染色的。

因为上色的布匹价格往往都比较贵,再加上工艺不成熟的情况下,掉色非常的严重,色彩也不够艳丽和凸出。

自己如果能够在这方面下功夫的话,到时候这个布匹不仅仅更好卖,而且价格也可以卖的更高一些,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是的,公子”

“普通的白布在300文一匹左右,染色的布匹,根据颜色、色泽、是否掉色等等,价格浮动较大,贵的甚至于要几两银子一匹。”

张环连忙回道。

“原来如此。”

朱厚照点点头,看来这布匹行业的水还是比较深的,仅仅只是这不同的布匹,不同的颜色等等,这价格相差就非常巨大。

自己如果想要经营好这个纺织厂,可不仅仅只是纺织布匹如此简单了,还要从染色、纹路等各个方面去想办法,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也增加利润。

“杨逢秋”

“小人在。”

朱厚照看看眼前这个杨逢秋,典型的这个时期掌柜、账房的衣着打扮,带个瓜皮帽。

“你是浙江绍兴人”

朱厚照仅仅只是听听他的声音就问道。

后世朱厚照学的是机械专业,在浙江这边工作,也都会说浙江话。

“是,小人是浙江绍兴萧山人。”

杨逢秋连忙回道,同时心里面也是暗暗一惊,眼前这个小公子,虽然人是小,但竟然只是听声音就猜到了自己的浙江绍兴人,着实不简单啊。

“说说你的一些情况。”

朱厚照微微点头,看着他说道。

“小人家中父母尚在,兄弟之中排行老三,有妻一人,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小时候在私塾读过十几年书,也考过功名,但无奈连秀才都考不上,故而给人当起了账房。”

杨逢秋也是简单的介绍了下自己的情况。

朱厚照一边听也是一边思索,这绍兴师爷在明清时期可是非常有名气的,起于明朝,真正兴盛的时候却是在清朝。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江南、浙江地区自古文风鼎盛,读书人特别多,但科举考试的名额非常有限,故而竞争非常的残酷,远比其它省份要残酷的多。

大量的读书人考不上功名,无法走仕途这条道路,故而也是转做师爷、账房、管事等等,有些师爷甚至于在历史上都非常有名气,很多当官的如果没有绍兴的师爷,很多事情都做不好。

这些绍兴的师爷不仅仅可以给人出谋划策,还精通刑名、钱谷、文牍等等,也就是说这些师爷精通法律、也可以当会计账房、还可以帮你写文书等等,专门给官老爷处理各种各样的事情。

可以说这些绍兴的师爷、账房什么的,那都是非常专业的,比那些考上功名的官老爷都要更厉害,更专业。

当然在这个时期,绍兴师爷的名气远还没有清朝时期响亮,很多人都是在给人当账房、管事什么的谋生。

“浙江这边科举考试是不是很难”

朱厚照看看杨逢秋问道。

“是的公子。”

“浙江读书人非常多,而且才子辈出,但科举考试的名额和其它省差不多,故而一般的读书人很难出头,有不少人都和我一样转做账房、管事,还有一些则是给人当师爷之类的。”

杨逢秋很是无奈的回道。

说实话,读书人嘛,谁不想考科举当大官,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只是浙江是考霸之乡,自古竞争压力就非常的大,大量的读书人没有出路,也只能够另谋生计。

“嗯”

朱厚照点点头,接着看向最后一个人。

“陈希文”

“小人在”

“说说的你一些情况。”

“是,小人是江西抚州人,家中父母尚在,有妻一人,一儿一女。”

“小时读过几年书,然考取科举功名无望,故而转做账房、管事。”

陈希文也是连忙详细的说道。

在这个时代找个工作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给人当管事、账房什么的,不仅仅要有专业的素养,关键是要得到主家的信任。

大部分的管事、账房什么的,基本上东家都是会用自己宗族、亲戚、同乡什么的,他原先的东家生意做不下去了,也只能够另寻新的东家了。

“我不管你们三人以前是什么样的,这以后你们就替本公子做事了。”

“张环,以后你就是这纺织厂的总经理,杨逢秋你是负责管账房的财务经理,陈希文你是管生产的厂长。”

朱厚照看看眼前的三人,直接就给他们三人进行了分工。

“总经理”

“财务经理”

“厂长”

三人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眼睛眯起,眼前这个小公子可真是会想新的名词啊,不过这总经理、财务经理和厂长的名字貌似比管事、账房要好听一些。

“是”

三人一听,也是连忙点头。

“张环,我给你开6两银子一个月的月钱,杨逢秋和陈希文,你们5两银子一个月,只要我这个纺织厂能够办得好,效益好,以后你们的工资还可以不断的加上去,另外我还从纺织厂的利润当中,每年拿出5出来作为工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年终奖励。”

“谢谢公子,谢公子”

听到朱厚照的话,三人顿时就大喜过望了,眼前这个小公子可真是大方啊,这薪酬待遇妥妥的啊。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普通人一年到尾都未必能够赚到几两银子,至于能够攒下来的银子可能连1两银子都不到。

在北直隶这里,有个两三两银子就足够娶一个黄花大闺女了,即便是在京城里面,有个几十两银子都够买套院子了。

“别急着谢,我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给我做事,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本分,你们可别学马永成,都是拖家带口的人,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多想想家里人。”

“只要好好的替本公子做事,我不会亏待你们,不说让你们大富大贵,至少让你们全家老少衣食无忧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朱厚照笑了笑,对他们三个不算知根知底,但还是要将纺织厂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宫里面的太监是信不过的,以后还要做别的产业,不能走以前的老路子,要多学习下后世完善的公司制度。

“是,公子,我们一定谨记公子的话。”

三人一听,也是连忙齐声的回道。

其实这个时期的账房、管事、师爷等等都是非常注重名声的,一般给东家做事那都不是几年,往往都是几十年。

有些甚至于几代人都给东家做事,几代人都给主家当奴仆,像后世一般频繁换工作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一个是工作很难找,想找个好工作就更难了,二来是这个时期基本上都信服自己的宗亲、亲戚、同乡什么的,涉及到钱财的大事那更是只用信得过的人。

你要换了几次工作,别人一问,都会觉得你是不是因为人不老实被东家给炒了鱿鱼,自然就更不敢用你了。

这也是朱厚照更相信这些人的原因,相比起宫中的太监来,这些人的节操是更值得信任的,更何况家中都还是有老小的。

自己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待遇,在加上有一定的期盼,相信他们比起太监来肯定是要好很多的。

“张环,以后纺织厂的主要大事你来负责,杨逢秋你只负责管财务,直接对本公子负责,本公子会定期查账,陈希文你负责工厂的生产,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招工,招一批工厂的骨干,然后我会教大家如何使用新式的纺织机,先培训起来。”

“等到厂房建好了,到时候纺织机就可以进厂,然后再大规模的招工,对工人进行培训进行生产。”

朱厚照看看三人,满意的点点头。

随即也是开始给三人分工,方法自然是采用后世的一些制度和办法。

“是,公子”

三人齐声的再次回道,但脑海中也是充满了好奇,这新式纺织机到底是什么样的,值得东家花怎么多的银子投资在上面,还要搞什么培训的。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三人都觉得眼前这个小公子不过是那个地主家的傻儿子,有钱没地方花在这里瞎搞败家的。

这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是要自己来搞什么纺织厂,自己来纺纱织布什么的。

但现在看来,眼前的这个小公子并不是表面如此简单了,无论是这身边的护卫、随从,还是刚刚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显然一切都是胸有成竹的。

现在听到新式纺织机,大家也都是很好奇。

作者题外话:求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