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正德日不落

作者:中华田园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3章,太和殿前打广告

书名:正德日不落 作者:中华田园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9

东宫,此时还是寅时五刻,大概相当于后世的凌晨四点钟。

天地还一片漆黑,凌冽的寒风依然在呼呼直吹。

“殿下、殿下”

刘瑾小心翼翼的将朱厚照给喊醒。

“到时间了吗”

朱厚照迷迷糊糊的擦了擦自己的眼睛。

“是的,殿下,已经到时间了,估计着很快大臣们就要上早朝了。”

刘瑾连忙回道。

“走,走”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麻溜的起床。

本来按照以往的习惯,朱厚照肯定是要睡到自然醒的,毕竟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睡眠对于发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过今天不一样,今天有事情要做。

匆匆起床,朱厚照就急匆匆的赶往太和殿这边。

太和殿又名金銮殿、是这皇宫里面最重要、最雄伟的宫殿,也是天子和大臣们商议国家大事、上早朝的地方。

朱厚照来到太和殿这里的时候,小太监们已经在准备着上早朝的事情,午门此时还没有打开,太和殿前面的太和广场这里也是一片寂静。

“这大明朝的早朝制度以后一定要改改,这上早朝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

“夏天还好一点,这大冬天的时候,真是难受。”

朱厚照舒舒服服的坐在轿子上,看着东方天空之中那一点点微弱的亮点,也是忍不住直摇头。

大明朝的早朝制度是真的一点都不人性化,早上五点钟开始上早朝,大臣们一般凌晨三点钟就要起床来准备上早朝。

这也就不能怪那些大臣经常隔差三五的找借口不上早朝了,也不能怪大明朝几代皇帝几十年不上早了。

朱元璋自己勤奋无比,这子孙后代未必就有他那么勤奋了。

“把镜子搬过来”

来到太和殿门口这里,朱厚照吩咐小太监们将两门大镜子摆在门口。

“位置位置”

“不要挡住进殿的道路,但也要让大臣们都能够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衣冠。”

“对,对,就这样摆放”

朱厚照仔细的看看两门镜子摆放的位置,分别对准的左右龙阶,文武百官上朝的时候都必然会走这个龙阶上来,一下子就可以对着这个镜子。

“嗯,不错,不错”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朱厚照满意的直点头,还自己亲自走了一遍龙阶,感受下这刚刚走上龙阶时看到镜子之中的自己,这肯定是忍不住要微微整理下自己的衣冠,看看自己帅气的容颜。

“咚咚咚”

等这一切都布置好了,午门钟楼上的钟鼓也是响三响,早朝的时间到了,厚重的午门正在缓缓的打开,发出阵阵牙酸的声响。

“撤”

“到旁边躲着。”

朱厚照一看,也是赶紧命小太监们撤离,躲到一旁看着去。

很快,文武百官也是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太和殿这里走来。

百官们上早朝有着一套极为繁琐的程序,首先需要在太和广场这里点卯,看看有哪些官员来上早朝,哪些官员没有来上早朝。

接着要按照文武百官的品级、官职等等排好上早朝的顺序来,再接着才可以从龙阶这里分左右进太和殿上早朝。

这一套繁琐的顺序下来,差不多也是要花上两刻钟的时间,官员们也都一直是站着的,再加上早朝一直站着,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大臣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煎熬。

故而大臣们也是早早的就已经养成了习惯,自动就按照顺序品级等等站好,只需要点卯完毕就可以更快的进太和殿里面上早朝了。

尤其是现在还是春夏交替之际,早上的时候依然还是很冷的,大臣们都想着早点进大殿内,这样更加的暖和。

“上朝”

等一切准备就绪了,伴随着小太监扯开鸭公一般的嗓子,大臣们也是一个个开始登上龙阶准备去上早朝了。

文官自然是以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个内阁阁老为首,走左边的龙阶,武将则是以英国公张懋、成国公朱辅两个国公爷为首,走的是右边的龙阶。

刘健和张懋走在最前面,和往常一样,非常自然的迈上最后一个台阶。

“嗯”

刘健和张懋两个人都忍不住微微一愣。

因为一下子就看到了摆在自己左前方旁边的大镜子,这镜子非常的大,是全身镜,足足有六尺高,宽也有四尺。

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镜子并不是铜镜,而是玻璃镜子,纵然是此时天色不算亮,但也依然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甚至于刘健一下子就看到了自己头上的白发、额头上的皱纹,皮肤上的老年斑,浑浊的双眼、衣服上的褶皱等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刘健的脚步一下子就停在了镜子旁边,看了看镜子两则雕刻的对联。

“这镜子,这是什么镜子啊”

“竟然可以如此的清晰。”

刘健忍不住对着镜子微微整理下自己衣服上的褶皱。

他这边停顿下来,后面的大臣也是跟着停顿下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好好的竟然一下子停了下来。

不过很快,队伍继续前进,但又一下子就停下来了。

因为李东阳看到这个大镜子的时候,也是忍不住停下脚步,对着镜子整理下自己的仪表和衣冠来。

“哈哈”

“这广告也是绝了,也只有我这样的天才才能够想到”

躲在一旁的朱厚照看着一个个大臣对着镜子发愣、整理自己的衣冠,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玻璃烧制出来了,镜子也做出来了,这自然是要想办法开拓市场,赚大钱的。

玻璃和镜子在这个时代都是稀罕物,自然是要走高端市场。

这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人在哪里

当然是就在眼前了,就是眼前的这些文武百官了。

只要先打开了他们的市场,自然而然这琉璃和镜子也都可以迅速的在大明上流社会传开,到时候不仅仅不愁卖,而且也不愁卖不出价钱来。

一面全身镜卖个上千两银子这都算是便宜了,毕竟对于这些大明朝的官员来说,他们根本就不差钱。

别看他们一个个上早朝的时候似乎好像都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但那是装给天子看的,这一个个官员都是大地主、大士绅,背后还都有庞大的大家族,名下还不知道有多少土地呢,家里面的族人、仆人、家奴什么的还不知道经营者多少买卖呢。

朝廷发的那点俸禄还不够他们吃顿饭呢,一个个都是绝对的有钱人,也都是大明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

不赚他们的钱,赚谁的钱

从一开始朱厚照就打定了主意,这个琉璃制品和镜子就是为了赚大明这些权贵、士绅、商人们的钱,价格要贵、看起来要高端大气上档次,狠狠的宰他们。

一个又一个大臣从镜子面前走过的时候,都忍不住对着镜子微微整理一番自己的衣冠,然后欣赏下自己帅气的容颜,有些甚至于还自恋的点点头。

“谢迁还真够自恋的,都已经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

“还有这个张懋,你胡子上都还有饭粒,也不知道你留那么浓密的胡子有什么用。”

“户部尚书侣钟比较自恋,停留的时间最久,比别人多了好几秒。”

朱厚照躲在一旁看着这些大臣们对着镜子臭美,也是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这广告效果肯定是直线拉满了,想必接下来我的这些琉璃制品和镜子肯定是可以大卖的,用过了这种全身玻璃大镜子的人肯定是会直接将铜镜给丢了的。”

朱厚照非常有自信,心里面甚至于都在思索着自己是不是可以将价格再提高一些,自己的良心还是不够黑啊。

“走了,走了”

“给皇祖奶奶和母后送东西去。”

等到大臣们都进了太和殿开始上早朝了,朱厚照也是赶紧撤了。

再看看天色,此时此刻,天已经开始亮了起来,东方的天空一片红彤彤的,朝霞满天,景色极其的漂亮。

“这没有污染的天空就是漂亮啊”

朱厚照忍不住一阵感叹。

想想穿越前的自己,996的社畜,哪里有心情和时间去欣赏朝霞和晚霞,更何况在城市里面也看不到美丽的朝霞,错过了太多、太多美好的事物了。

打广告嘛,朱厚照自然是不会忘记给自己的皇祖奶奶周太后和母亲张皇后送东西的,这女人更爱美,也更臭美。

她们两个用上这种大镜子和各种各样玻璃制品的话,到时候自然而然也就会带动京城那些权贵的女人跟着去购买的。

没有女人可以拒绝一面大镜子,可以将自己漂亮容颜给清晰照出来的大镜子。

事实上也正朱厚照所预计的一般,当朱厚照将大镜子送到周太后、张皇后这里的时候,周太后和张皇后都非常的喜好,直言这是最好的礼物,还感叹朱厚照非常的孝顺。

接着很自然的就对着镜子臭美起来,女人嘛,爱美之心永远不会变,至死不渝,即便是年纪都已经有六十多岁周太后也都不能例外。

对于朱厚照送的镜子喜欢的不行。

作者题外话:求票票以后每天三更万字左右,让大家看的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