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正德日不落

作者:中华田园牛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9章,唱大戏

书名:正德日不落 作者:中华田园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9

今天天工纺织厂和鲁班机械厂这里都非常的热闹,厂里面的工人比平时上班还要更加的积极,来的还要更早。

而且几乎都是拖家带口的,一个个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带上孩子来厂里看大戏。

天工纺织厂内有一处大空地,平时就是用来开会用的,以前东家还这里进行了表彰大会什么的,现在也是临时搭建起了一个戏台,同时在空地上也是摆上了大量的凳子,前面更是还有桌子。

早早到来的员工们三五成群,赶紧就占着前面的位置,坐在凳子上面,一边聊天也是一边等着大戏的开始。

在这个缺乏娱乐项目的时代,唱大戏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那可是最为重要的娱乐项目了,明清时期各种戏剧能够兴起,也是跟这密不可分的。

“我们厂请的是哪个戏班子啊”

“还用说,当然是京城里面最好的戏班子了,我们东家不差那点银子。”

“那是,那是,你们看看戏台就知道了,这可是清音阁的戏班子,听我们厂的经理说,请他们来唱一天戏可是足足要六十两银子呢”

“哎呦,竟然是清音阁啊,这可是京城数一数二的戏班子啊。”

“可不是嘛,要不然哪里需要六十两银子一天啊,这唱三天大戏足足要差不多二百两银子呢。”

“还真是贵啊,唱一天戏竟然要六十两银子啊”

“这是我们京城最好的戏班子,当然贵了,要是一般的戏班子,十两银子就足够了。”

“那是、那是,我们东家是讲究人,要请当然是请最好的戏班子。”

“我们东家那自然是没的说,对我们这些工人那是真心没话可说的。”

“”

还没有开始唱戏,早到的工人们也是不断的讨论着。

大人们聊个不停,至于带过来的小孩子们也是三五成群的到处开开心心的玩耍,很多的小孩子口袋里面更是装满了各种零食,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玩耍嬉戏,这可比过年的时候要热闹多了。

以往过年的时候,他们也顶多就是能够吃到肉、吃一顿饱饭,外加少量的一点零食,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不仅仅吃得饱穿得暖,而且还时常都能够有零食,现在工厂唱大戏他们都能够跟着过来凑热闹。

看看现在这里,很快就人山人海了,小孩子们三五成群,开心的玩耍着,大人们也是聚在一起,聊着天,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时光。

随着时间慢慢的到了以往上工的时间,整个现场是已经人山人海了,足足有几万人聚集在一起,以至于准备的凳子完全不够用了。

来的人太多了。

几乎都是拖家带口的,少则三四个,多的五六个、七八个人,这看大戏啊,绝对是这个时代最热闹、最吸引人的活动了,尤其是小孩子,最喜欢看大戏了。

等时间一到,张环、杨逢秋、陈希文等工作的经理、厂长、主管等到了,他们坐到最前面的桌子这边,鞭炮点起来,大戏就正式开唱了。

随着大戏开唱,现场的众人都纷纷安静下来,一个个也是看的津津有味。

这京城数一数二的戏班子,那唱功、乐班、化妆、道具等等各个方面自然是无可挑剔的,比起一般的戏班子就强太多了。

尤其是这当家的旦角,不仅仅人长的很漂亮,而且唱功又极好,这唱起戏来的时候,声音非常的悦耳,瞬间就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好”

伴随着无数的较好声,现场的气氛也是逐渐的推向高潮。

坐在最前面的张环、杨逢秋、陈希文等经理、厂长、主管等等,这一个个也都是高收入人群了,唱到精彩的地方,也是纷纷从口里面到处一把、一把的铜钱往戏台上扔上去。

这叫打赏。

古代唱戏的时候,打赏还是很多的,尤其是有很多有钱的士绅、官宦、老爷们看戏的时候,打赏金银什么的都很常见,有些时候甚至于还有直接打赏金银首饰、珠宝什么的。

随着张环、杨逢秋、陈希文等人开始打赏,现场众多的纺织厂员工们那是也是一个个跟着打赏起来。

少则一两文的往戏台上扔,多的大方的十几文、几十文的也是大有人在,一时之间,戏台这里下了铜钱雨。

这让清音阁戏班的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虽然说这打赏的都是铜钱,但架不住数量多啊。

老早就听闻这天工纺织厂非常的赚钱,东家又大方,还给自己的工人发什么年中奖,工厂里面这些工人的收入很不错。

今天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啊,看看这戏台上铺满的铜钱,唱戏的人都更加的卖力了,敲锣打鼓的乐班也都更有劲了。

等到朱厚照来到现场的时候,这戏都已经唱了一半多了。

朱厚照很是随和的坐在了最前面的地方,这里特意留了位置给朱厚照,还给朱厚照准备了很多的瓜果点心。

朱厚照看了看现场,这气氛真心是没的说,实在是热闹。

想想后世,各种各样的娱乐项目越来越多,这唱大戏也是逐渐的没落了,农村地区虽然还经常有请唱大戏的,但是却是已经很少有人去看了。

后世的戏班也已经很少有能够认认真真去唱戏的了,因为市场决定需求,没人看的话,唱戏的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反之如此有人看,尤其是像现在这般,人山人海,几万人聚在一起看大戏,这唱戏的也是更有精神、更加的卖力了。

本来朱厚照对唱戏也是没有兴趣,后世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看多了,对于戏剧这种东西真心是有些欣赏不来。

很多的剧本其实也是非常的老套,像什么穷书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然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故事,这一类故事其实都非常的老套了。

然而在缺乏娱乐项目的年代里面,大家依然是看的津津有味,再加上这请的戏班也确实是厉害,这唱功非常的不错,各个方面的细节也做的很到位。

看着、看着朱厚照也是觉得很不错,细细的去品、细细的去听,有种后世听古风歌曲的感觉,那种味道一出来,感觉就不一样了,看起来就入迷了。

“好”

唱到精彩处,朱厚照也是跟着一起叫好起来。

然后从刘瑾这边也是拿过一把、一把的银子就往戏台上扔上去。

朱厚照如此豪气的打赏,也是让戏台上的戏子忍不住仔细的看看朱厚照,眼前的这个小公子,这座庞大工厂的东家。

听闻身份非常的神秘,背景很大,这出手也是大方的很,就刚刚这随手扔出来的银子,估计着就有几十两银子了。

有了朱厚照带头,张环、杨逢秋、陈希文等人自然也是跟着,大把、大把的铜钱往戏台上扔过去,一时之间又下起了一波铜钱雨。

这让唱戏的戏班子众人更加的开心了,唱戏都更加的卖力了。

几万人的现场,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的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气氛相当的火爆。

朱厚照相信对于纺织厂的绝大多数员工来说,这绝对会将是记忆之中难忘的日子。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娱乐节目匮乏就算了,底层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玩什么娱乐。

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要放在如何维持生活、如果养家糊口上面,能够现在这般清闲下来带着自己的孩子或者是父母看看大戏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这就是大明的老百姓。

即便是现在号称是弘治中兴,但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依然是非常的清苦。

一年到尾辛辛苦苦的劳作,可能到头来连几顿饱饭都没有,勤劳但却是非常的穷苦。

而处在统治阶层的那些士绅、权贵们,他们除了争权夺利之外,从来都不会真正的去关心底层百姓的生活,关心老百姓们的生死。

他们往往只在乎自己的家族传承,关心自己的土地和财富,至于国家、天下、百姓什么的和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

至于谁当天子、朝廷的兴亡、底层百姓的生死,他们是一点都在乎,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而已。

“自己一定要让更多的、勤劳的、智慧的大明人过上富足、强大的生活”

“绝对不能让我们华夏子孙再走历史的老路了。”

朱厚照心中暗暗的发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