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意外之旨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8 18:45

逄枭轻笑:“自然是要等的。本王若是妄动,有些人怕是要被吓死,还不知要做出什么事来。况且既然上京勤王,自然要听圣上的意思。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行事就自然要比以前谨慎一些。”

虎子鼓着脸,郁闷的道:“眼瞧着鞑子就在眼前,咱们却不能冲上去砍瓜切菜,简直太憋屈了我都许久没痛快淋漓的打一仗了”

逄枭哈哈大笑,拍了拍虎子的肩头,“急什么,鞑子就在眼前,还怕没有仗可打”

莫说虎子,就是他,安逸的日子过的久了也会手痒。鞑靼人从北疆直杀到京城,占领大周多少大城,屠杀了多少百姓欠下如此血债,但凡是个有血性的大周人,都无法容忍

只是眼下李启天没有旨意,他们又在天下人的眼皮子底下,他带了二十旦行差踏错半步,必定会被人抓住把柄来说,到时事情会被推向一个不可控制的地步。

是以眼下即便他想直接带兵直接冲进城门,穿过整个京城去往北边帮季泽宇的忙,也是不能轻举妄动的。

逄枭带领的平南军驻扎在南方,山高皇帝远,从前只知吃饷的散漫性子早已在逄枭当年的带领下彻底改变,如今平南军军纪严明逄枭吩咐不能擅自行动,要在城门外扎营等待圣上吩咐,大家都没二话。

“幸而已是春暖花开了,大家伙儿就算住帐篷也不至于冻出个好歹来。”谢岳和徐渭之每日带领谋士们来逄枭处商议对策,说起李启天的安排,大家都既意外又无奈。

“圣上忌惮王爷,竟已到了不顾京城安危的地步,着实令人寒心。”

“你我并未经历过京城的紧张情况尚且如此,京城百姓每天看着伤兵被抬下来,听着城外的喊打喊杀之声,怕早就已经人心惶惶了。”

众谋士看向逄枭几人此时心中都是同一个想法。

谢岳抿着唇,想了想才中肯的道:“王爷,其实此时是个绝佳的时机。天子与朝廷的注意力都在鞑靼身上,他们手中的银钱和粮饷也都有限,此时若是咱们全力进攻,必定能将京城拿下。”

后面的话即便没有说完,众人也能明白他的意思。眼下正是李启天专注于鞑靼之时,若是想夺得大位,乃是最佳的时机。逄枭若眼下动手,必定能够一举成功。

逄枭闻言却只是笑了笑,“我是大周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大周的百姓交给外族来统治,那样必定会使百姓沦为奴隶,即便眼下能够拿下京城,那以后呢是否会有人因此而记恨于我是否到时会有人不愿意追随我是继续抵抗鞑靼

“眼下并不是考虑这些事的时候。共同对外,将鞑靼赶出大周的土地才是要紧。至于其他,往后一切安生,百姓们平安了在算。我也不能将自己的大业建立在百姓的牺牲之上。”

众谋士有方才支持谢岳说法的,此时闻言都连连点头。王爷是仁义之人,处处以百姓为重,如此便已是十分难能可贵。他们能追随这样一个明主,往后可就有福了。

谢岳和徐渭之却是相视一笑。

别人或许不知道,可徐渭之太了解谢岳了。之所以在众谋士跟前这么说,也是要让王爷有一个陈情的机会,让他们都明白王爷的苦心,知道王爷为何不选择直接就去攻打京城的原因。

王爷之所以如今这般选择,可能都是出于百姓的角度考量。可是对于他们这些旁观者来说,王爷选择,也恰是能够为他带来最大收益的。

身为谋士,自然是要竭尽全力为王爷着想。在王爷陷入迷茫时恰当的提出建议。可近些日谢岳与徐渭之渐渐发现逄枭所做的一切抉择,表面看起来似乎也有冒险之时,可最后的结果似乎都是对他好的。

有时就是谢岳和徐渭之也觉得王爷在铤而走险,可最后却都化险为夷。

难道这就是天命所归,天机子早年的推算是没错的

众人商议之时,皇宫中李启天也在可与几个心腹商议,“平南军至今还驻扎在城外,这样的一大批人马,若是如其余勤王的援军一般直接放进城门,若忠顺亲王有个反叛之心,到时岂不是身一点希望都找不到了”

李启天也正是这样想,所以才会格外纠结。

“朕也想过,忠顺亲王为大周征战多年,到底立下了汗马功劳,朕也不愿意怀疑他。”

能被单独叫来御书房商议对策的便都是李启天的心腹,而这些人之所以当的上李启天的心腹,也必定是因为他们善于审时度势,更加了解李启天心中所想,总能说出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取悦李启天的话来。

是以此时均是一脸担忧,义正辞严异口同声的道:“圣上三思。”

几人对视一眼,又各自开口:“圣上,您是心胸豁达之人,自是不会多想,可臣等却不能不为万一而考虑。圣上您信任忠顺亲王,可不代表忠顺亲王一定会忠诚于您。一旦闹出个什么万一来。到时事情就不可收拾了。还请圣上千万考虑清楚。”

“是啊,圣上还是先为大业着想吧,臣等也知道圣上要做出这样不信任忠顺亲王的事来心里的确是难受又煎熬的,但为了整个大周朝,还请圣上三思。”

李启天面色如常,听的垂眸看想了自己的手背。

许久,李启天才缓缓的道:“你们的意思朕明白了。先容朕想想。”

逄枭以为以李启天的性子,不出两日就会将事情解决,没想他竟然带着二十八万人,在城门前等候了足三日时间。

三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暂也不短暂,可二十八万人的营地那般庞大,他们带来的粮食早晚有撑不下去的一天。

“圣上的旨意还不下,看来本王要催一催了。”逄枭蹙眉沉思。

“也不知道圣上是怎么想的,战事吃紧的时候,有援兵却不徐动作,不给咱们下旨,又不给咱们军饷,就让咱这么多人候在这里,到底是几个意思”虎子已经憋的满心不爽。

偏生圣上不下旨,王爷就吩咐他们都要驻扎原地,不得入城,也不能私下里去联络季泽宇。

逄枭是不想给人怀疑季泽宇的理由,以免让有心人看到,觉得他们暗中联络合谋要设计圣上。

可再没有人更明白眼下季泽宇的为难了。

多路勤王之军各有主帅,又各有心思,也不是每一个奉旨勤王来的就都是一心为了圣上的,大多数人都便有所图。若是这样只复杂的人心也就罢了额,更要紧的是粮饷不足。

当兵打仗,饭都吃不包,兵士们心中的怨言只会越积累越深刻。面对战场上鞑靼大军压境的压力,他们但凡退后,倒下的就会是京城中的百姓。

在如此压迫之下,季泽宇又该怎么处置

他需要援军,需要粮草,圣上却一样都不答应。

这些日不只是平南军同来的一众人心中存了怀疑,就是守着北门的虎贲军也同样如此。

战场上的伤兵都要抬回城里养伤,他们的情况,多少会影响城里百姓的情绪,然而经过长久的压抑,圣上又不肯作为,就是百姓现在也都颇有怨言了。

逄枭安抚一笑:“圣上要做下的决定,在他看来是关乎于他的命运,想来抉择起来非常困难,咱们也不必太过焦急,旨意也就在这两天了。”

再拖下去,怕是不等逄枭带着人进城,京城的百姓也要闹起来了。

果真如逄枭所说,次日,天子的旨意就送到了平南军军营。

熊金水苦着一张脸,铁灰色的葵花衫被忽而刮来的一阵凛冽春风吹的扬起,他本就出了一身的冷汗,此时顿时一个哆嗦。

不多时,就见逄枭带领几位将领,从几乎一望无边的军营中策马而来。

到了近前,逄枭潇洒的翻身一跃,笑着道:“熊公公。可是圣上有什么吩咐”

“是啊”冯督帅粗着嗓门,大声问:“是不是圣上要吩咐咱们去打鞑子了”

熊金水艰难的吞了一口口水,将圣旨展开,“忠顺亲王接旨”

“臣在。”逄枭带领众人齐齐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忠顺亲王带领平南军,绕道京城,取道嘉绍谷,由后方包抄鞑靼,与虎贲军前后夹击全歼鞑靼,钦此”

熊金水属于内监略微尖细的声音在风中传开,听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逄枭不等开口,冯督帅就已一蹦三尺高:“什么京城就在眼前,开了城门兄弟们直接冲过去就能与鞑子决一死战,为何还要让我等绕路”

“就是啊我们大老远急行军回来,为的就是解京城之围,如今可好,我们到了,晾了我们这么多天,现在城门都不许我们进,让我们绕路什么从后方包抄,等我们绕过嘉绍谷,鞑子万一已经打进京城了呢”虎子也愤怒的大吼。

一时间整个军营中群情激奋,熊金水听着这些人的怒吼,几乎觉得自己可能马上要被这些人抓去拧下脑袋来当球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