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七百六十五章 皇后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原本还热闹的前厅,一瞬便安静下来。众人都不由得回头看向秦槐远,等着他拿主意。

秦槐远放下酒盏,温和的道:“既如此,家宴便稍后再进行也是一样,宜姐儿先随我去前厅吧,这应该是为了迎亲大使之事。”

秦宜宁立即就明白,应该是陆衡所说的那样,在塔娜公主到来之前,她还要去学古礼的,免得在外族人面前丢了面子。

秦宜宁与秦槐远就起身去了前头。

其余众人对视了一眼,略一思索,也都起身跟了出去。

一家人离开客院,婢女提着灯笼引在一旁引路,众人都沉默着离开客院绕路到了王府的前厅。

看到厅内的人,秦宜宁笑了笑,先迎上去说话:“程总管。”

“王妃安好。”程总管笑着行礼,转而又给秦槐远和后头那一大家子人问安。如程总管这般玲珑的人,若想与人交好,待人的礼数上是不会出现瑕疵的。

老太君等人见秦宜宁与这位公公相熟,又见这人态度非常和气,众人也都略微放下心。

程总管笑着道:“奴婢是来给王妃传圣上的口谕,明日请王妃入坤宁宫,由皇后娘娘亲自教导礼仪,直至鞑靼和亲队伍到达。”

秦宜宁闻言,忙对着皇宫的方向行大礼,恭敬道:“臣妇遵旨,多谢圣上隆恩。”

程总管随即笑道:“王妃舟车劳顿,今日还请好生休息,奴婢就不打扰王妃与秦大人一家团聚了,奴婢告辞。”

秦槐远笑着上前,温和的送程总管出门,在众人看不到的位置送上封红。

“辛苦程总管。”

“哎呦秦大人,奴婢多谢秦大人赏,这都是奴婢应当的。”程总管说着客气的话,将封红揣进袖子里,笑容越发的亲和了。

又寒暄了两句,程总管就告辞离开。

秦家人回到客院,见气氛有些沉重,秦宜宁笑道:“不必担忧,皇后宫中学规矩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加上从前我与皇后娘娘还有一番渊源,应该没什么的。”

当初李启天被埋在地宫,还是她冒险去给太后送信,也是因为他们的缘故,怀着身孕的皇后被栗郡王钉死在坤宁宫里才能够最快的速度获救。想来就算不会太亲近,皇后对她应该也不会有太多的恶感,大家各自完成任务,应付过这段日子也就罢了。

秦宜宁根本就不相信皇后能教导她什么规矩礼仪。

想来李启天也是为了给自己的脸上贴金,才下了这个旨意,到时教导规矩的人应该另有其人,不过是被安排在皇后宫中吧

秦宜宁的猜想没有错。

次日秦宜宁来到坤宁宫,果然见到了教导规矩的嬷嬷。

皇后笑着起身,温和的扶起行礼的秦宜宁,笑道:“王妃不必多礼,这里没有外人,就不必在意那些繁文缛节了。”

才一年不见,皇后的鬓角竟然有了几丝华发,人也比之前更憔悴了。厚重的华服和头上璀璨的珠翠没有增添她的容貌,反而显得人更加憔悴,似乎根本就层担不起这般的富贵。

秦宜宁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

能不配位,其实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不是说皇后没有能力,而是从一个寻常的小富之家的妇人,一跃成为一国之母,所要接受的变化和要一瞬间学会做的事情都太多了。

更何况,素来就有那么一句“悔教夫婿觅封侯”的话,李启天膝下单薄,所以妃妾是左一个右一个,加之皇后本来就不是什么容姿绝色的女子,年纪又已经不小了,从前李启天还没做皇帝时,皇后又跟着过了不少提心吊胆的日子,女人日子过的不顺心,自然老的更快,李启天就越发会喜爱那些年轻貌美的妃妾。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不过也不知是不是上天注定,李启天至今只有一个嫡子。

秦宜宁心念电转之时,已起身恭敬的垂手而立,“皇后厚爱,臣妇感激不尽。只是尊卑主从有别,臣妇不敢造次。”

皇后微微一笑,拉着秦宜宁在自己下手位预备玫瑰椅子坐下,吩咐贴身侍奉的宫女奉茶来。

“王妃不必拘谨,当初圣上与忠顺亲王是拜把子的弟兄,家里经常来往,相处的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只是现在国朝建立,他们天各一方,又都在忙着,从前那般相处的机会倒是少了。”

意识到自己说的话题略微敏感,皇后转而又笑道:“本宫的意思是,当初那般的关系来算,你我二人就仿佛一家子妯娌一般,是以没有外人时,王妃着实不必过于拘束了。”

秦宜宁笑着应下,道:“是,臣妇明白了。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心怀仁慈,这是臣妇的福分,也是天下女子们的福分。”

皇后笑了笑没有再强求什么。

秦宜宁太过小心了。

而皇后也明白秦宜宁如此小心的原因。

李启天与逄枭之间存在龃龉,皇后并非不知。

只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颠簸,尤其是登上后位之后,到处都是尔虞我诈,宫里就没有一个可以真心相待的人,包括自己的婆母和小姑都是如此,就更不要说那已经做了皇帝的丈夫了。

皇后时常会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甚至都会幻想,如果李启天不是皇帝的话日子会过的如何。

尤其是经过上一次的宫变,太后和长公主都只顾着自己,根本就不管她身怀六甲,被栗郡王关起来结果会如何,忠顺亲王妃是个外人,还能挺着肚子冒险入宫来送信,告诉他们圣上的消息,可太后与长公主,一个是圣上的亲娘,一个是圣上的亲妹子,他们却都惧怕了,最后还不是要让圣上等着人来营救

她跟着圣上吃了那么多的苦,可是到头来,还不是恩断爱驰

圣上没有废掉她这个不喜爱的皇后,其实也只是因为圣上爱惜羽毛而已。

有了这些认知和想法,皇后其实已经心灰意懒了。

李启天将教导秦宜宁规矩的事安排给她,她倒是想着,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好歹能保护秦宜宁不受人的欺负,不管男人之间的斗争如何,她是记得秦宜宁当时的帮衬之恩的。

皇后心里千回百转,但是面上却不露出分毫,她温和的与秦宜宁闲话家常,询问南方生活的情况,又询问家里的情况,着重聊的是孩子们的事。

小皇子比昭哥儿和晗哥儿小了三个月,正是最可爱也最缠人的时候。

两个同样爱着孩子的母亲凑在一起,总是有很多的话题。

相谈片刻,虽然不至于亲近的要交心,却也不是那么多的隔阂了。

秦宜宁感觉得到皇后对她的善意,想来在不触及到自家丈夫的利益时,这个女人也是愿意与她交好的。

二人又说了一会儿的话,见时辰差不多了,皇后就笑着站起身来道:“你今日是回来之后头回入宫。虽然我已经安排妥当了教导你规矩的嬷嬷,可咱们到底还是要去慈安宫给太后问过安才行。”

“是,都听从娘娘安排。”秦宜宁理解的颔首,其实她也是早就打算去给太后请安的。

太后可不似皇后这般温柔大度,那是个不好相与的妇人,和李贺兰本质上是一类人。

皇后见秦宜宁并无异议,就叫人预备了外头穿的大衣裳,带着人离开坤宁宫,一路步行往慈安宫方向而去。

寄云和冰糖跟在秦宜宁和皇后的身后,随着皇后身边伺候的宫人们走在一起。脚上绑着的木屐子踩在雪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秦宜宁抱着暖手炉,笑着与皇后闲聊:

“京城着实太冷了。这一路回来时,越接近京城就越是冷,待到快到京郊的时候,我都已经冷的不想下车了。”

皇后闻言莞尔笑了,见秦宜宁半张脸都埋在了白毛领子里,鼻头冻的红红的,手里还抱着个暖炉,整个人穿的特别厚实,笑道,“我忘了,你是地道的南方人,一时半刻不习惯北方的天气也是有的。这个天气本宫倒是不觉得冷。从前这个季节,还是要在外头劈柴做活的呢。”

秦宜宁笑着道:“臣妇与娘娘一样,也是要做这些的。不过幸而臣妇所在之地的冬天并非这么寒冷,否则我可能都没这么幸运一直长大。”

对于秦宜宁年幼时候的经历,皇后心里也知道一二,闻言不免有些好奇的道,“当初你生活的地方是在何处”

“是在梁城附近,就是当时大周与燕朝的边境上。”

“边境那岂不是时常都会有战乱”

“是啊。”秦宜宁点头,道,“不过多亏了圣上帅军战胜了北冀,慢慢才让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我想往后再也不会有那种逼着边境百姓往山里躲的事发生了。”

皇后笑着点头,“你说的对。”

一路轻松的说笑着来到慈安宫门前,谁知宫人还没等通传,秦宜宁就听见一阵如同银铃一般的笑声。

顺着声源处望去,只见从对面远远地走来一队人。

那些人为首的是个穿着大红披风,头戴着紫貂绒卧兔儿的美艳女子。

那女子看起来不过双十年华,生了弯弯的柳眉,樱桃般的小嘴,是个非常吸引人视线的美人。

“哎呦,我当是谁,原来是皇后娘娘啊”对面那红衣美人懒洋洋的行了一礼:“见过皇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