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说服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谢岳与徐渭之当即便重重的叹息了一声,其余几位谋士也都面色凝重。

“实不相瞒,这一路所见所闻,着实令人心中憋闷。多少年来老朽这一众人追随王爷,所求的也不过是不再见到这般凄惨的景象。”

“正是如此。圣上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天下这般凄惨景象他老人家难道不知道”

说起这话,几位谋士都义愤填膺,纷纷不满的斥道:“圣上如此做法,着实太过寒人心了。身为帝王,整日里想的不是怎么给百姓谋福利,想的却是如何集中全力,全不管底下人的死活。”

“是啊,如此行径,这般小家子气,着实叫人看不起。”

他们追随逄枭日久,以谢岳和徐渭之为首,能接触到许多旁人不曾接触到的秘辛之事,譬如宝藏之事,在场之人便是知情者,逄枭如此信任他们,让他们接触到最为隐秘之事,众人心中自然觉得自己的地位比其他的那些未受邀的谋士要高一层。

是以此时当面说起这些事来,众人全无顾忌,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逄枭任由一众人将心中所想尽数发泄出来,这才沉声道:“事已至此,再多想圣上所作所为究竟为何已是无用。眼下灾情肆虐,诸位一路行来想必也看的分明。”

逄枭发了话,众人便沉默下来,询问的看着逄枭。

“天灾肆虐,圣上赈济的粮食只给了本王八车。从京城走到此处就已耗尽了。去往南方路途遥远,朝廷的赈济一时半刻的不可能送到。天气一日寒冷过一日,百姓饥寒交迫,又如何熬的过去。”

谢岳与徐渭之等人闻言,隐约猜到了逄枭今日找他们说话的意图,一时都没开口,而是仔细在心中衡量利弊。

谋士们各个心思敏锐,善于谋算,逄枭的话无须说透,大家就都明白逄枭为了赈济灾民,打算动用宝藏了。

“王爷。您一片善心,一心为民,老朽深感敬佩。可是您也要想想,当初那宝藏得来的又多艰难。而这笔宝藏可是您的一个杀手锏啊”

“是啊王爷。”

一人开了口,便有人跟着附和。

“王爷是仁义之人,为了百姓可以不在乎金银。但天子对您一直忌惮,几次三番要致您于死地,您眼下不为了别的,就是只为了王妃,您也要保存实力。”

“正是如此。王爷,成大事者可不能妇人之仁,平白的将机会推给旁人,牺牲了自个儿,给别人做嫁衣。”

“您一路走到现在不容易啊,为了大周朝,为了忠于圣上,您付出了多少可圣上又是怎么对您的这赈济灾民的事情本就该是圣上做的,他不肯出粮,却让您来赈灾,为的就是让您平白的出力。”

“这样昏君,着实不值得您辅佐。鞑靼人都已打到辉川了,昏君竟还只想着忌惮功臣,根本不肯给您去往辉川的机会。”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心中积压许久的不满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逄枭自然知道,这些肯追随他至今的人,个个都是忠心耿耿。他们所说的也的确是事情。

这一次若是他因为看不过去眼,不想让百姓受苦而拿出宝藏,结果很可能是在谋士们锁担忧的那样,他出银子,功劳却全被李启天占了去。

而且即便大家都不说,心里也明白。赈灾这笔银子根本就是个无底洞,大周朝受灾的百姓那么多,逄枭一路去往燕朝旧都,大小地方要路过多少那宝藏就算再多,他又能支撑多久

谢岳叹息道:“王爷,这天下百姓吃粮的事,真的不该都丹福在您的肩上。”

“王爷为了百姓,为了大周,以付出了太多了。”一听谢岳也这样说,其余谋士立即有了主心骨。

逄枭身边谢岳与徐渭之是最为亲信的两个,可以说众谋士平日做决策或行事找不准方向时,都要先看看这两位的口风。他们所猜测的,基本都是逄枭所想的。

所以谢岳这么一开口,其余谋士就都纷纷言语讨伐起李启天,将他自私自利毫无心胸,可待功臣不顾百姓死活的做法批了个体无完肤,甚至还有拍桌子站起来大骂昏君的。

“王爷,您可千万不能妇人之仁啊您想着为了百姓,可说不定到最后那些人吃着您想法子弄来的粮食,最后却不感激您呢”

逄枭闻言一抬手,众人的声音这才渐渐停下,期待的看着逄枭。

逄枭看向徐渭之,笑了笑:“徐先生,你以为呢”

徐渭之抬眸看向逄枭那张俊逸的脸,见他笑容温和,丝毫不能读出情绪来,眨眼细想了片刻,当即就明白了。

“王爷,老朽以为,有句话说的很好。”徐渭之站起身躬身道。

逄枭想笑着挑眉:“哦徐先生说的是那一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又有一说,得民心者的天下。”徐渭之笑的老谋深算,也不细说,便坐回原处。

众人闻言,不免疑惑的看向徐渭之。

不过众人都是明白人,不过眨眼就明白了徐渭之的意思。

心里不免都有些失落。

脾气稳重一些的尚且能够忍住不发一言。

而急躁一些的,已是焦急的道:“王爷,您可要想清楚啊。那宝藏得来不利,那很可能是往后您用兵的根本。这会子动用了,救了那些不相干的百姓,说不定还要把金贴在昏君脸上。您到底图什么啊”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王爷,您可千万不能妇人之仁”

谢岳却是摇头:“诸位大概忘了,当初咱们追随王爷的初衷是什么。”

几人的目光就都移向谢岳。

谢岳道:“诸位兄台说的都有理。咱们也都是为了王爷的大事才会如此,而王爷之所以值得咱们这般追随,宁可为王爷洒出满腔热血来,不正是因为王爷的品格吗

“王爷若是在此时不考虑百姓死活,只想着保存宝藏,那所作所为,又与昏君有何区别”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一时间竟找不出话来反驳。

谢岳道:“老朽赞同徐兄的说法,如今正是王爷得民心的时候。千金散尽还复来,王爷前途似锦,又何须拘泥于眼下这些黄白之物上”

室内一片静默,众人都在分析谢岳与徐渭之的一番话。

可见,王爷是已有了决定了。

逄枭见众人不言语,站起身语速缓慢的道:“本王当初追随天子揭竿而起,因的是北冀昏君昏庸无道,鱼肉百姓,天下就没有个太平的时候。本王想还这天下一片清明,这才继承先父遗志,追随了天子。

“这些年来,本帮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即便是牺牲了家人,受一些委屈,本王也都能忍耐下来。因为本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本王想要的从不是个人的荣耀,而是这天下,会变成本王期待中的模样。

“天下之大,山河壮丽,若是没有了百姓,田地如何耕种后代如何繁衍一个没有了人的大周,又怎么抵抗外族的入侵到时鞑靼打谷草,还不长驱直入直接策马到了京城”

众人听着逄枭铿锵有力的一番话,不免都是一阵热血沸腾。

是啊。多年来他们追随逄枭,出谋划策,历经风雨,他们虽想要从龙之功,可是当初追随逄枭时,谁又不是满腔热血,为了天下能够的议案定呢

这么多年过去,他们距离成功越来越近,却是将最初的想法给忘了。

“咱们为的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逄枭沉声道:“本王决定是动用大燕宝藏赈灾,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诸位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一番长谈,谁还能不明白逄枭的想法

有人心里反对。觉得这银子使在此处不值得。可是逄枭那昂扬的身姿与镇定自若,最要紧是他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目的,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心情,着实让他们佩服。

一直在计算着从龙之功未来前程的几人,如今真真切切的明白了什么叫做热血豪情。甚至将他们固有的思想都冲淡了。

逄枭见没人反对,便道:“既如此,本王打算吩咐人吩咐人将宝藏悄然会送回来。今年时令不好,大多数百姓家里颗粒无收,有富商早在灾情初现之时便已大批量屯了粮,这天下粮食并不少,只不过不在圣上手中罢了。

“如今本王打算取回宝藏后,便开始让人四处探访寻找合适的购置粮草人选。即便是米价贵了,那一大笔宝藏怎么也能支撑一阵子。等熬过了这个冬季,来年春暖花开,让灾民们回乡重新务农,日子便会好起来的。“

“王爷所言有理,发国难财的奸商着实不少。只怕王爷去收购粮食,到时一个弄不好要落得满身腥。”徐渭之叮嘱。

逄枭莞尔,“本王知道了。这些人本王自然有法子对付。”

谋士们见逄枭已经拿定了主意,且他们再多进言也无法改变逄枭的想法,便都安静下来,不再指手画脚,只想着怎么帮逄枭将事做好。

“王爷,此事倒也不难办。寻常购置粮食罢了,待到咱们往后设置粥棚,用的粮食就更多,就不信那些奸商会不趁此机会发一笔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