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六百零六章 司晨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陆衡看秦宜宁的眼神清明,已经在无事发时的彷徨无助柔弱无依,对这样坚强的他就越发喜欢了。

逄枭何德何能能够得到这样一个女子为妻

如果逄枭能够让秦宜宁过的安安稳稳,倒也就罢了,他也就没有那么心疼。可是逄枭带给秦宜宁的生活都是什么不论是婚前婚后,秦宜宁跟在逄枭身边都是在经历风雨,而且每次都是九死一生。能活下来不是因为逄枭保护照顾的好,而是因为秦宜宁自己聪明。

这样好的一个女子,凭什么要被逄枭那莽夫这样亏待

陆衡的心念电闪,不甘的情绪却在心里发了芽。

秦宜宁此时正看着兵卒们护送幸存的官员、或者命人搬运尸首下山,并未主意陆衡神色之间一闪而逝的异样。

此时的宫中,宛若黑云压城,宫人行走都要蹑足,生怕一星半点的动静都会惊动了心情不好的主子,自己招来祸事。

不见自从祟山皇陵出了事,太后娘娘宫中都有两个小宫女被拉出去杖毙了吗。

此时的慈安宫中,太后满脸阴沉的端坐在首位。

皇后惨白着一张脸,无助的落着泪。

而宗亲们带着女眷,也与安阳长公主一样陪伴在太后的身边,一同安静的等待着消息。

太后心烦意乱,担忧李启天的情况,急的饭都吃不下。

见皇后还在哭,太后烦躁的道:“好了,你也不要哭了。有了身子的人,好歹多注意一下腹中的皇嗣。”

不必太后细说众人也都明白。若是圣上真的遭遇不测,皇后若是诞下皇子,那可就是太子的唯一人选了。

宗亲们心里的想法各异,都保持着沉默。

皇后则是心里一动,擦了擦眼泪颔首道:“母后说的是。臣妾一定好生保重自己。”

“嗯 ,这就对了。此番圣上在祟山遭遇了危险,是因为那个叫天机子的和尚送来的字条。当日圣寿节大宴,哀家便觉得字条的内容有异常,可圣上一心为民,担忧鞑靼用兵,国库又吃紧,就只能想办法去得那一笔宝藏了。”

“圣上为国操劳,臣等惭愧。”宗亲们都封了爵位,也有在朝廷挂了闲职的,却并无人掌管实权,此时能做的也只是随声附和。

太后叹息道:“都是一家人,哀家便也不说那些场面话。如今圣上失踪,鞑靼又蠢蠢欲动,还不知接下来咱们大周朝要面临的是什么风雨。朝堂之上的臣子们,因为这一次的事也死伤了不少,正是咱们大周大乱,最为紧张的时候。这段日子还要仰仗各位宗亲,咱们自家人好歹也要帮助自家人才是。”

太后并未读过多少书,说的话也很直白。但是意思大家却都清楚。

宗亲们之所以能够锦衣玉食、娇婢侈童无忧无虑的过日子,都是因为有李启天做了皇帝。

若是李启天真的出了事,他还没有男丁能够立刻担得起太子的担子,到时不说鞑靼,就是朝廷里出个叛臣谋逆,都够他们这些宗亲喝一壶的。

他们想保住荣华富贵,就必须要稳住大周的江山,大周的江山姓李,他们才有一辈子取之不尽的金山银山。

是以,众人此时都站起身,齐齐的想着太后行礼,“太后千岁圣明。”

太后点了点头,道:“明日一早早朝,京城还健在的四品以上官员,不论文武,一律到奉天殿议政。哀家虽是女流,但也不能放任江山社稷不管,届时将垂帘以与臣下讨论应对之策。”

皇后闻言大惊。

皇帝不在,皇太后这是想大权独握

平时看起来非常好说话的太后,关键时刻竟然如此强悍,竟想得出这个办法来,且还有胆量去实施下去,着实令人惊愕。

太后端坐首位,平端起茶碗来把玩着碗盖。

李贺兰则是看到皇后惊讶的表情,挑衅的问:“皇嫂可是有什么想法如今是咱们一家子关起门说话,您若有想法只管说,母后又不会不许的。”

皇后母族势力不强,性子又厚道温柔,是个勤俭持家的好手,但身为一国之母性子太软,着实撑不起来,她丈夫不见了,自己还是个孕妇,如今太后已经明白的亮出目的,她若有阻拦之意,恐怕腹中的孩子闹个不好都没办法平安降生。

思及此,皇后忙摇头道:“长公主说笑了,我哪里有什么想法。如今我已是没有了主心骨, 一切都听母后的安排便是。”

李贺兰得意的扬起嘴角,暗想:谅你也不敢

而在场之人也都将一切看的分明,心里早就估量好了自己的位置,有了下一步该怎么办的眉目。

秦宜宁守在山上,足足三日没回家,吃用都是草草了事。

京畿卫们轮番日夜不休的挖掘,终于打开了第二道墓穴,然而里面除了几个御前侍卫是尸首,根本就没见李启天、逄枭和厉观文的踪影,往里头去,还有更坚硬的一块千金大石落下来,将第二道墓室与地宫内部隔离开。

“怎么办已经过去三天了。勘测地质的人发现这里面都是坚硬的岩石,等闲不好挖掘,这里又有各大石头堵着”

秦宜宁闭上眼,她现在能确定逄枭肯定没有在引燃墓穴坍塌的时候丧命,人一定是往地宫里去了。然而三天了,里面没吃没喝,也不知空气是否流通,如此情况,甚至比最初还要心焦。

季泽宇三天时间,根本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眼睛里布满血丝,下巴上都是胡茬,头发散乱,脸上脏污,依旧沉稳的指挥着人,“继续挖。”

有亲随劝说季泽宇:“驸马,您还是先去休息,好生睡一觉,盥洗一番吧。您的身子怎么受得住啊”

季泽宇面无表情的盯着地宫的方向,沙哑的声音依旧冷冰冰的:“不必管我,圣上只要还在地宫之中一天,我就坚决不下祟山。”

这几天多承季泽宇的照拂,秦宜宁对他的印象早已改观。所谓患难见真情,不论季泽宇是出于忠诚圣上,还是出于对逄枭的友情,又或是出于对救人之事的看重,秦宜宁都很感谢他。

见季泽宇脸色着实难看,秦宜宁也劝道:“季驸马还是要休息才是。即便铁打的身子也撑不过不眠不休一直劳作,若驸马倒了,此处之事又有谁来主持我一介女流,是断没法子掌控全局的。”

季泽宇揉了揉眉心,知道秦宜宁说的也是正道。无奈的道:“好吧。那我便小憩片刻。”

秦宜宁道:“季驸马回城中盥洗一番睡足了再来也不迟,你策马来去,脚程也快。”

“这边不必了。”对秦宜宁拱了拱手,“多谢好意。”

说罢转身便去寻了个地铺,平直的躺下,双手抱胸,也不管身周的嘈杂合眼就睡了过去。

秦宜宁摇了摇头。知道季泽宇是已经累极,便也不再打扰。转而专心的继续看着挖掘的方向。

就在这时,山下忽然有季泽宇的亲信带着惊蛰上了山。

秦宜宁惊讶又担忧的看着惊蛰走近,问道:“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家中无事。是老爷吩咐上山来给王妃传个话。”

秦宜宁立即明白必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否则秦槐远不会才下山就急着命人上山来的。

秦宜宁便站起身,由冰糖和寄云扶着,与惊蛰去了一处远离人群的必经之处。

站定后也不立即问话,等惊蛰检查过四周没有旁人,才道:“今儿个清早太后主持了早朝,大臣们奏请代为栗郡王监国,改圣上朱批为蓝批,且太后垂帘听政,太后点头,忠臣也都赞同了。”

秦宜宁的眉头便跳了跳:“栗郡王是哪一位我不曾记得圣上有亲兄弟,膝下也并无子嗣。”

“不怪王妃不知,栗郡王才刚回京,他是王爷的堂弟,年二十七岁,膝下只有一女。老爷说,栗郡王性子温和,若是栗郡王监国,也可少一些刑狱。”

秦宜宁立即明白了秦槐远的意思。

一个性格温和的郡王让大臣们和太后都好摆布,而且他膝下只有一女,如果李启天发生不测,栗郡王被封为皇太弟继位,将来若皇后诞下一子,皇位也是继续要传给李启天之子的。

太后看起来只不过是个寻常村妇,想不到关键时刻竟能亮出爪牙来,也着实人不可貌相,深藏不漏的很。

但是,现在的大周朝真的需要一个软棉花一样好摆布的傀儡监国吗

秦宜宁这些天担忧逄枭,没有闲暇的时间去考虑朝中的情况。

然而天机子既然摆下了这么大的一盘棋,就不可能不抓紧时间事实计划。这个时候,鞑靼说不定已经着意动兵了。

一个软弱无主见的监国能对国家战事起到震慑作用吗

想到这里,秦宜宁甚至觉得李启天做皇帝比他们都强。

秦宜宁心思百转也不过一瞬时间,惊蛰接下来的话,更是让秦宜宁惊愕的瞠目结舌。

“早朝上,有数名大臣弹劾季驸马保护圣上不利,太后也当场对季驸马加以斥责。又有臣子举荐了庆阳侯周大勇。说周大勇沉稳老练,用兵神出鬼没,应堪当重任。太后就封了庆阳侯为虎贲军主帅。想必不多时,宫中传谕的太监就要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