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六十章 话不说不明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孙氏会主动端着乌鸡汤满脸羞涩的来示好,这完全出乎老太君的意料。

秦嬷嬷才刚悄悄地与老太君说过,孙氏去暖阁见了蔡妈妈,出来后就气冲冲的将秦宜宁拉走了,明摆着是要拿秦宜宁出气的。

老太君都已经等着听人来回孙氏又闹成什么样儿了。

谁料想不过这么一会儿,母女俩竟都笑吟吟的,仿佛一切不愉快都没生过,秦宜宁也完全不似被训斥了的模样,孙氏竟然还主动软下身段来道歉了。

老太君和秦槐远都了解孙氏是个什么性子,不约而同的对秦宜宁赞许一笑。

“老太君,才刚是媳妇一时冲动,一切都是我的不是,我是心疼女儿,却不是不孝顺婆母的,您知道我素来就是这个性子,冲动之后又后悔,媳妇在这儿给您赔罪了。”

孙氏越说声音越干涩,这已是她能说出口最软和的话了。

才刚秦宜宁与她分析秦槐远必定会来,不如趁此机会表现,她起初还不想来服软。可是服软在秦宜宁口中却说成“以退为进”。她想想也有道理,自己与秦槐远之间的关系的确需要修复,不能闹的更僵了,她这才暂且听了秦宜宁的建议。

且不论孙氏心里如何想,孙氏能这么做,秦槐远却是满意的。

“母亲就不要生气了,您若是气坏了,可叫儿子怎么办孙氏脾气急,素来有口无心的,她心里还是孝顺您的。”

孙氏肯服软,儿子又说好话,二人给老太君搭足了台阶儿,老太君也觉得面子上过得去,不想为难儿子,便道:“你起来吧,都是一家人,以后不要如此了。”

孙氏闻言松了一口气,忙将黑漆螺钿食盒打开,将乌鸡汤端了出来,亲自拿了调羹服侍老太君用。

老太君其实才吃了参汤,这会儿还不想吃乌鸡汤。不过考虑到儿子,她还是就着孙氏的手吃了半碗。

孙氏的心这才完全放下,羞涩的看了一眼秦槐远。

秦槐远面色平淡的对孙氏点了下头。

孙氏的脸上又开始泛红,心里雀跃起来。

秦宜宁看父母这样,暗自松了口气。

家和万事兴,母亲与老太君为敌与丈夫叫板的作为太不妥了,她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人劝和来的,幸而她的口舌没有白费。

老太君笑着对秦宜宁招招手,让她到自己身边来,“我和你父亲正说到你的事呢。”

秦宜宁上前来,问道:“祖母是不是与我父亲说我不好生学习,把先生气到了”

“你这丫头。”老太君被她逗的噗嗤笑了,“你不好生学习,祖母就先打你手板子了,还要等到这会子告诉你父亲才刚是你父亲说,让你搬到硕人斋住,硕人斋与后花园比邻,景色极好,冬暖夏凉不说,里头还有许多你父亲的藏书,你父亲年少时就是住在硕人斋的。如今那些藏书也许你看,让你染一染书墨香,你说可好不好呢”

秦宜宁去逛后花园时,早就注意到硕人斋那雅致的院落,也打听过来历,此时心里是极为喜欢的。

她面带喜色的道:“多谢祖母,多谢父亲若去了硕人斋,我就可以常常来祖母这里蹭饭吃了”

老太君闻言又笑了起来,指着秦宜宁直叫“泼猴儿”

秦宜宁说常常来蹭饭,虽是一句顽话,却是在告诉老太君和秦槐远,她领会了父亲的安排,必然不会辜负。

秦槐远见她一点就通,心中满意,想起今日之事,他语气平淡的道:“宜姐儿,假山后说话的丫头是你安排的”

老太君闻言询问的看着秦宜宁。

孙氏惊讶的瞪大眼,叫道:“果真是你害慧姐儿”

孙氏的嗓音太尖锐,将原本轻快的气氛破坏的一干二净,秦槐远闻声不悦的看了她一眼。

秦宜宁已经不想去在意孙氏对她的态度,只当自己听不见这一句,笑着对秦槐远道:

“回父亲,此事的确是我安排的,慧宁姑娘趁着我在祠堂背书时,吩咐碧桐和蔡妈妈设计骗出瑞兰,诬陷她偷窃祖母的翡翠镯子。瑞兰无缘无故的被打了板子,若不是运气好,她可能会被当场打死。”

“我能理解慧宁姑娘的苦衷,但是不能原谅她为了一时爽快,就罔顾她人性命的作法,她对我不满,可以尽冲着我来,可她不敢,也无能,就去害我身边一个无辜的婢女,瑞兰何其可怜”

“至于被赶出去的碧桐和小艾,碧桐偷了我的饰才被我拿捏,小艾也素来手脚不干净,他们两个也算是应有此报,出去了再找新的营生也不至饿死。”

“所以今日,我只是让真相大白而已。”

“而已”秦槐远轻笑道:“你这个而已做的可是够大的,你可以直接来与我说,也可以与你祖母说,为何偏要将事情弄到太子跟前你就不怕毁了你爹的仕途”

秦宜宁听得出秦槐远半真半假的埋怨,也看得出老太君在秦槐远说到仕途时皱紧的眉头。

她并不紧张,继续道:“我自然想到了这些,只是父亲的仕途并不会受影响。太子性情温和,醉心书画,虽有心励精图治,却无那个天赋,他缺少的,恰好是父亲拥有的。”

“父亲政治敏锐,手段老辣,审时度势眼光极准,太子往后仰仗父亲权谋之处良多,是以于他本性上来说也好,于他对未来的考量也罢,都不会在意这些女孩子家的小事。何况父亲在太子的面前也言传身教了第一课啊。”

秦槐远问:“哪一课”

秦宜宁笑道:“您教导了太子,何为仁慈。”

秦槐远闻言,朗声大笑。

分明是这小丫头利用太子在场来将了他一军,知道他为人师表自然不能在太子面前打杀下人,从而保全了碧桐和小艾的性命。这会子她反倒能口灿莲花的说出这番话来。

秦槐远笑的难以抑制,拍着秦宜宁肩膀道:“宜姐儿不着痕迹拍马屁的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了。”

老太君见儿子如此欢喜,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

近些年来,秦槐远已经很少有如此开怀大笑的时候了。

而且仔细咂摸秦宜宁话,老太君惊讶的现,秦宜宁在做事时已经思考到各方面的反应,针砭时弊也极为精准,果真是她宝贝大儿子的亲闺女

老太君搂过秦宜宁,点了下她鼻尖儿道:“你这泼猴儿,明明自己使坏,还能说出这些弯弯绕来,这次慧姐儿有错在先,你这样做也就罢了,往后可不许你如此了”

“祖母教训的是,孙女谨记。”她当然不会利用手段去害无辜的人,只是被人欺负到头上,她绝没有忍气吞声的道理。

秦槐远笑了一场,觉得满胸的郁闷都散了,对秦宜宁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后,对她未来的安排也有了新的思量。

他不会将一个头脑愚笨的女孩子嫁到需要尔虞我诈之处,因为那样即便门第高,日子也不会幸福,弄个不好还会让女孩丢了性命。但是聪慧又善于审时度势的,必然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母亲,您今日乏累了,早些歇息,儿子与媳妇先告辞了,明儿在来看您。”秦槐远站起身。

孙氏还在刚才的冲击之中没有回过神,见秦槐远起身行了礼,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也跟着行礼。

老太君看到孙氏这个模样,知道儿子少不得要费一番唇舌,叹了口气摆摆手道:“你们去吧。”

待到秦槐远和孙氏走后,秦宜宁笑着道:“想必搬家的人忙的差不多了,孙女也告退了。”

这是在留出空间来让老太君休息。

老太君点头,让她回去安置。

秦嬷嬷就笑着扶老太君躺下,道:“老太君再没什么不放心了吧”

老太君仰躺着,看着帐子上的五福捧寿叹息道:“这一家子里,总有一个好的一个不好的,两个人相互拉扯着,长房里是这样,二房三房也是这样。我老喽,真是没有力气管那么多了。”

秦嬷嬷笑道:“老太君哪里老了。奴婢还要跟在您身边再服侍您五十年呢。”

老太君噗嗤笑了:“五十年咱俩还不成了老妖精了。”笑过之后又道:“说搬家,慧姐儿那怎么样”

秦嬷嬷想了想,策略的道:“慧宁姑娘还好,只是心里不平,这会子许是在雪梨院哭呢。不过身边一切安排的都妥当了,奴婢叫葛家的去做管事妈妈,另外选了您身边的富贵和彩云两个大丫鬟先去伺候,明儿采买来的婢女就到了,再给慧宁姑娘挑最好的。”

老太君点头道:“葛家的倒是个本分人,希望她能安安分分的劝着一些慧姐儿。我从前看慧姐儿是极懂事的,怎么现在就哎”

秦嬷嬷笑着开解了老太君一番,哄着老太君歇下了。

而秦宜宁这厢,已经带着身边一众人到了硕人斋,她还特地请了詹嬷嬷也一同来住。

詹嬷嬷这些日在秦家将姑娘们脾性都摸透了,知道秦慧宁不安分,住在雪梨院必定事多,秦宜宁开口相邀,便欣然答应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