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六百九十八章 团年

书名:锦堂归燕 作者:风光霁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8:45

秦宜宁与逄枭都想不到,平南军竟然还会有这种内幕。他们都有手下之人,也都曾经仔细的调查过平南军的情况,可是若不是郑氏说起,他们也根本就不知道

怪不得那个卢樟那般容易的就“生病”了,且还让逄枭如此容易的就的到了平南军的掌控权力,原来他们是在这里等着呢

不论是邓敏昌还是卢樟,他们若继续去做平南军的领头人,岂不是要帮他们想办法筹集粮饷这还不算,卢樟写下的那些欠条,到时候也都归给逄枭了,多大的窟窿都可以让逄枭这个高个子的来顶着,他们这些从中间赚足了好处的随时可以缩着脖子看好戏。

逄枭素来是足智多谋之人,从来都只有他谋算旁人,如今却被别人给算计了,心里真真是有种哭笑不得之感。

“这可真是按下葫芦瓢起了瓢。”秦宜宁摇着头苦笑道,“这些人的脑子里都想的什么有闲心思去算计同僚,却没工夫为了百姓做些实在事,他们若将算计人的头脑用半分在正经事上,外面饿肚子的老百姓也不会那么多。”

郑氏安抚的拍拍秦宜宁的肩膀,笑道:“这不是人之常情吗,他们这么做,不过是受到了利益的驱使。若是无利可图,谁会动作至于为百姓做事,他们才不会在乎。”

郑氏说的是大实话。可是这样的实情听在耳中,着实会让人觉得无力。

三人都禁不住陷入了沉默。过了许久,逄枭才道:“我知道了,外祖母。只不过我现在已经搀和进去了。”

郑氏叹息道:“都怪我被关了起来,耽搁了这么多的事。”

“这哪里能怪您您也是为了我和宜姐儿才被牵累了。您放心,这些事我会想办法去处理的。我也不是那种任由人捏扁挫圆的软柿子,他们若想凭借这么一点小事来刁难我,那便是他们错了主意。”

秦宜宁整理心情,笑着点头道:“是这个道理,反正咱们也不是第一次遇上这种情况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什么的。平南军能够牢牢地抓在手里,在关键时刻能够用得趁手,那便是最大的好处了。其余的都可以想法子去解决。”

郑氏见逄枭和秦宜宁都十分开朗,丝毫没有阴霾,心里不由得感慨:年轻就是好,想当年她还年轻时,国公府里的大事小情都交给她来管理,当初也并不觉得如何,好像有再多的事,在她这里也不会多犯愁,不过是全面考虑,遇上一样事就解决一样事罢了。

看来她真的是上了年纪才会如此,怎么现在遇上事,便开始犯了愁呢

尤其是这一次她原本是为了帮秦宜宁的忙才会主动出山的,谁料想,忙没帮上,反而还将自己折了进去,险些就将性命丢了,最后还反倒要让秦宜宁费尽周章来救她。

帮忙不成,反添了乱。

看来,这个时代已经属于年青一代人了。

郑氏心中充满了感慨,已经笃定了退意。

“我上了年纪,头脑不及从前清楚了,这一次出山也是大伤元气。宜姐儿,往后我便打算安心在家里颐养天年了。”

秦宜宁听的一愣,担心外婆是因为没办成事感到挫败才有此一说,便要开口劝说。

郑氏却看出了她的心思,笑着摆了摆手道:“你不必多言。我知道你的心意。只不过我也着实累了。”

郑氏的目光落在了逄枭俊朗的面容上,笑了笑道:“何况你如今有了这样一个依靠,我也就能够放心了。起先我担心因为上一代的恩怨,你会受委屈,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既然你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也都有了自己的依靠和陪伴,前途不论多艰难也有人相互扶持的陪着你们走下去,我这个老太婆也就可以放下负担,安心的颐养天年了。”

郑氏的眼睛看着逄枭,可是话却是在对秦宜宁说,也是在对着远在天边的孙氏说。

秦宜宁听着外祖母如此感慨,竟有几分英雄暮年的悲凉之感。

郑氏却是想得开,并不多在意,道:“我如今手中没有如青天盟这般的手下,不过也经营了一些人脉和势力。就如同当年的青天盟一样,他们彼此之间都有一些利益关系,回头我将人交给你,你可以将他们为你所用,但是也要留心别被反伤到。”

“外祖母,我”

“别拒绝。”郑氏笑着拍拍秦宜宁的肩头,道:“多一些人手没有坏处。我知道以你的能力,驾驭这些人是做得到的。你平日里只管差遣他们,当他们遇上难题时你帮衬解决一番,来来往往,时间久了也便如同你手下那些人一样了。”

见郑氏执意如此,秦宜宁轻声叹息着点了头。

欠下的情太多,只能往后慢慢的回报了。

郑氏毕竟上了年纪,在牢狱之中受了苦,身子吃不消,将该说的该交代的话都说完,她便有些精神不济了。

秦宜宁与逄枭退了出去,也不管今天是不是除夕,只不去打扰郑氏,让她好好的休息。

逄枭和秦宜宁回到卧房时,乳母们正抱着两个哥儿在屋内散步。

逄枭见了儿子,喜欢的眼睛发亮,笑眯眯的凑了过去将带着虎头帽的昭哥儿抱了过来。

“哎呦,让我瞧瞧我们昭哥儿重了没有昭哥儿,还认识不认识爹爹了”

昭哥儿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呆呆的盯着逄枭,随即就向一旁的秦宜宁伸出了小手,挥舞着手臂拧着身子,显然是不想在逄枭的臂弯里呆,执着的要找秦宜宁。

逄枭又心酸又无奈,被迫出门,亲儿子都不认识他了

“昭哥儿,爹爹在这呢。”逄枭亲了昭哥儿一口,微生胡茬的下巴刺刺的,昭哥儿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乳母吓的不轻,生怕王爷怪罪,想去接过孩子又不敢接,偏偏晗哥儿听了哭声,自己也咧着嘴哇哇大哭起来,乳母当即手忙脚乱。

秦宜宁忙将昭哥接过来,口中哼着熟悉的调子,不过呼吸之间昭哥儿就不哭了。窝在秦宜宁的肩头,挂着两泡眼泪鼻涕委屈的抓着秦宜宁的头发不放。

逄枭无奈的叹了一声,委屈的道:“儿子是不是不认识我了”

秦宜宁被他那语气逗笑了,“多大人了,还在意这些孩子们还小,你又不修边幅的,还这么长时间没在家,孩子认生也是有的。你往后多陪陪孩子,他们自然就跟你亲近了。”

“话是这么说,但我还是不爽。”若不是朝廷里这么多的烂事,他骑虎难下,束手束脚,也不至于闹的儿子都不认识他了。

逄枭没有真生气,秦宜宁自然知道,可是乳母们不了解,这会子已经吓得脸色苍白不敢动弹。

秦宜宁见他们如此,便让他们继续带着两个孩子,自己拉着逄枭去卧房更衣洗漱。

婢女早已在后罩房预备了热水供逄枭沐浴。秦宜宁脱了外袍,只着中衣,挽起袖子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肘,站在雾气氤氲的大木桶外帮逄枭洗头、擦背。

水声撩人,秦宜宁的声音在雾气弥漫的浴室内也显得更加轻柔。

逄枭有些熏熏然,疲惫的神经骤然放松下来,也有些昏昏欲睡。

秦宜宁知道他累,便渐渐的不再说话,手上动作轻柔的帮逄枭擦洗,累出一身汗也没在意。待到能洗到的地方都洗过了,见逄枭睡着了,也舍不得吵醒他,便守在旁边不时地往木桶里加热水。

其实逄枭没有睡多久,外头就已经有鞭炮声传来。

除夕夜,许多人家都已经吃过晚饭开始放炮仗庆祝了。

逄枭被爆竹声惊醒,见秦宜宁依旧坐在一旁,用木勺帮他添热水,生怕他冻着的模样,心里就已经柔软成了一团。

“宜姐儿。”

“睡醒了他们将饭菜预备好了。咱们去用了饭,你再回床上好好睡一觉吧。”

“好。”逄枭笑着点头,大咧咧的站了起来。

秦宜宁脸上一红,忙起身出去了。

逄枭禁不住笑起来,利落的擦洗后,换上干净的衣裳,顶着半干的头发出去与秦宜宁吃团年饭。

秦宜宁没有问逄枭几时回军营去,问了这些,逄枭该走的时候还是要走,反而徒增伤感。只要知道他今天不走,他们一家人能好好团聚,便已经足够了。

几家欢乐几家愁。

就在秦宜宁、逄枭一同与郑氏带着一家子过年时,尉迟燕和顾世雄这里,正在想尽一切办法的联络上四通号。

往日他们不用多费力,四通号的人就会主动找上门来了。如今他们想求见对方,才发现对方神秘非常,他们竟然很难找到。

顾世雄的心里着急,才两天,嘴角就起了一串燎泡。

好容易到了大年初五,他才联络上了四通号大掌柜手下那位一直与他们接触的账房柳先生。

顾世雄忙告诉尉迟燕,要好生的预备一桌酒菜。随即当天下午就邀请了柳先生来吃一顿便饭,地点就在尉迟燕居住的旧都皇宫里。

柳先生看起来四十出头,五官端正,气质儒雅,看起来不像个长房,倒像是个教书先生。

进了旧都皇宫,柳先生丝毫没有初来的好奇,而是儒雅得体的笑着,与顾世雄和尉迟燕寒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