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地仙正道

作者:新叶道君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九十七章张家老祖,清水仙人

书名:地仙正道 作者:新叶道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8

竹林隐士,风吹动,竹叶轻摇,涛声阵阵,鹿鸣双仙。

清水和白露是一对结伴同修的道侣,白露对外显童女相,清水则是童男相。

道侣,既是一同修道的同伴,也是彼此依靠的好友,关系亲密更胜凡间夫妻。

道侣相互扶持,互相济度,多为两人,也有多人结伴修行。

在修行路上,谁也不敢说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种种阻碍,是一人难以解决的,这时就要靠道友帮扶了。

比如渡劫这等极其隐秘之事,关系到身家性命,往往会拜托道侣护法,在渡劫之人最脆弱的时候,替他阻拦一些意外。

是以,道侣比夫妻更可信,比知己更难得,非要是彼此相知甚久到足以交托性命的程度,才有可能结为道侣。

竹林并不在书院内,而是位于书院的后面。

整整过万亩的竹林,全部生长着至少三丈高的竹子。

竹林间到处都有泉水,小溪,小渠,水流声不绝于耳。

沿途还有些小动物探头探脑,仔细瞧去,又窸窸窣窣地跑走了。

过了一段石板路,面前出现了湖泊,湖心有零零散散十几个小岛,小岛之间都搭建了细细长长的浮桥,通体都是竹子做的,没入水下的桥桩也是如此。

浮桥曲折蜿蜒,只容两人并肩而过,踏着浮桥能感受到湖面吹来的阵阵凉风。

此时日头已高,阳光正好,湖面水波莹莹,反射着阳光。

一片蓝天竹海倒映其中,置身水面回廊上,身边都是竹海,水面倒映着蓝天,一时间竟有着人在天际的错觉。

水天之间,唯有脚下回廊,身边栏杆,还有前方的小岛,而四周全是竹海。

白色的鸥雀展开双翅,扑棱棱地拍打着,低低地贴着水面飞过,细长的喙不时扎入水下,啄食小鱼,发出哇哇地鸣声。

顺着水上长廊一路走来,经过好几个湖心小岛。

岛上都有宫观建筑,有丹房,剑炉,经楼,赏荷厅,凉亭等建筑,都有浓厚的前朝宫廷样式,美观大气。

“鹿鸣书院果然跟前朝宗室有关,野史有云,前朝国灭前,十二公主并七皇子,在乌衣卫的护卫下,带着宗祠神主衣冠南渡。算算时日,书院那时已有雏形,还没有而今这般规模。”

“这帮遗老遗少最后南逃,相必是搬空了国库,即便那时国库没多少钱粮,内库总还是有的。有了这许多银钱支持,足以使得任何一家书院兴盛……而鹿鸣书院发迹时间,恰好吻合,就连地点也相差不大。”

“前朝颓势,并非朝夕之功,而是早有预兆,前后历经六十年动荡,大厦将倾,宗室中人不可能看不出来,相必早就准备好了退路……各种迹象都有所显示,这歌推论并不离谱。”

“若是鹿鸣书院本就是宗室中人预备的一条退路,就说得清了!”

正思索间,隐约听到左前方不远处传来琵琶声,铮铮有力,似是军乐。

于是就循声而去,这里的道路曲折蜿蜒,周迅也乐得在此转悠,又走过一座拱桥,绕过几座厢房,终于来到琵琶声传来之处。

这里应是一处花园。

四周都是开满水墨色的梅花树,池水都是墨汁,除此之外,再无旁的花草,这片天地仿佛就是一幅水墨画。

在墨梅树下,池水边,有一玄衣黑裳男子,约莫二十许,侧对着他,跪坐石板上,怀抱琵琶,专注地弹奏着。

他的对面,一位少年公子哥儿,同样跪坐于石板上,右手拄着下巴,听得入神,不时拿着折扇,“哒哒”,敲击着节奏,听到感人处,更是潸然泪下,似乎触动了心弦,想到了悲伤之事。

一曲又一曲,两人一奏一听,恍若无人,更不曾顾及到旁听的周迅,或许是发觉了,但不愿中断这场演奏。

周迅也是随意找着一处还算平整的岩石,拭去尘埃,侧躺下来,一同听琵琶声阵阵。

良久,曲终,人未散。

听曲的那少年公子哥已是泪流满面,感叹道。

“老祖的曲艺,可以入药了。听着这一天的曲,我的病都去了三分。”

弹奏的男子抱着琵琶站起身来,笑道。

“你这小子,生得好一张巧嘴,说吧,这回又准备打什么主意?先说好,我这里可没有什么丹丸给你吃的!”

那少年郎却道。

“说不知这八百里内鹿鸣书院隐居着两位仙人,老祖您清水丹房的名头犹在白露仙子之上,怎么就匀不出几葫芦的灵丹妙药给晚辈尝尝鲜?”

他却是打着清水仙人炉中丹药的主意。

清水仙人笑骂着。

“好个淳朴的后生,你这讨债的子孙,那丹药也是混吃的,还几葫芦?没有,没有!”

少年郎不依不饶地说。

“几葫芦没有,几粒总是有的吧?我可是您看着长大的,您就好意思让老张家绝后不成?”

清水仙人摇着头,还是不许。

“你这病,其实不是病,吃多少灵药都不会好的。”

姓张的少年又继续追问。

“不是病,那又是什么?老张家到现在就剩下我一根独苗了,要是连我也病死了,那可就真绝后了。而且,这样一来老祖宗,您老人家自然也无人侍奉了!”

“唉……”

话都说到这份上,清水仙人也不好继续隐瞒,左右总是要说的。

“这是你的命,老张家到你这代,本来合该绝后。”

“是我算得你父命格,特意寻来了十位八字相配的姑娘,为你父纳妾,又颠倒了天机,才有了你的降生。”

“然而你本是是欺瞒上天所生,是命里不当存在之人,于是你前十年都不能出家庙,更不能称张姓。十岁之后才得了转机,能出现于人前,即便如此,你这一生也注定早夭,多灾多病……”

“你也不要怨我,我因此拖累,折损了六十年道行,十年内又受了上天三次雷劈,多次不顺,辛苦铸造的法器就此报废,等候了百年的一路地火神丹也未能功成……眼下又到了一千三百年一次的地仙劫,也会因而更加重几分。”

张巷少年沉默了。

清水仙人步行至一块大石边,对着周迅问道。

“周道友不去书院讲课吗?怎的今日又来我这处了?你要的名单白露应该去问徐白露要。”

徐白露就是白露仙子,喜欢办成女童的那位。

她原本俗家姓徐,童身得道,与张清水是结伴修行的道侣。

当然,白露,清水,都不是本来名姓,只不过是修道之后取的别号,久而久之,真名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一跃而下,周迅站定,随手拍落身上沾着的几瓣墨梅。

惊疑一声,原来这梅花居然真的粘在了衣服上,好似原本就存在衣裳上的花样。

周迅拍了几下都未能拍落,这一片梅花林有些奇异之处。

清水仙人颇为自豪地解释着。

“我这一片梅花林,培育的是一种异种梅花,自古花仙洞府移植而出,唤作水墨清华。”

“这梅花也没别的好处,就是跟真的水墨画儿一样,拿张纸来那么一展,就能带走整片梅林,它既是画儿也是花,既是死的又是活的。道友躺在这儿,沾上了几片梅花,就等于是给衣服画上了梅花花样。”

“有趣,不想还有这种奇异的花,果然世界之大包罗万象。”

周迅看向张姓少年郎。

“这位就是张公子吧?”

那公子哥好奇地打量着周迅,两人看起来年龄差不多大,都是十几岁的样子。

可外表的年轻与否对于修道中人而言不能说明什么,君不见,活了一千多年的张家老祖不也就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模样。

“我有一桩生意,打算跟张家商议,不知两位谁能做主?”

周迅又看向清水仙人。

“却是不知道友原来竟是张家千年前的老祖宗,岂不是说张家是存世千年的世家?”

其实周迅已经确定张家就是前朝宗室中人了。

每朝国运终结,皇族下场未必多好,宗室则不然。

皇族不能等同于宗室。

比如两汉,宗室人数上万,刘大耳这种失去爵位的宗室后人过的就是平民的生活。

而皇族必然有优待,生下来就是贵族。

是以末代皇族多陪葬,宗室往往却还有生机。

“我都是千年前的老祖宗了……现在的张家跟我还有什么关系呢?我欠张家的都还清了,早就不在意了。”

“莫要再拿人间俗事来劳烦于我,我早已不问世事许多年了。”

“张小子才是现在的张家主事之人,你的事情还是要找他谈。”

张清水淡定地抱着琵琶走过,将空间留给两人。

千年之后,与张家的缘分终于了却,少了许多牵扯,距离尘世又远,离飞升更近。

身上属于人间的烟火气愈加淡薄,清水仙人好似随时都会飘然飞升一般。

其实这也不是错觉,他本人道行极高,逼近飞升的天仙之境,只是因为早年的一些缘分牵扯,立誓要护持张家千年,是以迟迟不得迈出最后一步,滞留在人间。

千三大劫,正是催促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飞升的地仙所设,要么在劫数临头之前抢先飞升,要么就在劫中兵解转世,要么就辛苦挡下天劫……

许多仙人,本身功行都是足够,偏偏就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缘故牵扯,导致不能上升天界。

所以,仙家才会离群索居,原理人世,就是为了少些牵扯,多点自由。

张姓公子见得清水仙人远去的身影,不禁默然,心中有些感觉,只觉得这就是最后一次见到这位老祖宗了。

周迅目视着清水仙人一步步抱着琵琶离去,口中宽慰着

“清水道友的道行似乎又有所涨进,看这个进度快要堪破纯阳,霞举飞升了!若是幸运的话,还能赶在劫数降下之前。”

“天仙飞升,除了本身之外,不能带去下界外物,除非是仙府奇珍。也就是说,清水道友飞升之后,他的随身宝物都会留下,留给有缘人的都会一一封藏,其余的多半还是会交由你继承。”

少年摇摇头,他并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

“未曾请假兄台名姓?”

“我姓张,单名一个游字,表字忘忧。”

忘忧忘忧,可惜他生来多病,常年呕血,注定短寿,只好盼他能忘忧了。

“忘忧兄,我也不瞒你,我是瞧上乌衣卫。”

周迅找了个舒适的位置坐下,随手一点,地上生出一截青藤,缠绕着盘成一个藤椅,方便他躺下。

此界独有的五灵仙术,别出心裁,不求五行生克,而走五灵变化之路。

方才周迅这一手,就是五灵仙术中土灵和水灵的妙用,洒下的不过是常见的种子,经由仙术催发,调整外形而成。

“乌衣卫……”

少年仍是跪坐于冰冷的石板上,凉风吹来,带动两鬓一缕发丝。

初听到这个词,张忘忧有些茫然,似乎不明白。

“忘忧兄,难道张家不是前朝宗室吗?据我所知,乌衣卫可是没有解散的。”

张忘忧这才恍然大悟。

正欲开口,突然用手绢捂住口鼻,轻咳几声,待放下时,白绢上透着血丝。

周迅微皱起眉头,轻抬手,度过去一丝仙气,替他梳理气脉,弥补元气。

这一探,果然与清水仙人所言无差,乃是先天不足,命格如此,不是什么病。

即便强自炼成神丹,治好了他,一样无补于事,总会有其他劫难找上门来。

这种事情,就是大罗仙人来了一样会觉得棘手,周迅也只是稍加帮忙,缓解病痛,使他好受一些。

“多谢,咳咳,我这病是没救了的,不必多做无益之事。”

他的面色苍白,样貌清秀,偏向于人们心中的“病公子”或者“江左梅郎”一类人形象。

“你所说的乌衣卫,早就散了。早七十年前,宗室南渡,护卫宗祠转移的就是最后一批乌衣卫,人数不到五百多,一路上经过多场血战,最后活着的不到二百。乌衣卫,在到了这江南之地时,就已经没了。”

“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