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地仙正道

作者:新叶道君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五十二章了结

书名:地仙正道 作者:新叶道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8

王守业被下人引入会客厅。

邻近夏日,会客厅重新布置过。

门口是藤条编成的帘子,一条条打着络子,末端坠着绳结,新鲜的藤条青翠欲滴,带着湿意,挡住外面过于炽热的阳光。

初夏时光,见着这帘子,仿佛心中的火气、燥热之气,都消减了几分。

下人上前替王守业撩起帘子,躬身相请。

“客人请在此稍后片刻,我家老爷正在沐浴更衣。”

王守业点点头,迈步进入。

“劳烦小哥了。”

“不敢,小人就在这门外候着,客人若有吩咐,尽可使唤小人。”

那下人回道。

接着,就自觉地站在门外,守着这里。

阳光照在他的身上,邻近正午,温度颇高,不久他的鼻前就微微见汗,滴滴汗珠渗出。

下人站在那边,不动不摇,更不说话,只是默默守着。

王守业随意在下手处选了个坐席,跪坐在蒲团上。

蒲团也是新打的草,编织而成,坐上去就有些凉意,膝盖上清清凉凉的,王守业舒服地眯着眼睛。

方才在外间,即便是马车里,也是有些热的。

这时候,到了这阴凉的厅内,顿时凉爽了许多。

他这才有闲心打量下四周,厅内墙壁上,挂着装饰用的字画,落款都是周桂本人。

周围的桌案都很古朴厚重,清一色的深紫色,木材都是选的上好的红木,外面刷的漆。

王守业家中就有漆园,可以瞧出这桌案上的漆都是能历千年不褪色的。

地面铺的是大理石的砖面,整洁光亮,也很清凉。

桌上还有几壶凉茶,王守业不客气地自行取用,端起巴掌大的紫砂壶,就往小杯子里倒了满满一杯。

咕嘟咕嘟,他接连倒了三杯,将这十两白银一两的茶叶,做这般牛饮,忒的暴殄天物。

茶水下肚,如同一碗冰水,从头浇到脚,整个人就像被冰水过了一遍,里里外外都柔顺下来了,去火去燥,完全平静下来。

“好凉茶!”

王守业也是见识过不少好茶叶的,也尝过不少,比这更好的也不是没见过,可这么舒爽的凉茶还是头一次喝。

“果然还是夏天的凉茶最好喝,比什么特贡的雨前龙井都要实在!”

一般客人来访,主人家都会更衣以示郑重,也是一种礼数。

最初,这种礼,起源于三千年前。

因为衣服穿久了,就难免有异味,所以才需要换衣服,这就叫做更衣。

那时人,每日平均更衣四到五次。

即使这样,衣服还是会有异味,于是人们又发明了香囊一类,填入香料,挂在腰间,薰衣草就是常用的香料。

这种习俗,渐渐演变到后世,就成为了礼的一部分。

礼,就是秩序,就是此时的道德。

王守业这次突然来访,事先未曾投下拜帖,已是有些失礼。

不过他带来的礼物不轻,就算是看在这份礼物份上,周家也不好怠慢。

周桂本人自然不会轻易失礼,他当真沐浴更衣,换上了透气的轻便常服,披散着湿润的长发,就那么踩着木屐就过来了。

“王家主,久等了。”

厅前的下人见了家主,行礼过后就悄然退下,留出空间给家主待客。

王守业起身作揖还礼。

“哪里,是我来的仓促。”

两人份宾主坐好。

寒暄了几句,王守业就提出了来意。

“其实这次我是来赔罪的。”

“哦?”

周桂不动声色,捧着小茶壶在手上,也不倒茶,就是静候下文。

王守业自袖子里取出一个系好的荷包,用锦缎绣着花鸟虫鱼,随后打开,里面是整整一叠银票。

随后,清点了一下,摆在案上。

“这里是五千两银票,会悦银楼开具的,金陵老字号,信誉不错,见票即兑,在县城也有分部。”

周桂接过银票,查看了下,每张五百两,水印清晰、花纹美观,保存得很好,银票整体干净整洁,没什么错漏之处。

“这份钱,全当是赔罪之用,聊表心意,请一定要收下。”

王守业是诚心要化解这段恩怨是非的。

五千两,对于王家而言也不是个可以随便拿出来的小数目。

的确,王家家底子厚实,折算下来,怎么也有十几万两。

但是,这要将分布在各地的商铺、漆园、酒楼,豪华大宅、消暑别院、在海上的船队占的份子,每年盐业上的收入··········无论是不动产还是隐形资产,都给算上,那才这么多。

然而,活钱并不多。

事实上,即使在光景好的时候,王家每年的活钱也不会超过两万两。

再多,就要动用各处产业预留的本金,会直接影响到生意的运转。

这次王守业能直接拿出五千两现钱,已经是他竭尽全力、各种省俭了。

自打王明志去世,王家的生意就开始萎缩,固然有人心浮动的缘故,也有他本人并不熟悉业务的原因。

周桂也是有产业的人,明白其中缘故,知道这的确是够诚意了。

过犹不及,既然王守业已经服软,那要是i再不肯罢休,就是要逼死王家了。

周桂沉吟了一会儿,展颜笑着。

“既然是误会,那就让它过去吧。这赔礼,我就厚颜收下了。”

收下这钱,就是大家都好。

王守业果然安下心来,心里头去了一块大石。

两人又聊了会儿字画,可惜王守业对这个不太感兴趣。

周桂瞧出他的心不在焉,又见着这个时辰,到了饭点,于是开口询问:

“不知不觉都这个时辰······也该用午饭了,王贤侄不如留下吃顿便饭?”

王守业正是求之不得。

唤来下人,吩咐厨房准备饭菜,因为有客,所以要加菜。

“今日我家小子从外面弄了几尾鲤鱼,正好下酒。”

有唤来下人,吩咐着:

“去书房唤迅儿过来见客。”

周桂回过头来,对王守业说:

“我家那小子,读书读至兴处,总是忘了膳食。”

王守业知道这九岁的小儿今年就能过院试,进入书院读书,三年后乡试就是十二岁的解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