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地仙正道

作者:新叶道君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三十三章府试(4000字大章)

书名:地仙正道 作者:新叶道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6:48

接着逗弄小丫头的时候,周迅给小丫头摸骨。

外人看起来,就是一大一小两个小家伙在玩耍,实则周迅已经不着痕迹地探查了周身上下。

“根骨未定型,应该能有所作为。”

等到四下无人时,周迅沉吟着。

“这丫头背后是非肯定不浅,还是要遮掩一二。”

一指轻点她眉心,一道灵符快速书就,随即隐没,原本浓郁磅礴的气数就被掩盖,如同罩上一层迷雾,只显露出一些如同烟雾的白气,中间夹杂几丝细微的红气。

“以我的手法,稍作掩饰,等闲术士望气时,只能看到我伪造的命数。白气浓郁,夹杂几缕红气,在常人之中算是小有地位,可以对外说是出身举人家的小姐。”

“自古法不加于贵人,我这灵符固然神妙,但也未必能时时遮掩。不如引她入道,修行吾法。”

又是渡入一篇粗浅的吐纳搬运法子,唯恐这丫头不明白,周迅又特意着自家法力为她引导一番,梳理身体,灭杀三尸,方便她入道。

童身清洁,修行阻碍较少,心性较为单纯,更适合练习粗浅的吐纳术,用以培养道性,疏通经络,为下一步的修业做准备。

纪雪落沉沉睡去,睡梦中自然而然地开吐纳,周迅又多观察了一会儿,确信这丫头已经习惯这种呼吸方式。

初次还需引导进入功境,多次熟悉后就能自行修行,等她真正将之化作本能,入睡之后整夜都在吐纳做功,久而久之必能入道。

“这小妮子本身根骨不差,自此时开始炼气,三年后就是八岁整,那时差不多可以转入下一阶段修业。”

周迅估算下进度,准备来次因材施教,着意在此世收下第一位门徒。

“能在我行舟时遇上,又为我救下,还得我赐名,可不就是与我有缘,正是天赐的徒弟。”

他传法最重缘法,那什么是缘法?其实并不神秘,端看各家行止。有的只需合了眼缘,就可列入门墙;有的只看诚心,设下十八般考验试人心意……

于他而言,就是缘法,讲究自然而然,遇见了,觉得不错,就顺水推舟收下……没遇见的自然就是没那缘法,入不得贫道门下,请往别处求。

末了有些不放心,又在这小妮子身上加了几道护身符咒,防范这小妮子入静时无意中引来外魔侵扰。

等这些事料理结束,周迅两手空空就出门。

天刚蒙蒙亮,贡院前已经聚了不少人,周迅混在其中,好不起眼。

等到时辰到了,就有差役来开锁,放考生进去。

事先有发放铭牌,写着座位名称,背面还有考生籍贯信息。

一群提刀衙役就在那边检查铭牌,丢失铭牌的一律不准入。

很快轮到了周迅,检查铭牌的人见多了童生,也没因为年纪看轻他,只是扫了两眼,在花名册上画了一勾,就让他过去。

进了贡院,还不能直接去考,旁边设了大大的帷幕。

前面进来的童生,都敞开了衣服,被一一搜检,帽子,鞋子,束发的带子,衣服夹层,统统都被人搜查。

只是为了不辱没斯文,还是允许考生保留最里间单衣的。

“难怪父亲对那些话本中女扮男装考中进士的段子嗤之以鼻,就眼下这架势,真的是女儿身扮成男子,连府试这关都未必能过得去,还想考进士?”

“真要是女扮男装,这般只穿着一身贴身单衣,被人搜身,除非是瞎子,才辨不明男女!”

正想着,就有几个夹带的考生,被搜查出来,当场架出去,只是一路告饶,免不了被革去学籍,三年不能再考。

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污了名声,在武安府是别想做人了。

周迅也被如法炮制,搜查了一番,发髻都被粗暴地打散,查看是否有纸条藏匿,又被翻来覆去检查外衣,毕竟往年有的考生用针线绣着字迹。

好一会儿,才放过了周迅,这时已经很狼狈。

周迅整理了一下仪容,才寻着座位号,找到自己的小隔间。

很好的位置,距离茅厕较远,又远离伙房,不至于被异味影响到。

隔间很小,只容得下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三面是墙,一面对着中间走廊,上面加着一层木板遮挡风雨。

周迅里里外外检查了这考试隔间,没有发现问题。

他坐下等着开考,从这边看,能见到对面那考生。

这贡院的隔间都是这般,一个个紧挨着,对面都能看见,要是目力好,不难看见对面的考生试卷。

又等了一会儿,有差役送来笔墨纸砚,这府试时都是由考场准备文房四宝,为的就是防止作弊。

周迅知道一些趣闻。

曾有考生挖空心思,做出空心毛笔,藏下文章;也有在砚台上下功夫,巴掌大的砚台竟然雕刻了整整几万字;当然研墨的墨条更不消多说……

总之是各显神通,到后来考场干脆不让考试带东西进来了。

吃食都不让带,省的你一边啃着饼,一边找字,又来个噎死的。

“吃食,清水,似乎有人要在这里动手脚?”

周迅想起了不久前的那个预兆。

“这伙房供应的是全部考生的午餐,直接在伙房动手难免误伤其余考生,动静太大。”

“无非是买通一二送食的差役,专门给我的那份加料,都是用烂了的诡计。”

“府试不过考一场,傍晚就收卷,便是不吃不喝也就几个时辰,倒要看你们玩出什么花样!”

打定主意,周迅决定不碰考场提供的饮食,反正对于他而言,几天不饮不食也只是等闲事。

“邦邦邦——”

敲击声传来。

“贡院落锁了!”

自此时开始,任何人不得进出贡院,考官也是如此,贡院外有一队人马,披甲带剑,维持秩序。

接着,远远地,就听到尖嗓子声。

“请考神——”

这是宦官的声音,宦官有监督之责。

贡院一处,神像之前五个考官,并一个宦官,领着一帮杂役,躬身拜下。

神像放出一层白光,向整个贡院蔓延过去,不多时,就笼罩了整个贡院内外。

“考神,不想还有这种神职。”

“仅仅局限于考场之内,作用无非就是检查科场舞弊,先前县试时似乎没见过。是因为县试应考人数太多,所以不值得?”

“这神力量微薄,可是在考场范围内职权最大。以道术作弊,轻易就能察觉。”

“就是不知这考神,是不是每个府都有,还是只有一个考神?”

这边拜过考神,主考官就笑着问道。

“刘公公,可以开卷了!”

那宦官捏着兰花指,矫揉造作地嬉笑着。

“杂家区区一七品内侍,可不敢称公公。王大人才是本场主考,自然都听您的,何必问杂家呢?”

那王大人放下心来,这宦官不似要为难他的样子。

于是恭敬地请出一箱试卷,签字画押,盖上大印,揭开火漆,将封存的一张张试卷分发下去。

试卷都是空白的,考题要等会儿才会发布。

王大人是主考,但是出题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几个考官将样题取出,是封存在另外一个箱子的,印刷出来的考题,都在这里。

差役将考题单独发下,没人一张,页面破损缺口污染者可以调换。

周迅正襟危坐,领到考题时看了看。

“第一题就是数算?这是《算书》上的鸡兔同笼之题。”

“鸡兔同笼,有头七十二,有足二百二十二,问鸡与兔各几只。”

这题不难,周迅心算一下,就在旁边答题卷写下答案。

第二题,考的是经义,是自《雅风》摘出的一段,约二十句,问这段讲的是什么,涉及的典故。主要考的是对经义的熟悉程度,不熟背必考经典书籍的考生,这题就答不上。

周迅对经典倒背如流,这题毫无难度,稍微考虑下,就答完了。

接着,还有十几道题,考地理,天文,历史,博物,各种都有,有些却是刁钻古怪,周迅也要思考一会儿才能下笔。

考官在贡院里来回巡视,不时纠出一二考生,命差役叉出,听候处置。

被取消资格的考生当场嚎啕大哭,引得人心烦意乱。

接着就被关到了贡院边上的黑屋,暂时不能放出去。

周迅对面那考生,二十多岁,这时烦躁着,就抓头皮,头皮屑飞了一地,眼睛就不断在往这边瞄。

周迅不动声色地将写好答案的几张卷面吹干,倒扣在左手边,然后接着答题。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差役们送来了贡院预备的午餐。

一荤一素,加上米饭,不少考生都暂停答题,用着午餐。

周迅也分到了一份,只是一筷子他也没动。

“哼!”

“真拿我当白痴了!就这个样子,谁会下筷?”

周迅面色不愉。

他的这份午餐,是油绿色的,泛着酸气,一看就是馊了。

“我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手段,原来是这般恶心我来了!”

“端的是不要面皮!不当人子了!”

这就是下三滥的手段,不甚高明,用意只是恶心人。

确实,换了旁人,免不了此时就要大怒,乃至于咆哮考场……纵然最后能换一份食物,心情却全被败坏掉了。

“这也就罢了,不过是小孩子斗气的把戏,且不和你计较。”

周迅干脆不碰饭食,继续答题。

过一会儿那差役又来了,见着这没动过的碗筷,挑衅的笑着,还给了个欠揍的表情。

“……”

周迅不理会他,只是答题,只是暗自盯紧他的一举一动。

那差役见面前这小孩居然不上当,也是无可奈何。

“怎么这么能忍?”

差役也是有些惊讶这少年的耐性。

他这招以往百试不爽的少年人最易冲动,稍加挑拨就会失去理智,只要在这考场上弄出大动静,不管是不是占着道理,这次的考试都是黄了。

恶了考官,难免落榜。

本以为这次也是如此,没想到居然没成。

“这可不行,我已经拿了好处,要是事办不成,那百两纹银就得吐回去了!”

只是考神监控着贡院,他也不能太明显,只好收拾碗筷离开。

到了伙房,差役就对一人使眼色。

在这里,已经出了考神监管,所以能说些话。

“怎么了?不成?”

那人一身差役打扮,十三四岁的样子,却生的白净,手上也很干净,看起来就像是个富家少爷。

“贾小少爷,你说的那人,他油盐不进呐!”

说着,指着那纹丝未动的饭食。

“瞧瞧,这馊了的菜,一点没动,也不出声,就顾着答题去了。”

贾小少爷急了。

“那怎么办?我可是和人打赌的,一定要让他出丑,最好是舞弊,革了功名才好!

再不济,也得让他这次名落孙山!”

“小少爷,你为什么非要盯着这人不可呢?我瞧着,要不然还是算了,反正也没有深仇大恨。”

这差役试探着问。

“那不行!这人居然要娶我的林妹妹!我就要他考不中!”

“林妹妹只能是我的妹妹!才不嫁人呢!”

“我要林妹妹留在我家,这家伙就不能留!”

贾少爷问着:

“喂,你有没有办法,让他再也不能来烦我的林妹妹?”

那差役听得津津有味,脑补着各种市井段子,觉得大人物的八卦比什么说书都有趣。

“贾少爷,这可真是难为小人了?小人不过是做了几年的差役,可不敢坏了规矩。再说,这府试考完了,也还有院试,院试过了,才是生员呐!”

“于您国公府而言,区区一个小小生员,还不是任由拿捏,何必着急呢!”

“考场之上,到处有专人注意,还有神明坐镇,做什么手脚都是难上加难。”

这差役恭维了几句,自己却是不想再掺和更深。

“你说的有道理,那就便宜他了!”

贾少爷顺手解下腰间的一个荷包丢给这人。

“赏给你了!”

那差役接了荷包,掂量下,怕不是有十几两散碎银,知道这是专门预备打赏下人的荷包,道声谢,就退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