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节 开创新流派

书名: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5

“十五万已经是我能开出的最高价。”

三七分油头的店老板不断诉苦,讲述交易中存在的风险,老罗脸色阴晴不定。

他并非真正的资本家,玩不过资本家的忽悠,最终答应了十五万的出售价格。

于垃圾堆中捡来十五万,与网页新闻看到的捡漏一般无二,一样的低成本,高收入,一样的利润暴涨,一样的夸张刺激。

何况,他没有花一分钱,相当于白捡!

攥着十五万巨款,老罗欣喜若狂,宛如范进中举般兴高采烈的离开了。

老罗离开后,店主人刘庆呵呵一笑,从口袋掏出发蜡、梳子、镜子,开始整理发型。

力求把自己打点得人模狗样。

然后才手执放大镜,微微弓腰,翻来覆去的观察青铜油画的做工,推敲其价值。

“奇怪……乍一看,完全没有古代青铜器那样精湛的做工。相较于古代青铜器,甚至显得十分的粗制滥造。

但青铜油画上的铜结晶,却是排列得疏密有致,自然而然,全然没有违和之感。

反而如海滩上的洁净细沙,自然舒卷,简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用机器锻造的吗?”

刘庆点燃一根香烟,目光落在两件青铜油画上,在烟雾缭绕中沉吟思索。

不。

机器绝对做不到这一步!

那么。

因此得到的结论便是:这两件青铜油画,恐怕可以大做文章!

刘庆决定将它们直接送到法国,交由一位在法国小有名气的艺术家掌掌眼。

同时。

让两件青铜油画在该艺术家的小圈子内流传。

如果能得到一些高名气艺术从业者的赞赏。

那么这两件青铜油画的价值,会立刻飙升。

等热度高了。

再送到顶尖拍卖行拍卖……

想到这里,刘庆磨刀霍霍向猪羊,恨不得立刻飞往巴黎。

他就是一位典型的投机主义者,这些年在香江、巴黎等地鼓捣了许多抽象画的营销。

甚至于。

前段时间,‘猪中毕加索’的营销,他也有参与。

最终十几幅母猪叼着画笔,随便涂抹的油画,卖到了五万美元。

当然。

只是随手为之。

而这一次,刘庆十二分认真。

因为他总有一种奇特的预感,这一次能血赚!!!

这份预感无根而生,却萦绕不散,让刘庆坐立不安。

不过。

也坚定了刘庆为之冒险的决心。

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他就会试一试,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他哪怕卖掉房产,都会去做。

眼前这两件作品,虽然不知出自哪位大师之手,但却是给了他百分之九十可能的预感。

……

一个星期后。

青铜油画从中华,辗转来到巴黎。

它们失去了原本的身份,而是以一位法国艺术家遗作的身份,出现巴黎一位铜艺师的工作室。

与它们相伴的,是一封信。

信中讲述了一个灰色调的故事,一位被编造出来的艺术家——巴特。

巴特从小学习绘画,喜欢用强烈的色彩刺激感官。

但是。

巴特的作品一向无人问津,这让巴特抑郁绝望:

‘我觉得我像一条粗野的大狗。

只会踩着湿漉漉得爪子走进屋里,只会妨碍所有的人,甚至还不停的大声狂吠。

我的导师,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的哥哥,都不喜欢我,甚至我以前的妻子,也弃我而去……’

这是巴特二十三岁以后的真实状态。

他在寻常人眼中就是一个怪人。

但是孤独,也让巴特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创作。

接下来一年。

巴特尝试更饱满,更富有诗情画意的调色。

因为那样能赚更多钱。

但是。

他再一次溃不成军,他的作品中总有一份阴郁。

就像他在田野间看农民割麦子。

总觉得那些小麦才是真正的人,被镰刀无情的收割者。

这种思想,让巴特一直失败,社交圈也越来越狭窄,性情也越来越孤僻。

在三十岁时。

巴特第一次接触到铸造铜器,于是爱上了铜浆那散发着致命温度的滚红液体。

‘我觉得生命也该如此,活时滚烫如岩浆,死时枯寂如山石。’

巴特这样认为,甚至一度到了疯魔的程度。

他以为自己是铜液,于是用手深入滚烫的液体中,结果左手重度烧穿。

现在您所看到的作品,都是巴特用一只手创作出来的。

非常遗憾,不少作品都被巴特融化了,就像卡夫卡,一怒之下烧毁自己的《变形记》。

如果不是好友抢救,恐怕我们看不到那部经典。

相较于卡夫卡。

巴特非常凄惨,在自杀前,没有朋友会挽留他销毁自己的作品……

仅存的两件青铜油画奉上,请莫夫先生过目。

……

莫夫先生浏览完信件,神态平常如初。

很多凄苦的人往往把自己想象成怀才不遇的艺术家,但真正有才华的又有多少呢?

关键,还在于作品与实力。

莫夫先生打开包裹,漫不经心的取出立体青铜油画。

突然手一抖,眼神微微凝固。

长满络腮胡的脸浮现惊讶的神色。

惊讶?

或者说是惊艳?

他年少时,就学习临摹、素描、静物油画,看过的经典不计其数,甚至说,对经典习以为常了。

但看到那一瓶盛开的向日葵时,还是有一种惊鸿一瞥的心动。

薄薄的一张油画,被这位巴特铜匠延伸出了无与伦比的厚度!!!!!

相比于梵高向日葵的温暖绚烂。

这件作品多了几分诗情画意的梦幻——

作品上光影斑驳、有阳光在花瓣和瓷瓶上流转。

而色彩,虽然都是黄色,但其中有五种细分的金黄,层次感极强。

而五种色彩,与光影重叠,形成细微的差别,便是十几种金黄的颜色在雀跃!!

哪怕是莫夫先生从事艺术行业四十年,也无法从专业的角度说出每一种颜色的细微变化,但欣赏时的体验会出现起伏。

其实这是东方的艺术理念:墨分五色。

连墨都分五色了,秦淮对其它颜色,自然更为苛刻。

调色的时候,他更注重意境与幻觉的变化,让色彩的变化不随情绪而动,却随视角而动。

就好像看一缕阳光,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绝然不同。

若洒上一些水雾,还能看到弯弯的彩虹。

这就是秦淮的色彩法则。

梵高说过:色彩的法则,正是因为没有偶然性,才有无法言表的精彩。

秦淮的色彩,正是以这种方式精打细算的必然调和,拥有了无以言表的惊艳。

……

仅仅是这些,就是大师级手笔了!

何况,这件铜艺作品,还使用了一种光怪陆离的锻造方法。

不是范模法,也不是失蜡法。

乍一看,好像每一处都是如此的自由散漫,充满着不受束缚的力量感与反叛感。

但实际上,若是仔细品鉴,会发现,其实每一处,无形之中,都遵循着一种独特规律!

莫夫先生心心中慨叹。

埋头研究了两天,越是研究,却越感觉到一头雾水。

最终只能叫来同行好友,试图群策群力,解开这件作品拥有独特魅力的谜团。

……

“我在观察时,只觉得我时常变成了阳光,时常却变成了花瓣,时常却变成了花瓶……像是在看电影,视角不断切换。

尽管如此魔幻,可我却完全没有察觉到有哪怕一丝一毫的违和,这种透视法,不属于梵高,不属于任何人,他就属于巴特!”

一位短发蓄着胡须的画家非常亢奋,似乎发现了新大陆。

……

“或许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流派?”

几位艺术家面面相觑,最终一致将巴特的风格,列入新流派中。

开创新流派……

这可是每一个艺术家,都梦寐以求的成就!

他们兴奋。

可又悲伤。

一股压抑的气氛,在几人中间蔓延。

因为巴特先生在作品出名前,自杀了……

世界痛失一位大师!

想到这里,几人扼腕叹息,慨叹命运不公,造化弄人。

…………

当天夜晚。

在明净的灯光下。

莫夫先生给刘庆写了一封回信。

向您的发掘致以崇高的谢意,否则一位开创了新流派的大师将会明珠蒙尘。

希望您可以将巴特的地址告诉我,我将给予巴特的家庭一些帮助。

刘庆呆若木鸡。

大师?

开创新流派的大师?

刘庆懵圈了,那是一位民工抱过来的作品,民工眼中充斥着捡漏成功的欲望。

这种作品,竟然能开创一个新流派?

过分的戏剧化了吧?

刘庆心脏颤抖,那可是一位中华艺术家的作品,却在西方开花,开创新流派?

刘庆虽然难以置信,但他是资本家,他立刻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连忙委婉的暗示莫夫先生。

说巴特家属不需要援助,只求能给巴特办一个展览。以此彰显巴特的艺术成就,让世界知道巴特!

莫夫答应了。

为巴特的两件青铜油画筹备了一场展览。

短短两个星期。

青铜油画《向日葵》和《星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令人惋惜的故事,火遍了巴黎这座艺术之都。

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知道有一位右手伸进铜浆中,结果被烧穿的巴特先生。

有许许多多的公民,都在欣赏过两件作品后,自发的向身边的朋友、亲属、恋人安利。

眼看热度高得一塌糊涂,刘庆做梦都在笑。

这是他迄今为止,炒作最成功的两件艺术品。

以如今的热度。若是将这两件作品放到拍卖行,恐怕能赚取他一个季度的利润!!!

血赚!

简直血赚!

就是不知道,究竟是国内哪位奆佬的作品,竟然如此恐怖,直接在西方被捧上了天!

刘庆有一种自豪在心中蔓延。

这三百年来。

西方一直在东方的老师——无论在什么方面。

科技上,说不上话。

艺术上,没有话语权。

而这一次,终于濒临开创新流派,成为西方的老师了!

他是中国人,自然为此而高兴。

这一刻。

刘庆有些后悔。

不该编造巴特的谎言……

……

一个月后。

青铜油画的报道铺天盖地。文章、视频、网页中随处可见。

不少名气响彻巴黎的油画家、雕塑家公开称赞:

我曾仔细观察过《向日葵》和《星空》,里面的细节令人赞叹。

我称之为时间女神裙摆的涟漪,因为它上面每一条小小的起伏,都是时间女神洒下的性感,让人想要顶礼膜拜。

这是一种新的美学、视觉与艺术概念。

巴黎艺术界,被青铜油画激起了轩然大波。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青铜油画,关注巴特的悲惨故事……

青铜油画,俨然有开宗立派,吸引无数虔诚信徒的趋势!!!

刘庆乐得合不拢嘴。他才是最大赢家!!

十五万收购的青铜油画,竟然能走到开创流派的地步!

他有时候都会怀疑……

是不是那群艺术神棍们炒作过头了?

然而现实告诉他,绝对不是。

已经有十几位富翁隔空出价。

而给出的价格,极其惊人。

店主人心潮澎湃之下。

将两件青铜油画投入拍卖行。

此刻。他坐在包间中,叼着一根雪茄,静待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令他费解的是,两件青铜油画的作者,究竟会是国内哪尊奆佬?

竟然将如此珍贵的艺术品随便扔掉……

这可是一座矿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