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五节 秦淮: 靠天赋。

书名: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5

翌日。

商雅将秦淮送走,方才折回书房,在秦淮平时工作的位置浏览微博。

痴女行为尽显无疑。

嗯。

昨晚因为秦淮小哥哥偶然的妙语连珠,而且李运先生的汝瓷仰韶酒非常有逼格,她开心之下连续发了两则动态。

经过一个晚上的发酵,两则动态空降话题榜前列。

商雅微微错愕。

秦淮小哥哥的影响力这么厉害的吗?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

毕竟秦淮小哥哥这个微博,秉承的观念是:你爱关注就关注,不爱关注就拉倒。

故而整整三千万的关注量,基本上都是靠秦淮小哥哥的纪录片和才华吸引过来的真实用户。

而且,昨晚的视频在内容上已经有了纪录片的水准。

首先。

李运先生耗时一年还原改善北宋汝瓷,并且走访名山大川,最终寻到了始于七千年的仰韶美酒。

用中原最好的瓷器,灌入中原最醇厚的美酒,每一个细节,都藏着诗一样细腻的灵魂,瓷器素雅的光芒深入人心,美酒的醇香溢出屏幕,沁人心脾。

紧接着,秦淮小哥哥提出‘中华家的酒应该用中华家的方式来喝……莲花指……轻举杯……深入喉,舒展眉……痛快’的饮酒理论,则是和李运先生的美酒‘高山流水遇知音’!

李运先生专注于匠心,将中华家精致奢华的酿酒文化和盘托出。

秦淮小哥哥则将中华家的饮酒文化渲染得雅致十足,逼格突破屏幕。

酿酒步骤,讲究;

装酒瓷瓶,讲究;

饮酒方式,讲究;

三者合在一起,争奇斗艳却交相辉映,让得短短六分钟的视频,充满了深度与厚度——

酿的是匠心,饮的是高雅,传递的是文化。

‘秦淮小哥哥帅炸了啊。’

商雅翻着评论,嘴角情不自禁的翘了起来。

首先出现的自然是自称秦淮老婆的粉丝。

[由来花酒是一家,古瓶盛酒后簪花,痛快喝酒,细腻插花,英雄柔情,莫过于此了,表白秦·老公·淮。]

[秦淮小哥哥真帅,完美满足了我对男神的幻想。此生无悔入华夏,但求一睡秦核舟。]

[你们都在讨论喝酒,我不同,我是俗人,只能先抱走秦淮小哥哥了。]

……

也有一些粉丝向秦淮催稿。

[纪录片鸽了我们半年,能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出第二集呢?]

[苦等了半年就两则短视频?生气,不看!]

[我王境泽就是饿死,死外边,从这跳下去,也不看你秦淮小哥哥的短视频。哎,真香!跪求秦淮小哥哥再来两段!]

[对不起我只能给零分,短成这样,害我来回看了五十多遍。]

评论的字里行间全是欲求不满的怨念。

关于秦淮小哥哥的视频,无论是《泥沙半埋的雕刻技艺》,还是串场的《修文物》系列,质量都好到极点。

秦淮小哥哥往那一站,身上就散发着属于传统文化那种温润而有底蕴的光芒。

用风···流才子,白衣卿相来形容都不为过了!

但就是短。

看着看着,一下就没了!

网友们恨不得顺着网线过来捶死秦淮。

……

当然,还有网友佩服于秦淮的逼格。

[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装逼,还能装得如此行云流水清楚脱俗,天上地下,只有秦淮小哥哥一家。我给满分!]

[中华家的酒,要用中华家的方式来喝……满满的仪式感!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赞!]

[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喝酒方式?

逼格好高!记下来了,下次给客户敬酒用。]

于是,这段逼格满满的饮酒词被网友们自发转载,很快便蔓延开来。

得到了一大批人的赞赏。

哪怕是许多协会,诸如榫卯解构研究协会,古建筑保护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官方微博号,都在点赞转载。

商雅嘴角微翘,擦掉嘴边的口水。

其实论优雅与逼格,中华家领先于世界至少一千年。

这是毋庸置疑的!

……

……

湘省首府。

秦淮如约出席了‘完罍归湘’的最后一个环节。

“非常非常感谢秦先生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前往东瀛,用自己的青铜铸造技艺,挽救了皿方罍的命运。国宝回家,不容易啊。”

主持人说得鼻尖发酸,声音哽咽。

“我们的张馆长、谢馆长对皿方罍跟踪关注了整整十七年!

每当皿方罍有新消息,他们就会夜不能寐,这期间他们尝试过无数次与拍卖会洽谈或者与藏家洽谈,但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

不过。他们没有气馁,而是屡败屡战,坚持不懈,终于在此刻迎回了国宝!”

“感谢十七年来所有为国宝回家贡献过力量的人们,感谢,一直奔波操劳,且写出为子孙后代计的谢临风馆长,感谢带着青铜铸造技艺远赴东瀛的秦淮秦先生。感谢社会各界……”

在主持人的讲述中,秦淮为皿方罍器身拆开厚厚的保护。

尔后,湘省博物馆馆长张先生和一众专家将罍盖托举过来,小心翼翼的盖上。

当盖身合一时,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企业家,记者,专家,观众无一不是眼眶通红,不少人眼中泪光闪动。

只有中国人才懂什么叫落叶归根,什么叫家国情怀。

……

“还要感谢秦先生拔刀相助,否则国宝就要流失海外了。”

前来握手的企业家重重的抖了抖秦淮的手。

虽然他们也贡献了一份力量,也准备了四个亿,但当高冈一田横插一脚时,他们绝望了。

如果不是秦淮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恐怕他们还得苦等二三十年。是以这些相关人士对秦淮的感激不是一星半点,如众星拱月一般将秦淮围着。

灼灼的目光让秦淮有些许窘迫。

“果然是少年出英雄啊,年纪轻轻,丰神俊朗,一表人才。”

“我看实况转播时,秦先生只用了一分钟就找出仿品,而东瀛那位用了三十分钟都找错了,这其中有什么门道吗?”

一位企业家很是疑惑。

这堪称是鉴定中的神操作了,神得令人窒息。

比世界上最顶级的魔术还令人费解。

他在家里冥思苦想了一周,也没想出所以然。

所以好奇的提问。

“靠天赋。”

秦淮干脆利落,他不想弯弯绕绕的解释一堆,而且解释了他们也听不懂,索性用最直白的方法。

一群企业家,甚至是各位馆长都是一愣,嘴角抽搐。

秦先生真不谦逊啊,但他们竟然完全不觉得这句话很狂妄,甚至还觉得言之有理!

秦先生确实是天赋异禀啊,否则为何秦先生只需短短一分钟就能鉴定出仿品,而高冈一田用三十分钟都折戟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