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七节 为了传承不断,一起负重前行

书名: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5

‘有点意思。’

秦淮唇角微微扬起,尽管折断了‘核舟肯定能拿金奖’的旗帜,但十位评委又给他插了一杆金光闪闪的军旗。

故而兜兜转转绕了一圈,金奖还是被他收入囊中……

不得不说,十位评委都是陈独秀。

骚起来令人头皮发麻。

话说回来,十位评委怎么会知道青玉夔龙纹的消息?而且,竟然还是一致决定通过的?

秦淮一脸懵圈。

他可是前两天才将青玉夔龙纹茶具送到吟笙拍卖行拍卖的。

“或许诸位会非常好奇,十位评委是怎么找到这件作品的?

这说起来就非常巧合了。

因为十位评委都想要参加吟笙集团的拍卖会,但今天的博览会排满了行程,所以提前一天结伴参观预展。

当看到秦先生的青玉夔龙纹茶具时,顿时叹为观止。

然而他们发现名单上竟然没有这件作品!

于是,本着不能埋没优秀作品的原则,十位评委破格将其纳入评选。

后面的结果诸位贵宾也看到了,秦先生顺利摘得本年度中华工艺美术博览会的总金奖。”

话音收歇,台下掌声此起彼伏响起,最终渐渐连成一片雷鸣。

秦淮长舒了一口气,他第二次听到这种规模的掌声。

上一场掌声可以说是秦淮征服了藏家,而这一场的掌声中,包涵着同行的认可、肯定与尊敬,包涵着老先生们的欣慰与鼓励,包涵着政要、商贾的恭喜与赞赏……

秦淮跨不同圈层的通杀。

——连绵不绝的掌声一直延伸到秦淮站到了颁奖台上还未停歇。

秦淮心中百感交集……

台下坐着的一部分是现今还奋斗在传统工艺美术前线的名匠。

一部分是已退休赋闲但曾经牛得不行,或者担任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的奆佬。

一部分是财富亿万的商贾,另一部分则是省内政要。

让他们心悦诚服的鼓掌几分钟,太不容易了。

起码在艺术领域上,秦淮的建树可以折服在场所有贵宾,无论其身份。

秦淮上场,站在颁奖台上,握住了话筒:

“感谢十位评委厚爱。

感谢一手创办并推动中华工艺美术发展的前辈。

感谢各位的掌声,这个掌声其实应该送给所有在座的各位贵宾!”

秦淮一字一顿的说出自己心中的感谢。

“谢谢你们,我的奖词结束了……”

说罢,秦淮捧着奖杯准备下场。

主持人一脸懵圈。

这……

这……

三秒钟就结束了?

他连忙拦住秦淮:“不行的。感言还没说完呐。总金奖得主的获奖感言,不能只有三十多字……”

秦淮遂再度被摁在了颁奖台上。

台下一片善意的哄笑——看起来秦核舟好像不太适应这种场合。

也对。

人不会尽善尽美,一个一心向着艺术的人,可能生活上不会那么圆滑利索。

他们能够理解。

哪怕秦淮有些恃才傲物,他们都能包容。

不过,秦淮似乎没有这些缺点,整体而言挺能带给人好感的。

秦淮无奈的站在台上,拧眉回忆了一下商雅给他说过的一些注意事项,打好腹稿,随即开口:

“其实有很多话我想等以后再说。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华工艺美术博览会。

第一次全面的接触业内人士。

第一次目睹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现状。

总而言之,我做的贡献太少了。

不像奉献了一生岁月的老前辈们,也不像这边的书记和市长,一心一意贯彻弘扬传统文化的方针。”

说到这里,秦淮顿了顿:

“我刚才在台下,看到了很多精湛美的艺术品,感受到了很多传统技艺的魅力。

譬如银花丝,譬如薄胎玉雕,譬如微雕,譬如青砂器……

这么多,这么多,好像我们的传统技艺一片繁荣,岁月安稳。

但其实我非常心疼,打心眼里疼……

因为所谓的岁月安稳,其实是你们这些先行者在负重前行,甚至有些先行者不惜透支健康的身体………”

说到这里,秦淮顿了顿,从颁奖台往外站出来,九十度鞠躬,发自真心的敬佩这些负重前行的名匠们。

“谢谢你们!”

此时,台下近八百位各行各业或大众或小众的工匠们感觉心脏深处有一根弦被轻轻拨动了。

传统手工艺文化日渐式微,甚至被同胞曲解、误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在这个小圈子内,他们都是志同道合的人,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看到秦淮如此隆重的鞠躬,不少从事传统技艺的工匠眼睛湿润,互相凝望,心境久久未曾宁静。

所谓的岁月安稳、百花齐放、传承还未断绝,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而已……

秦核舟的话说的真好啊。

这一世生在中华家,学得中华技艺,能换来传承不断,岁月安稳这一句话,所有一切血汗与坚守,就都不算白费了……

看到台下一张张舒展了的脸庞,秦淮停顿了片刻,感觉胸口有一团暖流流过:

“其实我今年只有二十二。”

听到这句突如其来的话,台下不少人险些呛到,尤其是赵道元、李百尺、林迢、陆斟等奆佬……

他们一直觉得五十岁的秦老先生才合理啊!

所以就算秦淮面相年轻一些,也他们先入为主的认为秦淮其实早已经一把年纪了。

然而……真的只有二十岁?!

秦淮看到台下全是目瞪口呆的表情,忍不住哑然失笑:

“我真的只有二十二岁,虽然似乎年轻得不像样……”

秦淮突然神色一敛,表情无比的庄严肃穆:

“但——生为华夏人,冠以炎黄姓,秦淮很荣幸能跟各位前辈一起负重前行!

同时我亦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负重前行的队伍。”

致辞结束,秦淮缓步走下颁奖台,掌声跟在他身后,此起彼伏。

过了良久,最后一点尾声结束,宾客们才有说有笑的离开会展中心。

“他们带着希望来,也带着希望离开。”

阎老先生笑呵呵的拉着秦淮送完所有宾客,然后摸了摸秦淮的后背,有一种知天命的豁达:

“十年前我在金陵送走他们,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在金陵再送他们一次。但再过十年,就只能交给你了。”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