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二十三节 宗师过招,神仙打架(下)

书名: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4

阎老先生将核舟翻来覆去的品鉴,一副深思状,想要找到证据佐证猜想。

但很可惜,秦淮出神入化的仿造技术,让阎老先生铩羽而归。

“惭愧惭愧,仿造者技艺精湛,我竟然找不到破绽。”

阎老先生颇有些汗颜的慨叹道。

浸淫核雕六十余载,连故宫博物馆都呆了二十三年,专业知识,偏僻理论何其多,莫说核雕,其它文物古董,也能辨个八九不离十……

然而遇上这一枚鬼斧神工的核舟,他竟然束手无策。

若不是有几十年的阅历撑着,恐怕得打眼了。

看到阎老先生焦头烂额,秦淮嘴角微微勾起,内敛中掺三分奸诈。

“阎老先生,这枚核舟还是赝品?不能吧?我觉得它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技艺,都非常贴合《核舟记》的描述啊。”

齐书记满腹狐疑:“如果这枚艺术品还是赝品,那正品该如何的不可思议?”

“正品?通过脑洞大开的光影处理手段,将静物化为动态,留给观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我想,不会有比这枚核舟更符合人们想象中的核舟了。恐怕王叔远的原作,都要稍逊风骚。”

王叔远所创作的核舟,也就是《核舟记》描述的那一枚,阎老先生无缘一观。

但阎老先生想象中的核舟,和秦淮的‘收藏’如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您就这么相信自个儿的直觉?也许会有感觉出错的时候吧?再说了,核雕技艺比您还出神入化的核雕师,从明代到现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您稍微分析分析。”

齐书记出谋划策。

闻言,阎老先生也陷入冥思苦想。

心中把历史上那些核雕名师滤了一遍。

会是谁仿造了这枚核舟?

如此一件瑰宝,竟没有一星半点的记载。

“哎!你这一说,我还真想到了一个人!”

阎老先生猛得恍然,神色怪异的看了一眼秦淮。

然后更加细致的品鉴核舟。

二十分钟后。

阎老先生的视线从挂在核舟内壁的蓑笠上收回:

“这枚核舟,全程下刀拿捏得严谨古派,沉稳老练,不落窠臼。然而就在这一处细节……”

阎老先生顿了顿,指着蓑笠旁一根线条的开端部位。

“就在这里,一刀落下,大概一毫米距离,与整体风格截然不同……倒是和秦淮小友的技法有几分神似!”

“这一小刀应该是秦淮小友想到了什么妙招,正得意忘形的时候下刀雕的!虽然随后迅速调整风格,但还是留下了破绽。”

“蓑笠后面,大有文章吧?我说得对也不对?秦淮小友?哈哈哈哈……”

阎老先生不等回答,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姿态,大笑三声,笑声爽朗,感染力非常强。

商雅和齐书记都情不自禁跟着笑了起来,屋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秦淮很惊讶,仔细看了一眼阎老先生指出的地方,这处破绽只有毫厘。

秦淮是无心之失,当时也并未在意。

不想竟然被阎老先生发掘了出来。甚至连他当时雕刻这一刀时的心情都摸得一清二楚!

惊了。

这就好像学霸做高考数学卷的压轴题。

第一步,先把正确答案猜出来。

第二步,摸清出题老师的思路。

第三步,写出过程,取得满分——对,学霸就是有这种骚操作。

果然是宗师,秦淮不得不敬佩,笑着跟阎老先生商业互吹:“阎老先生火眼金睛,慧眼如炬,晚辈自愧不如。”

“说笑了说笑了,秦淮小友差点害我晚节不保啊。”

阎老先生敞怀酣笑,反手也是一个商业吹捧。

两人相谈甚欢,有点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俨然已经变成了忘年交。

齐书记一脸懵圈,他这位亲徒弟竟然被晾在了一旁,完全插不上话……

惹不起惹不起。

宗师过招,神仙打架,他连拍马屁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憋了半天,齐书记喟然慨叹道:

“我都想辞官回家搞艺术了。”

其实不难预见,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正是国家亟待发展精神文明、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段。

秦淮这位宗师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只要靠着秦淮做文章,不愁做不出省级文化项目。

甚至还可以试试国家级文化项目。

记得历史上的巴金和叶圣陶先生,都身担要职,譬如全国*****,教育部部长,全国政协……

如建设中华文化馆这种全国性项目,就是叶圣陶先生提出并且实施的。

还有某春晚文艺兵,如今已经是上将……

国家缺这种人才,便会给这种人才优待。

以秦淮的才华,正属于被优待的行列,而且秦淮能享受到的,还会是顶尖级别的优待。

要不要先拉拢一下?

正在齐书记思考时,大厅门被推开了。

“你们在干什么?不开灯还聊得这么起兴。”

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女人搀扶着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走向这边。啪的一声把灯打亮了。

老奶奶满头银发,和阎老先生一脸夫妻相,皱纹里盛满了名为优雅的气质,年轻时候,肯定是一位大美人。

这是阎老先生老伴儿。

阎老先生连忙走过去扶着老伴,眉飞色舞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一遍。

两人亲昵恩爱,笑作一团——来自一九五七年的狗粮,其实也甜得腻牙。

待了两个小时,秦淮拉着商雅的小手,起身告辞。

阎老先生和齐书记将秦淮送到别墅门口,齐书记本想特地让司机开车送一程。

被秦淮婉拒了。

……

金陵吟笙古玩鉴定中心。

秦淮和商雅下了车,走了一段路程才来到门口。沿路都是轿车。

路上行色匆忙的鉴定客怂肩捧木盒,眼神飘闪,夹杂着一夜暴富的幻想。

还有从鉴定中心骂骂咧咧走出来的鉴定客,多半是骂狗专家不识货。

也有心怀不轨拿着高仿货来骗证明资料的。

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出没。

走入大厅,根据服务员的指示,先到智能化摇号的电脑平台挑选顺眼的专家。

这一看就是正规的鉴定公司。不像民间很多小机构,张口闭口你这件古董几十万上百万,吹得腻以为要平地暴富,然后收取两三万鉴定费。

“竟然当了一回送财童子,肉痛。”

秦淮一边吐槽,一边选了一个价格中上的专家。鉴定费用两千元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