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六十三节 奆佬的客厅

书名:技艺天王 作者:第三颗雪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4:04

第二天。

须裴专程派车来接秦淮。

须家老先生的寿礼,阎老先生会来,李百尺受邀了,一些艺术协会的大佬也会捧场。

秦淮不能拒绝须裴的盛情邀请。

就答应了。

有钱人嘛,钱多了就会‘附庸风雅’,古代的流觞曲水,官府宴会,根本离不开文人骚客。

就连皇帝的歌舞升平,也得找太白诗仙这样的人物镇场。

普通暴发户爱用明星炫耀。

真正的富翁就找文化巨匠提升品味,试图‘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能理解。

何况,这些老爷子,恐怕本身就是能耐人。

坐上车,一路安稳舒适。下车的地点不是须裴的别墅,而是须裴老爹颐养天年的住处。

须裴老爹现在很少露面了,但名号一泄,秦淮随即恍然大悟。

因为老人家名叫:须吟笙。

——吟笙集团,吟笙旗下私人拍卖会……还有其它文化行业的子公司,都顶着这个名号。

可以说只要是金陵省艺术圈的人,都接触过这两字。

厉害了啊。

人不在江湖,江湖却处处有他的传说。

说起这两个字,圈内还有个典故,叫做:“家父吟笙。”

说的是须裴年轻时犯浑惹事了,就甩一句“家父吟笙”挡着,曾经无往不利。

久而久之,老一辈的便爱用这句话取笑须裴。

事到如今,须裴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但这句话,却是成了须裴绕不开的糗事。

不过,也只有老一辈的敢拿出来当谈资。

司机停车,把秦淮和商雅领到门口,恭恭敬敬的弯腰:

“秦先生、秦夫人里面请。”

“谢谢你了,找个地方休息罢。”

司机连忙说不敢,心里微微吐槽:今天哪有那么闲,你可是须裴老总点名说第一个去接的大人物,接完你,我才能去接另外的官员和嘉宾……

难道你心里对于自己的地位没点数吗?

司机微微点头,火急火燎的离开了。

秦淮和商雅往前走两步,碰到迎宾小姐,被她领着进入一片庄园。

果然是有钱人:

雕栏玉砌,假山绿萝,修竹青松,宛如移步换景的小型苏州园林。

“这是宾客厅,两位请。”

迎宾人员其实有些诧异,如果不是那位司机亲自送过来的,她真的不敢相信,年纪轻轻就有资格进入宾客厅?

能进这个屋的,除了须家人,就都是老一辈人物了!

就算不再身居要职,但还是桃李满天下、跺一跺脚能一呼百应。

再或者就是与须老爷子熟得不行,这种人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跟前者不相伯仲。

就没见过这么年轻的外人!

“先生您姓秦?”

“对。”

闻言,迎宾小姐脸上带着迷人笑容,藕臂轻扬:

“两位请进。”

秦淮推门进入,这是一间大书房,布置得古香古色,里面点有香熏,云烟袅袅。是清淑的鹅梨香味略带一点果香儿,应该是点的HN沉香。

精致手工沙发有序排列,一群精神矍铄、头发银白的老先生环在茶几边,或靠或正襟危坐,就像电影里的超级反派组织在召开会议。

秦淮认识一些,如阎老先生,赵老爷子,如陆斟、林迢,如齐书记,还有一些以前未接触到的。

但肯定都能手揽风云。

这一群人往这一坐,隐隐约约便有一种压力。

“哦,说曹操,曹操到!坐这,坐这。小商也坐。”

阎老先生多半是刚才在炫耀秦淮的事情,看到秦淮来了,脸上的笑意更加浓郁了。

陆斟和林迢脸色古怪,欲言又止。

阎老先生啊,你这位老弟的玉雕技艺也惊世骇俗你知道吗?

失传了三百年的平面减地法,说往外教就往外教。

——可丢脸的是,作为顶尖玉雕师,他们几个完全看不懂秦淮是怎么操作的。

这就是他们选择沉默的理由。

太丢脸了。

尤其是在一帮老友面前,把这件事说出来忒丢脸了一些。

……

“这位就是秦核舟?闻名不如相见啊,一表人才。”

“我听说秦核舟有两件事特别出名,第一,就是核雕技艺,那叫一个巧夺天工。第二嘛,待会我们私底下问。”

有一位大佬卖了个关子,秦淮露出礼貌的微笑,待会还是故技重施忽悠一波呗,反正无伤大雅。

不过秦核舟这个名号……

秦淮想了想就明白了,因为雕刻的核舟太出名,这些人都不叫他的本名了,直接唤秦核舟。

这是一种夸赞。

……

“那位是木艺巨匠杜瑞麟,一生都在研究卯榫结构,曾经花五年用全榫卯结构微缩了故宫的天坛祈年殿,结构中不带半点木胶,全靠榫卯支撑!厉害着呢,作品现在被收入故宫博物院……”

阎老先生介绍道。

秦淮肃然起敬,这是行业的大佬啊。凹为卯,凸为榫,利用间隙和限位来锁定,一旦固定,就轻易不能解开,纵然不用木钉木胶,也可坚不可摧。

“敬佩敬佩,晚辈不如。”

杜瑞麟老先生自豪的笑了笑,一点也不谦虚,木匠性格如良木——直挺端正。

“相对于我们来说,你这是年轻有为了。”

杜瑞麟老先生也不忘回头商业互吹一句。

“继续介绍……”

阎老先生先生润了润喉咙,指着另一位老先生。

因为秦淮是第一次以正式的身份加入这个圈子,算是新人,所以每个人都隆重的认识了一下。

等到每个人都介绍完毕,已经聊了三十分钟了。

令秦淮敬佩的是,在场的大佬不仅仅是本身技艺精巧,还几十年如一日的为本行业做贡献。

这是最为难得的。

没有这些人的努力,可能今天看到的木匠业,核雕业,玉雕业,书画界,就会更加凋敝。

秦淮之所以会答应博物馆馆长的请求,也是抱着能扩大核雕影响力就尽一份力的心态。

——古人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座各位老先生一直在践行这份精神与品性,他自然不能落伍。

聊了半个小时,秦淮已经完全融入了‘反派会议’之中,所讨论的内容,无非是扩大这些圈层的影响力。

这是一个超级难题:

顶尖的工匠们吃得饱饭,甚至能靠着手艺飞黄腾达。

但底层的工匠们,往往生活难以维继。而且,手艺工匠所受到的关注不如其它行业。

该怎么扩大影响力,该怎么把传统的工匠手艺推广到大众视线?

一群大佬对此各抒己见,如设置比赛,前十都有奖励,或者设置民间技艺奖杯,这些都可行,但只能解渴。

不能完全解除困境。

毕竟手艺工匠,最终面对的还是藏家,只有用真正的精湛征服藏家,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

所以,一位工匠首先要热爱这门技艺,并且能耐得住寒窗十年的寂寞,才能打开一扇窗。

否则的话,在场神仙也帮不上忙的。

这场‘会议’,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倒是一旁的商雅,欲言又止,仿佛有什么想法,但最终,她还是没有说话。

……

“外面的宴会可能准备好了,我们这群老不死的总躲在里面不太好,去见见小辈们罢。”

须老先生提议道,他们已经聊了一两个小时了。

一群人起身,整理衣裳,准备前往客厅。

秦淮也站了起来,但总感觉怪怪的,他这样出去,辈分会不会太高了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